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探寻(3篇)

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探寻(3篇)

第一篇: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摘要:

电子技术基础作为非电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从课程知识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考核方式等4个方面,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实践表明,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关键词: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改革;全员化

随着高等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门面向非电类专业本科学生的技术基础课——电子技术基础课程面临着新的挑战[1-5].本文结合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实践,在知识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与实践,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知识运用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

1知识体系模块化

根据课程标准和能力培养需要,将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整合,划分为10个模块[6-7]。在整合过程中保持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完整性,同时强化集成电路的应用.

2教学内容层次化

在知识体系模块化之后,针对每个模块,将课程具体内容划分为3个层次:一是核心知识,作为课程的基础和核心内容,由教师精讲,同时配以随堂考评、阶段测评等方式进行学习,以教师为主展开教学活动;二是提高知识,作为核心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课堂讨论、仿真实验等“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活动进行学习,由教师和学生合作完成;三是拓展知识,作为课程的外延,以学生自学、小论文和班级报告的形式开展,以学生为主完成.以模拟部分的信号处理电路模块为例.不同层次的知识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进行学习,并搭配不同的考核方式对学习情况进行检查.

3教学活动全员化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讲授很难保证学生在思考教师讲授的内容,更难以让学生领会知识的关联性和重要性.全员化的教学活动是通过开展教学活动让所有学生同时积极参与并认真深入地投入到当前教学主题的学习中[8].除了常规教学活动外,开展了3种教学活动.

3.1引入实验演示教学精讲核心型知识

实验演示教学主要用于教师精讲核心知识.这个教学方法联合Multisim仿真软件和传统实验演示,灵活运用这2种方式,合理组织教学流程,让演示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往授课过程中单纯进行理论讲授,即便引入实例,但普遍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现依托NIELVISⅡ+教学实验平台,开发演示实验作为教学内容的引入,能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再通过Multisim仿真软件,力图使理论分析更加直观、形象,通过适当强调、放大及突出重点细节,引导学生剖析理论原理.通过开展实验演示教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开展讨论仿真活动学习提高型知识

讨论仿真活动主要针对提高知识,采用“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展开.本活动分3个步骤进行:一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帮助学生抓住一瞬间的灵感,培养分析和设计电路的感觉;二是采用Multisim进行随堂仿真实验对讨论结果进行验证,重现讨论过程,深化理论理解;三是提交电子报告进行总结,学生进一步对讨论和仿真实验进行再思考,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将认知上升一个层次.通过参与讨论仿真互动,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提交电子报告,提升学生的总结和表达能力.

3.3分组完成课程设计学习拓展型知识

分组开展课程设计主要针对学生自学的提高型知识.学习每个模块的过程中,都布置相应的课程设计题目或小论文主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设计方案以及实验仿真,最终以报告的形式体现学习过程和结果.学生还可以依托NIELVISⅡ+教学实验平台将设计方案实体化,增加学习的成就感.期间,可以根据需要安排完成质量好的小组进行当堂汇报,共享学习内容和心得.通过完成课程设计和小论文,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

4考核方式多样化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验证教学改革提升学生能力的效果,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对不同层次知识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查.通过随堂考评、阶段考评等形式考查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通过电子报告、讨论表现等形式考查学生对提高知识的掌握;通过课程设计报告、小论文和当堂汇报等形式来考查学生对拓展知识的理解.这些平时考核方法占总成绩的50%,其余50%以期末考试的方式测试.在期末考卷中减少填空、选择等单纯记忆性的内容,强化综合分析、案例分析等与实际结合紧密的实际应用型题目.

