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文化的城市形象设计探析

花卉文化的城市形象设计探析

摘要:文章分析了昆明城市特点,明确了建设“春城花都”城市形象定位,指出昆明城市形象塑造应从花卉文化入手,以自然条件为基础,历史文化为依据,发展方向为指引,进一步提出昆明花卉景观与民族文化结合的设计路径,以及着力建设街道景观形象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城市形象设计;花卉文化;城市定位;春城花都

良好的城市形象有助于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树立良好的城市精神风貌,促进城市多方面协调发展。随着全球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景观个性逐渐丧失,城市风格日渐趋同化,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形象建设迫在眉睫。本文挖掘昆明的花卉文化优势,探讨昆明城市形象设计的思路。

一、城市形象设计

(一)城市形象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一个多种事物混杂在一起形成的空间,而城市形象则是这一空间中的文化现象,是物态化、概念化的城市面貌作用于人主体意识的总体印象[1]。

(二)城市形象中的文化要素

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的灵魂,城市形象是城市文化的载体,两者有机结合,构成丰富多彩的城市景观,形成独特的城市形象。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塑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如果说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内涵,城市形象则是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2]。一方面,通过对城市文化的剖析研究,可以为城市形象塑造提供灵感。另一方面,城市形象的发展使城市文化的传播有了物化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城市文化的传承。

二、昆明花卉文化

丰富的鲜花种质资源、温润的气候条件、突出的区位和产业优势,以及丰富的民族文化造就了昆明多彩的花卉文化。昆明建有全国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这里每天的鲜花交易量居全国之最,并且辐射整个东南亚、南亚地区,花卉产值占地区经济收入比重逐年增加。近年来,政府通过将花事活动与文化活动、商业活动等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形成了浓厚的花卉文化氛围。

三、昆明城市形象设计现状

过去,昆明城市形象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位,使得城市形象塑造缺乏整合性、持续性。2017年,昆明市政府提出了营造“世界春城花都”的城市发展定位。自此,昆明城市景观的建设中,开始大量、有意识地采用花卉作为基本元素塑造景观形象。

(一)以花卉为主题的旅游城市形象定位的提出

昆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优势使昆明形成了四季如春花满城的美丽景致。鲜花作为昆明的城市标志,在昆明的城市形象建设中占据重要的地位。2017年,昆明政府提出建设“四季有彩、季季飞花”的旅游城市形象构建理念,在城市景点、街道景观带、公园河道周围等不同地区进行植物景观提升,试图多角度展现花都特色和区域性国际中心的城市面貌。

(二)花卉旅游综合体的构建

“花之城”旅游综合体项目的启动是昆明结合花卉文化进行城市形象塑造的探索。该项目位于长水机场的咽喉位置,地处交通要道,以花卉文化为龙头,融合旅游产业和现代商业,构建花卉旅游食、住、行、游、购、娱融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3],为游客营造一种全新的旅程体验。

(三)花卉农业观光园的营建

目前,昆明市仅有斗南花卉产业园区建设了规模较大的都市型农业观光中心,其余的花卉农业观光园区规模较小,且发展不均衡。总体来说,昆明花卉农业观光园区发展缺乏整体性规划。而附近的罗平县打造的“油菜花海”观光景观打造则更为成功,不仅为当地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收益,也为罗平城市形象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基础。

四、昆明城市形象建设面临的问题

昆明利用文化优势塑造“城市花都”形象的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如花卉利用的形式不丰富,空间体验性较弱,不能形成完善的景观系统;以花文化为主题的城市景观缺乏设计创新,组织形式略显单一。总之,花卉文化还未完全融入城市形象中,人们对昆明花城的印象远不及“春城”深刻。

五、昆明城市形象设计

基于花卉文化的昆明城市形象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春城花都”的形象定位的提出于昆明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花都”形象塑造中,应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等优势,更好地进行城市形象设计。

(一)“春城花都”的形象学定位

1.以自然条件为基础

昆明位于西南边陲,云岭之南,地处云贵高原,当地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鲜花四季常开,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4],素以“春城”之称享誉中外。宜人的气候特点成就了“花枝不断四时春”的昆明城市景象,也促成了“春城花都”城市形象定位。

