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领导学校文化建设研究

道德领导学校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

道德领导以伦理价值为基础,重视领导者的领导力和道德权威。学校文化蕴含着道德意义,追求道德文化,为以价值为基础的学校道德领导提供了可能。通过培育共同体意识、构建校长的道德领导力、构建学校的道德规范、基于领导者德性和制度理性进行民主协商等方式将道德领导应用于学校文化建设中,有助于打造德行学校,将学校引向卓越.

关键词

道德领导;价值观;学校文化建设

道德领导是一种基于道德权威的领导策略,旨在通过形成道德价值和准则,引导成员遵照这些道德价值和准则行为。学校道德领导关涉学校领导者的个人领导力和道德权威,对领导者德性提出了较高要求。领导者首先应当具有较高的道德修为,并努力提高,从而通过个人影响力和学校良好的规范来引领学校所有成员。学校道德领导关注伦理价值、以改善学校为目标,这与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是一致的。因此,将道德领导引入学校文化建设,为检视学校价值观是否合乎理性、学校各方面设置是否利于学生发展等提供了有效策略。道德领导形塑着学校文化,朝向德性的学校文化建设呼唤道德领导。

一、培育共同体意识

道德教育理论的提出者萨乔万尼在其著作《道德领导:抵达学校改善的核心》中,从价值和文化的角度构建了一种以道德领导为核心的领导框架,将学校看作一个学习共同体而非普通组织机构,共同体的管理依靠日积月累形成的规范、制度、价值观和认同等,即共同体文化。他强调构建共同体和共同体文化的重要性:“共同体是由于自然的意愿而结合的,并对一套共享的理念和理想负有义务的个人集合体。这种团结和约束的紧密性足以把每个人从一种‘我’的集合体改造成为一种集体的‘我们’……这个‘我们’,通常共享一个公共场所,并随着岁月的推移,开始共享共同的思想情操和持久的传统。”[1]要引导师生共同朝向卓越学校建设努力,道德领导首先要实现学校这一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引导全校师生基于共同的价值观、理想信念而努力。首先,创造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共同愿景不是学校领导者个人意志的体现,而是全校共享的协约,也是全校师生共同协商、并愿意为之共同努力的决策。因此,共同愿景的制定、实施与修正都应当吸引全校师生的参与。共同愿景代表着学校的努力方向和目标,道德领导的目的就是促进学校所有成员都能够、并且愿意参与到学校目标的制定和践行中来,以群体价值追求规范自身行为。许多百年名校的发展都有共同愿景的指引。福建泉州五中历经百余年发展,现任校长刘殊芳注重以沟通协商的方式民主治校,建立与学校员工之间的信任,用共同愿景凝聚全校力量,形成了学校的核心发展力。其次,开发学校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学校道德领导的核心,也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基本,它贯穿于学校建设始终。萨乔万尼指出:“采用以价值观为本的方法来定义校长角色,不仅保证了校长决定做的事符合认可的标准,而且为本校提供了一套界定其教育和道德健康的指标。”[2]学校核心价值观是学校共同体的内在精神气质和精神支柱,包括学校的办学思想、培养目标等,体现在学校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共同愿景正是建立在核心价值观基础上的全校师生对学校发展的共同期望。领导者作为学校价值观念的捍卫者,需要明确学校核心理念,注重长远规划,并用心提炼,将价值观和共同信念渗透于学校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努力寻求全校师生的认同。道德价值观只有真正融入学校文化之中,成为人人愿意追求并努力践行的准则,学校才能真正朝向德行学校发展。

二、涵养校长的道德领导力

传统的学校领导往往依靠科层权威、心理权威或技术—理性权威来对学校进行管理。三种管理方式均存在自身的局限,其管理下的教师和学生行为多出于强制性要求或某种目标驱动,而非出于自觉。实际上,学校与其他追求效能和利益的组织具有明显的差异,作为集人文精神与伦理价值于一体的场所,学校更需要道德的引领和润泽。迈克尔•富兰在其著作《学校领导的道德使命》中指出,合格的学校管理者不应当只是出于提高学校学业成绩,更应该朝向道德目标。他认为,学校改革就是改革大环境,并将变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更进一步讲,就是变革学校文化。校长是学校改造这一道德使命的承担者,有责任增强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信任。因此,校长必须涵养自身的道德领导力,即领导者的德性自觉。将德性作为学校领导力的来源,领导者以自身高尚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专业素养辐射他人,将有助于培育学校的道德文化,从而引领师生走向自觉。道德领导力的生成有赖于领导者德性的实现。麦金太尔指出:“德性必定被理解为这样的品质:将不仅维持实践,使我们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而且也将使我们能够克服我们所遇到的伤害、危险、诱惑和涣散,从而在对相关类型善的追求中支撑我们,并且还将把不断增长的自我认识和对善的认识充实我们。”[3]学校教书育人的性质决定了学校领导必须关注自身的内在德性,学校领导不可能脱离“道德”。“(管理者)应该把自己的权利建立在道德承诺的基础上,这种道德承诺同时又可以表明组织的目的和性质”,[4]领导者优良的道德品质是学校道德领导的基本前提和内在保证,领导者要建设德行学校,引导学校师生追求善,其自身也应当朝向善、责任和担当。道德领导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校长坚定信念、勤于修德,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和业务水平。福建福州一中是一所名校,其“名”不仅在于高升学率,更在于校长李迅高尚的道德素养。李迅校长将“责任、担当”等道德准则作为校长的基本素养,将学校精神文化的培育、师生幸福感和心灵的成长作为重要目标。他认为校长应当以担当意识引领全校师生树立社会担当意识,在“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办学宗旨引领下,福州一中教师积极去西部支教;实施“追梦计划”,面向福建省县级以下农村学校招收学生,让偏远山区的农村孩子有机会享受福州一中优质的教育资源。校长牵挂的不是名利,而是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和幸福、学校的发展与未来,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自然赢得了师生员工的尊重和追随。

