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建设探微(4篇)

高校文化建设探微(4篇)

第一篇:地域文化下高校文化建设探析

摘要: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首先是产教文化的融合,要从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育人的高度充分认识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高校文化建设要坚持中国特色、地域特点、职教特性、大学品位、学校传统、时代特征、国际视野相结合,构建职业院校文化建设模型,创新文化建设体系。

关键词:

产教融合;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产教融合首先是产教文化的融入。加强产教融合视阈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是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和青年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职业院校适应社会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需要。东营职业学院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近几年来,相继开展校本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产教融合视阈下校园文化建设等专题研究和实践,有效地发挥了文化育人的作用。

一、七要素结合的校园文化建设

东营职业学院文化建设坚持中国特色、地域特点、职教特性、大学品位、学校传统、时代特征、国际视野相结合。中国特色就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教育中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地域特点,就是要坚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以地域文化为学校文化的沃土和根,挖掘、融入、发展、弘扬地域文化,勇做地域先进文化的引领者、传播者和实践者。职教特性,就是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职业教育办学规律,产教融合首先是产教文化融合,校企合作首先是融入企业文化,工学结合首先是职业素养的坚守,知行合一则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强调技术技能人才的全面发展性,要从高职教育面向产业、引领产业的高度,从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上保证产教文化融合,把产教文化融合贯穿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服务全过程。大学品位,就是要坚持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大学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专业(学科)文化为基础,以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为保障,坚持意识形态领域的正确方向,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精神,发挥先进文化引领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传统,就是要深入挖掘学校办学历史的文化精髓,建设体现办学特色的校园建筑和园林景观,凝练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定位、办学模式、办学特色、反映办学理念的箴言警句以及学校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旗、校徽、校歌,开展好校庆活动等,形成学校独特的文化品牌。时代特征,就是要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互联网+”、中国智造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要求,弘扬精益求精的现代工匠精神,提高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创新校园文化载体,推进校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国际视野,就是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坚持开放性,坚持国际合作与交流,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引进与利用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国际标准相对应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与发达国家开展专业课程的互通互认,拓展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扩大师生双向交流规模,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输出能力,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办中国特色、国际水准的职业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的人才。

二、构建职业院校文化建设“文化树”模型

构建模型就是用模型描述系统的因果关系或相互关系。学院用“文化树”来构建职业院校文化建设模型,对职业院校文化建设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模型为:体现地域特点的地域文化是“文化树”的土壤和根。职业院校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必须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建设,扎根区域经济社会建设,融入地域文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文化树”的主干。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根本规律,产教融合的核心是产教文化融合;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基本途径是协同育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学校理念文化是“文化树”的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凝练学校理念文化,保障文化建设方向,保持文化建设动力。专业文化、创新创业文化、社团文化、楼堂馆所文化、办公室教室宿舍文化、环境文化、心理健康文化、志愿者文化、媒体文化、教师文化、质量文化、廉政文化等是“文化树”的枝叶。文化建设的成果,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张扬、职业素养全面提高是“文化树”的花果。制度文化、文化建设保障措施是“文化树”生长的保障。“文化树”寓意职业院校文化建设扎根沃土、挺拔向上、枝繁叶茂、百花齐放、硕果累累。

三、打造“河海交汇、产教融合”文化建设品牌

学院按照“中华水文化——上善若水、以水为师”到“东营地域特点——河海交汇、哺育万物”到“职教基本规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文化思路,确定了“河海交汇、产教融合”的文化建设品牌。

(一)中华水文化——上善若水、以水为师

管仲在《管子•水地》篇中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水是滋润万物生命的源泉,世间万物都离不开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被视为教化的对象,教育与水有不解之缘。早在西周时期,“辟雍”为周天子所设大学,校址圆形,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桥。汉班固《白虎通•辟雍》中说:“天子立辟雍何?所以行礼乐宣德化也。辟者,璧也,象璧圆,又以法天,于雍水侧,象教化流行也。”中华古代先哲无不对水加以赞赏,如《荀子•宥坐》中说:“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乎不?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老子《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故,中国古人强调应“以水为师”。

