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分析(3篇)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分析(3篇)

第一篇:大学生生命教育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

摘要:

大学生生命教育在大学生正确生命观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今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存在着生命本体的疏离,生命价值的过度功利化,价值理性的疏离,精神生活的空虚化等诸多困境。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本位、价值理性、生命意义、生活教育等思想对于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具有极其深刻的借鉴意义。要想走出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困境,必须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和大学生生命教育在教育内容、教学活动、教学主体、教育氛围等方面的融合,给生命教育注入新的精神与内涵。

关键词:

传统文化;生命教育;工具理性;价值理性

基金项目:

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角色认知视角下的中学教师师德建设研究”(编号:15gb198)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人们不仅享受着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成果,也面临着多元的价值选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现代西方文明的不断涌入,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激烈的碰撞,传统文化体系面临着被抛弃与颠覆的危机。旧的价值体系面临解体,而新的价值体系尚未确立,加上网络媒体负能量信息的传播,社会价值观正面临着失范的危机。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其个体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稳固,自我意识模糊,角色定位欠妥,在社交媒体多元价值话语的碰撞中,很容易产生激烈的思想冲突,走向偏激,迷失自我。一旦人生失去了方向,生命失去了意义,便陷入“生命的困顿”之中。所以,必须重视大学生生命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意义观。

一、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面临的多重困境

生命教育离不开对“生命”内涵的精确把握,对“生命”一词理解的深刻程度将直接影响着生命教育的广度。肖川认为“生命”不仅仅指“人之生命”,更应该关涉一切“有生之命”,如动物、植物等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生命。[1]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却带来了日益滋长的人类中心主义,使得人类漠视自然界的其他生命,对其他生命的存在失去了应有的敬畏之心。比如:面对伤害动植物的行为,大学生都表示没什么感觉。[2]践踏草坪、伤害小动物的行为更是屡禁不止。种种现象说明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淡薄,大学生生命教育面临着多重困境。

(一)生命本体的疏离

生命教育理念由美国人杰•唐纳•华特士于上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主要致力于预防自杀、药物滥用、吸毒、暴力行为等伤害生命情况的发生。[3]如今,大学生对生命本体表现出渐渐疏离之态。据统计:大学生的自杀率是其他同龄人群的2~4倍,是我国大学生除意外伤害导致死亡的第二位死因。[4]不仅如此,马加爵、药家鑫等大学生伤害他人生命的极端行为都折射出部分大学生对他人生命的漠视。生命之花还没有等到美丽绽放便枯萎。因此,培养学生的生命本体意识,使其意识到生命的珍贵和脆弱,进而引导学生敬畏和保护生命,仍然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生命价值的过度功利化

启蒙运动确立了理性的主体地位,理性成为至高无上的法则。人类运用这一理性法则实现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成果。理性思维集中表现为工具理性。韦伯将其解释为:它是一种强调手段的合适性和有效性而不管目的的恰当与否的理性。[5]工具理性不问动机的合理性而只追求运用有效的手段来达成理想的目的,取得丰厚的收益。而且工具理性在科技经济领域里的极大成功被迅速扩张到一切领域之中,结果是人变成物质的奴隶,遭受着剥削挤压之痛,人被异化,丧失了原有的自由和信仰。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盛行。大学生能敏感地觉察到社会风气和主流思想。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价值判断趋向中,选择“功利化和实用化”的大学生占44.9%,而选择“崇美尚真”的大学生仅有10.1%,可见“物化”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实用主义、个人主义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生活。[6]关于如何看待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时,仅有32.59%的学生表示赞成,而41.6%的学生表示此种价值观在开始慢慢淡化,甚至有9.94%的学生认为追求自我的满足才是最重要的。[7]这说明以社会集体为本位的传统文化价值观正遭受着冲击与挑战。大学生的价值观变得过度功利化和个体化了。

(三)价值理性的疏离

随着工具理性思维的蔓延,受社会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大学教育也开始呈现“功利化”倾向。为迎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学教育把大部分财力物力投入到短期内高回报高收益的实用性专业中去,过于偏重实用技能的训练和提升,而丰富生命、涵养生命的人文学科被忽视。大学教育过于注重学生实用技能的获得和学生就业率的提升,教给了学生“何以为生”,却没有引导学生思考“为何而生”。这种功利教育的背后是人文精神的缺失,生命的情感与体验,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等等这些鲜活灵动的生命问题被忽略。功利大学教育下的学生有能力有技术,但却失去了丰富的情感和爱心,生命真实的体验越来越少。教育应该面向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而这种过于功利的大学教育却疏离了教育的本质和初衷,疏离了个体生命健康成长的需要。

