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建设问题探微(7篇)

高校文化建设问题探微(7篇)

第一篇: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问题及对策

摘要: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对廉政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师德师风良莠不齐、学生廉政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完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应从夯实思想基础、拓展实践空间、营造育人环境、培养廉政理念等方面来展开。

关键词: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问题及对策

近几年来,高校的纪检监察工作积极响应党中央的总体部署,加大了反腐败工作的力度。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也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做好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是十八大后,在新的形势下,社会主义政治生态体系的应有之义,也是不断提高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水平的重要措施,是完善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基础层面工作。

一、当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不足

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在学校党委和纪委的领导下有序不断地有计划地向前推进,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党委工作重心着力点考虑欠缺,以及纪委工作重点不准的缘故,这方面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领导对廉政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廉政文化属于文化“软实力”的内容,真正抓起来事务繁琐,需要协调的业务内容很多,而且还不易立马呈现效果。高校的管理层不愿意把廉政文化建设这种显示度不高的工作提上年度工作计划。而且很多高校创办时间短,在学校的发展问题方面需要解决的和突破的问题很多,因此他们很不屑于过多涉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更遑论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了。

2.社会风气浮躁,师德师风恶化,学术腐败等因素阻碍了学校廉政文化建设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精神文明建设却没有有效地同步发展和进步,某些方面还有所退步。抽象经济主义、极端功利主义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沉渣泛起,不断冲击着高校原本纯净的学术圣地。在当前的评价体系下,由于高校要求科研与工作绩效、职称、奖励挂钩,甚至和广大教师的社会地位挂钩,这种外部的考核压力和利益刺激因素,再加上制度的不健全,必然导致教师们学术腐败行为的发生。

3.相当一部分高校学生廉政意识淡薄

高校与本科院校除了学生培养目标不同以外,最大的不同还在于生源遴选的层次。与本科院校相比,高校的生源质量较差,这决定了大多数高职生的文化基础较差。他们把社会上个别官员的腐败现象当成是国家根本制度上的普遍问题,从而对中国共产党能否彻底解决腐败问题持悲观态度。

4.约束机制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适应学校实际需要的规章制度是高校健康稳定运行发展的保障。一方面,高校大都能从各自的实际现状出发制定相应的制度规章,但由于高校起步发展较晚,举办时间不长,一些内部管理规范仍不够健全,这给一些心怀叵测的学校管理人员提供了权力寻租的机会和空间。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选择

1.扎实打好廉政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1)必须认真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宣传、引导和教育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党就是依靠扎实有效的宣传工作凝聚了社会共识,为我党取得胜利奠定了舆论和思想基础。改革开放之后,在一个时期内,我党放松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导致在高校大学生中出现一些思想的混乱,这是我们必须要认真吸取的教训。

(2)让坚守良好的学术道德成为广大教师的坚强信仰。学术研究是高校知识生产、知识析出的主要途径,严谨、诚信、规范是开展学术研究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道德底线。鉴于此,高校要加大对教师们的学术诚信教育,教育教师们像爱护自己的羽毛一样爱护自己的声誉,要遵守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严格学术自律,让“德”和“术”和谐共生,坚决匡正学术失范行为。

(3)必须抓好高校党员干部的廉政道德教育工作。道德的力量从心灵和价值认同方面表现出了软性的趋同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完成组织达成的目标。高校要加强对中层及以上管理干部的廉政道德教育,要从基本的道德观切入,培养党员干部们对事业的责任心,努力创建以德治教、以德行政、以德管理的德治氛围。

2.拓展廉政文化建设的空间

(1)必须抓好教风建设。廉政文化教育需要共同作用于师生,而教学是关键。鉴于此,学校要着力教育教师在传播好知识的同时,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知识传播、思想启迪、品格锻造三位一体,满足学生们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让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之花在学生的心田开花结果;还要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树立师德形象,做好学生的表率。

(2)必须抓好学风建设。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不能脱离学生,自说自话,学生的廉洁文化思想是衡量一个学校廉政文化成果的重要指标。要用良好的学风建设促进廉洁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身优良的素质、严谨的作风率先垂范,在师生互动中培养优良的学风和班风。

(3)必须抓好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建设。在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让他们积极有为地投身到廉政文化建设中去。必须严格要求,讲要求、提纪律,从党风政风入手,在纯朴的思想作风、正派的领导作风建设的基础上,抓好精干、有力、高效的工作执行力建设,实现民主决策,科学管理。

3.营造育人的廉政文化环境

学校育人环境的重要作用在于依靠一种氛围,潜移默化地对被教育者施加一种影响,让他们按照教育者的要求进行自我教育和思想的改造。从这个意义上讲,育人环境是一种软实力,也是一种硬实力。

(1)学校要制定好廉政文化建设规划。学校团委在学校的文化氛围营造中具有资源优势,可以让共青团组织牵头,其他部门紧密配合。共青团组织要掌握廉政文化教育的规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廉政文化教育活动规划,使活动的内容契合师生的认知规律。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廉政文化活动。要做到廉政教育规划的落实,就必须要依靠扎实有效的廉政文化活动来实现。要把校园文化活动与廉政文化活动的开展紧密结合起来,营造好廉政文化的氛围和气场,让广大师生在廉政文化活动的语境之中感到亲切、真实。要深入拓展和挖掘年度校园廉政文化活动周的教育资源,通过搭建活动周的平台,促进廉政文化在广大师生中入心入脑。