(二)东营地域特点——河海交汇、哺育万物

学校地处黄河入海口,万里黄河滚滚而来,与波涛汹涌的大海在这里交汇,两种力量达到平衡,形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黄龙入海、河海交汇”奇观。万里黄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奔腾入海,在入海口形成了黄河三角洲,“河海交汇”养育了黄河入海口这片热土的生灵,孕育了这里的资源和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土壤和根。黄河入海口一带是革命老区,有中国现存最早的中译本马克思、恩格斯的巨著《共产党宣言》,1925年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刘集党支部,1940年建立了中共垦区委员会,被誉为鲁北平原上的“小延安”。东营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是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是部级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石化产业基地,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美丽幸福新东营是东营市的重要战略决策。所以,“温暖黄色——长天厚土黄河口、厚重黑色——油龙起舞铸新城、炫彩蓝色——辽阔海岸谱新曲、记忆红色——热血忠魂树丰碑、营造绿色——生态之城风光媚”是东营重要的地域文化特征,与之相应的黄河文化、石油文化、海洋文化、湿地文化、红色文化等是东营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沃土和根。

(三)职教基本规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高职教育以服务学生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为导向。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是有效衔接高职教育与市场、企业需求,促进“产”与“教”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创新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整合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的优势资源,形成整体优势,增强高职教育办学活力,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等的互利共赢,有效促进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及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产教融合的核心是产教文化融合,产教融合的根本目的是协同育人,协同育人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创新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按照由内到外、由深层到浅层的变化过程,学院将校园文化建设分为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物质环境文化建设和文化识别系统建设。

(一)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师生所认同的共有意识和观念,是校园文化的价值层面,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学校强化精神文化的先进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凝练形成“教育让每一个人拥有自信”的教育理念,“事业至上,工作为先;保障权益,民主正义;笃学尚德,崇扬真善;爱敬履信,协谐同进”的核心价值理念,“定了干、不怕难、敢争先”的学校精神,“尊道贵德、敬业立人”的校训,“学以致用”的校风,“知行合一”的教风,“修身修能”的学风,“德厚识博技精熟”的教师发展目标和“德厚技高、乐业好用”的学生培养目标等,起到了凝心聚力、引领方向的作用。

(二)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为保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而制定的约束师生行为的制度规范的总和,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制度保障。为此,学校制定了《东营职业学院章程》,依据学校章程,结合职业教育新的发展要求,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规则执行、理顺内在价值体系三方面着手建设制度文化,形成了科学、规范、系统的制度体系。坚持依法治校,强化制度执行,注重师生行为习惯和风气的养成,实施四级目标管理和学生德育学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办学行为和师生行为,保障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是通过师生的行为和活动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是学校日常生活中人们最经常、最直接感受到的活的文化形态,是校园精神、价值观的折射,直接展示一所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直接展示学校师生的精神风貌。学校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职业教育办学基本要求,注重学习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各教学环节通过岗位标准、工作规范、劳动纪律、奖惩兑现等,培养师生的职业行为习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使文化真正内化到师生的理念中,外显在师生的行为中。

(四)物质环境文化建设

物质环境文化是为保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而具有的物质条件(包括环境)的总和,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条件,是精神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载体。学校在校园布局中,处处体现地域特色和产业特色,一条蜿蜒的水系贯穿校园,使人在校园里处处都感受到黄河文化的悠远氛围。在建筑风格上,主体颜色是“黄河黄”,在建筑造型中设计了大量“窑洞”形状的结构,体现了黄土高坡上的延安精神在黄河入海口发扬光大,延安精神与东营的红色文化——渤海垦区精神一脉相承。学校校园景观设计突出东营市“大空间、大绿地、大水面、大湿地”生态特色,并将东营的黄河文化与石油文化等特色要素融入其中,打造“文景并茂”的优美校园环境。对于校园中随处可见的油井,用精致的木栅栏或者考究的铁艺围合,成为地域产业文化的标志。

(五)文化识别系统建设

文化识别系统是校园文化建设个性化解决方案,是对学校富有个性的精神、行为规范等信息加以提炼,通过整体形象设计,利用整体表达体系传达给公众,使其对学校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以形成良好的学校印象,从而提升学校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最终促进学校在整个社会关系中地位的确立和形成。学校依据章程,根据职业院校文化建设基本特点,建立了学校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实现了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环境文化的内在统一。实施产教融合视阈下的高校文化建设,必须在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将产教文化融合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实训基地建设、课堂教学和实训、德育和学业考核等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全过程;积极打造产业展馆、校史馆、各种媒体、文化节、校园环境等校园文化建设重要平台和载体;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文化管理。

作者:杨登山 张树礼 单位:东营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廖慧琴.广东省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运行机制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2016.

[2]巩汝训,杨登山,等.产教融合视阈下高校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

[3]余祖光,等.职业教育中工作价值观教育和产业文化育人的研究与教改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2).