(四)精神生活的空虚化

工具理性引导大学生重视达成目的的手段,但它中性的性质无法给出大学生生活的目标与意义。没有信仰作为精神支撑,大学生很容易迷失在不断增长的物质欲求中,以躲避生命的空虚。超过一半的学生感觉大学生活没有乐趣,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和娱乐节目,在激情的狂欢过后,空虚、无聊,内心焦虑不安接踵而至,有的大学生甚至会患上抑郁症。[8]“精神家园”的荒芜,使得大学生感到迷茫,无所适从。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教育因子

要解决上述大学生面临的心灵与精神危机,回溯到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传统,发掘古老文明的卓越智慧,使当代人能够吸取有益的养分,以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坚定的信心去迎接人生的挑战,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生命教育中新的方向和选择。[9]著名哲学家牟宗三先生说:“中国的文化是关于生命的学问。”[10]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中处处流露着浓浓的生命关怀之情,其对生命本质的追问,对生命价值的探讨,对生命意义的寻求,都是当今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值得借鉴的宝贵资源。

(一)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本位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周易》提出:“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德”充分肯定了生命的价值,反映了中国文化将创造生命视为宇宙最高尚的美德。儒道两家皆从生命的本体论出发,思考生命的本质,叩问生命的价值,处处流露着真诚的生命关怀之情。

1.爱己。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敬畏生命是儒道两家文化共同提倡的。“‘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孝经》),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和名言都表达着对人自身生命的关怀和敬重,体现着浓浓的人文关怀。孟子的“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孟子•尽心上》)则更为具体地表达着对生命的关心,让生命远离危险之地,保护好自己免受伤害,保证生命安全是做人最基本的行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篇》),荀子则比较了人与其他生命的特点,指出人不只有自然本能,更有道德智慧,是比动植物更为高级的生命存在体,因此人的生命最为尊贵,要热爱自己的生命,让生命绽放光彩。道家也充分肯定了人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道德经•二十五章》),道家认为人的生命是与道、天和地一样在宇宙中的伟大存在,人生命的崇高地位是仅次于道、天和地的。除了从理论层面上讲人生命的珍贵,在实践中,道家认为治国兴邦的前提是要珍惜爱护自己的身体。“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道德经•十三章》),道家认为只有珍惜生命,爱护自己身体的人才能担当重任,治理好国家。

2.爱物。“天人合一”作为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天”作为宇宙最高的本体,创生万物,化育万物,赋予万物平等的生命,并推动着生命的发展,使得万物生机盎然,生生不息,这是“天”的创生之德的体现。“天”的创生之德内化于人的内心即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富有仁德的人们懂得大自然的每个生命都有存在和成长的权利,因此应该像“天”化育生命那样,尊重爱护一切“有生之命”,对生命存有一颗敬畏之心。张载认为自然万物与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他们是我的同胞、父母、兄弟,要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热爱他们的生命,这体现在他的“民胞物与”思想中。

3.爱人。儒家认为“仁”德是有着创生之德的“天”德在人生命中的显现。仁,从人从二,代表两个人相亲相爱,相辅而行。广义的“仁”即“圣人之仁”,表现为自我完善的情况下,济世利民、造福人类,与“天道”合一,因而是最高境界的“仁”。狭义的“仁”即“君子之仁”,主要表现为向内严格约束自己,向外而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在生活实践中,“爱人”具体表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朱熹将其解释为“忠恕之道”,即设身处地地为别人考虑,推己及人,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不要强求别人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也尽力帮助别人做到。“仁者爱人”的精神应当由近及远,由亲及疏地散播开来,最终达到“圣人之仁”。中国传统文化指引大学生正确对待自然界的一切生命,珍惜生命,重视生命的价值与尊严,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维护人际和谐,培养人际信任,用一颗仁爱之心感知世界。这种生命本位的思想资源将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性思想

人的精神有着多种存在形式,工具理性只是其中之一,意志和情感则是另一种存在,这种存在形式表现为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强调手段的合适性和有效性,它重效率和结果;价值理性强调动机与目的的纯正与否,重视道德和规范。梁漱溟先生认为西方、中国与印度文化有三种不同的路向:“西方文化以意欲的向前要求为根本精神;中国文化以意欲的自为、调和、持中为基本精神;印度文化以意欲的反身向后为基本精神。”[11]三种不同的路向表现出三种文化的各自特征:西方文化精神主要是积极进取、解决问题,这表现为工具理性的精神以及科技的发展。中国文化精神主要反观自身,反求诸己。当外在与内在的矛盾不可调和时,调适内心,得到心理上的平衡和满足,这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性以及人伦规范。印度文化精神在于彻底消除问题,问题不再是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佛教的空性智慧中。现代西方文明的发展已趋向极致,西方文化自身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困境已经无能为力,而中国文化作为早熟的文化,其中的价值理性精神,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危机中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优势。