(3)努力发挥校园廉政文化的辐射作用。要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优势,放大自身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正面影响力,把优秀的廉政文化效果辐射到周边的人群和组织之中,在社会体系构建中起到建设性作用。要积极组织高职大学生深入工厂、农村、社区开展公益性的廉政文化宣传活动,使高校的大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汲取廉政文化的丰富养分,加深廉政文化认知,树立廉政从业意识。

4.培养高校党员干部廉政理念

理念决定行动,信仰指导实践。要充分认识到理念在工作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让理念成为高校各级干部从政施教的原则和指向。

(1)不断加强制度的系统性、程序性建设。要不断完善各种约束性制度的系统性和周延性,促进各类制度互相吻合、互相融合、互补互通,而非互相矛盾和抵触。高校廉政文化的制度建设必须遵循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原则,使得各种规章制度都服务于廉政文化建设的需要。

(2)要建立监督机制。要让制度有落实、有监督,确保学校的廉政文化建设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充分发挥高校纪委、监察、审计部门的监督制约职能,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彻底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3)培养学校党员干部的廉政理念。廉政文化的最终落脚点是每个党员干部自觉的廉政行为理念。一切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以及一切监督机构的日常工作的开展,其目的都是为了使广大管理干部在清正有序的规则之下各司其职,从而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尽责尽力。

作者:胡宏亮 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周济.探索有教育系统特点的惩防体系[N],人民日报,2005-01-18(14).

基金项目:

本文系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校级党建思政课题研究项目“党风廉政建设视阈下高校廉洁文化教育研究”(课题编号:Y150031)阶段成果

第二篇: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意义及方法

摘要: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图书馆作为知识的的传播基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以高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校的校园文化内涵,指出了图书馆服务建设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对图书馆具体服务建设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意义;方法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学校教学职工参与的一种群体文化,代表了学校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内涵,是校园风气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对校园文化的了解,能够明确知道校园师生的价值取向,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图书馆是学校里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在传播文化、提供学习资源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做好图书馆服务建设,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功能和价值,扩大文化的传播范围、搞好文化的传播效率,从而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步伐。

一、高校的校园文化内涵

任何文化的形成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校园文化也不例外,高校从建校初期开始,学生以及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观念不断融合,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特的文明表现形式,对院校群体师生的行为习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院校的后续发展过程中,将不同时期的时代元素融入其中,以一种文化形式表现出来,这便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师生的行为习惯、思想观念,院校的教学方式、办学理念以及规章制度等,都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其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最直观的表现形式,是可以通过实物体现出来的,图书馆服务便是一种最有效的途径,精神文化更多的是表现学校的特点和风气。高校的职责是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学生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贡献价值。所以,高校的校园文化中往往会体现出技术性和职业性,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为准则,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实现高校的教育目的。同时高校会注重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各项实践活动,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社会各界的力量的参与,所以,高校的校园文化的形成是以社会文化作为基础和依托的,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的特点。

二、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1.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

图书馆的作用是将各种书刊、杂质等各种书籍资料,进行收集、整合,按照严格的分类标准,将其进行归纳,然后加以利用,以满足人们对知识以及信息的需求。作为高校的代表性建筑,图书馆在校园文化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书馆丰富了校园文化内容,学校师生通过阅读,能够学习到古人的智慧,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也能对外界信息进行了解,拓宽了自己的视野。良好校园风气的形成不仅仅依靠强硬的校园制度,需要在日常行为习惯中慢慢培养,高校的师生,利用图书馆提供的阅读功能,在学习更多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学校良好风气的形成,使学校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体现了高校独特的校园文化魅力。

2.完善课堂教学内容

高校图书馆是面向全校师生的,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方案,查找课堂教学所用到的教学资源,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详细、全面,能够使学生更加简单的掌握知识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老师在查阅资料的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能够更加熟悉教学内容,进而可以对其进行深层的剖析,完善教学方案中的不足,有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图书馆更是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重要场所,当学生遇到疑惑的时候,可以到图书查阅相关资料,从书籍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可以说,书籍便是学生的老师;同时书籍上的内容远比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能够对课堂中没有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补充,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宽广,完善了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3.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地方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最直接的教育方式,能够传授学生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以图书馆阅读为核心的各种教育活动,在扩充学生专业知识、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其他教育方式不同,图书馆的阅读活动,以及以图书馆为核心的其他延伸活动,更加注重对学生思想观念上的教育,在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会发生转变,以积极、先进的思想约束自己的行为,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提高。以图书馆为载体,将校园文化进行传播,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院校的教学理念以及校园风貌,将其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对自己进行内省,发现自身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为更好的投入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三、高校园文化建设中做好图书馆服务建设的方法

