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班级文化建设作用

新时期班级文化建设作用

摘要:

文化是一定人群中决定个人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的力量。班级文化决定着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在学生的人格塑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把苏州新时期的城市精神———崇文、融和、创新、致远和班级文化建设融合在一起,班级文化建设以城市精神为方向,城市精神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成长的土壤。

关键词:

苏州精神;班级文化;班主任工作

笔者担任班主任工作已经十七年了,一直在探索班级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塑造学生的人格方面的积极作用。但一直没有找到班级文化可以植根的文化土壤,总感觉班级文化建设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很难有一个可以长久坚持和发展的方向。来到苏州工作的这一年,笔者把苏州新时期的城市精神———崇文、融和、创新、致远和班级文化建设融合在一起,有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思考:班级文化建设以城市精神为方向,城市精神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成长的土壤。

一、崇尚文化,让班级书香四溢

教育从来都不是学校或者教师单方面作用的结果。社会、家庭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与影响正日趋明显。苏州作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名副其实的人文荟萃之地。尚文崇教是苏州自古以来的乡风民俗,如今“崇文”更是成为新时期苏州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良好的社会氛围对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学生的成长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我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就充分利用了这一有利的条件,把“崇文”的精神融合了进来,在班级里积极推进各种读书活动。

1.经典和老师共读。

每学期由语文老师(班主任)推荐一本经典名著,全班同学和语文老师一起阅读。老师根据同学们的阅读进度,提出阅读要求,使阅读行之有效。老师和学生共读一本书,方便了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在相互交流中,师生都有所得。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弱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有利于保护部分能力较弱的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2.文章和家长共读。

由老师定期选择一些有关家庭教育、孩子成长的文章,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读。同时,我还不定期地选择一些反映孩子真实想法的学生习作推荐给家长读。这样既有利于加强孩子和家长的沟通,也让一些家长在陪孩子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孩子的想法,关心孩子的成长。

3.自己的书和同学共读。

我们学校每班都设立了班级图书角,鼓励孩子把自己的好书带到班级里来和其他同学分享。我们班级的图书角中共有各种图书200余册,完全由学生自主管理,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阅读需求,又锻炼了他们的管理能力。班级图书角的建立给孩子们读书提供了方便,也让他们体会到分享的快乐。通过各种形式的共读活动,我们班级的读书氛围越来越浓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读书活动使我们这个原本充斥着各种叫喊的教室比以前明显安静了许多。浓郁的书香和全班读书的静谧慢慢赶走了喧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崇尚文化让班级建设充满了“文化”,而这种班级文化又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一年下来,我班已有多位同学的文章在省市刊物发表,十几位同学在市、区级征文比赛中获奖。

二、博采众长,让学生共同进步

“融和”体现了苏州开放与包容并存的理念以及和谐发展的追求。“融和”就是要博采众长、协调发展,就是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文化所创造的有益成果,并在继承和吸纳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发扬光大,而班级文化建设也应该体现这种动态追求。所以新时期苏州城市精神的这一重要理念对于班级文化建设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苏州已经是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以开放与包容的胸怀去寻求和谐发展显得尤为必要,而在学校教育中也必然面临同样的问题。现在苏州的中小学有大量的外来人口,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有的还来自国外。这样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必然在班级中发生碰撞,我们要让孩子们在这种碰撞中培养开放与包容的个性,在相互学习、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共同进步。

1.文化交流使孩子们有了开放与包容的胸怀。

我们班40名孩子中,苏州本地的孩子16名,江苏省其他地市的孩子6名,外省的孩子共有18名。我让班里的孩子各自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然后按地域划分成若干小组总结出自己家乡的文化特色,并以黑板报、手抄报、文化交流会等形式组织同学们进行交流。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更加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了,更爱自己的家乡了。通过交流,孩子们认识了各地文化的特色,在接受各自文化的同时具备了更加开放与包容的胸怀。

2.学习交流使孩子们在相互学习中共同进步。

不管教师如何努力,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等级分化。学生学习能力的层次分化是个不可能回避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把班级里的同学分成五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由班级里各种层次的学生组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以达到最终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勇于创新,让学生个性飞扬

苏州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巨大变化,堪称奇迹。而创造奇迹的根本原因,就是苏州人民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敢于植根于现实,踏出一条条符合当地实际、大发展大变革的创新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是新时期苏州城市精神的核心。苏州在与时俱进中不断赋予“创新”以新的内涵,使苏州发展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孩子是城市的未来,所以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搭建创新平台,给孩子展示自我的舞台。

班级文化建设离不开校园文化的整体氛围。我们学校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各种培养学生特长的兴趣小组给孩子们提供了个性学习的机会。与此同时,我们班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的舞台。每周的班队会都是学生个性展示的舞台,演讲赛、辩论会、诗歌朗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给每个孩子都提供了机会。

2.欣赏个性飞扬,鼓励孩子大胆创新。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经济的腾飞让很多家庭富裕而幸福。优越的生活、学习条件让孩子们见多识广,年龄虽小思维却很开阔。他们都是一个个鲜活而又独立的个体,活跃而奔放的个性让他们敢想敢说,敢作敢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欣赏和鼓励,虽然,他们有时还不够成熟,考虑也不够全面。班级里良好的环境会孕育创新的种子。

四、宁静致远,让学生和谐发展

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这样两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苏州人生性温婉娴雅,说着一口“吴侬软语”,喜欢宁静而有品位的生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状态,成为了苏州人和苏州这座城市永恒的价值目标。受吴地文化的影响,苏州一直在探寻和追求“宁静致远、内敛不张扬”的境界。同时,这种“不露也锋芒”、有深度的闯劲、韧劲也是苏州人一贯的追求风格。如何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让孩子养成“内敛不张扬”的个性?如何让孩子有“不露也锋芒”的追求?这些问题曾一度困扰着我。“跳出小学班级看班级,从孩子的未来看自己班级,从孩子的一生看班主任工作。”这是南京师范大学李学农教授在苏州的一次班主任培训讲座中的一种观点。李教授的观点真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其实学生的个性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并且会伴随他们的一生,所以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怎样才能让天性活泼好动的孩子“沉下来”“静下来”呢?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得到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呢?

1.亲近传统文化。

我们学校是一所书法特色学校,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个性得到了锤炼。我还利用语文课的课前两分钟给学生讲一些从《论语》中选出的经典名句,让学生从中学习古人为人处世的智慧。

2.亲近自然。

苏州是全国有名的风景名胜地。我们每学期都会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去亲近自然。这样的活动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明白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道理。南京师范大学的李学农教授在来苏州指导班级文化建设的一次讲座中这样说道:“学生在班级中,不是单纯地‘学习着’而是‘生活着’”。学生今天生活在班级,明天就要成为城市的一员。以城市精神为导向的班级文化建设培养了孩子们将来面对社会需要的个性和品质,其重要作用不仅在现在,更会凸显在将来。

作者:范振清 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