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古代文学关系综述

国学与古代文学关系综述

一、古代文学作品的经、史、子、集四部

1、经部

比如在中国的古代诗歌中,在其表象特征上尽量委婉含蓄,在意境的追求上,则要求言有尽而意无穷,同时还追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均体现出了其思想上的折中与中行,也就是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因此,对于古代先秦时期儒学思想以及宋明时期理学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理论的范畴以及审美观念。同样的,儒家思想对于刘勰《文心雕龙》一书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说其构成了该书最核心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在《文心雕龙•序志》中就已经写到,“擘肌分理,唯务折衷”是作者进行创作的基本方法。这充分地说明了刘勰对于儒家思想的认同及推崇。因此,只有对儒家经典的主要思想及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和掌握,才能充分地体会到《文心雕龙》这本文学理论著作中的主要思想,才能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进一步的发展。

2、史部

史部主要收录的是史书,包括正史类、编年类、杂史类、别史类、时令类、职官类、地理类等十五类。在此部分,《史记》是不可不读的。《史记》最初被称为“太史公书”或是“太史公传”,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最主要的特点便是同时记录了各大家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也就是所谓的“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在《史记》中,我们可以充分地了解到“大江东去楚王流芳”的项羽、“文武双全英风伟概”的蔺相如、“戎马一生终难封侯”的李广李将军、“旷世奇才悲凉收场”的淮阴侯韩信等诸多英雄人物。我们均深刻地感受到其浓郁的悲壮色彩,画面宏廓,意蕴深远,悲剧气氛浓烈且具有强烈的传奇色彩。我们在对其中的主要人物有了通彻的了解之余,也为司马迁的个人经历感慨万千。除了认识伟大的人物,我们还可以从中全面地认识一些成语或是名言警句。比如“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等等。《史记》不仅开辟了通史体裁,建立了史学的独立地位,更对古代的小说、戏曲、传纪、散文等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比如冯梦龙的小说《东周列国传》便是取材于《史记》,《赵氏孤儿》《霸王别姬》同样也是取材于《史记》,当然还有许许多多。唐太宗曾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英国哲学家培根也曾说过“读史可以明智”。毋庸置疑,《史记》对于人们进行国学研究,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促进个人及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子部

子部收录的主要是诸子百家的著作以及类书。包括有儒家类、兵家类、道家类、释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学类、杂家类等十四类。对于古代文学思想的研究,首先是从体验文学作品开始。体验文学作品,除了要求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外,还需要具备超群的审美能力。具备了审美能力,才能深入作品之中,才能捕捉作者的内心感受,才能从作品中取得共鸣。从而在情感上受到感动,在感动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再通过透彻的理解进行评价,进而得出作品中所蕴含的主要思想与情感价值。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主要以儒家和道家为例进行解析。在子部这一部分中,儒家崇尚的是“礼乐”和“仁义”,提倡的是“中庸”和“忠恕”。而道家推崇的是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老子与庄子是该思想的主要代表。其中特别是以《庄子》一书为代表的著作充分反映了其主要思想及倡导的理论。《庄子》一书不管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社会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在这一书中,其内容大量采用虚构的寓言故事,想象奇特,生动传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艺概•文概》中曾说其“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可见庄周已经将文学语言发展到一种非常高深玄远的境界,对之后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庄子》一书,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在哲学上同样成绩显著。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与老子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并称为“老庄哲学”。在其思想中包含着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之中,同时又是相对的。“道”是庄子哲学的基础和最高的范畴,是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主要观念。庄子认为“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生于天地之间,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倡导要顺应天道,摒弃人为。在其《齐物论》中,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其主观思想便是按时顺命、逍遥自得。没有充分地了解庄子的主要哲学思想和文学理论,就无法对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及其精神世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也就无法对他们的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4、集部