5结语

通过近1年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已取得一定的成效,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其中,仿真实验、课程设计等“动手、动脑”的教学活动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和好评.同时,教学实践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军校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少,课下自主学习“心有余力不足”.另外,如何更好地优化考核方式,准确衡量学生能力提高情况,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

作者:褚丽娜 李爱华 刘新海 单位:军械工程学院无人机工程系

参考文献:

[1]王振宇,成立,魏静.“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6):3-5

[2]刘凤春,牟宪民,陈希有.“电子技术”课程工程教学案例设计实例[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4):101-104

[3]蔡惟铮,欧阳舟,齐明,等.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4,36(6):37-40

[4]黄美兴.电子技术教学中“三步骤、三层次”递进式的教学方式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2):23-26

[5]房俊龙,崔天时,杨方.电子技术课程群“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6):82-84

[6]于海雁,庞杰,汤永华,等.工程教育理念下的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243):57-59

[7]秦曾煌.电工学(下册)[M].7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8]褚丽娜,左宪章,张云.全员参与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1):44-46

第二篇:高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创新

摘要: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不断进步,多数企业对电子技术相关人才的招聘要求日益提高。各电子技术相关院校作为培养、输送电子技术高端人才的主要单位,本身就承担着电子技术教学职责,但就目前各高校电子技术教学而言,仍存有学生学习主动性差、教学效果差等问题,较难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基于这种现象,就需要高校在电子技术教学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一方面满足社会、学生实际需求,实现学校价值;另一方面,通过不断的教学创新、改革,促进新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高校;电子技术;教学创新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各行业、领域活动均趋向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以及机械化发展,不仅加大了对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还对其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作为培养电子技术专业型人才的主要摇篮,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一批批电子技术人才,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就其教学而言,仍存有一定的问题,从而导致学校教学与社会要求之间出现偏差。因此,相关高校应积极调整电子技术教学、勇于创新,在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同时,提高学校教学水平。

一电子技术课程及教学特点简介

电子技术诞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后即得到飞速发展,并逐渐成为现代科学发展的标志之一。电子技术主要包含电力电子技术和信息电子技术两个分支,是一门依据电子学相关原理,通过某种特定回路或电子元件解决电子实际问题的学科。电子技术作为现代科学的代表,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以下特性。第一,实用性。电子技术是一门从实际问题出发的科学,从而表现出极强的实用性。第二,科学性。电子技术课程与传统学科相比创建时间较晚,但因其内容多以现代电子科学为主,故而具备较高科学性,在实际教学中需注意培养学生科学、严禁的理科学习思维。第三,内容广泛性。随着现代电子技术不断发展,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愈发广泛,从而导致电子技术课程相关内容不断增多。

二现阶段电子技术教学存有的问题

(一)学生因素分析

就当代高校电子技术教学而言,受课程内容枯燥、繁重,教学模式老旧等因素影响,导致高校学生普遍缺乏对电子技术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电子技术课程相关内容多以理性思维内容较多,并随着学习的深入,难度不断增加,易造成学生学习理解的困难。并且多数学生在学习时,对学习缺少正确的规划,不能正确认识到电子技术知识对其日后生活、工作的帮助,仅是被动承受学习,不仅缺乏学习主动性,且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教师因素分析

教师在电子技术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既应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引者。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受传统教学习惯及思维影响严重,普遍存在不能很好认识学生教学主导地位的改变,习惯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教师安于传统的教学思维,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子技术教学创新的发展。

(三)教学模式因素分析

传统的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套独有、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教学效果相对平稳。但这种以教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严重抑制了学生自我思维的发展,且很难与学生形成有效的沟通、交流,致使教师很难把握学生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从而导致电子技术教学效果差等问题。

三电子技术教学创新的实际措施分析

(一)教学理念的创新分析

教学理念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只有高校教师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重新树立以创新精神及实践精神为主的创新性教学理念,才能切实推进电子技术课程的创新发展。这不仅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实际要求,也是各高校构建现代化教学体系的先决条件。在创新性教学理念中,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不再被动接受教学,而是自主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教师更多的是以引导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引导,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这种理念中,教师应站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上,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向学生渗透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信息,引导学生加强这方面的了解,帮助学生明确自身学习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规划,从而达到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二)教学方式创新分析

