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和路径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和路径

摘要: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的重要方面,对高校其他方面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随着当前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校面临着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抵御和防范各种不良风气对高校的冲击和侵袭,有利于营造治学育人的和谐教育环境。同时,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问题也是当前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现实课题。

关键词:

廉政文化建设;高等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政教育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事业总体上继续保持着健康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体制的深刻调整以及国内国外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高校这方“净土”也不可避免地也受到不良之风的侵袭,面临着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2014年,教育部明确要求各高等学校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充分挖掘高校自身优秀文化中的廉洁元素,推动校园廉政文化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提升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品质和实效”[1]。因此,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下,进一步彰显廉政文化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有利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和途径,就成为广大高校管理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深入探索和思考的现实课题。

一、高校廉政文化的基本内涵

所谓高校廉政文化,指的是以高校校园为依托,以领导为关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廉洁从政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为指导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是在高校内部的现实环境下,领导干部、教职员工及青年大学生各个群体,从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的角度对高校自身廉政问题的一种价值取向和价值评判,是“廉政制度、工作规范、体制、机制、校园风气和意识形态的总和”[2]。高校廉政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和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因素,它和一切腐败、没落、反动的文化是不相容的。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构建和发展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相互对话、激荡和冲突,一个国家只有占据了文化制高点,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高校廉政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属性。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复杂历史时期,建设高校廉政文化,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的领导地位和话语权;有利于传统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祛邪扶正、激浊扬清,保持高校文化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助于广大教职员工和大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有效提高抵御不良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冲击、侵害的免疫力,遏制腐败之风在校园的扩散,促进高校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校园道德文化氛围的形成。

(二)有利于提升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觉悟和人格境界

高校的发展需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校教师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主体和核心作用,是学校发展的智力宝库和人才支柱。优秀教师更是青年学生的人生坐标,具有精神和思想导向的作用。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自己不“正”,焉能“正”学生?怎能让学生去信服其所教?教师只有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然而,由于当前一些信仰不坚定、精神免疫力较差的高校教师,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放松了师德的修炼,一些言论和行为与自己的身份背道而驰,玷污了高校教师的良好形象,在社会上引起了不良影响。这势必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和学校影响力的损害。而高素质的优秀教师,能够给学生传播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正能量,用人格和道德的力量给学生指明人生的方向,指导学生德与术并进。

(三)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骨干力量和生力军。因此,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政治觉悟、政治素养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今后的工作。从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整体来看,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与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都具有强烈的信心和自豪感。但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大学生由于受到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官本位主义等各种不良风气的干扰和影响,同时也由于不重视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修养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在现实生活中精神萎靡、无所担当,不顾及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的身份和操守。有些学生做人、做事过于功利,在学习过程中存在“重术轻德”的倾向,缺乏对崇高理想和人文精神的追求,朝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方向发展,任由自己的精神家园凋零荒芜。少数学生不思进取,不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又急功近利,不讲诚信,考试作弊、学术欺诈。还有的学生摒弃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知体谅父母,追求挥霍享乐、虚荣攀比。有些学生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党性修养不强,缺乏正确的权力观,组织纪律观念淡漠等。因此,当前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廉政文化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廉政观,筑牢自己拒腐防变的精神防线是当务之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直接的教育效应。

(四)有利于预防和遏制高校腐败行为

近年来,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大,各类高校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高校的招生自主权也越来越大,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基建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办学形式呈现开放化、多样化发展。与此相伴随的是一些高校领导者和管理者手中的权力开始膨胀,高校腐败现象也日益凸显,高校领导干部涉及经济腐败案件的数量呈明显的攀升趋势,而且涉案金额巨大,情节严重,涉案人员的职务也越来越高,令人震惊。据权威媒体披露,近几年高校重大腐败案基本上主要集中在“基建、招生和采购”这三大领域。这些案件突出的特点就是以“窝案”形式出现的高校领导集体腐败。高校高层的一些管理人员私欲膨胀、违纲乱纪、擅权妄为,丧失政治立场,触犯政治底线,辜负了党和人民的多年栽培,大肆侵吞挪用学校公共财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败坏了高校校园的政治和文化风气。除了经济犯罪之外,一些教师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学术腐败,一些高校教师和研究生的学术不端事件屡被曝光。另外在校务公开、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等方面还存在违规违法现象。高等院校担负着传承人类文明、传播先进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和加强廉政文化教育,把廉政文化教育贯穿到学校发展的各个方面,教育广大师生自觉抵御腐败文化对高校的不良影响,教育和警示高校领导干部、教职员工和学生,遏制腐败现象在高校的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和文化环境。

