现代文学学生阅读兴趣培养

现代文学学生阅读兴趣培养

摘要:

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中文系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但近年来该课程的教学却面临着诸多困境,尤其是学生阅读作品数量的减少和兴趣的流失,既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也是不易解决的难点。笔者结合教学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拟从多个角度探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式,借此探索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路向和方法。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阅读兴趣的培养;教学法

基金项目:

安徽省高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语文教育特色专业”(20101183)阶段性成果;亳州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

一、引言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大学中文系的主干课,在中文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中居于重要的地位。该课程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但是,与古代文学等其他学科相比,现代文学又是一门十分年轻的课程。1929年,朱自清先生在清华大学开设“中国新文学研究”课,第一次尝试在大学讲坛上建构新文学史的框架。1950年,教育部规定将“中国新文学史”纳入各大学中文系的主要必修课程之中。自此以后,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才得以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与其他中文类学科的情况一样,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也面临较大的困难。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但比较重要的一点,便是伴随着社会环境的急剧转型,文学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大大降低,由此带来了学习热情的迅速消减。而中国现代文学本身的特性,也使得新世代的年轻人普遍感觉疏远隔膜,难以深入理解,当然也就不容易产生共鸣。因此,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现代文学的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摸索实验,希望能使现有局面有所改观。

二、中国现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路径的探索

对于教师而言,如何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调整方法和思路,重新唤起年轻学子对于文学的兴趣,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近些年的教学实践,在这方面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我看来,培养学生对于现代文学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作为中文专业的基础课,在现代文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适应时代的变化,尽量淡化“史”的线索,在教学中尽量把重心放在对作家作品以及文学现象的分析上。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主要从思潮和论争等方面着墨,对于思想观念的灌输远胜于文学审美能力的培养。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种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对大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培养其文学审美能力应当比梳理历史更为重要。这不但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合,而且也更适合时代的需求。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我有意识地进行了尝试,缩减了文学史常识和思潮流变等内容的课时,用更多的课时来讲授那些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比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艾青、张爱玲、赵树理等。在讲授中,每个作家单成一节,用两个课时。然后,再挑出相对次要但又有特点的一些作家,分别用一个课时讲述。按照这样的总体规划,就突出了对作家作品的分析和诠释,让学生对现代文学的主流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有了深入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激发其对现代文学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提高文学审美能力。剩下的课时,除了五四新文学运动、左翼文学思潮和延安丈艺座谈会讲话等内容需用几个专门的课时讲述,其他文学史现象大都穿插结合到各个作家作品的讲析中。经过一个学期的试验,我发觉学生不但对主要作家的特色、贡献和地位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而且也可以把现代文学发生、发展和嬗变的线索大致串起来,获得一个“史”的总体印象。从教学效果上看,与过去单纯强调史料的分析和梳理相比,更能实现预设的教学目的。其二,实现基础课与专题选修课的互补和互动,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中国现代文学是中文系的基础课,一般都是在低年级开设,那时学生或者还没有上过文学理论和古典文学这一类课程,或者对于文学的认识水平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低年级同学的知识结构水平,重点放在让他们对这门课产生兴趣。但是,现代文学的教学不仅要培养文学爱好者,而且必须承担另一方面的责任:培养现代文学领域未来的研究者。而有限的课时显然不能满足这一部分同学的需要。因此在每个学期的课程结束后,我都会接到一些学生的意见,认为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并不足以让他们对现代文学充分了解,他们都有继续深入研究的愿望。有鉴于此,我在中文系专门开设了选修课,主要面对二、三年级的同学。在专题选修课中,此前在基础课教学中未能讲深、讲透的内容,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加以详细阐释。在基础课的讲授中,囿于课时的限制,这一部分内容只能忽略,或是匆匆带过,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很难充分。经过选修课的详加解读,大多数学生表示很有收获,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当然,我个人的能力是很有限的,开设专题选修课的工作,还需要现代文学教研室老师的共同参与。就我个人的意见来看,在大学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中,如主要作家作品研究、鲁迅研究、思潮流派研究等专题选修课,都应该面对高年级学生常年开设,为现代文学的基础课教学提供有力的补充。