第二篇:高校园林绿化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质量对高等院校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当前,许多高校为了提升校园环境,对园林绿化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园林绿化质量也有所提升,这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就针对高校园林绿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高校;园林绿化;校园文化建设;影响

校园文化指的是以校园精神为支撑、以课余文化活动为载体的一种集体性活动。校园文化不仅见证着整个校园的成长历史,同时也对学校教育质量具有直接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的文化建设工作也平稳有序地展开,这为高校文化建设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从本质上讲,高校园林绿化也是高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通过校园绿化设计,能进一步美化学校形象,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

一、高校园林绿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一)培养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

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园林绿化设计,对植物进行艺术加工,使其成为一种天然的艺术作品,学生置于一个由天然艺术品所组成的校园之中,必定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每天对绿色植物的观察和欣赏,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也必定会得到提升,这也是彰显学校文化建设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象征校园文化

高校园林绿化中用到的植物,实际上是对校园文化的一种象征,古人常常借物咏志,事实上就是在利用植物的象征作用,对植物赋予了一种深层次的含义,我们在读过古人的作品之后,在看到他所提到的植物,就很容易想到其象征意义,如:古人曾在诗中写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是在歌颂小草生命力的顽强。由此,当我们在春天漫步校园,看到小草之时,就很容易联想到这句诗,并真切地体会到古人当时的感受。这种文化影响是非常自然的,比起课堂上教条式地说理效果要好得多,有利于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不畏挫折的人生态度。

(三)烘托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园林绿化景观能在一定程度上烘托校园的文化氛围。大学文化本身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可以说它无处不在,但不一定人人都能感受到它,必须要有一定的实物作为载体,烘托出校园文化,这样才能让学生以及外来参观人员更强烈地感受到校园文化。在校园绿化景观的设计中,通过在一些园林植物旁边设置一些写有名言警句的标识牌,便能创设出一个完美的校园文化场景,让来往的学生在欣赏风景之余,感受到学校深厚的文化内涵。

(四)记载学校的文化历史

我国有许多高校都具有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部分高校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这些学校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随着岁月的流逝,或许学校内的建筑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历史遗迹已经无处可寻,再加上资料记载的不完整,当代学生已经很难再追溯校园以前的历史,但是,校园园林景观的保存便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可在一些保存完好的园林景观旁边设置一块牌子,并在牌子上注明与该景观有关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这样就能使学校文化得以广泛传扬。

二、高校园林绿化的主要途径

(一)重视园林绿化景观的自然美和特色美

高校园林的绿化景观虽然大部分是经过人为加工而形成的,但是也不能过度依赖人工,在进行园林绿化景观设计时,应注重园林的自然美,尽量利用当地自然形成的草地、花卉、湖泊、山丘等,减少人为的刻意雕琢,这样既能节约建设成本,同时也能体现出校园的自然美。除了重视园林绿化景观的自然美以外,还应当注重其特色美,所谓特色美,指的就是要体现出当地的自然特色和文化特色。可在园林绿化景观设计过程中适当采用当地的绿色植物,或者将当地的某种文化特色融入到景观之中,这样就能打造出富有特色美的校园绿化景观。

(二)坚持高艺术性标准的原则

在进行高校园林绿化景观规划时,必须坚持高艺术性标准的原则。简单来说,就是要注重园林绿化景观的艺术性,在植物色彩搭配、高矮搭配等方面必须符合一般的审美原则,不宜太过突兀,同时,还要考虑到绿化景观的艺术创新性,不能一味地参考其他学校的园林规划经验,而且在每个区域的景观设计上应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以免出现视觉疲劳。

(三)突出园林绿化景观的文化教育作用

园林绿化景观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必须体现出一定的文化教育功能。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到其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协调性,尽量将学校的文化理念融入其中。其次,要考虑到园林绿化景观文化的多元性,避免对同一种文化的重复、过度表达,以免让学生反感。

(四)充分发挥师生群体的作用,使之成为高校园林绿化建设的主体

高校园林绿化建设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广大校园师生服务,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师生群体的作用,立足于广大广大师生工作、学习的需求,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既要把师生作为服务对象,同时也要把师生作为园林绿化景观的建设者,让所有师生参与到园林设计规划中来,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园林绿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作为一种艺术载体,同样也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良好的园林绿化景观有利于彰显校园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对高校办学质量与知名度的提升来说大有裨益。

作者:刘黎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丁燕飞.论高校园林绿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4):173.

[2]王子荣,秦小苏.论高校园林绿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27(5):123-125.

