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谚语中社会文化研究

动物谚语中社会文化研究

一、进入谚语的动物种类研究

1.家养类动物谚语。

在动物谚语中数量最多的是家养类动物谚语,这类动物共出现了十一类,分别是马、驴、骡、牛、羊、猪、狗、鸡、鸭、猫、兔,概括了人类最常见的家禽、家畜品种。家养类动物由于和人关系密切,所以谚语中经常能体现出人们对这些动物习性和特点的了解,这是其他类动物谚语所不具备的特点,例如“铜骡铁驴纸糊的马“”马有三肥三瘦,人有三起三落“”牵牛要牵牛鼻子”等都是谈人类在饲养动物中宝贵的经验;“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讨论的是动物的价值;“按牛头吃不得草“”兔子急了会咬人“”槽里无食猪拱猪”等都是对动物习性的描述。在这十一类动物谚语中,数量最多的是涉及马的谚语。因为在古代,马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它可以带人跑,也可以拉车跑,一些跑长途的千里马更是极为珍贵。马谚语的内容多以表现马在交通中的重要性为主,比如:“好马不用鞭“”好马不停蹄“”老马识归途”②等。古代家有好马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比如谚语里有“门前系起高头马,不是亲来也是亲”的描绘;另外也有很多对马的自身特点的描绘,如“马不知自己脸长“”人穷志短、马瘦毛长”等。

2.水中动物谚语。

在动物谚语中,水中动物出现的比较少,只有鱼出现次数较多,但也只是笼统地出现“鱼”的称呼,对具体鱼的分类除了简单提到鲤鱼、鲫鱼(“鲤鱼找鲤鱼,鲫鱼找鲫鱼”“开河的鲤鱼赛人参”)外几乎没有其他,说明古代人们对水中动物的了解远少于陆地动物。同时我国古代历史文化中心集中在北方,鱼的种类较少,因此在谚语中涉及较少。有关鱼的谚语主要强调鱼对水的依赖性,如“鱼不可离水,虎不可离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等。

3.森林动物谚语。

在自然界动物中,有几类大型动物一直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比如老虎、狮子、狼等。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对这些动物是非常畏惧的。以老虎为例,动物谚语中与老虎有关的很多,但内容都是围绕老虎吃人和打虎展开的,表现了人类和老虎的对抗性,比如“关门养虎虎大伤人“”东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吃人”“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是关于虎伤人的“;打虎亲兄弟“”打虎要打头,杀鸡要割喉“”独拳难打虎”是关于打虎的。古文化中,英雄也往往以打虎体现其勇猛,比如武松打虎、李逵打虎等。同时老虎、豹子、狮子虽伤人,但人们敬其气势,所以经常用它们比喻有才能的人,如谚语里有“虎瘦雄心在“”深山藏虎豹”等。而动物谚语中出现的狼是完全反面的角色,比如“狼披羊皮更阴险“”豺狼来了有猎枪”等,人们对狼的痛恨主要是因为狼生活在离人较近的区域,比起老虎、狮子这些深山动物来说,对人类的危害更大,尤其是狼喜吃羊的生物性特点,已经被社会化,成为弱肉强食的代表。

4.神话动物谚语。

有些动物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只出现在神话传说中,这些动物身上有很多的传统文化意蕴,主要有以下三种:龙、凤、麒麟。这三种动物龙在水中、凤飞天空、麟游森林,各有天地,各具特色。龙的形象一般有两种:一是很凶猛的动物,如“恶龙不斗地头蛇”;二是掌管下雨的神物,如“龙多不治水”。凤凰的形象较为单一,只体现了它为百鸟之王的尊贵性,如“凤凰不入乌鸦巢”等。麒麟是传说中的神物,关于它的谚语突出其灵性,如“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草有灵芝木有椿,禽有鸾凤兽有麟”等。

5.其他动物谚语。

除了上述种类的动物,谚语中还有一些其他种类的动物与人类接触频繁,如老鼠、老鹰、燕子、苍蝇、虱子等,由于这些动物品性比较单一,所以谚语中只选取它们的主要特点做简单描述。如麻雀的谚语突出其小的特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乌鸦体黑貌丑,所以有“乌鸦擦粉照样黑“”天下乌鸦一般黑”等谚语。