1.儒家。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古老的儒家思想中就有所区分,即儒家所说的“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儒家认为“德性之知”涉及生命的终极关怀,关注生命的情感与体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是一门智慧之学,而知识技能再多,终不过是“见闻之知”,因此,“德性之知”比“见闻之知”更为重要。儒家的“德性之知”主要表现为对生命存在方式的超越和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第一,儒家对生命存在方式的超越主要表现为对现实和物质的超越。儒家认为遵守心中的仁义道德,远比贫穷或者富贵更为重要。“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这就是儒家所倡导的“孔颜乐处”。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下,君子仍然“忧道不忧贫”,这充分表现了儒家对物质欲求的超越,快乐并不是由外在的物质带来的,而是内心本有的仁德。“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为富不仁,儒家认为是没有意义的。重义轻利是儒家所倡导的基本精神。第二,儒家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主要表现为对有限生命的超越和升华。当有限的生命与仁义之道相冲突时,儒家认为追求仁义之道远远比存养有限的生命更为重要,即“杀身成仁”和“舍生取义”。超越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生命价值,为国家民族大义献身的精神鼓舞着无数志士仁人为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复兴不懈奋斗,从而缔造了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此外,儒家还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断追求生命的升华。在完善好自己的前提下济世利民,“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造福人民,追求“圣人”的理想人格。儒家文化正好弥补了西方工具理性带来的弊端,强调在合理控制欲望的基础之上,走出小我,追求大我,关爱他人,服务社会,避免个人主义的弊端,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2.道家。道家从生命的起源出发,认为生命起源于“道”,道是宇宙最高的本体。此外,“道”也是生命存在的依据和准则,贯穿于生命存在的始终,生命以道的精神运转。关于“道”的状态,道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道”是自然而然,本然的状态,是事物本来的样子。“道”具体表现为自然朴真、恬淡无为、天然不加人为的修饰造作,“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庄子•天道》)。这就是“道”的本性,也是生命应有的存在之道。“道”的本性和法则,体现在人的生命中便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十九章》)。具体在人与物的关系上,道家认为:“物也者,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矣。若此,则每动无不败。”(《吕氏春秋•本生》)物本来是为生命的发展所服务的,但是,多数人将有限的生命用来追求无限的物质欲望,这是与根本的大道相违背的,本末倒置,最终将导致失败。真正得道的圣人是不会被物质和欲望所控制的,他们会抛开外物的羁绊,实现身心的超越和自由。庄子也提倡人的生命应该摆脱物质和环境的局限与束缚,实现身心的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即“遗物离人而立于独”(《庄子•田子方》),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生命的超越和精神的逍遥自由。道家不仅追求理论层次上的自由超越,更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对生命的保养。道家主张:养形、养气和养神。通过合理地控制欲望,保养生命自然朴真的本性,与“道”的本性相契合。实践中,可通过“坐忘”“守静”等方式,追求精神的虚静空明和自由自在。道家强调精神生命的自由,主张自然朴真,清静无为,看淡功名利禄,反对物欲横流,以道家的存养之道保养生命的本然状态,保持生命的纯朴天真。这种思想对于消解大学生的功利思想与浮躁心态,培养虚壹而静的心态,提升生命气象与精神品格来说非常有意义。

(三)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意义思想

著名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家弗兰克尔认为:人们借由苦难的意义,才能发挥更大的生命潜能。面对苦难,生命将以负责任的方式积极寻找生命的意义,创造新的人生,完成无常的生命所带来的挑战,增强自我人生的成就感和控制感。[12]生死问题是每个生命都要面临的人生终极问题,当思考“为何而死”时,“为何而生”的问题才会变得紧迫,追寻生命的意义才会变得重要起来。而在当今社会,很多大学生都从未思考过生死问题,也抗拒思考人生的大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在生命意义问题上的困惑与迷茫。而纵观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很多思想家皆对生死观和意义观有着非常深刻的见解,儒道圆融的生命智慧给人们带来生的慰藉与意义。儒家文化慎言死亡。“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面对死后生命的归处,孔子以务实的精神,认为如何生存尚不可知,又怎会知道死亡。他主张人们要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完成人生的使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君子当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建功立业,追求“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对于知之甚少的死亡问题,暂时搁置。同时,儒家文化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死亡是人生的必然,并不能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对待死亡,应泰然处之,将死亡看作是生命的安歇停顿之处。道家文化认为生死如同白天黑夜是最自然最正常的事情了,即“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庄子•大宗师》)。但是又非人力所能改变,因此要以泰然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死。庄子认为“吾身非吾有也”,生命乃是自然大化之产物,处于时刻的变化之中,生死只是生命形式的转化,其本质并无不同,即“死生无变于已”(《庄子•齐物论》)。因此,生命终归要回到道的自然本性之中,“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庄子•齐物论》),生死齐一,死而不亡。道家从生命的本源出发,站在“道”的高度,以“道”御命,将生死的对立面取消,辩证统一起来,以超然豁达的态度给人以生命的启迪。同时,道家强调生命产生于道,循道而行,才能达到最好的生存状态,主张贵柔戒刚,虚静恬淡,自然朴真,无为而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与道合一,保持生命的永久不衰。