1.选择优秀的文化

实现图书馆服务建设的最大价值,就需要确定图书馆所展示的文化内容,现在的出版刊物种类繁多,很多内容不适合应用于高校的图书馆服务建设中,图书馆管理员在选择书刊的时候,需要严格审核书刊内容和类型,根据学校师生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合适的阅读资料,保证阅读质量,营造健康、良好的文化氛围;注意做好图书的收集工作,发动所有师生的力量,确保图书种类的全面性,满足不同师生的需求,最大化的发挥图书馆的功能和价值。

2.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良好的读书环境能够保证阅读质量,达到预期的阅读目的,所以在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使阅读成为一种享受。图书馆作为高校文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场所,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会文化教育质量,创造积极向上的读书环境,能够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使阅读者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提高阅读质量,让图书馆始终弥漫着书香气息;在营造良好读书环境的同时,要加强读书宣传力度,使全校师生意识到读书的意义,重视读书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刮起读书风。

3.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

为阅读活动提供开展的场所,是图书馆最基本的功能,为了使图书馆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扩大应用价值,可以将图书馆作为活动场地,开展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文化内容,更好的实现校园文化的建设。比如在世界读书日当天,在学校开展读书节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感受文化魅力的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办校园文化节,开展征文活动,将优秀的作品在校刊上发表,既能丰富校园生活,还可以激烈师生通过阅读不断提高自己,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图书馆服务建设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是高校的知识支撑,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扩展与完善,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进行图书馆服务建设的时候,需要选择优秀的文化,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实现校园文化更快、更好的建设。

作者:余杏 单位: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范海波,梁玉凤.高校图书馆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J].才智,2014(22):118

[2]吕先梅.关于高校图书馆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23):213-214

[3]董成国.新时期高校图书馆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的思考[J].技术与教育,2012(1):69-71

第三篇: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初探

摘要:

高校已经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高校体育是孕育和宣传体育文化的驿站,是培养全面发展专业技术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元素。通过探析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含义并分析其在培养全面发展专业技术型高素质人才中的作用,提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原则,目标,方面,途径。

关键词: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1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含义

在高校中,体育文化、专注于职业性的校园文化两者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和发展进而形成了其特有的校园体育文化。其以校园作为载体和空间,以包括教师、学生、实训管理人员等校园内的人为主体,以体育训练、身体练习、专业技能学习为手段,在一系列与体育相关的以训促教、以教促学的过程中营造出的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总和。通过文化相关要素的研究,可将其分为三个大的类别。即意识类别:体育的观念、精神、道德、风尚、知识、宣传;行为类别:体育的教学、竞赛、规范、锻炼、传统、制度;物质类别:体育的建设、场地、服装、雕塑、器材、用品。

2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在培养全面发展专业技术型

高素质人才中的作用人的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1]。而高校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必须具备了较高的素质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1校园体育文化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

人的品德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环境因素对于能否形成良好的品德有着较大的影响。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其实可以看作是有规章、有制度、具有约束力的社会活动。在体育运动中组委会相当于执法机构,而裁判员相当于执法人员,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必须遵守相关的规章和制度。因此,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能够强化学生对规章制度的遵守意识。由于校园体育活动经常以团体的形式进行组织和开展,能够促使学生学习与他人友好相处,学会正确的面对与看待合作与竞争。其对良好品德的形成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2.2校园体育文化促进智力发展

相关科学研究证明,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人,其大脑氧气供应充足,能源物质储存丰富,使得大脑细胞的生长和发育能够更加的充分[2]。与此同时,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的运动项目,使得大脑神经系统所采集到的信息也更加的多元化,促使大脑皮层的活动强度、灵敏性,平衡性都有所提高。此外,大脑在工作后产生疲劳,通过对运动中枢神经的刺激使其兴奋,可消除思维记忆中枢的疲劳,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学习效率。

2.3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高校体育仍然是以身体锻炼为表现形式,其在锻炼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与职业技能相联系。如与汽修专业相联系,可举办一些力量类比赛项目;与安保专业相联系,可举办一些武术类比赛项目等。多元化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能够使人的身体得到锻炼,使得机体的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等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从而对机体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身体健康。

2.4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当今许多学生都缺乏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坚韧意志,缺乏面对社会变化和人生起伏的良好心态,高校学生也比例外。良好而又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够为学生提供许多锻炼和磨砺心理素质的比赛与活动。体育活动中的竞技性能够教育学生正确的面对竞争的残酷性;体育活动中的团队性能够教育学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保持孤立无援的状态。通过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能够使得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就能快速的体会成功、失败,欢喜、失落等感情元素。使学生能够反复的经历心理的冲击与考验,在此过程中逐渐学会如何客服困难,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和彷徨,使自己能够以积极的、健康的、冷静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诸多不愉快与不如意。

2.5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校园体育文化能把抽象的美学原理以体育活动为载体直观的表现出来,使学生在体育活动的参与过程中直观的体验美、欣赏美[3]。经常从事体育锻炼,能使人的体型匀称、线条优美、姿态优雅、动作敏捷,这不仅是健康的象征,同时也是人体美学的直观表现。