[3]冉启华,付国瑜.园林绿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略谈[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49-150

第三篇:自媒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思考

摘要:

自媒体是新生代进行信息和传播的主要途径。自媒体的使用在丰富大学生的生活的同时也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影响。如何加强大学生的自媒体应用素养教育,引导大学生以应有的文化自觉意识来对待自媒体以及创新地用自媒体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

自媒体;高校;文化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是互联网的世纪,在科技突飞猛进的背景下,每天都有数以万计来自于微信、微博、QQ等自媒体的信息。与传统媒体不同,自媒体具有很强的平民化和的开放性。在自媒体时代,每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和传播者,这对媒体信息内容的监管带来很大的挑战。大学生是自媒体使用的最大群体,自媒体的使用在丰富他们生活的同时,也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学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营造和教育的主要阵地,如何创新地把传统教育与科学技术联系起来,利用自媒体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自媒体在大学生中使用情况及其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

据《中国高校微博发展报告2012》报道,截至2012年11月29日,全国注册的腾讯高校微博有接近1万个(李莹莹,2012)。在这1万个高校微博账号中,其中高校机构的账号仅1千多个,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校内个人注册的用户却接近两亿。为了了解高校学生使用自媒体情况以及自媒体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影响,笔者于2016年3月广西区内几所高校的在校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发放问卷调查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883份。统计的主要情况如下:1.电脑和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群体的普及情况:电脑普及率为92.5%,手机普及率为96.3%;2.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上网情况:电脑上网率为93.4%,手机上网率为98.2%;3.上网的时间情况:每天上网不超1小时38%,1~2小时27%,2~3小时23%,3小时以上12%;4.上网目的情况:浏览校园网23%;浏览非校园网77:%;获取信息21%,浏览奇闻异事及明星娱乐新闻28%,玩网络游戏9%、转发调侃段子12%,发微博微信聊天40%;5.上网对自身影响情况:学到了知识21%,丰富了生活36%,了解到社会的黑暗34%,导致精神的颓废9%;6.通过自媒体与老师沟通情况:经常15%,偶尔38%,从不47%;7.通过自媒体转发正面消息情况:经常18%,偶尔62%,从不20%;8.通过自媒体转发负面消息情况:经常15%,偶尔27%,从不52%;9.对学校在自媒体使用方面引导满意情况:满意36%,不满意26%,从不关注38%。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自媒体在大学生中的使用极为普遍,其用途也多种多样,所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学校管理层虽对学生的自媒体使用有所引导,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通过对以上数据作进一步分析归纳,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学生使用自媒体的时间普遍过长,文化学习受到了影响。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学生每天上网时间都超过了1小时,上网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仅占21%,而浏览奇闻异事和明星娱乐新闻,玩网络游戏,转发调侃段子及发微博微信聊天占了绝大多数,这说明自媒体的并没有发挥到应有知识文化引领作用。第二,学生对校园官方媒体关注不够,校园主流文化受到了冲击。数据显示,学生上网时浏览校园网仅有23%,而浏览非校园网的却占77:%,这从一角度反映出学生对学校的关注的程度并不是很高。学校的重大事件都是通过校园网来,这是营造校园主流文化的重要途径。如果大部分学生长期不关注校园网,校园的主流文化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冲击,这对校园的文化建设形成了挑战。第三,自媒体的使用影响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调查发现,虽然学生通过自媒体学到了知识,丰富了生活,但同时也洞悉了社会的黑暗,甚至有学生因自媒体的过度使用而变得精神颓废,这对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第四,自媒体的使用影响了学生与老师的沟通方式。虽然自媒体让学生与老师的沟通更加便利,但仍有接近半数的学生从不使用自媒体与老师进行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进而影响到老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宣传与推广。第五,自媒体的使用影响了学生的行为及思维方式。调查发现,利用自媒体转发信息已成为一种常态。不管信息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总有学生不假思索地转发。虽然学校对自媒体的使用做过正确的引导,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正如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自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自媒体的使用自由而缺乏监管,信息海量而良莠不齐,它在丰富学生的生活的同时,也对他们的各个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如果娱乐至上的自媒体使用成为潮流,势必影响到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和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这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及主旋律的弘扬都带来极大的挑战。

