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文字图形设计中的视觉理解力

管窥文字图形设计中的视觉理解力

一、文字图形设计与视知觉理解力的关系

现如今文字的图形因素不断被强化,在设计文字图形时,用一些奇特幽默、夸张变形的设计手法,不仅可以使文字图形具有最直接、最强烈的效果,而且可以使视觉表现力更为突出,并能使受众的注意力和兴趣大大提高。特别是在生活节奏快速的今天,受众已没有耐心和时间关注产品的相关内容信息,此时的文字图形要想在第一时间引起受众的注意,自然要以简洁明快的视觉形象打动受众。所以设计师只有考虑受众的接受心理及阅读习惯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因此,无论是对设计师的创作心理还是受众的接受心理,视知觉理解力的作用都不容忽视,它能直接体现、表达画面之美、构思之巧和创意之奇。

二、文字图形中的视知觉理解力——平衡性

心理学一直被人们用在设计之中,文字图形设计自然不例外,所涉及的视觉心理因素也相对较多,其中视觉平衡性最为重要。对于每一幅设计作品来说,文字图形作为设计元素,通过位置、空间深度、尺寸、肌理、明度、形状、色彩等所带来的视知觉理解力是受众心理感知的结果,它是受众的一种“视觉判断”,受众通过视知觉理解力判断图形是否达到“视觉平衡”。设计时如果图形刚好被放置在受众心理感知的合适位置,即为“平衡”;反之为“不平衡”。

如何能让设计者与受众达到视知觉理解力的平衡呢?比如,在文字图形设计中,色彩纯度、明度越高,色彩的视觉冲击力就越强。如蒙德里安的《红黄蓝的构成》,其中红色占据了画面的一大半,但在视觉上并没有让受众感觉不舒服,这主要是因为有黑色和白色进行调和,达到了视觉平衡。再如形状、位置,受众观测物体会沿其轮廓线产生视觉方向感,在结构框架中,如果中心点在下方会给人比较稳定的感觉;如果中心点在上方,在视觉上会给人一种轻飘飘的感觉,因此要想达到视觉的平衡性,就应将形状、位置配合好。

三、文字图形中的视知觉理解力——空间性

老子曾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从这里可以看出来,空间没有形态,看不见,却又无处不在。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证明空间是一个充满意味、有生命力的“场”。在这个“场”的辐射范围内,每一种设计的基本形态元素被放置其中,都会以其形态、所处位置诱发受众心理的刺激与反应,形象性、诉求点以及形态的多少、强弱和属性的差异都会引发或导致受众复杂的心理变化及冲突。人的知觉分为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其中视觉是人的知觉系统中最重要的。

在设计中设计师最基本的知觉能力就是对图形与背景的区分。图指的是画面中实的部分,即正形为实空间,底是画面中虚的部分,被用来衬托形,即负形为虚空间。图与底、正与负、实与虚反映了客观世界的空间与实体的关系。但图与底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排斥,在特定的情况下会相互转换。正因为如此,才能在文字图形设计中利用图与底的关系形成不同的视觉样式,丰富空间视觉效果。

如“鲁宾之壶”,设计师在设计时将白色杯子视为正形,那么黑色的人头就为底;反之,将人头视为正形,杯子为底。这里表现出空间感,就需要通过虚、实空间借助轮廓线来转换,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尤其在设计时,如果能巧妙处理虚实空间,不仅能将主体字形表现出来,还能使设计自成一体。这样受众不仅能了解信息内容,还能得到视觉艺术享受。这正是设计师利用人们对视错觉的好奇心理完成信息传达的一种巧妙的艺术手法。

四、结语

文字图形不仅是一种特殊图形,也是一种视觉艺术,既要美观又要将信息传播出来,因此文字图形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受众的心理。设计师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视觉心理因素的作用,只有充分调动受众的心理,以视觉艺术心理理论为指导,才能创造出符合传达意图和设计主题的作品,使受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它。

作者:王燕 许存福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新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