三、构建学校的道德规范

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构建公平公正、民主协作的学校文化的重要制度基础。构建道德规范,意味着学校制度的道德化,即用道德的价值观念规划学校远景,形成规章制度,进而培养学校共同价值观。它是学校领导的价值观念、学校道德文化等得以外显的重要载体,指导、约束着学校的各项活动。构建学校道德规范,要求学校领导者全面了解学校情况,以系统观把握学校的发展定位和方向;以发展的眼光,培育符合学校自身特色和发展的道德文化和价值观念;要在体现学校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和定位的同时,使师生能够理解、接受和认同学校文化中蕴含的价值和意义。构建学校的道德规范,还要求校长在与学校教师进行民主协商的基础上,共同建立能够促进学校发展的道德规范并为之努力。刘殊芳为改造泉州五中过去遗留的不良作风,严抓学校各项制度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建设,将学校建成了氛围“宽松”但不“放松”、师生“自主”而非“随意”的名校。

四、建立基于领导者德性和制度理性的民主协商

斯塔彻(G.Starcher)提出,道德领导需要具备以下七种习惯:渴望做正当的事;成为道德的引领者;考虑所有成员的利益;有坚强的伦理性格;公正;根据原则决策;整合道德智慧和管理智慧,培育学习型共同体。[5]它包含公平正义和关怀伦理的各个方面。美国学者保罗•奎克(PaulQuick)则提出道德领导必须坚持的三个原则:真实、平衡和系统思考,[6]其中,平衡即指正义伦理和关怀伦理之间的平衡。正义伦理关注不平等、尊重等问题,它是构建健康道德共同体的必要条件。学校领导有责任关注并致力于解决学校中存在的不平等问题。但仅仅关注正义伦理远远不够,关怀伦理同样重要。学校作为微型的社会组织,其中的关系错综复杂,德行学校的构建不能忽视这些关系。领导者要在增进共同体成员相互理解的基础上,保证各个群体之间相互尊重,同时,确保各个利益群体之间权益的合理分配。学校是融人文精神和价值伦理为一体的场所,除了需要刚性制度的引领,还需要柔性的人文关怀。德行学校在价值取向上应当表现为既依据学校规章制度行事,又确保合乎道德的人文关怀和民主对话。首先,注重学校领导过程中的公平。美国学者斯基若戈(F.Schrag)认为,道德领导在决策时应当根据公正的、关注所有人群的规则进行行动,必须考虑所有人(包括他自己)的利益。[7]学校公平问题是社会公正在学校层面的反映。作为维护学校健康运行的管理者,学校领导者有责任解决学校的不平等现象,保障学校的教育资源能为每一个人所共享,在尊重个体基本权利的基础上实现权益的正当分配。公平意味着对所有成员的平等尊重。领导者应全面了解学生个体之间的差距并尽可能缩小差距,关注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的利益,创造更为和谐、公正的学校文化氛围。其次,体现关怀伦理。教育的对象是人,意味着我们要在教育中渗透情感关怀。关怀伦理学认为,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人的幸福离不开其他人的帮助,强调人与人之间基于德性的情感、责任和相互关系。将关怀伦理应用于学校领导,要求领导者以道德领导的方式,在刚性领导中浸入情感关怀,关注学校领导中的情感、群体关系、意义生成、德性等要素,通过创造关怀的氛围,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关怀意识,引导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关心。领导者作为学校政策的制定者和理念的核心引领者,学校文化的建设与繁荣、学校道德文化的建构,都与领导者自身素质和德行息息相关,其所倡导并推行的价值观直接影响学校的文化氛围,也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方向。领导者的行为要能够基于德性实现对学生道德的提升。道德领导进一步对学校领导提出了更高要求,将道德领导引入学校文化建设中。这需要学校领导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融入路径,形塑学校文化特色,引领学校朝着道德生活而努力。

作者:宁莹莹 单位:福建省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

参考文献:

[1][2][美]萨乔万尼.校长学:一种反思性实践观[M].张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77.

[4][美]彼得•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M].陈小白,译.南京:华夏出版社,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