3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3.1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目标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其工作的出发点。因此,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必须具备较为明确的目标。由于学校的自身差别,学生年龄的差距,造成了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目标也各有不同[4]。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目标应该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同时与自身专业相结合,促进专业技能的进一步发展。高校的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学习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因此,使高校的学生在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过程中体验运动对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心理素质的锻炼作用,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同时,使自身的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2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原则

3.2.1结合现实的原则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正确概括和设计,必须以现实出发,反应校园体育文化的科学现状,现状所呈现的必会有诸多矛盾与问题,但其毕竟是借以提高的基础。因此,要建设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就应研究现有的校园体育文化,并找其不足之处进行研究与分析。

3.2.2协调性的原则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在其整个过程中会有多种因素产生与出现,使诸多因素相互支撑,互相配合称之为协调性原则。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协调性包括:课堂教学与课余活动相协调,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与体育精神、制度、观念相协调,普及与提高相协调,学生与教师相协调。

4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方面

4.1校园体育文化之物质建设

与体育相关的建筑设计、雕塑作品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物质现象的直观体现,表现了人类对体育运动“美”的一种静态的呈现,可以对学生的情操起到一定的陶冶作用。同时体育相关建筑,如田径场、篮球场、游泳馆、体操馆等场地设施也是学生进行运动和学习体育技能的物质基础。因此,加强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是高校必须重视的一个方面。

4.2校园体育文化之制度建设

学校体育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学校体育规章是否健全都直接影响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否能够顺利进行[5]。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建设既要考虑到体育教学、课余体育活动和体育安全等诸多方面,又要考虑到健康的个体与群体体育价值观的需要。因此,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具有可修改性、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

5结语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能够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能够传播校园体育文化,推动社会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以上是笔者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一些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够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希俊单位: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白同平.高校校园文化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吴健,陈善平.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1):83-86.

[3]黄欣加.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体育科学,2004(6):67-71.

[4]王晓红.21世纪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特征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9).

[5]张秋艳.普通高校体育社团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运动,2013(2):87-88

第四篇:高校特色文化建设探讨

摘要:

特色文化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高校文化自觉的必然选择。文化自觉和高校特色文化建设关系密切,文化自觉是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核心,高校特色文化建设是文化自觉的体现,两者之间的共同指向是文化育人。

关键词:

文化自觉;高职;特色文化建设;关系

文化是高校的核心和灵魂,也是高校建设的必然追寻。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十多年的迅猛发展,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存在特色文化缺失的现象。文化是高校的生命力,由于高职历史发展时间较短,文化积淀缺乏,文化自觉意识不高,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师生文化素养有待提升。长期以来过于注重“工具人”的培养,忽视“文化人”的培养,导致文化育人和技能教育割裂,技能人才的文化素养和现代产业的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有高楼无文化,文化已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一大短板,高职教育实现由规模扩张到内涵提升的转变,必然对高校提出文化诉求的时代课题,特色文化是高校文化自觉的必然选择。文化自觉和高校特色文化建设具有密切的关系。

一、文化自觉是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核心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建设文化强国。“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文化自觉是作为文化主体的人对文化的觉悟、觉醒。文化自觉要求文化主体高度重视文化的作用,能够清醒认识自身文化、客观评价外来文化、自主进行文化选择、积极实施文化传承与创新。高校应充分认识文化自觉的意义,积极加强校校之间、校企之间、校政之间、校内专业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探索特色文化发展道路,以特色文化促发展、求质量、助创新。高校担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在发展过程中应重新审视自己的办学理念,打破传统思维模式,主动建设独特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以特色文化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我国高校数量较多,专业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办学理念相似,发展模式趋同,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背景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众多高校需要直面思考的首要问题,高职教育从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到重视综合素养的形成,当前已进入到关注文化育人的新阶段,因此,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才能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和院校发展观。高校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存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践基地、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案、评价机制等,都需要高校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引领。高职教育不是纯粹的“就业教育”“技能教育”,而是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高职专业设置不是盲目地跟风市场,随意开设,而是要遵循办学规律,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高职特色文化不是简单的物质文化,几块校园文化石、几个雕像、几个标志性建筑并不能代表文化鲜明,而是要把特色文化渗透于办学定位、制度建设、行为准则等各项工作中。文化是高校的核心影响力,一所特色鲜明、内涵丰富、质量一流的高职,必然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价值取向,必然把特色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战略工程,必然把文化自觉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只有特色的文化才能孕育特色的高校,才能培养特色的高职人才,才能使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新常态下高校要发展,必须形成特色文化,树立文化自觉意识。要深刻把握高职特色文化的重要地位。特色文化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是高校自身独特的识别标志。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定位,高校文化必须彰显特色,结合办学目标,释放办学活力,反思发展困境,建设特色文化。高校要把特色文化建设放在长期规划之中,加强顶层设计,树立战略思维,把握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科学定位建设目标,要贴近高职现实,挖掘自身优势,形成特色文化,以特色文化推动院校的创新发展、激发师生的内在动力。要深刻把握高职特色文化建设规律。文化不可能立刻脱胎换骨,文化需要积淀和培育,特色文化建设也不可能立竿见影。特色文化建设不是简单地张贴、悬挂几句宣传标语,不是随意地模仿、复制别人的建设模式,更不是开几次会议、制定一些方案走走形式,而是真正崇尚文化、建设文化、利用文化,营造文化环境、厚植文化优势、注重文化积淀。要促使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共同发展,要把职业文化、企业文化和行业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突出高职文化个性。