传统灌输式教学不仅教学效果差、教学效率低,且无法兼顾不同学生学习进度,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不能进行全方位的回答,并且电子技术作为一门以解决电子实际问题的学科,在教学中应以训练、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为主。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大胆创新,对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此过程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开放教学内容。创新性教学方式摒弃了传统灌输式教学,就应该开放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交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但并不是将所有内容均交付于学生,而是由教师引导进行有层次、成系统的知识探究。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增添学生间的讨论内容。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由于上课时间有限,且教师需讲解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故而如有学生提出学习方面的问题,教师会直接给出正确解答,将解答的探究过程交由学生课下自主完成,仅会对部分重难点内容进行细致的解答讲解,这种方式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求较高,多数学生不能在课后自主完成解答的探究过程,仅简单记忆解答内容,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如人意的现象。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间互相解答的作用,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消除一般性问题,并由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消除存有争议性问题及重难点问题。一方面可使学生全面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并通过学生间的互相讨论,提升学生群体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自由度较高的讨论教学,充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第三,创建独特的教学环境,丰富教学手段。电子技术作为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均可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具体体现。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创建独特的学习情境。一方面接近生活的学习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将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深学生对电子技术课程使用性的理解。此外,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教学手段愈发丰富,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优势,通过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可有效降低教学内容的学习难度,例如对于某些应用性内容,受环境因素限制不能在教学中实际进行,如使用相关视频对学生进行讲解,则可有效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某高校电子技术专业授课教师进行电路部分内容教学时,摒弃了传统的黑板画图方式,改用现代多媒体结合教学软件画图演示的模式。一方面,现代设备画图工具画图速率更快,尤其在复杂电路作图时表现明显,且可对不同线路进行标色,方便学生区分、理解;另一方面,利用现代作图工具,可在一定程度上以动画的形式,还原电路的某些状态。通过动画演示可将某些细微问题放大,使学生更直观地观察问题发生的状态,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三)教学内容创新分析

电子技术自问世以来发展迅速,针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式更新速率较快,加之电子技术行业对从业人员掌握技能时效性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各高校在电子技术教学内容方面进行创新。一方面,各高校应将电子技术主流应用在教学中加以体现,以增强教学的时效性;另一方面,在创新教学内容时,不应忽视传统理论的重要作用,应兼顾电子技术知识的系统性和创新性。除增添创新性教学内容,各高校还应对电子技术课程不同教学内容所占比重进行调整,即相应提高实践教学部分内容在教学中占有的比重。进行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应着重就实践的实用性、综合性、设计性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不局限于实践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动手探究教学内容。此外,教师还应加强实践于理论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四)实用性教学创新分析

高校进行电子技术相关创新时,应着重突出电子技术教学的实用性,在实际教学中将不同的知识内容组成教学模块,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内化知识,促进学生形成个人能力。这就要求各高校安排电子技术教学时,以学生的就业问题作为切入点,规划教学重点、教学实践及教学实训等内容。此外,各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教学优势,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组织举办多种电子技能活动,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并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为学生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电子技术专业因其实用性强、发展前景良好、社会认可度高等特性,吸引了众多学生。但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相关行业不断发展,导致社会实际需求与各高校教学培养目标间出现一定的偏差。因此各高校应积极对自身电子技术教学进行调整,通过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式,增强教学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及专业素质,以满足社会实际需求,从而促进高校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冯冲 单位:大连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开,林静.高职高专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3):102-104.

[2]张海洋.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及创新初探[J].考试周刊,2013(74):10-10.

[3]张锦.《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创新改革研究与初探[J].科技视界,2015(30):184-184.

[4]张霞.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研究[J].通讯世界,2016(5):206-206.

