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社交平台与学术期刊的结合

学术社交平台与学术期刊的结合

在目前学术社交平台与学术期刊的合作中,学术社交平台在理念、技术和服务等方面已走在了前面,学术期刊则略显被动。同时,数据库公司已经不满足于学术内容传播者的角色,纷纷向学术传播产业链的上端(内容生产,如审稿、编辑、排版等)和下端(内容传播,如二次加工、学术评价、知识服务等)延伸,开发学术社交媒体、建立学术社交平台也是其努力的方向之一。例如中国知网推出的腾云系统,已将学术服务延伸到收稿、审稿、编校乃至在线排版等流程,并通过全球学术快报将学术传播与社交互动结合起来。超星公司力推的域出版服务则从移动学习的角度介入学术传播。数据库公司拥有雄厚的资金优势、数据优势和技术优势,学术期刊则拥有品牌优势和人员优势。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学术期刊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培养并团结了一大批高水平的作者。在学术期刊的日常工作中,作者与编辑间存在着真挚的情感交流,学者与编辑、学术共同体与学术期刊可以获得同步发展。面对新形势,学术期刊编辑不仅要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编校水平,还要不断强化运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和经营学术社交媒体的意识。学术期刊必须在保持自身特色和独立性的基础上,依靠编辑的主动性,占据学术共同体的核心地位,以服务学术、传播学术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与学术社交平台密切合作,不断优化学术社交平台的功能,从而更好地开展学术社交,吸纳更多感兴趣的人关注学术问题,加入学术共同体。

1争取制度扶持,坚持内容为王

在我国现有的期刊管理体制、期刊评价体系、科研成果和人才评价制度的共同作用下,学术期刊“内容为王”的核心优势依然非常明显,学术期刊对学术信息源仍然拥有垄断性的控制力[7]。面对这样的指挥棒,作者和学术期刊对学术社交平台的积极性自然不高。因此,要推动学术期刊与学术社交平台的合作,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服务学术、推广学术成果,必须获得制度的扶持,使学术社交平台在学术评价与人才评价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以此激发学者、编辑、学术期刊与学术社交媒体的合作动力。学者紧跟学术前沿,实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尽快有针对性的学术成果;编辑借助学术期刊的品牌优势,积极吸引作者、组织稿件,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源和知识服务,创新出版流程,在确定录用后就可以作者的创新点;学术社交平台拓展受众面,利用大数据优势挖掘潜在的需要—内容与技术的同步发展,既能继续提升学术期刊的品牌效应,又能不断增强学术社交媒体的用户忠诚度。日前,已经有高校尝试将网络传播的影响力纳入学术考核、科研奖励和人才晋升的评价范围,例如浙江大学的《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规定,如果学术文章在“两微一端”获得了巨大的影响力,即可认定为在一级学术期刊刊发。这场改革不仅引发本校师生的热议,也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与争论,学术圈内对这条新规的看法褒贬不一。浙江大学新出台的学术考核标准为学术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持,学术出版界正可以此为契机,考察在制度扶持之下学术新媒体的发展前景;学术新媒体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文章,进而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从更高层面来看,这项新规有助于改善大学治理,在全社会营造创新氛围[10]。无论如何,打铁仍需自身硬,通过学术新媒体传播的论文仍然要有过硬的学术质量,“内容为王”是扩大影响力的先决条件。

2高效匹配作者与期刊,缩短学术成果发表时间

对于大部分作者而言,面临投稿难、周期长的困境;对于一般的学术期刊来说,又面临好稿难求、好作者难觅的局面。在学术成果发表过程中,作者与期刊都有着相似的痛点。借助打车软件等供需匹配软件的思路,学术社交平台可以将学术期刊分散的投稿系统整合起来,甄别剔除假冒学术期刊网站,通过一个统一的入口为需求方(学术期刊)和供给方(作者)提供互相选择的机会,从而提高匹配成功率,缩短学术成果的发表时间。在学术社交平台中,用户如果选择作者的身份,可以按专业、领域、研究热点等类别投递稿件,也可以选择投递期刊的范围,形成稿件集群;期刊编辑实时在线,初步筛选符合本刊定位的稿件,交给审稿人进一步审阅;审稿人选择感兴趣的稿件,实名或匿名发表评价。编辑确定稿件质量后与作者接洽,确定作者的刊发意愿,再将审稿人的意见反馈给作者。学术社交平台不仅要提供技术支持,还要未雨绸缪,切实保护好作者的版权,保证信息安全,保证双盲审稿。这样,在学术社交平台中,作者与学术期刊能够及时匹配,按照各自的条件各取所需,作者缩短等待时间,学术期刊也能获得更多稿源,在作者与学术期刊的双赢中促进学术期刊集约化发展。同时,避免了论文先发后审等网络出版模式的一些弊端。此外,学术社交平台的单一性入口还可以切断山寨学术期刊、假冒学术期刊网站的诈骗途径。

3引入评分机制,及时反映学术成果的价值

目前,国内对书籍、电影、电视等文化作品的评价机制已发展得较为成熟,既能及时反映作品的水准,又能为观众挑选书籍、电视或电影提供参考意见。例如豆瓣电影评分已经是一个相对权威的评价体系,公信力较高。专业的影评人、一般注册用户都有评分资格,但计分权重不一样,经过多种算法累计再取平均值,最终分数能够反映作品的真实口碑。学术社交平台可以借鉴这一做法,在实名制注册的基础上开放用户评分系统,权威专家、专业学者、学术大众乃至普通用户都拥有评分权,对不同等级用户的评分赋予不同的权重,根据科学合理的计算公式对单篇学术论文进行评价。专家学者的意见可以代表同行评议,经过审核筛选后的普通用户意见可以作为社会评价,精确计算的得分能够直观、量化地反映学术成果的价值,为学术评价和人才考核提供参考指标,从而破解“以刊评文”的弊端。此外,根据学术社交平台中单篇文献的评价结果,重新建立学术期刊的质量评价标准和体系,回归“以文评刊”。

4以知识服务为核心,促进学术与社会的结合

学术期刊与学术社交平台的合作,出发点和归宿依然是服务学术交流,促进社会发展。学术社交平台可以帮助学术期刊整合学术资源,从内容提供商向内容服务商转型,从“我说你听”的单向传播变为“你问我答”的双向、多向互动,根据用户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炼知识,解决问题,提供知识服务,实现知识的增值。学术期刊应当配合学术社交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的用户交流,既包括专业性强、范围较小的学术共同体内部的交流,也包括学术共同体与学术大众、社会公众的交流,通过虚拟社区和现场活动将学术研究与科普工作结合起来。学术社交平台在优化用户体验的基础上,还可以借鉴知乎、分答、春雨医生等的运营模式,尝试提供有偿知识服务,通过学术期刊联合各领域专家,针对用户的具体问题,从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中提取、采集、分类、过滤信息,提供解决方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推动学术传播产业链持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