二、高校特色文化建设是文化自觉的体现

文化是不断创新和变化的,文化自觉的过程也是文化创新的过程。作为一种价值理性精神,文化自觉具有创新性价值,文化主体能够在文化自觉的支配下,对文化理念、文化体系等进行创新,通过整合文化资源达成文化共识,最终实现文化的创新。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的过程也是文化创新的过程。高职特色文化建设旨在营造特色文化氛围,增强高职文化软实力,传承道德文化,增强师生的归属感和创新意识,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文化要体现职业性、区域性、行业性、企业性、高等性等,必须在文化建设上既不同于一般本科院校,也不同于一般中职院校,实施特色文化战略,以特色文化成果丰富受教育者的知识、提升受教育者的能力、培养受教育者的价值观,从而使受教育者在特色文化成果的熏陶下开展创新活动。高校特色文化特就特在独特的文化风格、文化传统、文化背景。高校办学主体多元,主要是由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举办,其发展与行业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不同的行业、企业,不同的区域产生不同的高校,其孕育的高校文化也大相径庭。高校文化既有高校文化的共性、又有职业教育的个性,既需先进文化的引领、又需自身的文化自觉。高校文化建设中要做到自我觉醒、自我创建,注重前瞻性、差异性和创新性,遵循高职文化建设规律,增强高职文化创新能力,形成独具特色的个性文化。文化自觉要求文化主体清醒地认识自身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并能积极进行文化选择和构建。高校特色文化建设就是文化自觉的体现。特色文化决定着高校的前途命运,高校既要加强教学管理、师资队伍、课程改革等自身建设,也要加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是高校办学实力的标志,也是办学理念的直观化、形象化的呈现。高校的物质文化建设能够充分体现职业特色。高职的教室、实训基地如同工厂的车间,教学过程如同生产过程,可以把学校的楼宇场馆、景观布局与办学特色、职业特色紧密结合,可以通过图书馆、餐厅、文化长廊、社团活动等宣传职业操守、企业文化等。精神文化是高校办学的价值取向,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精神文化建设能够体现高校的办学方针、培养目标和核心价值观,能够提炼校风、教风、学风,规范师生行为、凝聚师生共识。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通过精神文化建设能够培养、熏陶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制度文化是高校永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它渗透于高校的规章制度、体制机制的运行之中。高校通过健全的管理制度,能够提升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高校培养的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既需要显性的专业技能的强化,又需要隐性的综合素质的形成,制度文化建设是实施隐性综合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行为文化是高校文化的动态呈现,是师生员工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行为操守和文化修养。行为文化建设涉及到教师的“引导人”行为、学生的“职业人”行为、学校的“管理人”行为,以此能够促进教师爱岗敬业、专研技能,培养学生踏实肯干、勇于创新,促使学校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外部合作。

三、文化自觉和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共同指向是文化育人

文化的本质是以文化人,通过文化教育塑造人、培育人、关心人,使人成为文化的人,社会的人。以文化人是文化天然的功能和应有的使命,文化最根本的作用就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提升人的综合素养,所有的文化选择、文化创新都是为了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和文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人又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文化自觉和高校特色文化建设都是一种文化实践活动,两者之间的共同指向是文化育人。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反省、自我创建,体现了文化主体的文化境界,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具有文化育人的功能。以文化人、育人兴文,是高校应有的文化自觉。高校要充分认识文化自觉的文化育人功能,增强文化自觉观念,优化文化环境,进行文化反思,注重文化交流。高校培养的不是“工具人”,而是“全面发展的人”,高职学生不仅是会“修车”、会“烹饪”、会“营销”、会“记账”,而且是会思辨、会学习、会做事、会做人,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高校文化自觉体现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自觉找准办学方向、自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强化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通过班级文化、社团文化、课程文化和管理文化进行文化育人。文化自觉是提升高职学生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高校通过顶岗实习、师徒制、社会实践、创业就业等活动的开展,能够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辨能力、审美能力和选择能力,帮助他们树立理想信念、磨炼意志品质、培养道德情操。同时,高校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载体和源泉,能够通过文化的批判和继承、选择和建构进行文化育人。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本质在于文化育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2]。”特色文化是高校的显著标志,营造了独特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色文化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发展,高职教育以知识育人和文化育人共同打造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高校特色文化建设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选择,高校的生命力何在?在于走一条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文化发展的道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特色文化建设能够创新文化育人机制,提高培养质量。特色文化建设注重把企业文化、行业文化、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形成文化合力,助推文化育人,比如“现代师徒制”,改变了传统的学校单一育人的模式,学生具有双重角色,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既接受了学校的专业知识教育,又接受了企业的师傅的技能培训,实施学校、企业协同合作,共同育人,增强了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职教集团和行业指导委员会的成立,就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了平台,例如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资源共享、高职学生技能大赛的培训和举办、高职学生的就业和创业等。高校特色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体现职业素养的实训室文化、传承国学经典的走廊文化、提供精神食粮的图书馆文化、服务师生员工的餐厅文化等都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能够陶冶心灵、塑造人格、规范行为、发展智能、激发想象,体现高职独特的文化育人理念。

