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发挥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策略

地方高校发挥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策略

【摘要】在传承华夏民族上下五千年优秀文化传统方面,地方高校在这个全新时代扮演着不可替代角色,另一方面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需要在新时期下的青年一代予以传承、发展。指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之窗”已经成为了这个时期文化发展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下地方高校更是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在提升华夏优秀文化传统价值的同时,拥有世界文化传播的话语权。

【关键词】地方高校;地方传统文化传承;策略研究

在这个世界文化多元进程的时代中,科学技术的变革以及人才竞争的激烈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新的发展常态。在这种环境下高等教育更是要担负起终生教育、衔接教育使命,从本质上提升大学生教育质量,在坚持德育先导前提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通过地方高校的影响力与校园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国民教育理念当中,在强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地方文化教育与传承的同时,将地方高等教育院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主战场。

一、地方高校进行传播地方传统文化的意义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首的华夏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依然屹立与世界之林中,我们不仅有神秘、绵长的甲骨文,同时古老的前人遗迹更是向世界彰显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我们也拥有着不计其数的各类文化大师,通过他们共同努力这种种悠远文化成为了一种时代象征,悠久传承。而地方文化更是作为这种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文明的国度中不断延伸、不断革新,在传统文化这片沃土中健康成长。然而作为中国文化传播与创新重要平台,地方高校更是要在地方传统文化中承担起传承重要功能,通过这种包含特色的传统文化环境中,通过浓郁思想情感、炽热生活气息、独特人文感悟来将个高校所在地地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发展,真正将高校成为地方传统文化创新与传承的重要基地。

二、地方高校发挥地方传统文化的创新功能

作为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核心载体,大学生不仅是这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最佳主体,同时也见证着中西文化与传统文化交融的一代新人。在这个经济发展被过度关注年代中,华夏民族当中相当一部分的传统文化已经受到了较为严重冲击,特别是对于一些偏远的地区而言这种地方传统文化保护现状并不乐观。而对于00后、90后大学生而言,西方文化不断涌入,其思想意识也发生了较大程度转变,很多大学生对西方文化有了过多崇拜,而却对所在大学当地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但中国的地方传统文化中不仅蕴含着十分厚重的中华民族精神,同时更是激发、培养、提升广大大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重要因素与出发点。与此同时,地方高校在传播地方传统文化中还必须要通过一种敢于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来带领着广大的青年大学生投身于传统文化关注与热爱中,这不仅是为地方传统文化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欣赏受众,同时也是培养了一整批德才兼备的传承者,这种创新同样也是传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源泉所在。

三、地方高校在传承地方传统文化时的策略

想要将这种传统的地方传统文化在地方高校中进行有效的传承与推广,我们必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推动,借助本地、校内资源来进行高效创新与传承,通过一系列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进行多元化的策略推广。

(一)通过深入的调研展开相关的策略

地方高校与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其实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进行传承过程中地方高校可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举办专门的研讨会议,在校内成立专门的地方传统文化研究中心,通过网上平台来打造360度的地方文化陈列馆,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利用课余时间,借助网络的力量来近距离观看这些地方传统文化遗传魅力。另一方面,由于地方高校的专业领域涉及较广,当地市政府还可以组织一些专业地方传统文化研究专家,与高校专业教授对当地的一些即将失传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同时通过选拔、考试等方式来录用一些大学生作为文化遗产抢救助手,在实现传统文化保护的同时,也给予学生一种近距离接触文化保护的渠道,从本质上提升大学生门的传承使命与认知。

(二)通过编写教材将地方传统文化引入到课堂当中

地方高校还可以通过选修课的形式来为学生准备一些有关于地方传统文化的讲义与教材,例如在九江地区当地的高校便可以充分的利用文化资源,将“青阳腔”作为一门选修课来向学生们展示。通过精心编写的地方文化教材来从欣赏青阳腔文化入手,同时借助当地的民间艺术团力量来邀请一些专业的文化表演群体,在向学生展示“非遗”文化民俗特色的同时来普及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在全院师生当中推进良好的传承意识。与此同时,对于一些兄弟院校而言地方高校还可以借助人才流动的力量,来向学生们分享异地文化。例如九江地区的高校可以与东北的一些高校结成兄弟互助院校,通过对“吉剧”“二人转”等东北地方传统文化的展示来互通有无,为学生打开眼界提供良好的平台。

(三)通过聘请专家、学者走进校园的方式来进行传承

大学生作为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不仅要成为地方文化的创新者,同时还应当担负起地方传统文化传承的使命。在这种环境下地方高校必须要竭尽全力去展开地方传统文化课程开发与研究,以此来为地方传统文化提供主要渠道。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象征,同时也是一个国度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地方高校必须要利用地方民俗专家、地方民俗学者的社会脉络来走进校园为学生们进行近距离的展示与讲解,对于学生们提出的一些问题更是要通过线下、线上的渠道来给予解答,将地方悠久的历史通过活灵活现的讲座来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通过快乐、愉悦、新奇的情绪来鼓励学生能够投身于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

(四)利用角色扮演、参与表演等方式进行地方特色文化传播

对一些身处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高校,他们更是面临着民族传统文化慢慢消失、淡漠的境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高校必须要承担起传统文化复兴的使命,通过抵抗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物欲主义、消费主义来避免青年一代对民族传统文化冲击。通过一些民间故事、民族歌舞等方式来唤醒学生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对于一些美轮美奂的民族工艺品、建筑样式、生活生产手段等更是要通过三维立体动画的方式来进行展示,有条件的地方高校还可以通过对搭建舞台、搭建仿真场景等来鼓励学生参与到传统地方文化中来,利用大跨步空间拉近来将具有浓郁特色的地方民俗、民族文化、民族礼仪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来进行重温,并通过这个过程来真正的认知“民族大同发展”“留大同存小异”。地方教育是地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与途径,特别是在这个现代化发展与全球经济进步的过程中,地方文化已经受到十分巨大冲击。而作为民族文化创新与传承的舞台,地方高校更是要担负起人才孕育、科学培养、文化研究、校园文化、文化引领的重任,通过将地方文化融入到高校办学理念中来,以选修课、必修课的方式来组织广大的地方高校学生对文化活动、文化形式进行传承与创新。以一种循序渐进、滴水穿石的力量来将地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传播与推广,在做好本专业知识储备的同时也为日后将中国古老文化的发展与推动奠定夯实基础,让每一名大学生都能够在这个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懂得如何进退、如何为自己保留一片文化的天空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安凤琴,高悦敏,许小丽.地方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6,29(7):247-248.

[2]刘君宇.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资源的整合策略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12):97-99.

[3]魏启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

[4]符新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回顾与前瞻[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7(2):14-16.

作者:于向辉 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