集部收录的主要是诗词总集以及专集等,其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五大类。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主要对《楚辞》进行深度解析。楚辞是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文体,带有浓重的地方色彩,后经汉代刘向整理成集,命名为《楚辞》。这部作品不仅包含了诗人屈原的作品,同时还包含的有宋玉等“承袭屈赋”的作品,是一部对我国的文学史产生重要影响的作品。楚辞主要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仅有其独特的地方音乐,还有独特的土风歌谣,同时由于当地巫风盛行,因此,楚辞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同时,还带有浓厚的巫文化色彩。姚华曾在《论文后编•目录》中说过:“楚辞者,楚人之辞也。随凤兮沧浪,已载前籍,而《骚》尤深远,其辞若跌宕怪神,其思则缱绻恻怛。”屈原的《离骚》可以说是《楚辞》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政治抒情诗。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充分地感受到诗人自身因遭受谗言而被陷害的苦闷和忧愤,在抨击黑暗现实的同时,表达了自身坚持“美政”的理想和信念以及“九死而不悔”的斗争精神和爱国热情。

二、国学与古代文学思想的关系

1、国学与古代文学之间相互渗透

对国学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各个学派的思想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促进对古代文学史的深入学习。同样的,对于古代文学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国学的真正内涵,促进国学研究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兴盛。比如,我们在学习宋学的时候,不仅要知道其宋学最基本的核心是儒家思想,是由韩愈等开启的,其作用是将儒家思想由外转向内。经过两宋理学家的共同努力,宋学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为完备、最为精致的理论体系。它所包括新学、洛学、关学、蜀学等,相互之间的主要思想及价值追求均有所不同,究其原因,主要是与当时的政治有关。宋学内部产生分歧的起因则是北宋时期的党争,但不同于其他时代权势的争斗,他们之间的竞争是君子之争。宋学内部虽存在竞争,但从整体的思想上是保持一致的,都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点进行。在当前时期,对其主要作品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不仅使我们充分地了解宋学的主要思想和文学理论,还可以进一步地促进宋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2、国学可以更好地凸显文学的主要思想和观念

在对古代的作家进行分析的时候,可以帮助我们全面地认识作家的文学及其他各个方面的成就。比如在对欧阳修进行研究的时候,更多的人关注的是其文学方面的研究,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其他方面也是成绩斐然的。比如在经学、金石学、史学、考据学等方面都是有所建树的。欧阳修著的《集古录》,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金石学著作,其收录了周秦至五代金石文字跋尾有四百多篇,均是其在做官之余,广为收集而成。苏轼曾对该书赞曰:笔势险劲,字体新丽,用尖笔干墨作方阔字。这亦自然之事,本身编纂的是金石学,方竣字里行间自不免沾染些金石气息。欧阳修对金石学的研究,深深地影响了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他们共同编制的《金石录》便是循《集古录》的体制进行。同样的,为史学、考据学、文献整理和金石书法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客观公正地评价国学有利于对古代文学思想的认识

对古代文学学术研究进行评价,许多人都能很好地把握标准和原则的,都能进行公平客观的评价,但对于国学,许多人还是不能很好地对其进行评价。大多数人搞不清楚中国国学的本质是什么,其价值又是什么,对中国的发展又作出了怎样的贡献。何炳松早在1929年就发表了一篇名为《论所谓的“国学”》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鲜明地提出“中国人一致起来推翻乌烟瘴气的国学”。由此可以看出,有许多人认为国学界限不清、来历不明,是对本国古代文学的践踏,甚至在今天这种现象依旧存在。但不管是怎样的一种态度,都应该明白从学术史方面来说,国学包括的范围太广,但也正是它包含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才可以使我们在对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某一方面内容进行纵向研究的同时,还可以放在更大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横向研究。只有这样,才可以全面地促进当今社会中的人们对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整体、全面、系统地认识。

三、结语

总之,通过国学来进一步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就要不断地对古代文学思想进行整体的了解和把握。我们可以对经、史、子、集四部中不同的作品及思想进行深入的阅读与体会,真正地感受并掌握住其主要文学思想及理论,从而才能有效地促进自身文学修养的水平整体提高。

作者:蔡朔冰 单位:河南商丘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