作者:张俊 单位: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学部

参考文献:

[1]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2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

基金项目:

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文化自觉视域下广西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研究”(KY2015YB448)。

第五篇:大型体育赛事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摘要:

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体育赛事属于一项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其有效地推动了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在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中承办各种大型体育赛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该文针对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高校实施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分析并介绍了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积极作用,并且分析了其中可能出现的消极影响,希望能够通过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机会有效地推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关键词:

大型体育赛事;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受到了大型体育赛事成功承办的重要影响,高校可以积极地利用承办相关体育赛事的机遇,大力完善自身的体育设施建设,并且不断地丰富自身的体育赛事活动,从而培养更多的体育爱好者和体育人才,不断地提升高校的体育管理水平,最终能够有效地推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朝着健康、全面的方向不断发展。基于此,针对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概述

在高校的体育范围内形成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就是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其形成和发展于高校的特殊环境中,通常可以将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划分为3个层面的内容:首先,高校体育文化的物质层面:高校体育文化中的物质层面是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得以顺利建设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物质保障,其主要内容为校园内的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体育用品、体育器材、体育场地、体育环境和体育建筑等;其次,高校体育文化的方法和内容层面:也就是高校的体育组织机制和形式,其主要包括高校的体育交流、体育协会、体育竞赛、体育科研、课余活动、体育教学等相关活动的开展机制和组织保障;最后,高校体育文化的精神层面: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就是精神层面,高校体育文化的核心和本质就是开展体育活动的主体价值观,其对高校的体育文化目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1]。

2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影响

2.1积极影响

(1)形成了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和物质基础:首先,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除了能够有效地推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之外,还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在体育比赛中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其次,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能够将便利的体育条件提供出来,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并且将学生自主学习的创造性激发了出来。高校立足于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可以从体育课堂教学的考核评价、实践交流、比赛实战、训练实践和课堂教学等各个环节实现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新提升、新成就、新突破;最后,高校为了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往往会大力的开展体育设施建设,从而为大型体育赛事提供重要的基础和保障。因此,通过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高校会加大在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使学校的体育文化物质建设变得越来越完善,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因此,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在形成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和建设物质基础等各个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

(2)更好地传播高校体育文化:高校通过承办大型体育赛事能够在校园内部很好地传播才会精神,在对运动场上运动员的更快、更高、更强精神进行大力宣传的同时,还能够对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起到极大的影响与鼓舞作用。通过大型体育赛事对各种先进的体育事迹进行大力的宣传和弘扬,能够为高校培养一批具有的突出能力、优良作风和过硬素质的体育人才,并且能够培育出数量众多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3]。大型体育赛事除了能够将赛事中运动员变幻莫测的配合、娴熟的技艺、超人的耐力、惊人的力量、飞驰的速度等各种动感美展示给高校的教师和学生,更为关键的是其能够体现出一种奋勇拼搏、不畏艰险的精神,从而能够潜移默化的培养校园师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3)促进高校体育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高校通过承办大型体育赛事能够不断地加强与外界的合作和交流,从而能够了解大型体育赛事的制度建设,并且积累大量的运作经验,能够使高校的体育赛事管理水平得以显著提升,进一步的促进高校体育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因此,其能够有效地推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4)加强高校与外界的合作和交流:高校通过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可以与外界进行更好地合作和交流,除了可以向外界更好地展示自身独特的校园体育文化,不断地提升高校自身的知名度之外,还能够广泛地吸收外界先进的体育文化特色和体育管理理念,从而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起到有效地丰富作用。高校可以对各种先进的科学的体育理念和竞技方式进行积极地借鉴,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体育管理水平;通过与其他学校的交流还能够对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水平起到促进作用,使高校在体育文化建设中真正地实现“走出去,引进来”,全面地推动高校多样化的体育文化建设[4]。

2.2消极影响

(1)使高校面临着较大的经济压力: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除了要积极地借助政府和社会的合作力量,还需要对自身的经济实力进行充分考虑。大力的建设体育基础设施和体育场馆,尽管能够确保体育赛事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能够奠定高校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基础,然而高校必须要考虑到经费的来源问题,如若不然,就有可能导致高校面临着较大的经济压力,影响到高校其他方面的工作。

(2)出现较多的校园安全隐患:高校在举办大型赛事比赛的期间需要容纳大量的外来观看比赛的人员和参赛人员,因此,很容易出现各种安全问题;而参赛人员由于具有不同的竞赛项目、生活习惯等,也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摩擦。