[5]项西艳.中职电子技术教学创新[J].软件,2013(6):145-146

第三篇:高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研究

摘要:

探索了全民创新大环境下,《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大学生,培养应用型高级工程人才。分析了当前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弊端,采用了整合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资源,借助EDA(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技术,践行了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和Operate)教育理念,为学生制定综合设计课题,指导学生完成从构思、设计、实现再到运作的整个制作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关键词:

创新;CDIO课程设计;考核改革

0引言

当今社会企业竞争激烈,对于就业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就给以培养应用型高级工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电气信息类学生,《电子技术》课程设置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门课程,分别由不同的老师讲授。《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也一直是模拟和数字分开设计。[1]学生体会不到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联系,很容易将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孤立起来,而实际的电子系统,往往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结合体,这与实际的电子系统的工作不符,急需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程设计往往是教师提前设置好电路框架,学生只需要做小的参数调整即可完成。或者教师准备好一个小的电子产品的零件,学生只需要将元件焊接到现成的板子上即可。学生对教学任务不明确,整个设计过程类似于工厂的流水线,没有多少创新思想,起不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作用,违背了课程设计的初衷。为了满足工业生产领域需求,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的精神,课程组尝试引入了CDIO教学理念,运用CDIO项目教学法对《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进行改革。

1CDIO教育理念及项目教学法

1.1什么是CDIO教育理念?

自2000年起,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这一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并成立了以CDIO命名的国际合作组织。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这四部分包含了工业产品从设计建模到投产运行的整个过程,同时又对应了工程技术人员能力多方面要求。[2]在CDIO的培养大纲中,工程毕业生应具备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等四个层面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的,CDIO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让学生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学习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培养了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

1.2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法把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项目、实际经验”为中心。[2]让学生在学校中就能体验到毕业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工作情境。鉴于CDIO的创新性和高效性,众多高校都将其能力大纲及12条标准作为改革教育模式的指导性文件。教育部于2010年6月起动的“卓越工程师计划”也将CDIO教育模式作为重要参考。

2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2.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定位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高校电类专业一门实践教学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基本电子元件的认知能力,对常用电工仪表和工具的使用能力。在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本科院校,这门课程是为数不多的可以进行实际操作的课程之一,因此其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工程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3-4]

2.2《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大多数高校,传统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组装小音箱、收音机、门铃等小型常见电子设备,而且基本以购买套件,教师在上边讲,学生在下边按照图纸组装的教学模式为主。如《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通常是进行数字钟的设计,主要就是利用定时器设置成不同进制的计数器,学生们从给出的器件中选择需要的型号,然后插到面包板上进行调试,方法单一。往往是一个学生做出来了,全班的同学就跟着出结果了。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能力的需求,其弊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6-7]①课程设置缺乏综合性,整体性。现阶段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分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两个部分,内容都是收音机一类的小型电子设备组装,这样不但空耗了课时,同时也缺乏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综合性锻炼。因为组装任何一个电子设备,既需要模电的知识,也需要数电的知识,单纯的将两个课程设计分开,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②实训教学模式单一守旧。采取集中实训一周的方式,学生先利用1-2天的时间在老师指导下认识电子元器件、学习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方法、学习钎焊技能和电路装配的基本方法,然后在现成的电路板上按照图纸焊接组装。这种“照葫芦画瓢”式的教学模式,无法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没有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③实训内容缺少创新性。从设置这门课程开始,设计内容就是组装收音机等电气设备,多年来没有过改变,学生没有新鲜感,失去了对新鲜事物的热情和对新知识的渴望。④与新技术、新时代脱节。现代电子系统大量采用EDA技术,利用电脑进行设计、仿真,生产中则大量使用SMT表面贴装、再流焊等加工工艺。单纯的用手工焊接分立元件,无法很好地让学生了解、掌握现代先进的电子产品设计制造技术。⑤缺乏合作性。每个学生做的套件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学生的操作流程没有任何区别,无法进行团队协作。⑥教学评价模式单一。基本以学生作品和实习报告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标准,但这些标准无法检验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基于CDIO理念的教学改革方法设计

