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语境下的古代文学课程

当代语境下的古代文学课程

一、当代语境下古代文学课程体系的多维构建

当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已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构建全新、多维的教学实践体系,以增强古代文学教学的现代气息,提高古代文学的学科魅力。

(一)编写适应学校教学实际的教学大纲,确立少而精的知识体系及以“史”为纲,以“作品选”为本的教学原则

当前,《中国文学史》教材多种多样,各有特点。但大都篇幅庞大,难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之内完成教学任务,因此编写适应学校教学实际的教学大纲尤其重要。在大纲中,应强化基础,突出教学重、难点,确立少而精的知识体系,为教师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依据和准则。尤其要妥善处理文学史与作品的关系,确立以“史”为纲,以“作品选”为本的原则,强调原典教学。文学作品是文学史形成的基础和主要构件,折射了文学的发展历程。读者正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感知、欣赏和理解,来把握作家的理念与创作、文体的产生与发展、文学现象的诞生与演变等过程,并进而把握整个古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可以说,讲述文学史是从宏观视角认识文学作品产生的客观条件及其在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价值,解读作品则是从微观角度考察古代文学史的形成基础。借助文学史背景揭示作品内涵,可以延伸学生的审美思考,拓展其理解的维度;以具体作品为例印证文学史现象,则可以训练学生的史学思维,培养其科学合理的文学史观。“文学史”和“作品选”先天具备的关联性和不可分割性,决定了讲授者不能将它们判然分开。那种侧重“文学史”而忽略“作品选”的教学,无疑只是在形式上提高了效率,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际教学效果则可想而知。

(二)完善课程结构,建设基础课、选修课及学术讲座相结合的网状课程体系

社会需求的多层次,人才模式的多样化,知识结构的多领域,要求教育与时俱进,具备科学合理的教育模式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并重的教学形式。就中国古代文学而言,课程内容广博浩繁,因而强化基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展示亮点至关重要。而建设基础课、选修课及学术讲座相结合的网状课程体系不失为积极应对的合适途径。基础课是教学的重点,强调基础知识的积累,着重于“面”的拓展;选修课是基础课的补充,强调探究性学习,突出知识的研究性与前瞻性;学术讲座重在知识点的纵深,着眼于能力的提高。三者统筹安排,相互衔接补充,构成一个网状的立体教学体系,既促进了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也有利于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选修课的开设,就文体而言,可开设古代诗歌研究、宋词研究、散文研究、戏曲研究、小说研究等,以理清主要文体的发展线索,使基础课所学的文体知识更加深化、系统化;就文学史论来讲,可开设古代文论、文学思潮研究、文人心态研究。对文学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作家、经典,则可开设专题研究,如神话研究、《诗经》研究、《庄子》研究、《史记》研究、《红楼梦》研究等,使学生加深对主要作家、经典作品的理解,提高相应的研究能力。也可开设一些跨学科研究的选修课,如经学与文学、儒家思想与古代文学、宗教与古代文学、中西戏曲比较研究等,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此外,还可增开地域文学选修课,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理认同,激发学生爱国爱乡的热情。选修课应根据基础课的学习进度,面向不同的年级循序开设,既避免重复,又相互补充。在此基础上,每学期再适度安排几次学术讲座,介绍学术前沿问题及治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上述三种课型,共同形成立体的教学体系,适应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三)更新教学观念,增强古代文学教学的现代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研究意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首先,要增强古代文学教学的现代意识,提高学科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从事基础教育必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就古代文学而言,就是要突出教学内容的现代意识。在当前经济社会,古代文学课程没有很强的市场性和实用的技术性,教学面临窘迫和尴尬。古代文学教学必须直面挑战,用发展的眼光研究教学,以当代人的目光审视教学,尽可能增强教学的现代气息,提高学科魅力,使古代文学教学焕发活力和激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就是要改变过去就古论古的习惯,通古察今,古为今用,用现代意识观照古代作家的人格心态及人文精神,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成长提供合理的借鉴。事实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所授内容都是中华文化的优秀遗产,与今人在精神上有着诸多的交合。《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古人这种强调革新、力主创新的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周易》有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象传》有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对我们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透过《离骚》可以看到屈原深沉的忧世、愤世精神和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责任感;透过阮籍、稽康,可以看到魏晋名士们那种对人生艺术化的自觉追求,那种不为外物所累,率性而为的言行风范,那种对个性的向往及自我表现的要求。这种情操美、人格美和个性美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着现实意义。对激励当代大学生树爱国之心,立高远之志,张扬个性,勇于创新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有效利用古代文学得天独厚的经典资源,诠释古代文学遗产所蕴含的邦国情怀和人文蕴涵,激活作品的内在价值;尤其要冲破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的樊篱,把当代人文意识融入古代文学,拉近古代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唤起学生的强烈共鸣,让他们从故纸中发现、吸收鲜活的思想营养,取得育化心灵的效果。其次,要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钱穆先生曾说:“人才从学术中来,要从学术来培养人才。”研究意识的培养、治学门径的引导,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不仅要立足于蓄志养气、崇美扬善、怡情悦性等人文素质的培养,把知识传授和学术研究相结合也应是其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学中要注意追踪学科前沿,将最新研究成果展示给学生,同时要破学科,跨文化,纵横古今,多角度整合教学内容体系,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学术意识和学术品格的培养。例如,将古代文学教学与当代文学、文化学、民俗学等相结合,用当代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来诠释古代文学现象,比较古今文学的表现手法、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异同,揭示古代文学对现、当代文学的影响;或者借助西方文艺理论来解读和阐释古代文学作品,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讲解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的联系;又或者从横向结合的角度,将古代文学的教学与史学、哲学相联系等等。