三、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高校领导干部应身先士卒,带头加强自身的廉政文化修养

高校领导干部是高校的管理者和领头羊,也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组织者和关键性因素。所谓“正人先正己”,作为领导干部,理应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不断加强自身廉政文化知识的学习,注重克己修德,提高个人廉政修养。一方面,高校领导干部要经常性地认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刻苦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学习十八大以来重要系列讲话,领会其精神实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免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要注重政治人格和道德人格的修养,在权力、金钱和名利面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御来自各方面的诱惑,为师生员工做好表率。另一方面,高校领导干部应自觉加强对党章党规的学习,时刻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注重党性修养和为政修养,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立场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领导岗位上始终做到克勤克俭、兢兢业业,真正成为一身正气的教育型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以焦裕禄、任长霞和杨善洲等英雄模范为榜样,学习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忘我精神,学习他们两袖清风、廉洁自律和刚正不阿的精神,切实维护学校师生的根本利益,实实在在当好师生群众的“公仆”和“勤务员”。

(二)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提高教师的廉政素养

教师是高校教育的主要支柱,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必须要重视对教师的廉政文化教育,把廉政文化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师的廉政素质,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首先,要树立清正廉洁的典型。学校应该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突出优秀教师的廉洁事迹,树立一批“廉洁从教”“潜心治学”的先进教师典型,并把他们的感人事迹通过校园媒体公开宣传,号召全体教职员工向他们学习,营造主动学先进、赶先进的廉政氛围。其次,要积极组织高校内部各个单位和部门,定期开展以爱岗敬业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提升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道德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强化自律意识,培养高尚人格,传承为师之道,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亦师亦商”型的行为,引导教师既要做学生们的“授业之师”,更要做“精神之师”。最后,要提倡教师力戒浮躁,静心治学,抵制学术腐败。加强对教师的学术诚信教育,坚决反对和抵制教师的学术造假、剽窃抄袭行为。高校应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在职称评定和科研统计时,对本校教师的学术成果进行严格审查,并制定相关的奖惩措施,对诚信治学的教师予以嘉奖,对弄虚作假的教师进行惩罚,通过这些实际措施来维护科研和治学公平,推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有效进行。

(三)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对大学生的廉政教育

当前,对大学生进行廉政文化教育,主要是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进行的。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概论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节中,可以举出一些经典的古今廉政案例。通过正反历史人物和事例的对比,对学生进行廉洁人生观的引导,让学生自我启悟,领会人生的真谛,为学生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和廉政观奠定思想基础。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讲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章时,一定要结合群众路线和党的建设这些具体内容,给学生讲明为什么条件优越的国民党最后会由强变弱,丧失民心丢掉政权,而中国共产党却由弱变强,无往而不胜,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可以把十八大以来的反腐情况作为专题内容予以重点教学,让学生认识腐败对党和国家的巨大危害,认识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了解反腐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良好社会影响,加深学生对党中央一系列反腐方针政策的领会贯通,从而树立自己的廉政信仰。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师一定要利用好思政课堂这个主渠道,在思想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及时了解反腐败工作的新动态,把反腐败斗争的信息和廉政文化建设新的成果内容及时反馈给大学生。

(四)积极探索和利用拓展廉政文化建设的新载体

任何一种教育活动的开展和进行,都离不开一定形式的教育载体,选用合适的载体可以快速有效地整合各种教育的要素,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作为高校廉政文化的传播和建设,也需要结合具体的需要去积极拓展利用新的载体。相对于中小学来说,高校在开展廉政教育方面具有许多优势,可以利用、整合校园内外多种新的载体,进行廉政文化的宣传和教育。高校主要领导应高度重视廉政文化的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站、学报、公共报刊栏、BBS论坛、微信、QQ等载体。同时,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开展廉政题材的演讲会、辩论会和征文比赛,举办廉政文化专题讲座、文艺晚会,组织观看廉政教育的影视片等,从而让教职员工和学生在廉政文化环境的熏陶中认同和肯定廉政教育,营造崇尚廉洁、遵规守纪的校园文化风尚。另外,高等院校还可以组织开展“红色之旅”教育活动,让教职员工和大学生赴革命老区,利用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资源接受廉政文化教育。或者尽可能支持师生去一些具有全国性意义和影响的大型革命廉政教育基地和纪念馆,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延安革命纪念馆、会宁红军长征胜利廉政教育示范基地、南京雨花台“正气乾坤”廉政教育基地等。这些廉政教育基地和革命纪念馆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影音资料以及珍贵的文物资料等,给参观者以强烈的视听觉冲击和心灵的震撼,能够真实充分地展示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的高风亮节、丰功伟绩,生动地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艰苦卓绝、回肠荡气、震撼人心的革命斗争历史。这样的场景能起到一般载体所难达到的“寓教于游”和“润心无声”的教育效果。综上所述,在当前改革攻坚的新时期,高校应该积极贯彻落实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腐倡廉的治党理政方略,把廉政文化教育放在高校自身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国梦的实现培养优秀接班人的高度来认识。继续探索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把反腐倡廉教育在广大师生中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从而进一步在大学校园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风清气正、和谐向上的良好文化风尚。

作者:谢剑桥 单位:永城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