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特点及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特点及发展

内容摘要:

由于地处丝绸之路要道,西域各少数民族在长期中西方文化的浸染与影响下,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本文立足于西域少主民族文化特色,讨论中原文化、中亚文化和游牧文化在西域少数民族文化衍变历程中的重要影响,同时从开放度、包容度、民族性、土著性、层次性及共享性等方面全面分析其文化特点,以期对西域少数民族文化有更加深度的了解。

关键词:

西域少数民族;文化特点;文化发展

西域少数民族在传统意义上是指从西汉至清朝年间世代居住在吐鲁番盆地和环塔里木盆地诸绿洲的各少数民族。由于地处中西方文化交流要冲,借由丝绸之路,不仅实现了中西方经济交流,西域少数民族也深受中原文化、中亚文化、游牧文化等文化浸染,形成特色的西域少数民族文化。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建立在独特地域环境和民族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其文化特点及历史轨迹进行探究,可窥视其深层次的核心价值取向,对现行的和谐社会研究及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一、文化发展衍变

西域少数民族文化盛衰与丝绸之路密切相关,丝绸之路繁荣期间也是西域少数民族文化最为丰盈璀璨的时期。在丝绸之路畅通后,传统的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在吸收不同外来文化后逐步走向繁荣,而其中外来文化中,对西域少数民族文化演化变迁产生主要影响的有中原文化、中亚文化以及游牧文化:

1.中原文化的影响

一个国家如果的经济实力强盛,其文化实力自然会溢出国外,对周边民族和国家产生辐射式的影响。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由于其高度发展的农耕文化,文化软实力不断溢出。从汉朝开始,中原先进的文化成就,包括技术、制度等以及构成中华民族深层文化心理的儒家文化不断传入西域,刺激了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同时,从出土的文物、遗址以及壁画,表明中原的道教也曾在西域盛传。

2.中亚文化的影响

从西方传入的物质文化包括香料、器物等,很大程度的影响了西域人民的生活,然而西方传入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宗教文化的传播。从西方传入的宗教包括袄教、景教、佛教、伊斯兰教等,若谈及其影响深度,莫过于佛教和伊斯兰教。从佛教寺塔、古窟遗址等不难发现佛教传入给西域留下的深刻印记,而伊斯兰教,主要始于喀喇汉王朝时期,统治者定伊斯兰教为国教,突厥语部族出现伊斯兰化,从而出现新的文化———伊斯兰突厥文化。

3.游牧文化的影响

游牧文化由于其自身经济形态单一、生活方式易受自然条件影响的特点,产生了向农耕文化交流的需求,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游牧文化与西域少数民族文化相生相克。在风调雨顺的时期,游牧和绿洲交流、互市;而当一方实力明显强于另一方,尤其是游牧民族,便会出现征服需要;同时当天灾人祸、游牧民族生存困难时,也会出现南下掠夺的情况。在长时间的战争中,各民族在语言文字、生活习惯等相互影响,之后,大量突厥人、回鹘人定居加入农耕行列,改变生活方式,游牧文化也给西域少数民族文化注入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总之,在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衍变的过程中,始终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在内部呈现大同与小异并存的形态,并持续保有鲜明的文化特色。

二、文化特点

研究西域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不得不考虑其特殊的地域环境。西域少数民族文化是由扎根西域且历史底蕴丰富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多元的民族结构造就了封闭与开放并存、包容与和谐兼具,同时又颇具民族性、土著性、多层次性、共享性的特色文化。

1.封闭与开放并存

西域少数民族文化的生成,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就封闭性来讲。首先,封闭性是传统农耕文化一大特点,传统农耕文化下,以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为基础,人们从事依照自然规律调节的重复性的农业生产活动。循环轮回的春耕秋种、秋收冬藏的生产实践与血缘、宗法关系等共同形成相对封闭的自然秩序,在这种自然秩序下,人们逐渐形成安土重迁、安于现状、保守、封闭的思想。其次,彼此分散、各自封闭的自然条件使文化封闭性更为突出。就文化生态环境来看,绿洲被沙漠和戈壁划分成一个个不相连的小块儿,犹如点缀在沙漠和盆地边缘的绿宝石,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人们在各自区域内进行活动,并自给自足,使得各自区域相对独立,缺乏联系,而这彼此孤立的文化生态环境成为了各少数民族文化独立发展的地理前提。然而,没有封闭是绝对的封闭,封闭性恰恰成为了其开放性诉求的来源。首先,人是具有主观意识的能动个体,为突破封闭性的限制,人们不断向四周拓展生存空间,寻求与外部联系,加之传统农耕的单一性局限,也使得人们更加积极寻求外界的补偿或互易。其次,西域所处的特殊政治地缘环境,使得开放性成为必然。在海洋尚未被人类征服的时代,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驿站的西域,战略地位十分明显,特别是在丝绸之路繁荣后,丝绸之路就像一条金色的丝带将一块块绿洲串联,由此,西方文明东来,东方文明西去,西域少数民族文化也在这块交界地上逐步向多元化发展。