3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若干建议

3.1做好大型体育赛事的宣传工作

在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时候,很多学校往往比较关注行为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的建设,比如:为了激发师生参与体育训练的主动性制定各种制度条例,大力兴建各种体育基础设施和体育场馆,然而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所以高校必须要对宣传栏、板报、广播等各种媒介进行利用,对比赛的优秀事迹和拼搏精神进行大力宣传,从而有效地推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3.2做好统筹安排的工作

在正式承办大型体育赛事之前,高校要对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进行积极地借鉴,对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认真分析,从而能够对各职能部门的关系进行更好地协调,真正地实现统筹安排。与此同时,高校还要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制定一系列的应急预案,从而有效地控制赛事举办期间的各种不利因素,最大限度的确保大型体育赛事的顺利举行。

4结语

在高校的体育发展中承办大型赛事必然会产生较多的积极影响,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与承办大型体育赛事两者之间的结合已经变成了主流趋势,因此,高校必须要抓住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机遇,大力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大型体育赛事的各项成果进行积极的巩固和发展,全面地调动广大的师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自身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再上一台阶。

作者:彭华 单位: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甘阳.基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体育精神培育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8):29-30.

[2]胥春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策略——以民族地区为研究视角[J].搏击(武术科学),2013(4):81-83.

[3]杨皖霖,李阳.高校开展拉拉队运动对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作用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5):211-213.

[4]肖文芳,蒋中兵.对体育资源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关系的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7):111-113.

第六篇: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摘要:

从本质上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原本就具有统一性。近年来,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校园文化已经成为民办高校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阐述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当前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中存在的问题,以钟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了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互动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飞速发展。随着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不断推进,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创新的重要灵魂。[1]目前民办高校已经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中心工作,并且将其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从而通过文化引领达到育人的目的,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更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某种意义上也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创新发展,其中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为优秀的校园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导向支持和理论基础,促使两者之间的互动形成良性发展。所以,加强新形势下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互动研究,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基于全人教育的视角下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相互影响、互荣共生,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反过来思想政治教育也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两者已经成为民办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高校教育的快速发展,很多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加强德育教育来打造学校的办学特色。因此,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在教育实践中相互促进。一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充实学生的第二课堂。[2]另一方面优秀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导向和教育的功能拓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提高。

2.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民办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另一方面面对现代社会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而且还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知识、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另外,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而且还能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优秀教学研究成果,推动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二、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增长,民办高校发展比较迅速,已经基本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关于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研究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但对于两者互动的研究都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主要集中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和关系等方面,而对于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互动途径的研究缺少理性和系统的分析。当前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缺少互动原则;第二,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缺少互动机制;第三,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缺少互动环境;第四,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缺少互动队伍。因此,只有在解决了上述问题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3]

三、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实现途径

教育部〔2004〕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在目前高等教育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教育实践中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并且体现社会主义特点和时代特征”。加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本文以南京钟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主要从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途径。

1.明确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原则

教育部〔2004〕16号文件明确要求:“高校必须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性互动”。真正实现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一方面要遵循必要的互动原则,另一方面还需要在不同层次与维度上实施不同的标准,只有这样两者之间才能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南京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在加强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同步推进,没有出现边缘化的现象,明确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原则,从而有效地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对于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

2.完善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机制

科学健全的机制是民办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这不仅是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对学校老师和学生外在行为的一种约束。因此民办高校需要结合现代大学生的特点,从顶层设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机制,不断加强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创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定期举办职业技能节和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3.优化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环境

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精神环境是推动民办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重要因素,其中优化两者互动的环境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优化外部环境的保障互动需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二是优化内部校园环境是提高互动发挥作用的有效机率。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在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帮助协调下,广大教职员工全员参与,重视学校环境建设,积极开展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形成了人文气息浓郁的大学校园,实现了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4.加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队伍建设

随着民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内涵建设的不断深入,建立一支业务精、素质高和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实现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互动的重要环节。因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发展中的重点工作之一,所以学院在制定互动人才选拔方案时,首先应考虑具有一定的校园文化建设或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然后在综合素质高、组织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中进行选拔,建立一支优秀的互动人才队伍。所以,加强有序的互动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重要保障。

总之,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紧密的互动关系,两者在互动原则、机制、环境以及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进一步优化,通过以钟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加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全方位研究,对于推动我国民办高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

作者:于馨颖 单位:钟山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曾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10(10):132-133.

[2]查玉喜,史志远.高校校园文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10(10):80-83.

[3]宋向华,张学书.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13,11(11):30-32.

[4]刘薇.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联[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8(4):86-87.

[5]李建荣,雎文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对接与融合[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3):105-106.

