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姓名反映民族文化

汉语姓名反映民族文化

[摘要]

姓名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一种语言符号,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它也能够集中反映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所以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个民族的道德、历史、宗教及其价值观等都在姓名上得以体现。我们汉语姓名是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它多个角度反映了我们的整个社会、民族和时代的文化。

[关键词]

汉语姓名;民族文化;意识形态

姓名最初只是一种符号,是一种人们相互区别身份个体的标志,但后来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们总会在姓名中寄予某一种愿望,赋予某一种精神,或使其象征某一种事物。因此,姓名就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历史或文化因素。以下就从汉语姓氏以及汉语名字反映的汉民族文化进行分析。

一、汉语姓氏与民族文化

关于汉族姓氏的起源,至今无从考查。但可以确定的是,姓氏最初是分开用的,“姓”和“氏”是两个概念,随着历史的发展,姓氏合为一体,演变为今天人们所说的“姓”。从上古时代到先秦,姓是一个部族的族号或标记。而且,姓代表的是母氏血统,不仅姓本身从女旁,而且不少姓氏从女旁。可见,中国的姓起始于上古的母系氏族社会,且先于“氏”出现。后来随时间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到父系社会后,姓则随父亲。随着同一个祖先的后裔繁衍,这个家族往往会分成若干支而分散各处居住。每个分支的子孙后代们都保留着自己的姓以,除此之外他们也都为自己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也就是说,姓是一个家族的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分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战国以后,人们一般称氏,而不称姓。再之后,姓和氏的界限就越来越模糊,“氏”慢慢地消失,然后变成了一个概念———姓。发展到秦汉时期,尤其是汉时期,人人统称姓,一直延续到我们今天。目前,我们汉民族所使用的姓氏大概有三千多个,每一个姓氏都具有自己的来历,在蔡萌先生的《怎样起名•姓名趣谈》一书中,对于汉族姓氏的概括主要有12种来历。中国的姓氏结构有单姓、复姓、三字姓和四字姓,其中以单姓为主。历史上的复姓也不少,现在常用的有上官、诸葛、司马、公孙、尉迟、欧阳、西门、贺兰等。有些复姓是因为过继或者通婚等现象而出现的,比如范姜、钱王、刘胡、陆费等等。三字和四字姓的数量是比较罕见的,发展到今天几乎难寻踪迹。在蔡萌先生的《怎样起名•姓名趣谈》一书中记录的三字姓有侯莫陈、步六孤、朱可浑等,四字姓则有爱新觉罗、自死独膊和井疆六氏等。按照中国的文化传统,子女随父姓,至今仍占主流。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有些现代家庭中,孩子有随母姓的;也有一家几个孩子,有的随母姓,有的随父姓。

二、汉语名字与民族文化

中国人取名字非常注重其中的文化内涵,具体而言,汉语名字主要反映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汉语名字反映性别差异。自古以来,汉语名字通常能够反映出性别上的差异,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汪泽树先生的《姓氏•名号•别称:中国人物命名习俗》一书中,综合分类中国女性和男性的名字,指出了二者在形态和意义上的差异。汪泽树先生认为中国男子的名字多用英俊威武、广博高深之词,普遍带有阳刚之气,突出男子的自信、坚强、勇敢等品质,把男子名字归纳为10类;女子名字,从书写形式到表达的意义所反映的都是中国传统女性的文雅、贤淑、秀美、可爱等品质,也可归为10类,其大致反映了中国人名字的男女性别特征。

2.汉语名字反映儒家道德观念。儒家思想长期以来是我国的正统思想,其倡导礼制,强调道德修养。可以看到,在取名时多重视伦理精神,它们常用美德的词汇命名,如“仁”“义”“礼”“智”“信”“忠”“孝”“良”“恭”“俭”等。

3.汉语名字强调避讳。避讳现象在我国积淀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避讳要求臣民、子女的名字中要避开皇帝及祖辈父辈的名字。避讳现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文化专制和儒家三纲五常的思想。避讳制度在先秦时代尚不完备,汉代以后,随着封建制度的完善与儒家正统思想的确立,避讳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汉代常采用同义互训的字进行代替以避帝王之名讳,如汉高祖名叫刘邦,后世要讳“邦”,而改用“国”。唐宋以后,讳名现象越来越严重,到了清代,避讳则发展到了顶峰,雍正、乾隆时期,因为触犯讳禁而形成的文字狱不可胜数。

4.汉语名字反映时代风气。汉语名字通常能够反映一定的文化现象,更能够反映一定的时代风气。春秋战国时期,很多人取名或取字时多用“子”字,如子路、子游、子夏等。这主要是因为“子”是对男子的尊称和美称。人们喜欢用“子”字,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尊重礼仪、尊敬他人的风俗。到了西汉时期,从汉文帝开始直至汉武帝,上层统治者推崇黄老之术,求得长生不老、万寿无疆的风气盛行。那时不少人用“去病”“延年”为名。到魏晋南北朝,人们取名多用“之”字。据考证,“之”字是天师道的标志。当时的士大夫对其非常推崇,因此,竞相以“之”字来命名,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风气。在宋代,很多人的名字都喜用“老”“翁”“叟”,这与当时的皇帝笃信道教,推行黄老之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明清时代,科举制度盛行,有一些人崇尚功名利禄,追求荣华富贵,“赐”、“第”、“恩”、“奎”、“禄”、“元”、“科”、“光”等词多出现在这一时代的人名中。明末清初出现一些民主革命家和改良派人物,这些人的名字则反映了他们的奋斗目标和政治理想,如近代政治家、思想家、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首领康“有为”。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欢欣鼓舞,为表明发奋图强建设新中国的决心,给子女取名时通常使用“解放”“新生”“国庆”“建国”“跃华”等。姓名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社会历史、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及道德理想等。姓名既是人类语言的一个部分,也是各个民族社会与文明的缩影,承载着复杂的内在文化。

作者:娜布其 单位: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汪泽树.姓氏•名号•别称:中国人物命名习俗[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2]龙吉泽.中国姓氏起源与人文底蕴[J].湖南农机,2011(12).

[3]谭舯.中国姓氏文化[J].统一论坛,2013(2).

[4]谢加密.“百家姓”汉字字体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