2.包容与和谐兼具

文化的包容性体现在承认其他民族文化存在的合理性,并允许其他民族充分展现自身民族特色。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大度包容东西方文化、农耕和游牧文化、多种宗教等的原因,一方面源于民族种族的多样性,各种族人民在共同对抗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漫长过程中,形成了彼此尊重、互相借鉴的人文环境,包容彼此生活习惯、价值信仰;另一方面,包容性是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得以绵延千年的支撑,西域民族特处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要不断受到异域、异质文化的冲击,在这种频繁的文化冲击下,西域文化不断吸收外来精髓,保留并发扬原有民族特色,才能一直保有文化的繁荣。“和谐”是矛盾的特殊表现形式,我们不可否认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内部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以及在文化生成中彼此存在矛盾和冲突,然而就历史进程的最终文化状态来看,“和谐”仍是其表层体征和深层肌理】。从文化表层来看,在内部各民族和谐相处、不排斥异族文化;在外部,对外部文化进行吸收,包括中原的先进技术、制度,也包括西方的宗教、器物。从文化深层来看,长期和谐兼容的文化样态,形成了西域各民族人民大气、包容的民族文化心理,人们逐渐适应多元文化共存的现状,人们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以和为贵,多元发展。

3.民族性与土著性

文化的民族性和土著性指各民族在一定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生活样式,即民族文化的特色和特性。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催生不同的风土人情,西域少数民族的生活样式,是在长期与自然斗争中解决自身存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佳状态,是特殊的文化状态。文化的民族性和土著性得以留存,一方面归功于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历史底蕴,另一方面则归功于文化的巨大惯性。一旦各民族在衣食住行的需求上存在了差异,那么在观念和信仰上也会同样出现差异,同时,根植于物质文明基础上的精神文明,如传说、宗教、历史、礼仪等又反过来塑造了人们的文化心理和民族认同感。所以,只要文化所处的生态环境没有改变,民族依然保持特殊的生存方式,民族文化心理更不易改变,尽管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震荡,依然能在吸收的基础上保存原有的民族特色不断发展下去。因此,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在西域广阔的土地上根植,尽管在历史上不断遭到各类外来文化的冲击,然而在对不同文化的消化、吸收后,依然以极具西域绿洲特色的姿态散发自身的魅力。

4.文化形态多层次性

西域少数民族文化明显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官方文化显现中原化特征。官方文化指一个地方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文化,而西域少数民族的官方文化主要受中原文化影响。一方面原因是,自汉朝统一西域后,中央采取委派、册封等形式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另一方面原因是,政治体制在西域各绿洲国的推行,使得西域普遍接受中原统治思想,同时,一些来自中原的政治家亦产生不小影响。其二,精英文化体现内外文化兼收。精英文化指的是有较高教育程度或文化背景的人所品位的文化,其中以知识分子、商人阶层为主。由于地处中西文化交界,西域知识分子、商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同时接收中外文化,借助本身具有较高的知识能力或对于文化的敏锐感知,他们将不同文化融合,各取其长,各避其短,从而使精英文化呈现中西文化兼收并蓄的局面。其三,大众文化展现土著性特点。这里的大众,指的是远离城市中心,远离经济中心,依然过着传统农耕生活的普通劳动人民,他们相对于前两个阶层更加保守和封闭,然而正是由于保守才使得大众文化更加古朴和原生态,展现出更多的土著性和本土性。

5.族际文化共享性

族际文化共享指的是两个或多个民族共同享有某一类文化的现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聚居地的交叉、经济文化交流等因素,不同的文化单位经过碰撞,可能出现分裂、消亡,也可能出现互渗、融合,西域的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通过不断共享某些文化特征,形成西域独有的特色文化氛围。在不同区域的文化交叉,在不同时期的文化交叉,使得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形成广泛复杂的文化网络,并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局面。

三、结论

西域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即不断进行外部吸收和内部融合并进行特色留存的过程。任何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的碰撞、交流,沟通势必会出现文化的继承、创新、扬弃,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文化的断裂和阵痛,也同样会经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然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归根结底,文化在历经洗礼后依然能保持自身特色,正是世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根本原因。透过西域少数民族文化所呈现的文化特征,我们不难发现其是在“和谐”与“包容”基础上对自身特色文化的坚守,这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价值取向,不仅在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衍变中对营造积极的文化氛围有重要意义,对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存在借鉴意义。

作者:秀梅 单位:塔里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