三自媒体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应用思考

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人体的延伸(周挥辉,2014),美国作家舒德森也认为,“媒体就是一种文化”。大学是科学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而科学文化教育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工程。因此,大学肩负着先进文化的创造及社会文化推动的重任。《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文件明确要求:“要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侯丽娟,2011)。从这一角度看,大学不仅要继承优良传统,更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自觉地利用先进的媒介进行文化的建设,从而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首先,要加强自媒体平台建设,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多样性。在学生人人发微博,班班有Q群,社团发飞信的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样化,要想不落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也要跟上时代潮流,打造官方自谋体平台,如校方微博、微信、Q群、博客、BBS等。唯有如此,才能多方位,立体化地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从而及时了解学生在思想、学习及生活等方面的情况。第二,要创新地开展科学文化主题教育,多渠道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富强、民主、法治、诚信、友善、文明、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高校作为文化的主推者,更应该科学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大学生虽已成年,但还有很多人思想不够成熟。在发达的自媒体时代,他们很容易接触到诸多非主流文化,甚至反社会的不恰当言论及信息。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应该利用自媒体的便利进行多渠道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主流文化的营造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第三,要加强大学生的自媒体应用素养教育,确保他们对校园文化的有效吸收。所谓自媒体应用素养是指使用者在自媒体使用时表现出来的具有批判性眼光、不人云亦云地传播负面信息的素质体现。大学阶段是学生批判性思维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对其进行正确使用自媒体的教育引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网络大V李开复曾说:“在微博时代,如果你有100个粉丝,就相当于办了一份时尚小报,可以在朋友圈子里享受被尊重、被阅读的乐趣;如果有1000个粉丝,相当于一份海报;如果有1万个粉丝,相当于创办了一份杂志;如果你有10万个粉丝,相当于创办了一份地方性报纸。当粉丝数增加到100万,你的声音会像全国性报纸上的头条新闻那样有影响力。”大学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当学生们提高了自身自媒体应用素养,学会了辨别自媒体资讯的价值和意义并积极正确地使用自媒体来参与,宣传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的科学文化才能变成主旋律,最终为广大学生形成正面的道德意识提供有利条件。第四,要加大对校园自媒体的监管力度,确保自媒体信息传播的健康性和纯洁性。在自媒体条件下,学生既可以成为信息的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因此,高校管理者除了对学生进行自媒体应用素养教育之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加大对校园自媒体信息的监管,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在学生中传播的自媒体信息具有健康性和纯洁性。

总而言之,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科学文化观的营造和教育,管理者应因势利导,运用先进的自媒体去营造氛围,这样才能更好地创造、传播和发展先进文化,让广大师生都能共享先进的文化,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甘迎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侯丽娟.微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J].文化学刊,2011(6):16-20.

[2]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26-31.

[3]李莹莹.自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3(7):211-212.

[3]潘祥辉,吴振瑜.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现状与受众评价分析———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调查为例[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5):13-20.

[4]周挥辉.自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2):62-65.

第四篇: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

一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社会转型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仍然存在着内涵、思路以及方式过于简单、死板、僵化,导致教育效果不明显、教育对象对于主导政治文化认同度低等诸多问题。因此,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必须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的方法、拓宽工作思路、发展新内涵。

关键词:

政治文化;文化建设;路径研究;高校

一、高校思想政治文化的概念界定

一直以来,“政治文化”就是政治学界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的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在1963年的《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一书中,他又一次明确了“政治文化”的概念,将“政治文化”定义为一国人口中对政治主体(政府机构、官员、政党组织、政策决定等)的认知、情感和评价[1]。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治学界的主流学者将政治文化定义为“政治关系的心理和精神反映”、“人们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感受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2]。根据国内、国外对于“政治文化”的主流观点,笔者认为,政治文化就是人们对政治体系要素的集体态度取向,不同的集团、群体甚至个人都能对政治文化的性质、特点、内容都有相当的影响力。因此,笔者认为,高校作为整个社会政治体系执行政治社会化功能的重要载体与中介,其相应的校园文化系统也承担着教育对象的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念、思想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功能。而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就是指学校在将主导政治文化通过政治社会化的种种手段传导给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体文化,主要通过校训校规、校风校纪、校园精神、校园品格、师生的理想信念、校园文化活动等等形式表现出来,具有导向、育人、凝聚和激励等功能。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整个思想文化领域也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指出“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在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以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体的主导政治文化无疑面临着多种合力的冲击与消解。而高校作为中国社会思想的前沿,无疑是各种非主流政治文化激荡的主要场所。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外来文化凭借着对于文化霸权的垄断,以体育、音乐、影视、文学等方式大肆倾销其政治价值观念,各种反主导政治文化如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潮深刻影响着尚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间的大学生群体,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对于抵制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文化,帮助大学生树立符合主导政治文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一批具有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的传统路径与困境

