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措施

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措施

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体系中的关键内容,现今流传和学习的文化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延伸和分裂出来的。随着各国文化的交融,有很多具有国家特色的文化在逐渐消失,我国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通过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对学生的外在追求和内在修养进行熏陶,使学生能够在时展下具有优秀的道德修养和健全的人格。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素质教育提倡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育者转变教学方式和态度,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阶段,对家长和教育者存在着一定的逆反心理。教育者或者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不当有可能适得其反,增大学生与教育者的隔阂。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间接性的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和做事的道理。初中教育阶段是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养成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对学生一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和知识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1]。通过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例如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教育学生在学习的过程需要勤思考,认真钻研。在“大道之行也”的学习中开拓学生的格局,在大道实行的时候,天下是大家的,将传统文化与我国目前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诚信、友善、爱国的品质。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对学生的学业有多帮助,还能培养学生的优秀道德品质的文化修养。传统文化在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同时,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会变得更加地谦逊、有礼和文明,成为新时代背景下有知识、有涵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2]。

二、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渗透现状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互联网时代下,海量的资源和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眼球,新的技术与理念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学生接触各方各面的知识与信息,是非观和价值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扭曲,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变得刻不容缓。但是,目前我国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渗透情况不是很理想。具体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水平低

教育者的教学水平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教育者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决定着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所占分值。目前,有很多学校的教育者都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接触到的科学技术比较多,对传统文化教学不重视。教育者一味地依赖教学课件和设备,在网络上查找教学资源,然后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在教育者“填鸭式”教育中,找不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积极性不高。教育者的教学水平低,古代文言文存在着一词多义和多解的情况,教育者的知识水平低对文言文的理解不到位,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误导学生。教育者使用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在传统文化教学中教育者让学生借助教学资料,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对参考工具书的依赖越来越大,失去了自身阅读和理解分析的能力,不能掌握正确学习古文的方式[3]。

(二)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育者在教学活动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陋室铭》的教学中,教育者领着学生阅读了两遍原文,然后直接将译文翻译给学生,学生将教育者的知识点记录下来之后就开始背诵文章。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学生无法感悟到,学习这篇文章的价值变得微乎其微[4]。学生没有与传统文化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无法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教育者重视教学结果,轻视教学过程,使用单一古板的文化渗透时,无法达到真正教学的目的。

三、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渗透措施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渐渐消失,有很多的初中生知道很多游戏中的角色,却不知道秦皇汉武是谁;有很多学生知道腾讯、微博的创始人是谁,却不知道我国的开国元勋有哪几位。青少年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学习并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很有必要。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能够促进文化的延续与传播,塑造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丰富教学资源,渗透传统文化内涵

在信息时代中,教育者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在网络上寻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学资源,做好课前设计和准备,为传统文化渗透夯实资源基础。将语文教学活动与传统文化知识结合在一起,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例如在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中,教育者可以利用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导,使用多媒体屏幕,为学生营造一种传统文化的氛围,使学生在边读边看中感受古人的淳朴,体会古人的归隐心态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去阅读一些古代经典[5]。

(二)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语文教学材料中有很多优秀的古诗文著作,其文化内涵深厚,涵盖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俗、建筑、饮食文化和伦理道德,教育者需要使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向学生展现出来,使学生能够充分地了解古人的思想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使用课堂提问、创设教学情境和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接触到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的潜在意识,通过阅读大量的古文资料,丰富学习内容。教育者可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去参观一些怀古景点,通过自然与文化的融合,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可以带领学生对参观孔子庙、大雁塔、各类文化博物馆等等,通过身临其境的接触和感受传统文化,使学生领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习惯。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朗诵,并将传统文化与道德实践结合,对学生的行为活动进行指导和规范,将传统文化精神发扬光大。

(三)组织传统文化活动

目前,很多学校已经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学习,定期举办文化节,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特长,举办琴、棋、书、画比赛等等。能有效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在小组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可以安排小组任务,每个小组在下一节语文课上都讲述一个中华民族的传统或者故事典故,学生在晨读和晚自习的时候自己查询资料,或者小组讨论,大家积极地将自己小组查到的知识典故讲述出来,全班同学在查询和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了中国有很多优秀传统。提高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对传统文化了解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6]。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很大的意义和价值,在民族文化日益消逝的社会背景下,加强对下一代中华儿女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传统文化的内涵,学习古人的高尚情操。在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中,培养学生的风骨;在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在《论语》的“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中教导学生要珍惜时间,切莫做无用的悔恨。教育者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传承下去,使我国传统文化能够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史艳霞.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1):113-114.

[2]柏花.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研究[J].成才之路,2017,(6):25.

[3]许殊红.试分析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新课程导学,2016,(18):35.

[4]钟剑连.文明长久渊源传承———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1):91.

[5]冯小兵.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途径[J].读书文摘,2016,(28):383-384.

[6]李雪峰.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下),2017,(5):169.

作者:张立林 单位:甘肃张掖市青西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