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的意识形态属性

学术期刊的意识形态属性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决定了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比较复杂,意识形态工作的社会环境和现实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市场逐利性的挑战,传统的宣传管理方式面临迅猛发展的新媒体的挑战,我国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过程中面临各种敌对势力的遏制和渗透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才能更好地巩固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

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解决了过去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办成了很多大事。党的报告也继续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高度,对意识形态工作做出了新的重要战略部署。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出版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功能十分重要的大众传媒,不仅具有文化传播积累、信息交流的功能,还具有通过政治舆论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的功能。因此,出版意识形态的判断,决定着精神生产的方向,使社会主义出版方针意识形态功能由潜在变为现实。从操作层面来说,出版的意识形态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分析稿件中意识形态倾向及其对社会意识可能产生的正负作用。我国《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出版事业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学术期刊属于文化产品中高层次的出版物,是学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发表创新成果,推动创新发展。学术期刊应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方向与科学精神的和谐统一,通过学术期刊来完整、准确地理解和宣传社会主义理论,尤其要善于用社会主义理论来正确地回答人民所关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指出: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我们要以“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这四个定位为基准,坚持正确的办刊政治方向,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权,建立自己的学术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