二、动物谚语的社会文化含义研究

1.在内容上动物的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双层表意共存。

谚语以说明事理、传授知识和经验为目的,动物谚语也不例外。动物谚语中的动物首先具有动物的生理属性,然后又被人类赋予了社会文化意蕴,即通过动物来表现人类的思想文化。比如用某类动物来表示某类人:【枪打出头鸟】出头鸟比喻带头人,中国文化中有首先出头的人不会有好下场的说法,类似的说法还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再如用动物的动作行为比喻人的动作行为:【毒蛇口中吐莲花】用毒蛇吐莲花的行为比喻阴险的人说好话,【狼披羊皮更阴险】用狼披羊皮比喻坏人伪装自己;还有用动物的处境比喻人的处境: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拔了毛的凤凰比喻权贵之家失去势力,身份和地位便会低于普通人。动物谚语中,动物的社会文化内涵大部分都和它的生理属性相关,因而比较统一,如老鼠因偷吃粮食而被比喻贪婪的小人(老鼠爱打洞,坏人爱钻空);豺狼因偷袭人类而被比喻大奸大恶之人(豺狼性恶,有钱人心狠);蛇因剧毒无比而用来比喻凶狠阴险之人(蛇走无声,奸计无影)。但也有较为复杂的情况。首先在动物谚语中同一种动物可能显示出不同的文化意蕴。比如谚语“乌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和“乌鸦擦粉照样黑”中对乌鸦前者是肯定态度,用来比喻孝敬父母,后者是否定态度,讽刺坏人如何伪装都不能遮住丑恶,还有“狗不嫌家贫”和“狗改不了吃屎”中对狗的表现方式也是如此。其次不同种动物也可能表现出相同的文化意蕴。比如“叫唤的猫不抓鼠”“猛犬不吠,吠犬不猛”“不叫的狗才咬人”“吃人的狮子不露齿”中出现了三种动物:猫、狗、狮子,但这三种动物都比喻表面上不露声色、背地里搞阴谋诡计的人。人在和动物的相处过程中,逐渐了解并利用动物,因而赋予了动物越来越多的社会文化意蕴,这些文化意蕴体现了动物世界的丰富性,同时因为它们都是以人作为出发点而出现的,所以也体现了人在自然界中绝对的支配性。

2.在形式上动物谚语经常采用对举的方式来表现其深层含义。

动物谚语在形式上经常是两种动物一起出现,用相辅或相对的方式展示文化内涵。两种动物也可能是动物和动物,也可能是动物和人。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第一种情况是两种动物同时出现,共同比喻某一种人,这种方式扩大了事物的指称范围。比如:【前怕狼后怕虎,一事无成白辛苦】【怕狼怕虎,不在山上住】:虎狼同时出现,泛指令人恐惧的事物,虎和狼在其他语汇里也经常一起出现,比如成语里有“虎狼之势“”虎狼之心”等,说明生活中虎和狼是人们最熟悉的食肉动物;【涉浅水者得鱼虾】【池里鱼虾不知大海大】:因为鱼虾是最常见的水中动物,所以鱼虾同时出现泛指水里的小动物。第二种情况是两种动物同时出现,但它们的关系是对立的,用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某一种事物。比如:【乌鸦彩凤不同栖】【凤凰不入乌鸦巢】凤凰极美,乌鸦极丑,凤凰乌鸦对比出现,贬低乌鸦,抬高凤凰,比喻好人不和坏人混在一块,童话寓言中凤凰乌鸦对比出现的例子也很多;【强龙不压地头蛇】【龙不跟蛇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虎是平级动物,可以一起出现,比如谚语里有“龙虎相斗,鱼虾遭殃”的说法。但龙蛇不是平级动物,二者一起出现时,龙比喻地位高的人,蛇比喻地位低的人,成语里也有“龙蛇混杂”的说法。第三种情况是动物和人一起出现,这时候动物表达的意义指向和人是相一致的,动物的出现起到了衬托人的作用,相当于古代的诗歌在创作中的“起兴”手法,只不过起兴是物在前、人在后,而动物谚语中是人在前、物在后,比如【人靠衣装马靠鞍】人马对举,主要指人要注意仪表,【人过留踪,雁过留声】人雁对举,突出好名声对人的重要性,【笨人先起身,笨鸟先出林】人鸟对举,说明勤能补拙的道理。这类谚语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形象生动,所以在谚语中数量很大,现在人们依然在用这种格式创造新的俗语。

三、结语

动物谚语是谚语中最为生动的一种,人们通过动物的行为习性来表现人的思想、行为、爱好、习惯、品性等。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以人为基点的动物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一种体现,因而研究动物谚语具有很大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白新辉 单位:山西吕梁学院汾阳师范分校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