基金项目:

本文是钟山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度校级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第七篇: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服务创新

摘要:

高校图书馆建设最主要的两项内容即文化建设与服务创新。其中文化建设具有增强图书馆凝聚力和整体竞争力的作用,更是高校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本文将主要探讨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并提出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相关策略,以期推动我国高校图书馆更健康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服务创新

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是一个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它既能增强高校的凝聚力,又能建设良好的高校文化氛围。而高校图书馆要取得更好的发展,首要任务就是加强文化建设,这也是高校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能够充分体现一所学校的文化价值,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历史继承等,因此,加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坚持以读者为本的原则建设图书馆文化

一旦图书馆发生实践活动便会形成图书馆文化,而这种文化便反映了图书馆别具一格的活动原则、方式氛围与价值观念,这是被图书馆管理员广泛认同的。所谓以读者为本即读者第一,任何活动的开展都是以满足读者需求为目的。图书馆的丰富馆藏是承载先进文化的介质,而馆藏服务既是知识育人,也为育人提供了服务。因此,必须维系图书馆活动参与个体间的和谐关系,进一步融洽图书馆信息资源与读者信息间的供需,促进图书馆发展水平与社会进步的统一,并保持图书馆活动方式与水平的一致等。高校图书馆要带领所有馆员参与建设,打造具有高校特点的阅读示范基地。要想充分体现图书馆文化特色,必须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加大服务创新力度。具体来说,一是尽可能扩大图书馆馆藏,不断优化图书馆资源结构,保证馆藏文献的全面性,特别是全文数据库资源应增加数据量与覆盖率,并注意特色资源的收集,对数字化软硬件平台进行合理完善,提供给现代化图书馆建设及服务更强力的保障。二是大力加强服务创新,提高质量,尽量丰富拓宽服务的内容与模式,借助现代通讯网络条件构建多样化虚拟咨询与文献跟踪保障等服务,并利用图书馆自身优势提供文献代检代查、科技查新等服务,使读者有机会获得优质高效又别具特色的个性化、专题性服务,这样即可与丰富馆藏有效结合吸引更多读者的注意力,进而最大化发挥图书馆的功能。三是基于图书馆设计与服务基础,塑造图书馆的独特文化色彩并将其呈现出来,使之更快速地融入现有自然、人文的环境中。同时图书馆要与读者实现和谐共振,要维护馆内环境舒适度,让读者始终处于人性化氛围中,在潜移默化下陶冶情操、熏陶人性。

二、营造良好馆风,加强学习型图书馆建设

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首要宗旨即“读者为本,服务至上”,这一点要充分体现在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之中,需要从馆员人生价值观和职业道德修养等方面入手。一方面在馆员行为文化建设中要加强其责任感、事业心的教育,升华馆员思想,在维护持续创新拼搏进取的图书馆精神的同时,必须确保良好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与团队意识等。另一方面则要针对图书馆文化加强读者与馆员间的认同建立,促进图书馆精神指导作用的全面发挥。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图书馆活动参与个体对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以此建立彼此的共同愿景。同时积极正确的提高馆员精神境界,利用其强大感染力与向心力促成全新精神文化场,借助庞大的精神吸引力促进读者群体主动参与其中,享受阅读趣味。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学习型图书馆的建设,树立终身持续学习的现代化图书馆管理理念,创建团队学习机制与平台,营造浓郁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积极进取、热情服务的杰出馆风,从而有效提高馆员计算机、外语、图书情报等专业知识,以及思想道德、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能力。此外,图书馆文化建设期间还要加强服务规范建设,才能全面体现出图书馆文化特色,尽可能将普通话作为服务语言,并做到标准化用词,同时要保证着装的整洁大方,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传达出的文化氛围,也可以说是图书馆文化的人文感受。

三、开展多样化活动,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首先,高校图书馆可针对自身馆藏文献资源,引入数字图书馆资源访问服务,并面向全体师生进行广泛的宣传推广。比如定期举行读者座谈会,为其详细介绍院校自建的特色资源,或维普期刊、超星数字图书馆等一系列数字图书馆资源。同时包括提供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检索与服务的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保障系统),以促进院校教学及科研的发展。其次,定期组织不同主题的书籍读后感征稿活动。借助馆内读书协会向读者群体发起多样化读书活动,特别是对于学生读者,可在期中进行各类征文活动,或是举办书法绘画等比赛。通过这些活动不断增强图书馆文化氛围,促进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良好沟通,营造更浓郁的馆文化氛围。同时也可定期组织文化大讲堂或职工技能竞赛等活动,以及邀请业内专业人士到校开展讲座等。尤其要注意在学期末进行职工技能培训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专用软件、电子文献资源等的具体使用,一般培训方法为专题讲座、集训等。最后,随着现代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文献存储检索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改变,为此要及时解决读书的实际问题,想让读者获得更高层次、更全面的信息服务,就必须创新图书馆服务手段,充分利用导向式、主动介入等全新服务手段,例如,高校图书馆网站上要加强网络导航系统设置,研制专题学科网络检索工具、检索指南等,为读者进行信息导航,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

结束语

文化是高校图书馆的源泉,由于社会时代的发展与读者需求的不断更新,图书馆文化建设与服务也必须不断进行创新,紧跟时代的脚步,只有不断进行各方面的升级,才能使其文化永远保持先进性,进而实现其精神的升华,并加快和谐校园及社会的建设进程。

作者:申林静 单位:山西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梁君丽.高校图书馆服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济宁学院学报,2015,36(6):125-127.

[2]陈淑芬.刍议现阶段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J].参花:下半月,2013,(4):136-136.

[3]陈淑芬.刍议现阶段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J].现代交际:下半月,2013,(4):12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