(四)传统文化中的生活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本就是教人实践的智慧,立足于生活并指导生活。儒家文化倡导以“仁”为中心,仁者爱人,体现在生活中便是“礼”。礼是人们生活中共同遵循的规范制度和礼节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从礼本身来看,“礼之用,和为贵”,讲礼的目的在于维护人际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从个人来看,“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篇》),礼是保证个人在社会立足和发展的基本。在人际冲突加剧的现代社会里,更要讲求“礼”。相互体谅、彼此谦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儒家智慧会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同时儒家还提倡“恭、宽、信、敏、惠”,这也是“仁”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道家文化倡导忘我的自由境界,在生活中,可以通过坐忘等修行方式,放松身心的劳累,达到自由超脱的目的。除了传统文化本身的精神内涵和生活指导,还包含传统节日,例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中包含着生活教育的诸多主题,如和谐生命、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和精彩生命等。[13]此外,传统文化中的书法,绘画、太极,音乐等等,也是滋养生命、陶冶情操,进行生活教育的宝贵资源。

三、融合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由之路

生命教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性发展的活动[14]。生命教育要消除功利主义带来的不利影响,真正重视鲜活灵动的生命,促进生命健康快乐地成长,提升生命的价值感和意义感,而不是片面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更不是以剥夺学生快乐成长的权利为代价的教育。[15]而要达成这些目的,在生命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势在必行。

(一)教育内容的融合:将传统文化中生命理念的精华纳入大学生生命教育之中

现行的生命教育存在着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相分离的现象。一方面表现为道德教育“去生命化”,剥夺人的自然生命权利,将道德标准凌驾于生命之上;另一方面表现为生命教育的“去道德化”,自然生命权利的无限扩大,强调本能与欲望的自然主义肆行,生命缺少道德的浸润。[16]对此,冯建军认为生命教育应超越道德与生命的对立与局限,将两者有机融合起来,建构道德的生命教育,在爱护生命的同时,让生命在道德的引领下得到升华,绽放华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性思想在生活中表现为内化于人的伦理精神和道德准则。认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诸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时代价值。”[17]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必须融入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儒家的积极入世、道家的自然朴真等。两家文化各有千秋,同时也互相补充,共同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而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上的生命教育则会更加厚重,更能承担起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更能激励新时代的大学生融“小我”于“大我”之中,树立远大的目标与理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实现个体的生命意义。

(二)教学活动的融合:把传统文化的宝贵思想纳入系统的生命教育课程和生命体验活动中

生命教育可以促进人的身心灵、知情意的全面发展,着眼于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灵性的全面提升,是全人的教育。现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一般采取学科渗透的方式进行,在安全教育、生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思政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这样,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生命,但是这种教育方式侧重知识技能的提升,因此,融于其中的生命教育也不免会落入应试教育和工具理性的窠臼之中。生命教育更关乎人的“安身立命”,是生命意义与生命根基的探讨。大学生生命教育应该在学生掌握生命知识的基础上,以价值和意义为导向,全面提升学生的生命品格和精神气象。因此,设立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可以有效地弥补学科渗透式的生命教育方式的不足,这对于思考生命的归宿,挖掘生命的深度是非常有益处的。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设置应当从中西文化冲突和个体的现实情况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差异与互补,并以此为契机,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教育精华融入生命教育的课程之中。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设置应立足于大学生生命的社会化过程中的普遍性问题,采用专题式讨论,系统合理地开展,尤其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在教育课程活动中的渗透。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课程可包含以下专题:“生命色彩”、“技术与文化”、“知识与信仰”、“人生意义、人性与人伦”、“青春与自我认同”、“角色与荣誉”、“个人与国家”和“苦难与死亡”等专题。在这些专题中,传统文化的生命本位、价值理性等思想应当作为重点加以介绍。生命教育是面向生活的教育,所以在主题教育中可以穿插活动来进行。紧紧围绕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遭遇的种种困惑和烦恼,如自我内心的冲突、与室友的人际冲突、未来的迷茫等问题,采用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的活动方式,在真情实感的流露中体验生命的多彩,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丰富生命的内涵。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多生活的智慧可以融入个人的生命之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滋润生命的成长。

(三)教学主体的融合:培养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对于顺利达成生命教育的目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关怀和热爱,启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与追寻。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在生命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培养一支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就显得至关重要。首先,教师不仅要有多学科的背景,如心理学、哲学、文学、教育学等,还要对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诸多流派有深入的了解,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等。这样将复杂的生命问题用不同学派的角度探析,有利于拓宽生命教育的宽度,让学生对生命问题的认识更加具体生动,不仅知道生命是什么,更懂得生命应该是什么。其次,教师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反思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代世界问题的现实意义。最后,教师本身要有健全的人格,积极阳光的心态,将中国传统文化内化入生命之中。授课教师的人格精神状态会在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而学生则更喜欢那些愿意分享人生经历、人生感悟和人生智慧的老师。以本身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气质打动学生的老师,自身就是一本生动的教材,这远比单纯知识的讲授更为有效。

