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管理层角色失调分析

廉政文化管理层角色失调分析

摘要:

建设廉洁政府,推进廉洁政治,很大程度上依靠对廉政文化的内在认同,廉政文化在规范和约束管理层的角色扮演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实中,组织中的管理层在角色扮演中常常产生角色失调现象,比如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偏差,甚至会导致角色失败。解决角色失调,从重塑廉政文化和增加管理层的廉政文化认同着手,形成制度上的他律和内在认同的自律,以引导管理层的角色实践,有利于当前的反腐倡廉建设。

关键词:

社会角色;角色扮演;角色失调;廉政文化

党的十八大鲜明地提出,要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达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建设廉洁政府,推进廉洁政治,不仅要靠外在的严格的法律政治制度来保障,更要依靠对廉政文化的内在认同。廉政文化在规范政治行为和管理层的角色扮演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将从分析管理层的角色失调入手来重塑管理层对廉政文化的认同。

一、管理层的社会角色及其角色扮演

政治组织中的管理层是指拥有相应权力、以实现组织的良性运行为目标,对一定的人、物、信息等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的人员或组织。

(一)管理层的社会角色定位

每个社会成员都有一个或多个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和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是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1]政治组织的管理层的社会角色就是作为国家公职人员,依法代表人民执行公共权力,模范遵守行政职业道德和伦理,自觉承担公共义务,履行公共职责。在角色视野中,依据角色扮演者受社会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管理层的社会角色应该属于规定性角色,即其行为方式和规范都有明确的规定,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随意自作主张、自行其是。尤其在行政公务环境下的言谈举止、办事程序、行为习惯和权利、责任等都有明确的规范。同时,根据社会角色追逐的目标差异,管理层的角色应归为表现性角色,不以实际利益为目标,更多是出于某种理念或抱负为目的,为“公仆”而非“公主”,是“为公”而非“济私”,以实现政治抱负和社会价值。

(二)管理层的角色扮演过程

通常,人们会根据自己的主观认知,从自己所处的特定地位和场景出发,做出相关行为反应,这个过程被称为角色扮演,它包括对角色的期待、对角色的领悟和对角色的实践。对于组织中的管理层来说,首先要做到了解角色期待,即社会对处在管理层的人或组织所应具备的行为方式的期望,具体为:对管理层的道德要求、法律要求和党性要求,如管理层对权力地位、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和价值观等的角色认知。角色期待对管理层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是一种非强制性的力量。其次是管理层的角色领悟,即在了解角色期待的基础上,形成自我对管理层的社会角色的认知和理解,包括对廉政文化的领悟。最后是管理层的角色实践,即在角色领悟的基础上,个人或组织在实际行动中表现自己的社会角色。管理层是在实际工作中实施公共权力、履行公共义务的主体。

二、管理层角色扮演中的角色失调

群体或组织中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不可能永远是一帆风顺的,在角色的实际扮演中常会遇到障碍,产生冲突,甚至会遭遇彻底的失败,如不可能再继续扮演下去了,这就是产生了角色失调。腐败现象的存在就是权力的持有者廉政文化的缺失,也即管理层的角色失调。管理层的角色失调常常有如下表现[2]:

(一)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一般包括两种类型:一是角色内的冲突,是指当管理层角色扮演者同时承担不同的角色时,出现时间或精力上的紧张现象,或者社会公众对其所扮演的角色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期望和要求时,就产生了角色内的冲突。二是角色间的冲突,它指的是管理层扮演角色时,跟其他角色承担者之间因为利益上的对立、角色期望的差别而发生冲突,致使管理层没有按角色规范行事,例如领导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而导致冲突。角色冲突常会破坏与妨碍组织的运作秩序和行为规范,某些领导干部的贪赃枉法、以权谋私很多都是来源于没有解决好角色冲突。

(二)角色不清

所谓角色不清是指角色承担者不确定甚至缺乏对自身角色的清晰的预期。扮演社会角色的管理层对自身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或者没有真正理解,不知道这一角色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或者如何去做,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角色不清。实际工作中,有些管理层人员的工作不够优秀、事情办得不够妥当,就是角色不清的后果。角色不清会对领导者的角色扮演构成直接威胁,一旦角色不清,也就意味着领导者对规范自身角色行为的权利、义务等角色期待的模糊,对廉政文化认知不清,容易产生角色偏差。

