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与校园文化建设

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与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本研究就以高校图书馆为平台,建立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为和谐高校校园文化的构建进行了论述,认为高校图书馆应通过提供多元文化服务,让学生可以更好利用图书馆资源,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与创造能力等,且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其各种素质,对于构建和谐高校校园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和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图书馆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文化优势积极开展多元文化服务,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师生的利用需求,而且可以营造一个适合读者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的持续开展,必将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创造条件。

1和谐高校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高校中特有的人文氛围以及文化环境,校园内各学术思想之间互相交集,各文化之间的碰撞、融汇、淘汰、吸纳而凝聚的一个高校的独特文化环境,该文化环境集中体现着高校的精神以及风格,其决定了高校群体的知识价值观、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自然价值观、审美价值观以及经济价值观等。和谐为和衷共济的含义,是指协调、顺和、配合得当、无冲突、无抵触,概而言之为配合得当、协调。和谐色调而入目,和谐音韵而优美,和谐文化而雅正,和谐关系而顺达。和谐高校校园文化是在高校校园文化系统内的各要素、各部分均处于互相协调状态。通过建设和谐高校校园文化,培育出合适和谐社会将来发展的优秀人才,且提高高校教育绩效。和谐高校校园文化要求我们整体地思考高校校园文化。

2高校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

在中国,中华文化是由汉族文化为中心的主流文化而构成,同时并存着不同民族与不同地方特色的多元文化。台湾卢秀菊女士的想法十分有代表性,她指出,多元文化,是一个国家内因为历史民族融合,或者当代移民因素,或者不同文化区土背景群体,生活于同一个区域的原因,而因不同的种族/民族或者文化群体所构成的多元文化现象。中央民族大学梁庭望教授把我国文化分解成不同板块,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西南高原农牧文化圈、北方森林草原狩猎游牧文化圈、江南稻作文化圈组成了我国文化。由此看出,多元文化含义获得了拓展,其不仅存在着地域间差异的多元文化,同时亦存在着不同语言的多元文化。总而言之,文化的多样性就是多元文化。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即为针对那些有着多元文化背景的少部分人群而开展的文化信息服务。公共图书馆进行多元文化服务可以参照《多元文化社会:图书馆服务指导方针》(国际图联1987、1998年修订版),衡量图书馆实施服务有无充分的前提,是如何公平、公正为多文化背景、多语种、多民族的少部分读者服务,其在图书馆拟定计划、提供服务以及采购文献等各方面中落实[1]。《多元文化社会:图书馆服务指导方针》内容主要有:图书馆馆藏、服务责任、提供信息与参考咨询、交叉文化馆藏及服务、扩展服务、技术性服务、特殊群体、工作人员。参照国际图联的相关标准,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的对象主要包括两部分:(1)外籍人士,主要包括移民、外来劳工、难民、留学生等。(2)少数民族、少数语种或土著居民,这里的少数民族是指区别于主流语言文化的少数民族,图书馆为他们所提供的资料主要是用少数民族语言书写的资料,或者是为少数民族群体学习主流语言文化必需的资料。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要结合服务对象或群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多元文化服务馆藏资源的配置。提供多元文化服务的前提是多元文化馆藏的建立。高校图书馆需依照少部分语言群体需求的特性,购置少部分语种的语言或反映出少部分群体文化的材料以及该少部分群体可接受的语言书写资料,通用语言学习或者母语所需材料与有关视听材料。高校图书馆还需积极地建设民族文化特色资源库,从而助于民族文化宣传、保护及抢救。(2)多元文化服务制度的建立。高校图书馆一般是服务主流文化,需建立多元文化服务,第一应配置高校图书馆空间,建设少部分文化民族和少部分语言服务的独立应用空间;第二是拟定服务制度来支持少部分语言民族以及少部分文化民族应用图书馆,如制定多元文化服务的专用经费预算分配;第三跟其它的高校图书馆成立共同的资源共享与服务提供的合作关系;第四是招聘有多语言能力和多元文化的馆员。(3)多元文化服务工作人员的培训。人群是高校图书馆的主体,实施多元文化服务须具备高素质的专业人员队伍。图书馆工作人员需具备了解某个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语言的能力,且通过特殊的训练及教育,亦可以直接聘请少数民族的工作人员。信息管理学和高校图书馆学专业需考虑成立多元文化课程,采用正规的教育来培育出具备多元文化服务的馆员[2]。(4)多元化读者服务的拓展。高校图书馆需拓展出多元文化的多形式服务,不仅包括借阅服务,而且需积极地为少部分人群给予其他的服务,包括当地情况的介绍,帮助少数人群适应当地生活、熟悉新的环境。此外,可以举办风俗活动和文化节来推广少数民族文化。高校图书馆通过大力宣传,提高少部分人群积极、主动地运用图书馆的观念,让他们对图书馆有所了解,从而自觉地运用好图书馆,还可通过各种图书馆资源及时准确地获得需要的信息资料,进而增强该少部分人群的信息能力以及信息意识。

