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共同体建设与学术期刊发展

学术共同体建设与学术期刊发展

一、学术期刊是建设学术共同体的重要阵地

(一)学术期刊是提升学术共同体品质和水平的重要力量

学术期刊不仅仅是公布和公开学术成果的阵地,当然这是很重要的,除此以外,还是培养和提升学术共同体的学术品位、学术研究深度和学术研究水平的很重要的阵地。学术期刊的学术把关能力提高了,整个学术共同体的文章质量都会提升。在一个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的学者和研究人员构成该领域的学术共同体,他们具有共同的信念、价值观以及学术规范。学术共同体若要进行深度沟通与交流,核心渠道是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的论文及其规范性要求,代表了特定学术领域的信念、价值观与规范。

(二)建设学术共同体的举措建议

1.对稿件实行严格的同行匿名评审并向作者反馈修改意见,帮助作者持续修改

可以适当借鉴一些国外期刊的做法,实行真正、严格的同行匿名评审,评审后形成的专家意见要向作者反馈,请作者按照专家意见进行持续修改。如果难以做到每一篇文章都深度反馈审稿意见,至少要做到经过同行评审的文章向作者反馈审稿意见。评审专家通过反馈意见对作者进行持续的帮助,有助于提升作者的研究水平和素养。同行评审并反馈意见和请作者修改,是办好学术期刊的一些共性规律。

2.主动约稿和开设专栏

针对国内开放学习领域一些比较好的研究成果,可以定向约稿,或者邀请某一个专家,组一期专栏,即委托某一领域的知名专家,由他来把关,组有关某一个专题的一组文章。这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专家会对他的学术声誉负责,这样能组织到很多非常有前瞻性的稿子,毕竟学者站在研究前沿。专题性地组稿、聘请专家组稿,这种选题策划方式值得关注。

3.进一步提高期刊的国际化程度

学术期刊可以发一些在国际上比较有影响力的学者的英文文章。对于学术水平比较高的中文文章,可以以翻译成英文的方式向国外期刊推荐。我们国家的学术研究发展到现在,应该走到与国际接轨、双向交流这一步了。

二、关于期刊选题方向的建议

从进一步提高期刊学术水平的角度看,《中国远程教育》在内容的厚重感和选题的新颖度这两方面应该有所提升。我建议今后在几个研究方向上,在新颖度方面可以关注。

第一,技术对学习过程中人的负面影响,即数字康健问题,业内目前这方面研究比较少。

第二,脑与认知神经科学的技术及其在学习研究中的应用,比如用脑与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研究学生的深度学习和学习投入。

第三,虽然有人批判远程教育领域过多地关注了技术,实际上现在技术还是远程教育领域变革和创新的关键因素,也还是短板。一定要关注语义网、增强现实、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模式识别、情感计算、机器人、传感器、物联网等新技术,即有实际研究作为支撑的新技术的应用问题。

第四,基于场景的知识配置,是移动学习领域的核心问题。要关注基于学习场景做知识配置这种新型学习方式和学习形态。

第五,互联网时代的制度变革和调整。在国家很多重大政策中,包括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和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乃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终身学习都是主要目标之一。这些政策、文件中有深度、有引领性的大家的论述,应该多多关注。

第六,学习科学的基本原理。在信息时代,知识观越来越强调情境,越来越强调社会化,越来越强调联结和联通,越来越强调认知负荷、分布式认知、复杂问题的解决,等等,要有关于基本的学习科学规律的研究。关注基础研究,是提升期刊内容深度的一个有效途径。

第七,关于开放学习的研究不要局限于远程教育,国家开放大学不仅要关注继续教育,还要关注各行各业,包括职业教育、中小学领域开放学习的形态,以及其他领域的开放教育。在成人学历开放教育以外,要关注其他领域开放学习的形态和有价值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