(四)丰富教学手段,把多媒体教学和数字化、网络化资源综合运用于教学

在科技与教育紧密结合的今天,以多媒体手段和网络技术辅助教学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信息量丰富,而且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形象,既可以有效缓解授课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又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意识。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则强调,该原则是“一个最高的基本的教学原则”。在古代文学的学习中,文字理解上的障碍,往往使学生望而却步,兴味索然。而时空隔阂、生活阅历尚浅等原因,又使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流于表层,难以与作者取得共鸣。多媒体教学则可将传统教学条件下一些难以呈现的教学内容化为逼真可感的画面,借助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活动视频等多种形态的媒体信息,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以多感觉通道、多表征形式的外部刺激,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并用,触发联想与感知,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与审美感受,达到对作品内容具体而深刻的理解,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事实上,“读图”原本就是中国古代最悠久的阅读传统之一。所谓左图右史,先秦典籍多有图文并置者,如《周易》即文辞与图像并存;《山海经》则原以图画为主,文字是对图画的解说;图文并重是中国文学发展史的特征之一。当文学史内容以图像形式呈现于课堂时,其教学效果远非单纯的口述所能企及。以诗词歌赋而言,其文本往往渗透着音乐元素,将相关音频、视频链接到课堂教学中,借立体化的文本空间,阐释相应的文学史概念,还原文本生成的历史文化情境,对发掘中国古代文学史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成效显著。借助网络,采取交互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大大强化教学效果。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谈”的单向沟通居多,真正意义上的心理交流有限。网络技术为师生提供了超越时空的、开放的交际环境及心灵沟通的可能。电子信件、用户留言等都是实现网上交互学习的有效方式,而建立“中国古代文学学习网站”更是一条重要途径。网站可分设学习区和讨论区,其中讨论区又可设立专题讨论,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学生各抒己见,争鸣思辩。学习区则可设立三大板块:一为文学评论区,发表学生有关古代文学的见解或论文;二为文学创作区,发表学生的习作;三为资源共享区,学术动向、精品课件、名家授课录像、文史图片资料和古籍电子文本等,还可建立名家名作影视资料库,供学生参阅。大量网络资源也可充分运用。诸如中国社科院“中国文学”网、中国学术期刊镜像网、超星图书馆以及“中国国学”网《国学宝库》数据库、南京师大网《全唐宋金元词文库及赏析》数据库等。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打开一个学习与探索古代文学的新天地,无疑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学习资源的数字化与网络化,使教学过程不再是简单的“讲”与“听”,而是交互学习的双向信息交流,从而增加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感性认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当然,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先进的教学手段不应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板书、语言描绘、肢体手势、师生情感交流等传统教学手法仍然是十分有效的,只有教师和多媒体两方面的优势都发挥出来,才可堪称完美的结合。