3建设和谐高校校园文化

3.1融合好我国文化和国际文化

我国文化在世界历史中一直有着独特的魅力与强大的生命力,有着博大精深的哲学智慧和道德文化,而且有着“以人为本”的人格价值思想与“以和为贵”的和平与和谐发展的观念,其适应了时展以及中国社会的深刻改变,毋容置疑是人类文明与发展的前提。任何民族文化均为人类文明宝库,但我国文化发展不可以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因此在发展与弘扬我国文化时需学习、吸收及借鉴国际文化。而吸收应是有所分析,坚持为我所用、以我为主原则,且去其糟粕而取其精华,但是反对不假思索地全盘西化。高校图书馆应加强与国际文化之间交流,吸收外来的优秀文明成果,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而,提高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3]。构建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使高校图书馆完成作为先进优秀文化继承者以及文献信息库对培育高素质人才、师生核心价值观、促进校园和谐发展所承担的责任。建设高校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只有牢牢地把握好时展的趋势,在与时俱进与对外开放的实践中,加大馆际交流,不断开拓文化建设新思路,吸纳一切外来文化有益成果,从而更好传播贮存科学文化知识,供给文献信息,使高校师生享用与感悟文化。

3.2融合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革新

传统文化是原基础,文化革新是生命力。革新是高校图书馆多元文化发展的本质,因此传统文化和文化革新两者不可或缺。高校图书馆的传统文化与文化革新具有内在统一性,高校图书馆作为多元文化交流与汇聚的重要场所,传统文化继承和革新的主要基地,其建设不仅需要继承发展自身特色文化,更需要不断适应社会与时代的发展需求,在传承前提下革新,做到博采众长、与时俱进。革新高校图书馆文化,需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以及和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师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在社会多元价值取向过程中做到核心价值培育与主流精神塑造[4]。此外,还需适应师生的思想特点与多元文化间的碰撞交融,适应社会环境与时代特点改变,深入研究图书馆文化构建规律,积极改进创新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手段、技术、形式、内容,提高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生命力,推动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增强图书馆文化的品位与质量,扩大图书馆先进文化的影响力与覆盖率,辐射、引领与示范社会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和谐高校校园文化的构建而努力。

3.3融合好文化教育和娱乐文化

建设高校图书馆文化的教育功能,对于学生道德素质提高、文化修养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学校形象塑造,均有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作为学生课堂教育的补充与延伸,有助于学生完善其自身的心理与知识结构。文化教育是建设高校图书馆文化的方向与核心,若完全无娱乐性,教育也就难以深入人心、引人入胜,而变得枯燥乏味[5]。因此,建设高校图书馆文化应做到寓教于美、寓教于乐,结合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和思想道德教育,将教育溶于快乐中;与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相结合,将陶情溶于快乐中;与培养正确审美观相结合,将美丽溶于快乐中;与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相结合,将成才溶于快乐中;与读书活动相结合,将获智溶于快乐中。德智体美是高校学生素质组成的有机整体,在和谐高校校园文化当中,美即为丰富多彩的文化环境、文化娱乐活动,均体现着高品位、高层次的文化追求。精心设计的高校图书馆多元化文化环境,既是物化的美,更包含了丰富的教育意义[6]。高校图书馆整理收藏的许多艺术画册、文艺书刊和音像制品等,在提供给专业学者研究时,亦给予了平常读者娱乐、欣赏的机会,使学生在娱乐中感受真善美,进而在本质上创造和谐高校校园文化。高校图书馆可以让学生在紧张学习的课余时间博览群书,既获取了知识,亦可提神养智、放松紧张神经,进而让学生在身体心理、科学文化、思想道德及专业学习等方面全面地发展。因此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客观空间、地理环境优势,均决定了高校多元文化图书馆是一个和谐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核心,应发挥其特有的公益性与娱乐功能,为和谐校园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赵润娣.国外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3):89-92.

[2]李群,李燕.高校图书馆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的作用[J].大理学院学报,2007,6(6):35-37,46.

[3]闫建平,魏丽.高校图书馆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0,28(2):28-30,81.

[4]肖月娥.高校图书馆与多元文化建设[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34(1):98-99,113.

[5]图雅.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文化培养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7):158-159.

[6]吴端玲.重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大学和谐校园[J].2014,19(4):21-23.

作者:陈海香 李小贞 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