(四)教育氛围的融合,在传统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不局限于课堂之上,要走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之中。校园是大学生赖以生活的场所,校园的环境和氛围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有效地进行生命教育,营造一个弥漫传统文化的氛围就显得至关重要。一个弥漫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生命观念,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爱护生命、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加健康快乐地生活和成长。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定期举办中国传统文化与生命教育方面的主题讲座和读书沙龙。邀请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研究的学者以现代大学生的生命困惑为立足点,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来消解困惑,提供给学生生命新的方向和活力。传统文化读书沙龙的开展,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在与同伴的交流和分享中,体验生命中丰富的情感,提高共同面对生命挑战的勇气和信心。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校园宣传实践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兴趣社团、志愿者活动、支教活动、义工活动等,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感受生命的多姿多彩,在无私奉献中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此外,还可以利用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举办“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丰富生命”等主题征文活动,开展茶文化、书法、国画等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丰富课余生活,陶冶情操,提升大学生的精神追求。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博大精深的生命智慧和教育宝藏,充分挖掘其中的精华,将会给传统文化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和鲜活的生命力,这对于解决当今生命教育中所面临的困境非常有意义。这有利于消解工具理性带来的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和生命气象,实现从“外在约束”到“主体自觉”的积极转变,培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生命情操;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坚毅豪迈的人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向前。融传统文化于大学生生命教育之中,将给生命教育注入新的精神与内涵,有利于推动全民族信仰体系和精神家园的重建。

作者:李翔飞 王坚 朱晓玲 曹羽鹤 单位:南昌大学体育与教育学院 南昌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南昌师范学院附中 南昌大学体育与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肖川,陈黎明.生命教育:内涵与旨趣[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4):30-36.

[2]张加明.高校生命教育现状及有效途径研究[J].高教探索,2011,(5):148-152.

[3]林逢春,陈晓雁,谭洁英.西方国家生命教育的现状、特点及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2,(9).

[4]李亚敏,雷先阳,张丹等.中国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元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4):638-667.

[5]赵文力.从工具理性的宰制看儒家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J].道德与文明,2008,(4):64-67.

[6]安海娟,陈艳秋,刘腾飞.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现状调查及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138-141.

[7][8]潘明芸,吴新平.大学生生命观调查及对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

[9]郑晓江.生命教育[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80.

[10]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1]梁漱溟.梁漱溟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149.

[12]维克多•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121-131.

[13]周静,李敏.从疏离走向相辅而行——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生命教育资源[J].当代教育科学,2015,(8):11-14.

[14]王煌,喻芒清.关于高校生命教育的再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0):52-53.

[15]高伟.从生命理解到生命教育—一种走向生活的生命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4,(5):35-41.

[16]冯建军.走向道德的生命教育[J].教育研究,2014,(6):33-40.

[17].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第二篇:大学生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

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之一。传统文化蕴含的修德为先、涵养生机、以人为本、兼容并蓄、知行合一、因时就势等思想,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关键词]

传统文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基金项目]

本文系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研究”(项目编号:JNSK16B36)的阶段性成果。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大学生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不仅反映社会价值现状,也引领未来的社会价值风向,进而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二者一脉相承,不可分割。“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2]二者之间是一个互诠互显、相互促进的关系。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一重大任务而言,传统文化一方面为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另一方面又为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方法论启示。