(三)角色偏差

管理层的角色偏差是指管理层在角色扮演中的行为表现严重脱离自身社会地位和身份,严重偏离角色期待。从本质来看,扮演者的角色领悟和社会的角色期待之间出现较大的角色距离。角色偏差是角色扮演者自我认知和行为动机系统全面偏离社会公众对该角色的行为期望,角色扮演者是根据自以为是的角色认知而做出外在的行为模式,而并非依据社会的角色期待表现出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例如,行政组织的管理层忽视对清廉政府、廉洁政治的认同,而以自我利益为导向,我行我素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就是典型的角色偏差。以上任何一种角色失调如果不做出调适和解决,都有可能会导致角色失败,即角色扮演者再也无法继续承担该社会角色,不得不半途终止角色扮演,或者虽然还没有终止扮演,但是继续扮演角色的过程将困难重重,前景渺茫,这也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群体或组织中的管理者的角色失败现象层出不穷,如“打虎行动”下的落马贪官等,都是其角色扮演的失败案例。因此,解决管理层的角色失调,重塑管理层的角色规范,增强其对廉政文化的自觉认同,对发挥管理层角色的功能意义重大。

三、增强廉政文化认同,减少社会角色失调

(一)廉政文化的涵义

廉政文化,是一种主流文化,是被社会上绝大多数成员认同和共享的文化,具体指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知识、价值观、行为规范等,如《诗经》中的“夙夜在公”,《尚书》中“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思想以及西汉初年贾谊在《治安策》提出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等都可看成是一种廉政文化。廉政文化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体现的是被大多数人认同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及采取的行为方式。

(二)廉政文化的社会功能

文化在社会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为社会团结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1]廉政文化作为社会主流文化,正是借助文化的功能来治理腐败、构建廉洁政府。它通过思想理念、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对组织中的管理者发挥教化功能和规范功能;通过管理层对同一廉政理念的认同和内化,达到整合组织成员的功能;又通过廉政文化的舆论宣传来营造“尚廉耻腐”的氛围,进而使廉政文化发挥舆论导向的功能。[3]廉政文化的功能对于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价值。

(三)缩小角色距离,加强廉政文化认同

由于管理层个体在思想、认识水平具有差异,在对角色领悟的程度上也会各有不同,这就是角色距离。现实生活中,部分管理层人员会在自我的角色领悟和社会的角色期待上有较大的角色距离,从而会导致角色失调。因此,需要构建廉政文化体系,加强廉政文化认同。第一,通过建设廉政文化制度形成对管理层角色实践的他律。廉政文化制度是根据廉政的习惯、传统、价值观等形成的廉政文化规范,其内容既要兼顾廉政文化的传承和沿袭,又要兼顾伦理道德的重塑与创新。我国有丰富的廉政文化遗产,比如《周礼•天官•冢宰》中曾记载:“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辩。”[4]通过敬业、公正、守礼、守法、明辨等基本品格的确立判断官吏的政绩,考核官吏的职业道德,这些文化遗产构成了我们当今廉政文化内容的重要资源。同时,当今的廉政文化建设还要与时俱进,要关注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注重社会公众对管理层的角色期待和真实需求,构建群众认可的廉政文化制度规范。第二,通过组织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使管理层内心产生廉政文化认同,形成对管理层角色实践的自律。组织的管理层通过学习廉政文化,培养廉政立场(包括信仰、情感和态度),提高政治参与能力。一方面,管理层认同廉政文化规范,深化角色认知,理清角色期望;另一方面,管理层在领悟角色期待的过程中,完善自我认知,树立角色观念,缩小角色距离,最终调整角色行为,解决角色失调。管理层在角色实践中要成为党的宗旨的实践者、诚实守信的带头者、廉洁自律的执行者和科学发展的引领者[5],能理清承担的权力和义务,自觉遵守行政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

作者:张萍萍 单位: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魏淑萍.领导者角色表演常见问题评析[J].卷宗,2015,(7).

[3]傅楠.简析廉政文化的功能[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4]张凌林,李建洪.文化视域中的反腐败与廉政文化建设[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3,(3).

[5]卢岳华.泛廉政文化视野中的领导者角色定位与角色链整合[J].领导科学论坛,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