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县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研究

山区县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研究

摘要:

本文以山区县群众文化活动为切入点,论述其活动应以山区土地作为根植之所,将吸引群众的办法定位为自身所具备的特色,借助于一系列“贴心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实践活动,对山区县群众文化活动作出探索。

关键词:

山区县;群众;文化活动

中共中央总书记多次提到文艺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对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做出满足”,而国务院总理则进一步在相应文件中提到:要有效地体现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在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作用。在此背景下,对山区县群众文化生活的满足就成为了目前文艺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认为,应从以下三个层面作为切入点,探索出新路子。

一、大力建设公共文化设施

在此方面,应以“群众文化需求”作为导向,有效地扩张文化活动场所所具备的“覆盖面积”,主要方法包括:

1.建设县级“综合性文体中心”。其应具备一定规模和标准化、具有现代文化标志的特点。在落成使用之后,一方面可以给城区增添“亮丽风景”,另一方面体现出享受文化品牌、提高文化品味的作用。

2.对镇、村(社区)级别的文化活动场所予以扩大。由此满足“城镇化发展”,在能够满足山区群众安居乐业之后进一步满足山区群众在家门感受文化的愿望。主要方式包括建设“文化休闲广场”,开办镇级电子阅览室和村级文化室、农家书屋之类的活动。

3.将山区县群众文化的“前沿”定位为农村“文化俱乐部”。基于建设村(社区)文化阵地的活动,选定最“接地气”的位置设置村级“文化俱乐部”,并在获得试点经验之后将之进一步向村级以下延伸,将山区群众文化活动文明化、常态化、科学化、便捷化。

4.对县级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功能予以提升。借助于免费开放“三馆”来对之拥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加以充分利用和挖掘,在保证社会稳定、满足文化需求、提高文化生活质量的同时保障群众文化权益。通过丰富服务开放内容、开拓创新形式、打造特色品牌文化等办法提供数量和质量均上乘的百姓精神食粮。

二、专业与业余相结合

1.举办大型的、以专业化为主体的文艺活动。在一系列传统节日和法定节日前夕,组织具备相应艺术水准的文艺团体在山区县开展演出活动,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有效满足其对文化“精品”的需求。

2.依托特色群众文艺团队开展各种文化系列活动——其主要包括群众业余文艺团队和县级志愿者服务队之类,深入到基层开展文化志愿服务、送戏下乡活动等。

三、充分发挥文联众多艺术团队的引领作用

1.“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是政府和文艺工作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称得上是建设先进文化、繁荣发展文艺事业的一个重要组织,作为协会,应有效地提升自身的职能和作用,讲究文艺要对群众、生活、实际“三贴近”,推动文艺创新、继承优良传统、尊重文艺规律,获得人民喜闻乐见和观赏性、艺术性、思想性相统一的文艺作品,为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推动艺术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带动作用,并有效地创造群众文化活动的活力和空间。

2.老年学校、妇联、共青团、工会之类一系列部门各自发挥属于自身的“群体组织文化活动”这一层面的优势,如可以在县文化馆所开展的各种协助指导背景之下,组建出相应的艺术团体并参与相应的表演、比赛等活动。在其带动之下,开展整个山区县范围内的“文化艺术热潮”。同时,不同的群体组织和其各自所代表的相应服务群体对象彼此之间加强联合,形成上下互动的关系,彼此间形成相应的机制,构建起“文学艺术品牌”,为活跃镇村文化、企业文化、机关文化形势,调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做出应有的贡献。一系列社会团体参与其中,可以充分证明山区县有着丰富的群众性活动的“活动资源”。只要对其给予应有的珍惜、重视,对各方参与者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予以相应的保护发挥,作为山区县群众文化活动,则必然会繁荣发展、丰富多彩、持之以恒。山区县群众所开展的文化活动,必须要讲究“接地气”——即植根于山区县自身,借助于自身的特色吸引群众,借助于属于自身的、贴心的文化服务来使得群众可以获得温暖,方可保证山区群众文化活动“历久常新”。

四、结语

文中所述的“山区县群众文化”方面的各种实践探索,实际上仅仅是从理论上所作的一系列初步探索。开展好系列以“贴心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实践活动,才能使得群众文体活动实践更丰富,范围更广,层次更高。

作者:汤英莲 单位:福建省周宁县狮城镇综合文化站

参考文献:

[1]徐莺.山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与旅游相结合的研究[J].大众文艺,2016(05).

[2]程炳.如何丰富山区群众文化活动[J].科技风,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