一、修德为先

中华传统文化高度重视德性修养,把个人道德境界的提升视为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大学》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3](P4),并且列出了个体发展的路径,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人生发展次第的背后逻辑就是:通过个人在道德上的不懈追求,实现个人精神境界与宇宙自然的和谐一致,作为个体的人才能实现恰然自得的发展,进而承担起在社会体系中的责任,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国家的长治久安,最终由个体道德修养的提升凸显出对社会命运和国家前途的担当。儒学关于其核心道德观念的“仁义礼智信”的内涵延伸就是这种道德观的生动反映。“仁”既有“仁者爱人”所昭示的对他人的尊重、友爱,又有“仁政”所追求的政治清明、安居乐业;“义”既是忠于本分、与人为善的人际交往准则,又是忠于国家、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礼”既是个人基本的行为规范,又是对社会秩序的尊重与维护;“智”既是对理论知识的追求,又是对是非善恶的正确判断;“信”既是对人对事的忠诚守信,又是对本职工作的尽职敬业。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1]我们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始终把道德修养摆在前面,从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入手,大力倡导大学生不断加强道德修养,自觉恪守道德约束,不断提升个人品德,凸显出大学生对社会层面价值目标的追求,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进而升华到树立主人翁意识、自觉追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二、涵养生机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野中,整个自然宇宙是一个处在不断变化运动中的系统。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循环往复,而是不断创新、生生不息、充满生命力的运动。《易传•系辞传》云:“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孔颖达疏曰:“生生,不绝之辞。阴阳变转,后生次于前生,是万物恒生,谓之易也。”[4](P271)从本原角度,以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来解释世间万物处在不断变化、生发之中。到宋代诸儒则以“仁”来诠释“生生”,从而将天道性命相贯通,进而用以说明人的修养功夫。周敦颐说:“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5](P36)程颢亦有“‘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万物化醇’,‘生之谓性’。万物之生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谓仁也。”[6](P120)朱熹更进一层,深刻提出:“仁也者,天地所以生物之心也,而人物之所得以为心者也。”[7](P3709)至此,“生生”概念同时具备了本原意义和价值意义,既成为儒家理解宇宙万物的根本方式,又体现了儒家的基本生命关怀。“生生之谓易,是天之所以为道也。天只是以生为道。继此生理者,即是善也。”[6](P59)在儒家的思维世界中,世间万物就是因为有这一点生机,我们的整个世界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世界才能保持向前的发展动力。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把“生生”的观念贯穿其中。一是以在大学生思想中播种主流价值观的种子为首要目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大学生的内心扎根。即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行为指南的自觉性不够强,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他们也会始终保持对真善美的追求与渴望,一旦时机成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就会萌发并迅速成长壮大。二是激发大学生不断完善自身价值观的毅力,让大学生明了,个体精神生命的安顿是一生的课题,对个人价值观的锤炼同样需要每个人一刻不停的努力,进而让大学生在今后的人生路上能够时时砥砺品德,推动个人道德修养不断取得新的进步,时刻不忘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三是培育大学生个人、社会、国家相统一的整体观念,自觉将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与社会层面、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相结合,将个人的价值选择与社会发展、国家进步相统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以人为本

在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中,人与万物一样,都是宇宙自然大系统的一员,正如《易传•序卦传》所言:“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4](P336)人与万物在本原上具有同等的地位。但是,人又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那就是人因其特有的价值自觉,而具备无限接近天道的可能,人是明了天地自然运行背后所以然之理的最佳媒介。故《礼记•礼运》说:“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8](P698)《尚书•泰誓上》提出“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郑玄注曰:“天地所生,惟人为贵。”孔颖达疏曰:“天地是万物之父母,言天地之意,欲养万物也。人是万物之最灵,言其尤宜长养也。”[9](P270)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10](P163)朱熹解释说:“天即人,人即天。天即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11](P387)道不远人,道对人即内在即超越。要实现这种人与道通而为一,其根本方法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修养功夫而不断扩充、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进而达到明道的境界。在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看来,具备这种精神境界的理想人格代表就是“圣人”,圣人能够“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4](P23)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始终以人为出发点,充分尊重人的价值主体地位,深度关怀人的生命安顿、价值追求、精神超越等问题。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大学生实际出发、从教育规律出发,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得到有效的培育与践行。一是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了解他们的心理诉求、思想动态,掌握他们的话语特点、思维习惯,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大学生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实现主客体的统一。尤其要尊重大学生的精神体验,把握他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寻找大学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共鸣点,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价值认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导向和情感寄托。二是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允许大学生在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正确价值判断的前提下,充分迸发他们的思维火花,在具体事务上有自己的价值态度,做出自己的主体选择,而不是仅凭教育工作者的主观愿望去改造他们,强求千人一面。三是充分尊重教育规律,坚持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的教育方式,从大学生个人层面价值观的培育出发,逐渐关联、凸显到社会层面、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从大学生身边小事、切身利益出发,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共同为实现社会层面、国家层面的价值理想而努力。

四、兼容并蓄

中华传统文化绵延千年,自成一体,却一直保持着开放的姿态,充分尊重不同思想流派的存在,并主动吸收不同的文化以实现自身的发展。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各家学派为捍卫本家思想与各家流派展开激烈的辩论甚至相互攻击。但是,各家学派并非势如水火,而是相互影响。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诸子百家“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皆相成也。”[12](P1746)特别是到了战国时期,各家学者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荀子、韩非子等思想家都立足自身学说,对别家学派思想进行了批判吸收,“杂家”更是成为诸子百家中有重要地位的一种类型。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学,一直没有停止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容纳。一个典型案例就是宋代儒学吸收道家思想和佛教文化,深入开展天理、心性之辨,建立了宇宙本体论与道德原理、道德实践兼备的思想体系,凸显出儒学新的生命力,衍生出“理学”“心学”两个路向,深刻影响了中国乃至东亚的文化发展。我们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中,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充分吸收借鉴不同的文化资源,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一是主动适应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社会现状,坚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正确看待多元价值观的交流碰撞。要充分尊重不同价值理念的意义所在,在思想交流中充分凸显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而不要将一切不同于我的思想观念均视为洪水猛兽,一味加以排斥。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导价值观的一元性与允许多元价值观共存的兼容性相结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价值观的良性发展,形成‘一多相容’的价值观体系”[13]。二是要充分吸收人类文明最新发明成果,特别是自由、民主等首先在西方国家兴盛起来的价值观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凭借,对其进行充分的扬弃,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完善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让青年学生对不同价值观念特别是西方价值观念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五、知行合一

