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色彩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美术色彩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一、当代文化招贴概述

一方面,要把震撼力突出表现在画面的视觉效果中;另一方面,应该要求作品的主题更加鲜明,也要注意细节问题,含蓄内敛地表达主题,这样才能让人们的思想得到启发。设计过程中包含人文关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已经发展为设计文化的基本趋势。文化招贴设计具有独特的文化创意,能够接近生活,且具有比较强的现实感。文化招贴设计的关键就是表现和创意,文化招贴设计具有形式丰富的构图,其中形象或简练或夸张,或具象或表象,耐人寻味且突出醒目。在有限的画面中,设计师通过文化招贴的艺术表现,运用概括、感性的色彩或者抽象图形赋予画面更为丰富的想象,能够很好地表达人与人或者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让观者能够感受到生活新的含义。笔者认为,设计师在招贴艺术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很好地领悟“与其令人爱,不如使人思”。让人耳目一新且产生丰富的联想才是招贴的要求和重点,这也是招贴的意蕴。

二、现代招贴设计中民间美术色彩的应用探讨

成功的广告作品不仅仅依靠设计师的创意来源以及一流的现代设计理念,更多的是源于他们把本土化内容加入其中。我们经常能够在优秀的设计作品中找到佛家文化、儒家文化、水墨文化等思想,这样的广告作品充满了具体的文化意境,体现了设计师的一种内心体验,做到了市场色彩和本土传统色的有机结合。色彩的接受程度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具体包括消费群体的风俗习惯、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等。红、黄、蓝三色是我国传统的色彩体系中最为常见的,那种同一且明确的色彩结构往往在设计师的各种拼接和组合中得以有效表现,能够在作品中体现出色彩和色调的和谐统一。笔者通过著名的敦煌壁画加以说明:其整体上的色彩处理是在补色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划分色彩的纯度上,敦煌壁画的色彩往往属于灰色度,中对比色调则是其对比度的范畴。在敦煌壁画中,中国人传统的“中和之美”能够得到很好的表现,和谐统一的基调也通过整个色调得到很好展示。

1.在现代招贴设计创意中的体现思考

在现代招贴设计创意过程中,色彩的感知作用应该得到充分重视,为了更好地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设计师应该着重于色彩表现力的展示,一方面可以通过平淡舒适的宁静来表现,一方面可以通过色彩强烈的视觉冲击来体现。色彩是最大众的美感。丰富的情感能够从视觉的认知中得以充分表现,这也体现出人类进入色彩时代的一种需求,色彩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已经从表层的感知上升到了心理层面的本能。面向大众是招贴设计的作品的一个特点,这也和民间美术的来源是相同的,这种良好的互通性以及结合性很好地体现在民间美术的色彩与设计创意中。另外,在传统色彩观念约束下,主观的色彩搭配,能够让设计者获得设计灵感,有效反映大众的精神需求。

2.图像信息的传达方面应用

人类进行沟通最为重要的媒介就是具有一定视觉符号的图像信息,这也是一种最易接收、最易传达和最为直观的视觉语言信息,图像信息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色彩的构成。如,在民间美术中,许多作品能够体现出一种哲学思想,这样往往能够形成具有独特内涵的艺术造型符号,能够表现出较多具有寓意的艺术表现手法。把简洁、夸张的造型搭配在鲜艳明亮的色彩中,有利于民间图像与色彩结合的特点得到更为充分的展示,这样能够给观者的心灵带来巨大的冲击,让观者不由自主地进行联想,思维得到不断升华。另外,具象造型语言在民间美术中的应用,也说明了图像的象征性。如,2013年春晚中的《剪纸娃娃》就是把具有象征意义的传统剪纸造型进行二次加工和再创作,积极从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并不仅仅是对客观自然形态的直接应用,而是充分考虑了以象寓意、以意构象的造型原则,给人们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这种对于民间剪纸思维方式的创新来自对于民间艺术的思考,才能达到随心所欲设计的要求。创作者经过设计,突破了相应的透视和比例的约束,完全凭借自身的灵性和经验进行任意的创新,能够进行任意取舍的自由发挥。再如,对于《中国盒子》招贴设计来说,盒子本身的民间色彩形式得到了很好的展示,设计的概念通过传统图像信息进行了丰富的表达。大面积的朱红底加上具有光泽感的金色很好地表达出亮晃晃的喜庆意向,也使民间美术色彩中的五行观得到更好应用,人类繁衍昌隆兴旺的传统文化心理更是通过盒子本身的“婴戏图”装饰图形得到了很好的展示。通过结合民间美术色彩和招贴设计,两种艺术形式在全球化的今天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对文字的颜色、形式和审美等的尝试上。在这样的情况下,设计作品具有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设计师通过合理运用文字的形式、结构、线条,进行创意设计,在民间美术色彩的烘托下,能够更为有效、准确地进行信息传达,进而激发观者的情感联想。结语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设计者越来越多地考虑到相关的审美观念在不同的国家、民族习惯下的表达方式,并能积极运用到作品设计中。设计者源源不断的灵感来自中华民族的民间文化,当代艺术设计只有充分利用中国民间美术的随意、浪漫、自由和生动的形式,才能更好进行视觉语言和造型元素的传达,进而得到快速发展。

作者:董庆涛 单位:黄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