三、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方式

现代文学教学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中对文学产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文学欣赏及鉴赏的能力,为进一步理解作家的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一,在强化文学作品的赏析和解读的同时,应该把学生的文学感受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阅读作品的时间越来越少,学生的社会实践、课外生活与课程学习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在每个学期的开学之初,我都会要求学生根据我所开列的书目制定阅读计划,把现代文学的重点作家的代表作品作为阅读的重点。鉴于时代环境的变化和学生的具体困难,在作品数量上我已经有意识地加以控制。然而,从学期末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绝大部分同学无法完成书目的阅读,能读完一半作品的都是少数。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在去年开列书目时,特意将阅读量再适当减少,以更进一步地突出重点,并把是否读过主要作家的代表作品作为考核标准之一。同时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注意结合学生的阅读体会来分析作品,侧重发掘与培育学生对文学的感受力与分析评判能力。在教学手段上,我也据此作出了调整,改变了过去习惯的满堂灌式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主讲、集体讨论和小组发言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阅读主动性。在现代文学的诸位作家中,鲁迅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对“90后”的学生而言,要理解鲁迅的文学世界实在是一件难事,也就很难避免因此产生畏难、甚至厌烦的情绪。而对教师来说,如何让学生读懂鲁迅、理解鲁迅,也是个棘手的难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多重方法,力图解决这一难题。例如,在关于鲁迅小说《祝福》的讲授中,我就预先布置了思考题,要求学生在精读作品的基础上,就“是谁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进行思考,并事先写成发言稿。之后我选择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组织了一次课堂讨论会,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再引导其他同学参加讨论。在连续几届的教学中,我都采用这种形式,教学效果相当不错。不少同学都反映,虽然此前在中学语文中已经学过《祝福》,但只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被动学习,并未真正明白这篇小说的深刻意蕴。经过这次主动式的阅读,对这篇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品有了不一样的了解,也因而更深入、详细地理解了鲁迅。

在鲁迅作品的解读上采用这种方式取得成功后,我在对曹禺、沈从文、老舍等作家进行讲授时,也布置了学生预先思考“《雷雨》和《日出》的主人公是谁”、“翠翠的悲哀究竟是什么”、“骆驼祥子的毁灭是谁的过错”等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对各自的观点加以说明,并进行相应的集体讨论。除此之外,我还试用了辩论会的形式,在一些观点泾渭分明的问题上,要求看法相近的同学自由组合成小分队,对不同意见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需要重点说明的是,以上这些形式灵活、效果良好的教学手段,都是建立在学生对作品认真研读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阅读作品,培养读书的兴趣,才是最终的目的。应当说,教学实践的过程证明,以上方式的采用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学生阅读作品的情况比过去有了较大改善。其二,强化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将阅读兴趣的培养直接落实在笔头上,以改变文学赏析与作品创作分离的局面。文学作品的赏析不应当是“空中楼阁”,而必须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相结合。毕竟阅读小说、诗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体验文学带来的快乐和美感,而不是分析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为了了解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一般在开课之初就布置一次小论文,以做到心中有数。此后在教学过程中,我有针对性地将学生那种应试式的学习方式,逐步转向文学体验和论文训练等方面。在课程进行中,我还会布置学生写一到两次小论文,并对每篇论文进行认真的评点。在期末考试的题目中,除了1/3的客观题之外,其余题目都是采用类似小论文的论述、简答等题型,以尽可能为大多数学生发挥水平提供空间。总的说来,我试图通过将平时上课的小论文、毕业论文这几个环节尽量贯穿起来,以实现将现代文学的讲授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目的,借此训练中文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希望以此证明,中文系虽不一定能培养作家,但应当能培养“写家”,培养真正具备文学审美能力和写作水准的专门人才。另外,将现代文学的教学改革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也是希望为陷于困境的现代文学教学谋求一条自我更新的道路。其三,适当运用电影资料等其他手段,刺激和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从1933年茅盾的小说《春蚕》被改编成电影剧本开始算起,现代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已有8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包括《祝福》、《阿Q正传》、《家》、《早春二月》、《骆驼祥子》、《边城》和《金锁记》等40余部现代小说被改编成了电影。这些资料对于现代文学的教学,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尤其是身处快餐式的文化环境中,电影所具备的直观性对于阅读习惯淡薄的一部分学生而言,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他们的兴致。如果教师予以适当的引导,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运用这些影视资料时,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判断与鉴别能力,选取的电影也必须忠实于原著,以免对学生产生误导。例如在鲁迅作品的教学中,电影《阿Q正传》就比《药》和《祝福》更为合适。其原因在于后两部作品受到拍摄时间和理念的影响较大,对于原作的改编不甚成功。而在张爱玲的作品之中,选择20世纪40年代由作者本人编剧、知名导演拍摄的《太太万岁》,比20世纪80年代香港明星版的《倾城之恋》和曾经热映的《色戒》更有教学的针对性。我曾经在中文系的几届学生中都放映过电影《太太万岁》,原本担心20世纪40年代的电影与2l世纪青年人的审美习惯差距太大,学生可能很难融入作品之中。但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反响很好。在电影放映之后,不但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相当一部分同学还因此主动阅读了张爱玲的其他小说。由此看来,适当运用电影等其他辅助措施,对于现代文学教学手段的丰富和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不无裨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个人教学实践的经验来看,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应当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行自我更新,不断丰富教学手段,以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培养高层次和高水平的中文类专门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持。以上拙见,与从事现代文学教学的同仁商榷。

作者:葛嵩 单位:亳州学院中文与传媒系

参考文献:

[1]温儒敏.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变革[J].北京大学学报,2003(5).

[2]闵建国.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四条途径[J].开封大学学报,2006(1).

[3]陈国恩.近年来武汉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4).

[4]陈平原.现代中国的文学、教育与都市想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周筱华.以学生为主体探索中国现代文学新思路[J].黄山学院报,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