知和行的关系问题是中国思想史始终关注的话题。虽然不同思想家对知行二者的先后、难易问题有不同的论述①,但都认为知识和实践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3](P49)学在行有余力之后,行在学先,而且行是学得好与否的标准,“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3](P50)朱熹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11](P148)“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致知益明。”[11](P281)在朱熹看来,学问包括致知和力行两部分,知行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并且二者可以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王阳明认为,知行本体只是一个,知行功夫相即不离,无须分作两截去做。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时,行是知之成。”[14](P4)又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14](P42)汤一介先生曾做过总结,他说:“知”“行”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一个道德上的身体力行的问题,是一个基于心性修养的道德问题。虽然,不同的儒家在论证‘知行’关系时或许有所偏重,但总体上都认为‘知’和‘行’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两者不能截然分开。”[15](P5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法就体现了知行合一,培育是知,践行是行。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知行合一”的理念,一方面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阐释和宣讲工作,让广大青年大学生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历史背景、目标要求等,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储备,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共识;另一方面要积极搭建平台、创新载体,让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理性、感召力,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理解,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实践中,外化为青年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培育和践行逻辑上有先后、现实中相统一,要同时并举、相互促进。我们要不断研究和探索把培育和践行有机统一起来的方式、方法、途径和机制,切实提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

六、因时就势

“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是指时空,更是将时空下的物含纳其中,“在时、空、物的这种一体不分下,用价值之视野,以人为终极着眼点与关怀处,……使‘时’成了兼含时、空、物三者而又通体浸润着浓郁人道价值之精神的范畴。”[16]在中国哲学看来,我们所处的宇宙自然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变化之中,所以,身为具有独特理性品格的人要想体认宇宙规律,实现个体提升,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从自身及万物当下所处之时位出发,充分认识并尊重它们在当下之时的状态、规律、要求,并依之而行、顺之而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审时度势、通权达变。正如《艮卦•彖传》所言:“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4](P214)孟子就称孔子为“圣之时者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3](P314)“势”指涉的是一种可能,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虽然还不是现实的,但却是可能的甚至是必然的。”[17]正如老子所言:“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10](P261)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趋势,对于成就事物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我们也要时刻注意环境、条件、形势的变化,及时变换工作方式方法。一是要从大学生所处的年级出发,找准不同的侧重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较为单纯,接触社会现象较少,要着重做好宣讲工作,让他们更多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历史渊源、社会背景、目标要求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他们的思想中扎下根、站稳脚。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社会多元思潮有了初步了解,但是缺乏足够的辨析能力,要加大讨论、辩论等互动力度,让他们通过对比、分析,初步明了各种价值思想的优缺点所在,进一步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于毕业生来说,他们即将走上社会,要注重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毕业生在具体的社会活动中体认人们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可与渴望,进而坚定他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己言行的自觉性。二是要主动顺应网络快速发展的形势,充分运用网络传播手段和渠道特别是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设计更多贴近大学生实际的内容,采取更多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中来,形成线上线下渠道互动配合、现实虚拟平台全面占据的全方位立体式工作格局。

总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任务,高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实现这项任务的重点人群。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事关民族文化命脉传承、国家社会长远发展,必须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结合时展要求,创新方式方法,长期坚持,不断推进。

作者:邢丽 杨东东 单位:山东警察学院公共基础教研部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①例如《尚书》中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主张知易行难;程颐说:“故人力行,先须要知。非特行难,知亦难也。”主张知先行后。朱熹说:“致知、力行,论其先后,固当以致知为先;然论其轻重,则当以力行为重。”主张知先行后,以行为重。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2]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96.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周敦颐.周子通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6]程颐,程颢.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4.

[7]朱熹.朱子全书•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克斋记[M].上海、安徽: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3709.

[8]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98.

[9]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70.

[10]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1]黎靖德编.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12]班固.汉书•艺文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2.1746.

[13]石书臣,蒋翠婷.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J].道德与文明,2016,(3):111.

[14]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传习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5]汤一介.儒学十论及外五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1

[16]王新春.周易时的哲学发微[J].孔子研究,2001,(6):39.

[17]徐克谦.中国哲学之“是”与“实、事、史、时、势”[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32.