(五)改进教学方法,确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体系

斯皮维等建构主义学派认为:当个体参与意义的建构而不是被动接受由环境直接传送的知识时,学习就发生了。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主动者、灌输者,学生则成为旁观者、被动接受者,其主体意识无形中被弱化,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功能承担,而知识传授也变成了教师单向的信息发送。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体”教学理念,结合教学实际,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对重点而难度不大的问题、学术界的热点话题,可采用探讨辩论式教学法。教师提前布置论题,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形成自己的基本观点,课堂上各抒己见,思辨争论,教师则穿针引线,适度引导。探讨辩论模式,强调了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较复杂却又非重点的问题,可采用指导协作学习教学法。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指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协同互助中展开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了交流、协作能力。其他如读书指导法、比较法、研究法、情境法等,都可综合运用于课堂,促进教学。要加强对学生的课外读书、网上读书活动的指导。教师在授课的每一章节均应列出相应的课外阅读书目,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及网上图书资源,扩展古代文学作品阅读的广度与深度。教会学生检索、查询阅读资料,正确使用工具书,提高其运用文献资料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结合课外阅读认真做好“读书卡”,记录自己的感想与收获,教师定期检查、批阅,并作为日常考查学生读书、学习能力的参考。此外,配合每学期的教学内容,开展丰富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也是良好的学习途径。如要求学生对诗、词、戏曲、经典小说进行改编,并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投入,充分展现个性和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还可以举办一些诗词名篇朗诵会,使学生在反复体味吟诵之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是一种很好的审美体验。

(六)打破书面考试的单一模式,建立综合考核、全面评价的新机制

考试是检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考核是以知识评价为主,事实上,对古代文学课程而言,其教学主旨有四,即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个性的陶冶与传统的继承。仅以“知识的传授”替代课程教学的全部显然不妥。而要想全面考察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则需变通考试模式,采取多元化方式。首先是试卷题型多样化。即尽量改变传统僵化的题型,增加判断改错、赏析、分析题型,还可将古诗词创作题作为附加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分析题、论述题也可以采取选做题形式,让学生考试有更大的自主空间。其次是考核模式多样化。在长期的应试教育过程中,学校多把书面考试尤其是闭卷考试作为学生课业和心智发展的唯一测评方式,有失狭隘与局限。对于古代文学课程而言,可以采用书面考试、口试和课程论文相结合的形式。书面考试以闭卷和开卷相结合的方式为最佳。闭卷考试部分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开卷考试部分则旨在呼应教学实践,着眼于突出古代文学课程的文化承载和传播功能,例如可以出几个综合性论题,让学生选择其一,写成两千字以上的文章,这对学生查阅资料、理解作品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一个综合考核。闭卷和开卷相结合的考试方式与传统的全闭卷的考试方式相比,改变了学生完全被动学习、死记硬背的状况,不仅掌握古代文学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把“古代文学”置于文化高度来体悟,要求学生在对知识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挖掘、分析评价,既训练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又使他们深刻领会了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实现了课程的文化传播功能。

二、结语

就口试而言,可以设定为课堂讲述。如一些作品的赏析,就可以采取让学生讲述的方式,考核学生的赏读能力。而课程论文则可以全面检验学生的学识和能力,尤其是对于高年级学生更有意义。教师可以在学期中后期布置数个有一定深度的论题,让学生择一完成,到期末上交一篇规范的论文,作为期末考核成绩的参考。

作者:金文凯 单位:福建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