基于以上几点,传统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不能对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必须加以改革。首先是改变课程设置,将原本分别开设在第四学期的模电和第五学期的数电整合到第四学期平行开课,将两个课程设计合二为一,提高设计的综合性,同时将设计周期延长为四周,学生在这四周时间内完成一个电子项目设计、仿真、制作的全过程。然后是改变教学方法,教师在设计开始前布置一些综合性较强的设计项目(如:有害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电路设计),每3个学生为一组,选取一个设计题目进行课程设计(每个自然班不要有相同题目)。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注重对CDIO所要求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即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

3.1强化学生的工程基础知识

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电子元件的选取,参数的选定,电子元件质量的检测,整机的调试等步骤,都需要大量的电路、模电、数电、高频、信号与系统等课程知识。这些过程都需要学生自行完成,教师只起到辅助作用,这样就督促学生查阅大量资料并对原来学过的课程进行复习、整理。经过四周的设计,学生的工程基础知识会变得很扎实。

3.2提高个人能力

在电路的具体设计中,一般采用软件仿真设计,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用Multisim仿真软件设计电路的方法,学会用虚拟仪器对电路的关键参数和波形进行检测。在PCB板的设计中,学生要学会使用Protel软件,并了解PCB板的制作流程。由于教学设备限制,可利用视频等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SMT表面贴装技术等现代焊接工艺,并进行钎焊的实际操作。这样在课程设计结束后,学生既掌握了主流设计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又学会了手工焊接技术,提高了个人能力。

3.3注重人际团队能力

3个人组成一个设计团队,每个同学都有分工,但也要精诚合作,可以按照软硬件进行分工,也可以按照系统不同部件进行分工,每个人在考虑自己这部分的同时,也要考虑其它部分是否匹配。在合作的过程中,交流很重要,3个人之间要能够“听明白”、“想明白”、“讲明白”。[7]出现意见、分歧应如何处理。这些都是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的演练,可以使学生在工作后更快、更高效的融入到设计团队中。

3.4提高工程系统能力

由于是自己设计系统,学生会站在工程师的角度看问题,设计的目的是什么?设计的系统是否合理?能否产生经济价值?在设计过程中都应用了哪方面的知识?自身还有哪些不足……这些问题的提出就是学生工程系统能力提高的体现,他们思考问题会更加全面、缜密。在设计结束的时候,对设计结果的验收考核采用学生作品+答辩的形式,让学生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的作品,能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描述设计作品的原理、功能、优缺点等方面。对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既能鼓励参加设计的同学,又能激发新生的兴趣。

3.5改革的成效

课程实施教学改革的三年,得到了学生的好评,课程评分和老师评分逐年递增。越来越多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做一些小制作,学生们参加各种设计竞赛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涨,近4届参加全国及河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同学取得的成绩。

4结束语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本科院校重要的实践教学过程,对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创新,验收考核方法的改变等方面都会有不断的更新,这需要教育工作者与用人单位的通力合作。基于CDIO的项目教学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程中的应用,优化了实习内容,创新了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了验收考核机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强化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个人能力。

作者:李聪聪 王娟 包峰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参考文献:

[1]李雪梅,何光谱,张建平,童强,张自友.改革“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培养“3CE”应用型创新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148-150.

[2]刘美华,李建明,屈喜龙.基于CDIO项目教学法的电工电子实习改革与实践———以湖南工程学院为例[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4,24(4):103-106.

[3]阎守华.CDIO模式下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教改的探讨[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9,24(5):474-477.

[4]陈柳,刘海英,郑宽磊,戴璐平,戴丽萍.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软件导刊,2016,15(7):7-8.

[5]李聪聪,高立艾,侯晨伟.基于创新理念的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4,(10):130-132.

[6]陆继庆,徐庆.基于CDIO模式的“电子技术综合设计”课程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33(5):22-23.

[7]曹海平,管图华.基于CDIO理念的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