第三篇: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手机媒体应用

【摘要】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有学习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义务。当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这一新兴传媒工具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日常交际、专业学习以及思想形成的重要依托,对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重大。为此,本文简要概述了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现状,对手机媒体传播特性进行分析,对使用手机媒体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性及具体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

手机媒体;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当前,智能手机已经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普及,以手机为载体的手机媒体也逐渐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及生活中,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知识组成以及思维方式。传统文化作为我国重要文化遗产,在当前党和国家积极倡导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应充分借助手机媒体的传播优势,发挥手机媒体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价值。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现状

一项针对广东地区10所高校的1000名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现状的调查报告显示,学生群体中认为传统文化不可取代、伟大的占到总数的71.2%;而认为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共存的占总数的85.4%,从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还是能够建立客观评价的。然而在统计传统文化是否可作为教育这一内容上,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7.1%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感兴趣,这表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缺乏足够的热情。

(二)流行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外来流行文化以及本土流行文化占据社会主流,这些主流文化往往具有现代新、时尚性、草根性等特点,并且这些流行文化借助手机媒体传播的便利,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也逐渐盛行[1]。而传统文化则往往内涵丰厚、影响深远,但是理解起来却往往比较困难,不如流行文化一般能够在大学生群体中快速的传递,因此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眼光倾向于“快餐式”的流行文化,以此消磨时光,比如大学生对“情人节”等外来节日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而对传统的“七夕节”的关注度却并不高,此外,很多大学生一边啃着薯片谩骂外来文化的入侵,一边观赏着《速度与激情》、《敢死队》等好莱坞电影,而不愿将视线转向国产《大鱼海棠》、《孔子》等传统文化体裁的电影,这种文化倾向使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加困难。

二、手机媒体传播特性

相比传统媒体,手机媒体是一个更加开放的体系,媒体传播的辐射性更大[2]。在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大学生几乎人手一台智能手机,这使得信息的双向传播成为可能。手机媒体使人人在媒体中都扮演着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的角色,并且手机还具有便携性、隐蔽性、普及性等特点,打破了传统媒体需要空间、时间以及设备联合作用的传播限制,使得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接收文字、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等信息内容,因此手机媒体也逐渐受到大学生群体的广泛认同[3]。从实际传播效果来看,手机媒体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传播特性:第一,互动性强。手机媒体属于一种开放性强的互动式传播媒体,传播者与接受者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信息传播及互动交流,打破传统媒体时间及空间的限制,满足人们对信息的碎片化、个性化需求;第二,即时性。作为一种移动化的数字传播模式,手机媒体中的传播者与接收者的身份对等,并且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受把关人的限制;第三,内容多样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媒体的传播功能越来越突出,传播信息量也越来越大。

三、利用手机媒体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性

(一)手机媒体与大学生群体的高黏合性

移动互联网出现后,信息传播突破传统纸质报刊、电视、广播等限制,随着云计算及移动4G的出现,传统文化能够借助手机媒体中的微博、微信等互动交流软件,使文化深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文化观念[4]。当前大学生逐渐成为“拇指一族”,手机媒体的便携性以及内容的多样性正好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有利条件。

(二)手机快餐式阅读及为内容社会化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度提升

当代大学生将手机作为一种快速获取知识以及缓解学习压力的重要辅助工具,在闲暇时间,手机媒体取代了学生书本阅读,成为学生喜爱并逐渐成为习惯的阅读方式[5]。借助手机媒体中的信息互动、电子图书、微电影以及国学经典,可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的重要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平常生活中,大学生的大多数课外时间用在手机阅读上,如果高校借助手机媒体,开设专门用于传统文化宣传与教育的微博以及微课,将传统文化分层次模块化的进行宣讲,这样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阅读,而且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

四、借助手机媒体在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应用

手机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大学生展现自我、接受信息以及表达情感的重要平台。因此,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时,应充分借助手机媒体进行教学构建。

(一)借助手机微信实施传统文化教育

当前,微信已经逐渐替代QQ成为大学生平常信息交流与互动的重要软件,在微信上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高校教师可以做以下两方面的实践:第一,学校领导、思政教师、历史教师以及辅导员应与学生建立微信好友关系,然后借助手机微信朋友圈来传播传统文化相关知识,而学生可以通过朋友圈的评论功能与相关教师建立互动,发表自己的见解;第二,高校改革院系还可以创建微信公众平台,要求特定的大学生群体关注制定的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中定期向学生推送传统文化相关知识,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二)接受手机媒体其它功能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我国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特定的节日中,通过手机微博、QQ群、飞信等给学生送去节日的同时,在信息中附加一段传统节日的介绍,能够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大学生逐渐领略到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文化历史底蕴及独特魅力,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五、结语

总之,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推进我国传统文化不断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手段。在互联网及手机普及的今天,高校一定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与手机媒体融合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逐渐提升大学生自身学识及文化修养。

作者:姜军亮 单位:黄河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敏.全媒体时代手机文化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西部素质教育,2016,(01):123.

[2]李洪源.浅论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改革[J].才智,2015,(19):124+126.

[3]朱长根,安礼奎,熬丽芳.试析手机媒体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6):73-74+83.

[4]陈月华,肖凝希,佟钢钦.基于手机媒体的大学生日常化学习传统文化策略研究[J].艺术教育,2014,(02):54-55.

[5]苏畅,刘根春.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思政体系传统文化教育探索[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