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创新性教学模式

古代文学创新性教学模式

[摘要]

中国古代文学课博大精深,历来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的专业必修课,而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关键,应是建立适应时展的教学模式。基于古代文学创新性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其教学模式解决问题的方法两方面,略作讨论。

[关键词]

古代文学;教学模式;创新性;文学素养

中国古代文学课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的专业基础课,跨度大,课时多,从先秦到近代,历时千年,内涵丰厚,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块。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规律的展示,使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状况,获得相关的基础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的阅读鉴赏、分析评价能力,提升其文学素养。而为了更好地实现此目标,形成一个有效的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是必要的。

一、古代文学创新性教学模式的内涵

(一)知识传授与文学素养的渗透

大学的教育功能不仅是教育培养各专业、各学科领域的专门人才,更在于造就人,养成健全的人格、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不仅成为有知识的人才,还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叶朗先生说:“人文学科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精神塑造。”古代文学教学的当代意义,其实是和这门课程的人文性紧密相连的。作为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要以一颗高度负责的心把所讲授的内容与当今的社会现实人生联系起来,在当代与古代的文化精神对比之中发现问题、辨别是非,从而引导学生去理解把握现实人生,塑造出直面当下的健全的、独立的人格。基于此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在领悟古代文人艰难心路历程,透解“发愤抒情”和“穷而后工”的内涵,进而渗透砥砺教育,以古代文人上下求索、九死不悔的执著向上之路去引导大学生,使他们成长为胜任讲台,胜任引导心灵的教育者。

(二)理论教学创新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理论教学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难点,因为它直接触及了专业性、学科性与实用性、适用性之间的矛盾,由此理论教学改革成为高校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为此,结合教学实践,形成了古代文学理论教学的系统性改革工程。首先,打破旧有的解读模式,融入新的教学机制,激发学生的探求潜力。重新建构作品文本解读的思维机制,改变了传统文本强调割裂、单一,重视字词文面意义的解读模式,代之以新的突出作品整体、文人精神世界、文人身心状况对文本创作的影响,从而以全新的文本世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索潜力。其次,重视学科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突出文学本质属性,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学中,从专业根本学科性质和作品与文学史构建关系等角度,思考古代文学教学学科知识综合化改革途径和文本探新对文学史建构的影响,注重学生驾驭专业学科知识、提高独立思考能力。融汇各学科知识,对古代特殊时代的诗作深度阅读,结合时代精神重新解读,不仅拓展学生阅读视野,还有力促进了教学相长。再次,创新教学理念,提倡涵养师德,立德树人。教师自身成长与学生培养之间的有机互动关联,教师不仅有才、更要有德,要形成独立的健全的人格,不断涵养师德;更要应用智慧,巧妙处理古代与当代、古人与今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使古代文学的理论教学充满生机与新鲜的活力。

(三)创新多媒体教学方式,真正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教学中全力探究古代不同文体教学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特点,诗词强调画面、意境,散文突出格调、色彩,小说侧重线条、故事,戏曲重在演唱、风格。同时,对丰富的教学资源大力整合,将最适合学生的材料集中,极大地提升古代文学的教学质量。

(四)服务基础教育的新理念

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古代文学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专业性,又始终贯穿课程教学服务中学语文教育的教学理念,逐步完成中学语文教材经典古诗词文富有个性的解读,深度鉴赏中学语文所涉古典诗词的著作,解决课堂讲授的延伸问题,为基础教育服务。总之,为了人文素养的提升,学生能力的增强,建立新型的教学体系,打破单一教学模式,创立了古代文学教学的新模式是必要的。

二、古代文学创新性教学模式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一)融会各学科,多元化教学

1.融汇各学科。

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古代文学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专业性,又注重将文化史、美学史、思想史与文学史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在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分析中更有理论深度,让他们知其然的同时亦能知其所以然,在走上讲台面向中小学的语文教育时才能游刃有余。各学科的交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适应社会的变化,增加竞争力,同时为其将来的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2.多元化教学。

课堂教学,全力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采用专题教学、启发式与互动式教学、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相互促进。当今,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已历年所,但传统的以为教学即讲课、“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仍然未见改观,尚是大行其道。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肃然听讲,纵然当时讲者用心,听者有意,课堂上两厢情愿,一片和谐,但课后学生的收获却是忘多记少,微乎其微,何谈“垂?而入,?载以归”?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应该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此,一是要注意形式的灵活多样,可以采用布置课后作业、组织科研小组、开展课堂讨论、开设网络学堂、鼓励学生讲课等等形式。二是要通过考核进行有效的管理,督促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不但能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会学知识,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此外具体教学中,打破传统教材的固定思维,从主题和构思设计诗的新的讲解思路,推陈出新,突破旧有讲解模板,创新讲解思路。文本解读中,我们走近作者,做到最切合当时时代的解释,同时注意古为今用,发挥古代文学的现代价值。既要引领学生走入历史时空,体验作家作品彼时彼地的人文境界,又要走出来立足当下,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学中体现的文化精神、古人的人文境界、生命哲学的当代价值。用古人的心路历程砥砺当今弱不禁风的学生,使他们有健全的人格。

(二)教学科研相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古代文学教师十分注重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在教材的修订再版时,将研究成果编入教材,使教材内容得到及时更新和充实。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关注古代文学的学术发展动态,适时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学术含量,及时将研究成果、在研究过程中了解的发展前沿及研究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融入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培养其科研能力,为其今后的深造,在古代文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古代文学教师应充分利用科研成果,将学术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形成了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编写新教材,打破旧传统

古代文学的内容本身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不像我国现当代文学那样,具有很强的时代色彩、更新很快。建国之后编著的教材,具有一定的时代色彩,但其基本观点还是比较稳妥的,因而被使用多年受到众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生的好评。但古代文学旧有教材亦有缺点,就是名词老化,解读方法陈旧,所选篇目不精;基于此,在教学中应该尝试编著新教材,新的作品选,补苴罅漏,荟萃精华,所选作品既要有历代传诵的佳作,亦应有代表某种风格但却被前人忽视的作品。在服务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新理念下,关注中学教改,深度鉴赏中学语文所涉古典诗词的著作,注重正文解析、链接相关阅读作品,由点到面,拓宽知识,打破旧有的解读机制,同时解决课堂讲授的延伸问题。

(四)采用先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应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及时了解古代文学前沿动态,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多媒体的使用是课堂教学现代化的标志,巧妙使用多媒体的图片、音频、视频会提高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增强教学效果

一方面是教学团队成员之间,经常性的经验交流、学术资源共享,另一方,师生之间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增强教学效果。由此可知,古代文学创新性教学模式内涵深厚,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有效,能使老师学养增加,学生文学素养提升,使古代文学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作者:赵彩娟 单位: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