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路径浅析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路径浅析

一、增强网络意识,提高高校教育者的网络能力

网络技术的广泛深入的应用,一方面大大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另一方面,也给人类带来了负面影响甚至灾难。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网络已演变成脱离现实的“拟像”,即是一种没有本体的虚拟存在。这种用数字化的符号、影像替代“真实生活”的过程,使得现实世界的真实与网络世界的虚拟合二为一,不可分辨。数字技术制造了一种普遍的“拟像”的幻境,这种虚拟状态往往是“超现实”的,即比现实本身更像现实。网络的“超现实”性常导致部分缺乏自我控制力的学生对网络产生过度依赖,从而导致其社会性缺失。这是伴随网络的发展出现的一种“异化”现象,网络“异化”常表现出以下三种状况:首先是弱化主体的自主性,高校学生虽有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倘若过度依赖网络而无法自制,产生离开网络后常常会出现无法独立思考等自主性弱化现象;其次是抑制主体的创造性,大学生思维敏捷,想象力创造力丰富,喜爱运用新颖的方式产生对社会有价值的效用,一旦沉溺网络会导致其能动思维被压抑,从而在懒惰、失智中泯灭创造力;最后是弱化主体的道德意识,网络的虚拟性、交互性、开放性打破了原有的社会交往局面,网络的弱规范性使他们的线上行为缺乏必要的约束,从而会产生道德失范行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熟悉网络生态和网络运行规律,尤其是大学生网民的群体特性。不仅要了解网络,而且还要会应用网络,善于依托网络扎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转换为网络语言,以平等的身份加强理解、沟通,有针对性地开展契合他们特点、层次和心理需求的活动,使他们在寓教于乐中得到教化,无形中提升他们的思想认识。同时,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影响是立体的、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各方面的内容及运行过程都会受其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取得不能单单只是专职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课堂讲授,而还需要高校党委、行政各部门联动,创造全员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面,让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在优良的育人环境中。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网络正能量

近年来,网络“正能量”不断涌现。作为一个物理学概念,“正能量”其原意为“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而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在其《正能量》一书中,将“正能量”的内涵延伸为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网络中将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正能量”三个字,像“给力”“HOLD住”等网络流行语一样,已经成为一个具有象征符号,表达着人们内心对正义的力量、对美好未来、积极人生的强烈渴望和期盼。它的广泛流行反映了人们在矛盾错综复杂、价值多元化时代内心的普遍诉求,是有着一定的社会现实基础的。因此,在网络信息极为发达的今天,如何引导高校学生追求阳光正义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怎样正确看待当前生活、就业中遇到的困扰和难题,就显然成了高校教育者,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最为迫切的责任和义务。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不仅要坚决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抵制形形色色的政治思潮与社会思潮的侵袭,抵制不健康、低俗、庸俗的网络内容,还要注重加强正面引导,引领网络舆论积极健康传播,让大学生在文明网络生态中学习生活,塑造完善的人格。“先入为主”是网络舆论的重要特征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介入网络媒体,对社会突发事件、热点事件要真诚、及时地回应,旗帜鲜明地表明正确的立场,引导学生了解真相,正确认识事实真相,让传言、谣言没有传播的时间和空间。如果主流的、正面的舆论不能主动地对舆论热点给予及时而有效的正确引导,高校学生就会在网络舆论场中迷失方向。其次,要大力挖掘先进典型,发挥高校学生身边榜样、身边先进事迹的示范引领作用。树立先进典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常使用且行之有效的一种途径方法。在不同的时期,典型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因此,树立先进典型就必须要突出典型的时代性,要能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反映出社会前进和发展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精神、思想、行为产生触动。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中涌现出的“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女孩”等一个个“最美”的感人故事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观的优秀践行,更传递出道德的“正能量”,促使人们不断追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将这些先进典型的精神注入到日常的育人过程中,而且还要注重不断培育新典型,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到学习理论知识、科研创新,引导到争先创优、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主潮流上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鼓舞人,引导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此外,高校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还要充分考量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要强化互动,积极营造参与式氛围,增强活动的凝聚力。注重网络创新,加强理论研究,用科学的理论体系指导丰富的网络实践。同时,还要注重技术创新,依托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不断开发更多的富有教育意义又受到广大大学生喜欢的文化产品,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在学习中得到心灵的体悟。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虚实和谐”氛围

马克思主义从起源到归属,其根本目的在于追求一种和谐状态。马克思曾将现实世界的和谐解释为“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而当人类步入网络时代,不仅要面对现实世界,还要面对虚拟世界。网络虚拟世界作为人的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为将人类推向新的发展水平、更高的发展境界提供了新的可能。然而,当前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却是一种冲突的状态,既表现为虚拟世界对于现实世界的侵蚀,也表现为现实世界对于虚拟世界的控制。从无序到有序、从冲突到和谐,不仅是现实世界的一个普遍规律,同时也应该是虚拟世界的一个普遍规律,虚拟与现实之间也必将走向和谐相处的道路。虚拟的网络空间需要现实世界的正确引导,现实社会也离不开网络空间的正态传播。“虚实和谐”是人类生活方式新的路径探索与价值追求,它将有助于我们从目前的虚实冲突的状态走出。现实世界的文化发展对于“虚实和谐”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不管现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它们的发展要处于健康的、正常的状态,就必然离不开文化的发展。网络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乌托邦,网络社会与虚拟生存也决非脱离现实的体验,网络只是反映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为了促进“虚实和谐”,我们必须要加强现实世界中文化建设,因为现实世界是虚拟世界的源头和基础。然而,“虚拟和谐”不仅是作为数字化社会信息产品和服务消费者的所有网民“虚拟享用”的理想环境,也是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一个理想发展水平。那么对于高校教育者来讲,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促使校园内“虚实和谐”的必然之路。从学校产生开始,校园文化就以整合各种优秀文化的面貌出现、延续和发展,从而形成了学校特有的文化氛围和生活方式。校园培养人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将来能适应社会需要,所以校园文化不可能孤立于社会之外,而是会受各种文化的深刻影响。当前,网络文化发展迅猛。在良莠兼备、鱼龙混杂的网络文化中既有对学生身心发展、品德形成的有利因素,也有不利于学生正常成长的危害因素,特别是在当今网络文化不断裂变,传统文化意识受到挑战,而新的观念和舆论正在形成的局面下,校园文化不可避免地要对此加以折射与反映。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的适应不是消极的,而应是积极的。校园文化为适应学校教育和学生的需要,对网络文化的糟粕必须摈弃,对网络文化的精华则必须发扬。校园文化对网络文化的选择和传递,意味着价值的取舍和认知的转变,也有力地促进网络文化自身的健康发展。学校传授的知识,严谨治学的态度,优秀的科研成果,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都会对网络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作者:范苏 单位: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