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期刊如何培养教师作者队伍

教育期刊如何培养教师作者队伍

“期刊+”是利用和参考“互联网+”思维模式提出的一种期刊发展新思路,是新时期的期刊转型和融合创新实践的成果。由于作者是促进出版事业良好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而期刊编辑在“期刊+”的发展形势下探索培养作者队伍新路径,应该说是顺应新的发展形势,利用新的理念、思维来培养作者队伍的一种创新行为,具有时代意义和重要作用。

一、当前教育期刊面对的利好形势

当前,有较多的政策利好能使期刊健康持续发展,如党的十八大报告就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014年4月28日刘奇葆部长在“期刊发展茶叙会”报告中批示:“期刊是主流舆论阵地,要发挥有能力做内容的优势,并在传播方式上及时创新……使期刊跟上时展的步伐,坚持发挥传播正能量的作用。”同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传媒和新形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3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形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6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设立了2020年发展的宏伟目标。2014—2017年的全国“两会”中,“全民阅读”四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12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以上这些对于我们期刊界来说都是政策利好,我们要抓住这些利好机会及时发展壮大自己。具体对于编辑而言,就要依靠期刊多年形成的内容优势、人才优势、品牌优势,深耕主业,延伸产业,在跨界和融合中实现期刊的“媒介平台价值”,做好期刊舆论引导力、内容传播力、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的稳步提升,不断增强期刊影响力。这也应该成为期刊业界转型创新的共识。期刊创新的前提是有优质的内容,而优质内容的提供者是作者,因此,我们要重视作者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才能使期刊高质量地发展。

二、当前教师作者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学生抄袭毕业论文、教授抄袭学术研究论文、教师找“”写职称论文等现象层出不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有机会长期和一线教师接触,笔者特地与教师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沟通,从中了解到教师找人写论文也有其迫不得已的苦衷,如教学任务重,教师和学生一样面临繁重的作业和考试负担,心理负担非常重;教师在百忙之中要兼顾家庭,工作家庭忙不过来,抽不出时间写论文;职称关系到教师的工资和名声,而评定职称需要发表相关专业论文;工作压力和时间不够用让很多教师疲于写专业论文……这些都导致教师缺乏写作动力,而为了评职称或评优秀骨干,不得不找“”文章的因素。

三、解决对策:结合新形势,利用“期刊+”的思路培养教师作者队伍

在这样的背景下,编辑需要多途径地挖掘和培养热爱写作的作者队伍。良好的作者队伍是期刊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编辑除了要善于利用期刊舆论的传播作用和影响力的优势来培养作者队伍,还应该根据“坚持内容的独立性、公正性和真实性”的指导思想去挖掘和培养作者队伍,要多途径约稿。下面,笔者拟结合“期刊+”的功能和作用,介绍如何利用“期刊+”的思路来挖掘和培养教师作者队伍,从而促使教育期刊能拥有一支较高质量的作者队伍。

(一)利用网络平台培养作者队伍

针对作者来稿发现亮点,这是编辑工作中最基本的培养和发现作者的途径。除了以前本人在《对当前教育期刊教师作者队伍建设的思考》一文中介绍的培养教师作者队伍的方法,笔者还结合当前教育新形势多途径地组稿。比如,当前互联网的条件下,很多教师会把自己的教育研究论文或教育课题研究成果、教育创新思想等到自己的微博或相关教育网站或论坛上,对此,编辑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挖掘和培养教师作者队伍。比如,笔者从江苏某教研员在网络平台上发表的相关文章中了解到,徐州市对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工作抓得比较好,同时对中小学课题研究支持系统的研究工作也做得比较到位,并了解到该市的课题研究做得很扎实且经验丰富,做法成熟。考虑到我区的课题研究工作正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为了让我区的教师有机会学习该市的优秀课题研究经验,也为了能从中挖掘一批优秀作者,笔者特地利用网络平台主动联系该教研员,请她牵线搭桥,帮我刊物色一批课题研究骨干或热爱写作的教师,由编辑与其联系组稿事宜。从后来该教研员联系到的相关学校提供的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来看,这确实有助于编辑从中发展一批有较好写作潜力的作者。另外,在“期刊+”思路下的教师作者队伍培养,编辑不应止步于挖掘作者,指导学校的课题研究开展指导和论文写作指导,还应该有长远的目光,为有需要进一步学习和丰富课题研究工作经验的学校搭桥牵线,让他们到课题研究工作做得好的学校学习取经,从而一方面有助于学校丰富课题研究开展经验,另一方面也促进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明确研究方向和论文写作方向,以便丰富教师的写课题研究论文的资源的同时,又能为期刊带来更优质的稿源。这应该可以说也是“期刊+”思路下编辑应该具备的发展眼光。