2.以历史文化为依据

昆明是一座拥有深厚文化背景的历史名城,昆明人自古爱花、养花、赏花、品花蔚然成风,花卉文化融入了昆明的大街小巷,成了一种城市形象的象征。在城市历史的印记中,花卉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史料记载,唐宋时期昆明的庭院庙宇中便种有许多的花草植物;到了元代,就有大量种植山茶的记录;早在明朝年间记载昆明种植的花卉植物就有70多种,其中主要有滇丁香、杜鹃、垂丝海棠、枇杷、银杏等。昙华寺的优昙花,黑龙潭的唐梅、宋柏、元杉、明茶,金殿的“殿前红”山茶,曹溪寺、盘龙寺的明山茶,以及散布在不同区市的名花古树,都为昆明渲染了浓厚的花卉文化氛围[5]。有关昆明的古籍志书也记载了昆明花卉文化的悠久历史。民国时期开创的“花朝会”流传至今,形成了昆明四季不断、丰富多彩的花事活动。悠久、深厚的花卉文化为昆明“春城花都”形象建设奠定了文化基础。

3.以发展方向为指引

在全域旅游和“一带一路”战略方针指引下,城市形象建设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云南作为全域旅游的一个重要试点和面向东南亚发展的桥头堡,应以新的发展理念引导昆明的城市形象设计,将花卉文化与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城市地域文化融为一体,围绕“春城无处不飞花”的主题,进行“春城花都”形象建设。

(二)“春城花都”城市形象设计路径

1.花卉景观与民族文化结合

作为云南的省会,昆明融汇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在进行“花都”形象塑造时,应充分考虑结合该地域的民族文化特色进行城市形象塑造,使“花都”形象与民族文化、历史背景更贴切地结合起来。云南各族人民独特的花卉文化中承载了不同的民族信仰和历史文化。如大理四绝中的“上关花”即朝珠花(又名木莲花),这种花朵大如莲,每月开一朵花,每朵花结9粒籽,一年108粒,恰好与佛门念珠的108颗一致,体现了白族深厚的佛教文化[6]。彝族认为马缨花(又名索玛花、杜鹃花)具有幸福、美好、多子多福的象征意义,将其作为祭祀、爱情和民族友谊的代表。每年二月初八,大姚县昙华乡的彝族人民都会举办盛大的插花节,将马缨花插在或是绑在羊角上,以求美好的生活[7]。此外,苗族对蝴蝶花的崇拜、佤族对箭根薯的崇拜、藏族对格桑花的崇拜、傣族对地涌金莲的崇拜等无不体现了云南少数民族花卉文化的独特与深厚。昆明“春城花都”城市形象设计中,可以对云南各少数民族花卉文化进行挖掘、整理,结合城市景观进行更新和创造,营造更加丰富多彩的“花都”形象。

2.花卉与城市景观结合

城市形象的塑造主要取决于街道、广场、公园等城市景观。街道景观作为我们观赏和游览城市的重要通道,是城市形象设计的关键。当前的昆明形象塑造着力于设计旅游综合体和城市公园景观,忽略了街道景观的营造,应重视街道景观的形象塑造,灵活地将花卉文化渗透昆明城市的大街小巷,从而营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风貌。目前昆明已经开始着手将花卉文化与街景结合,打造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街道景观。龙泉路的梅花,穿金路与圆通山的樱花,文林街和一二一大街的银杏,教场中路和盘龙江畔的蓝花楹,北京路和广福路的高杆月季,以及红塔西路的冬樱花等塑造出一条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为昆明的“花都”形象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种设计思路还应扩展到昆明各街巷景观设计中,并且应该从主题性和形式感两方面开展整体规划,以整体规划指导具体的街道花卉景观设计。

六、结语

在“春城花都”城市发展定位的指导下,对“春城”形象进行设计提升,强调“花都”形象定位。利用花卉优势资源和花卉特色文化,打造“春城花都”的品牌形象,同时结合昆明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对城市景观进行形象建设规划和创新设计,从自然风貌、历史特点、地域优势等层面入手,将花卉文化与民族文化、城市景观等结合,塑造具有昆明特色的“春城花都”形象。

参考文献:

[1]胡攀,彭劲松.地域文化与重庆城市形象塑造[J].西部论坛,2012,(05):88-94.

[2]赵洋.城市文化与街道景观设计[J].学术评论,2011,(08):70-71.

[3]柏斌.花卉主题旅游综合体———昆明花之城开张[J].中国花卉园艺,2015,(01):53.

[4]王科星.基于灰色—多元回归模型下的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2.

[5]廖晶蓉.昆明“花都”美名可追溯至明代[N].昆明日报,2017-12-06(005).

[6]蓝晓光.源远流长的民族花木文化[N].中国绿色时报,2018-03-05.

[7]谢天娇.陈倩.云南花腰彝族服饰文化探析[J].名作欣赏,2017,(05):14-15.

作者:刘璐颖 包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