笔者认为,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文化建设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最为典型的便是对于政治文化建设的传统路径的依赖。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工作形式、工作思维、工作内容等往往呈现一种单一化、简单化的倾向。从工作方式来看,高校有关的部门还是习惯采取开办学习讲座、举行会议传达有关精神等传统的单一的灌输方法。笔者认为,这种乏味、无趣的形式非但不能让教育对象很好地接受主导性的政治文化,反而会使得教育对象对于教育内容产生逆反的情绪,会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对于主导政治文化、政治价值理念的认同。从工作思维来看,目前高校仍然比较忽视政治社会化客体的主体性,习惯将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等同于单一的政治教育。在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硬性育人”及“简单说教”的现象,不考虑新时代“政治人”的特点,导致教育效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笔者认为,从根本上来看,这还是因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惰性思维”;新的历史时期下,教育对象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个性特征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更要与时俱进,尊重人的个性差异,注重人的多元发展。从工作内容来看,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文化的内涵也呈现单一、简单化的倾向。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往往被等同于单一的政治文化,没有注意到如“传统文化”、“社团文化”、“网络文化”等等文化因素的吸收。近年来,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使用的普及,也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网络是个完全开放和自由的空间。任何人只要具备基本的互联网知识就能够快速、大量地获取信息,任何人又都可以通过网络自由信息。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各种思想政治文化相互激荡与融合……让人莫衷一是、无所适从,而网络的这种开放性建构更增加了高校政治文化建设的复杂性[3]。笔者认为,高校大学生群体作为在互联网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政治人”,对于互联网信息具有天然的敏感性。因此,在这种形势下,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文化建设,就必须注意到网络因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内涵发展中的运用,适当的吸收互联网文化中的积极部分,与时俱进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内涵的发展。

四、加强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的路径探讨

根据上文中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的传统路径与困境的分析,笔者认为应该从创新工作方式、拓宽工作思路、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文化的内涵等多条途径来加强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第一,应该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的工作方法。笔者认为,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彻底摆除对于传统路径的依赖,在具体的工作中要一改过去的老三样——即“开会”、“听报告”、“学讲话”等单一的工作形式。在具体的手段创新中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有关的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开办相关主题活动月等来增强工作方法的多元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文化教育往往是通过计划性较强的课程教育来进行[4]。笔者建议,在利用好显性的教育方式的同时,更应该拓展隐性的思想文化建设的方式(如标语、海报、广播、校园文化建筑等等的利用),来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的手段。第二,应该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本身是复杂的、多元的。正如前文所述,笔者认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是对于传统思维方式的依赖和工作中存在的“惰性思维”。因此,加强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的根本要义在于拓宽工作思路,转变传统的思维习惯。一是工作思维积极向互联网思维转变,在高校思想政治文化的建设中,要加强对现代网络媒体技术的利用,掌握网络思想舆论平台的主导权,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来建立校园新媒体平台,为高校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之间创造双向的沟通机制,加强对于热点、焦点问题舆论的导向,帮助教育对象正确认识、理解、接受主导政治文化,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政治参与的能力。二是要突破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的传统思路,从硬件与软件、显性与隐性、直接与间接、环体与载体等多个维度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的开展不仅可以通过创办相应的思想政治文化主题活动、建设官方微博或微信、开办相应的校报、校刊等直接方法,还可以通过修建具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文化景观、通过校纪校规的制度约束加强校风建设等间接方法来实现。第三,高校的思想政治文化建设应该不断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文化的内涵。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主导政治文化的前提下,广泛吸收外来文化、传统文化、网络文化等亚文化中的合理性因素,不断丰富、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文化内涵。笔者认为,目前高校应该将思想政治文化建设与政治教育区分开来。诚然,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文化建设有许多交叉、重合的地方,但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绝不等同于政治教育,而是一个多元的、高度复合的文化整体。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出发,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的目的不仅是要塑造大学生健全的政治人格、培养政治参与意识与能力,更重要的是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笔者建议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文化建设更应该充分吸收不同的文化因素,提升自身的文化竞争力与吸引力。例如,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可以开展相应的经典文化诵读活动,依托传统文化开展廉洁文化教育、也可以通过打造网络文化品牌(如“那年那兔哪些事儿”)来推动爱国教育等等。

作者:肖政军 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1]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著美加布里埃尔•a: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28.

[2]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07.

[3]王会霞,何正玲:网络时代中国公民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54-56

[4]梁霄: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的创新理念分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2),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