(二)关注当前教育研究方向或动态指引作者写作方向

教育期刊编辑要关注世界及国内教育动态,及时掌握前沿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动态。比如,全国各地大概有哪些教育研究或动态,当地学校的教育特色或正在研究开展的工作是什么,等等,最好都能大致涉足。如对于正在开展课题工作的学校,可以发挥编辑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让他们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和写论文的方向。如北流市某小学的课题项目“互联网+学科探究型校本创新课程———在小学语文、艺术学科有机融入地方文化教学的研究”工作,笔者了解到他们开展该课题已有较长一段时间,需要发表中期研究论文成果,于是,笔者让他们先发中期研究报告,结合课题研究报告给学校提出中肯的建议。比如,该校课题命名为“互联网+学科探究型校本创新课程———在小学语文、艺术学科有机融入地方文化教学的研究”,可从他们的中期研究报告中,编辑根本没有找到相关的体现“互联网+”的操作方法与主题。为了促成学校写出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课题研究论文,笔者给学校提出了如下写作建议:

1.课题研究的名称涉及“互联网+”,但是研究报告中却甚少体现这一内容,仅见“上网学习”字眼,建议对“互联网+”的定义做清晰的界定,并提出利用互联网的详细思路,这样才能引导课题组成员往这个方向去做相关研究与撰文。对于如何利用“互联网+”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应该有相关文章,前期工作涉及内容偏少,建议在后续的研究工作中调整方向或思路。如可以往如何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来实施课程评价,以及利用“互联网+”开展学生自我评价和师生评价等方面去思考。

2.建议课题负责人整理一篇关于该课题研究的总的文章,统领其他课题参与者所写的文章。写该课题研究论文的思路:提出为什么要开展互联网+学科探究型校本课程研究的问题,论述这一问题的必要性及其背景→(实施过程)利用现有的互联网条件落实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况:调查研究确定开发的内容与方向;如何按学科开发,开发效果如何(课题负责人最好能结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实施效果或出现的新问题是什么,或点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或思路。同时,还应穿插补充校本教材编写是否有系统性,编写设计教材的思路是什么,校本教材编写过程其实是从隐性课程变为显性课程的过程,对于这一变化所有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是否接受,开发后的效果能否出来,学生反馈的情况如何,等等。

3.开发乡土文化资源的做法,具体请主要做这方面研究工作的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和经验来介绍开发教学资源的方法。比如,如何根据本学科特点来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整理的校本课程教材结合到本学科具体是怎么使用的,效果如何。

4.对于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和能力,课题负责人或管理者具体是怎么做的,在介绍相关经验时最好能结合某些教师的个案来谈。这类文章主要是学校管理者或课题研究负责人总结提高教师科研水平的经验,以供其他学校学习和参考。

5.地方文化与语文、艺术等课程资源整合的做法或模式。有哪个学科的教师对于整合课程资源有值得推广的模式或做法,建议他们总结成文,介绍整合课程资源做法时应务必结合本学科的具体课例来谈。

6.对于课题研究精神和经验掌握比较充足的教师,且结合课题研究经验把课上得比较好的教师,建议其整理好相关课堂教学案例或课堂教学实录(获得过市级以上奖励的更佳),每一教学片段部分加入设计意图或专家点评(专家可请特级教师或教育局教研室的学科负责人)。以上建议对于该校加深课题研究深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且有助于教师在写结题论文时有明确的写作方向,最重要的是能为期刊组到一批优质课题研究稿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利用区域优势,从各类教学研究活动中挖掘和培养作者

笔者所在的单位在广西首府南宁,有独特的地域优势。很多大型教科研活动都是在南宁举办,如“名师的力量———2017年南宁•东盟人才活动月基础教育高端论坛”“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项目组专家能力提升培训会”“广西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学校校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会”等活动,编辑如果抽空去参加相关活动,就能第一时间掌握相关的前沿活动信息,也可以利用这些机会挖掘和培养作者。这应该也可以说是“期刊+”思路下培养作者的新思路。如果期刊社有能力,最好能利用良好的资源来组织开展相关的培训学习活动,从而使编辑既能及时掌握一线教师们的教学困惑,通过组织平台让他们交流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能为期刊提供最新的一线教学资源论文。

(四)通过开展写作讲座,从中挖掘和培养作者

编辑应该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到需要提高教师教学论文写作水平的学校开展论文写作指导工作的相关讲座。比如,笔者就曾受到我区某特级教师工作坊坊主的邀请到北流市给教师们讲如何写好教学论文和课题研究论文,利用自己十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正面反面论文案例向教师们传授写课题研究论文的技巧。这既是编辑提升自身业务的大好机会,也有助于教师们有机会学习撰写教学论文的方法,还有助于壮大期刊的作者队伍,一举多得。总而言之,在“期刊+”的新形势下,编辑要有长远的目光,紧跟当前教育发展形势,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优势,从而提升培养作者队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