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探究实验设计与实践研究

物理探究实验设计与实践研究

教学观念的更新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必然导致课堂教学模式随之变革。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教材的实施,物理新教材创设了一个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全新的物理探究实验课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实验教学首先将探究的问题、器材展现出来,让学生自主选材,自主探究。这样的设置,给学生无限的思维发展空间,让学生尽情地猜想、思考、设计、操作,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有利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种能力。从教育历史上看,探究性学习更直接继承了“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思想,究其精神实质而言,它吸收了杜威的“做中学”思想和布鲁纳“发现法”理论的精华,强调学生在类似于科学发现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发现的过程,注重在体验中学习,从而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但对于科学探究对能力的培养,又不同于以往的发现法,探究问题的内容和角度是多样化的,探究的结论呈开放性,探究的方式也必然是灵活多样的,这就与“发现法”片面强调科学知识的发现过程从而导致结论的封闭性,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同时科学探究过程也不仅仅停留在“做中学”,还要求在“研究中学”,要以主动探究的态度在了解(理解)别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吸收然后再进行自己的进一步探究,这也与“做中学”片面强调个体的直接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探索课堂教学策略

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把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作为重点,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将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主动的、活跃的、和谐气氛的学习过程,通过交流与实践,探索中发现新知,应用新知。探究式教学是“以人为本”的教学。可见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多采用探究式教学。

2.优化教学过程

所谓优化教学过程即把学科课堂作为一个“动态流程”,从开端、发展、结束构成教学的全过程。要使全过程得到优化,就要善于在“动态流程”的各个的环节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思维活力不断涌现。现以初二物理教材蒸发为例来探讨:

(1)设疑激励。

用酒精打湿的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干了并闻到一股酒精的气味,实验引入课题;让学生结合生活中晒衣服、晾床单等生活经验猜测:蒸发可能和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及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从而让学生明白要研究的问题。

(2)带疑探索。

进行分组实验,给学生酒精灯、滴管、滴瓶、毛玻璃片、回行针等这些器材,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做实验。如有的学生设计出将两块毛玻璃片打磨的一面朝上,分别用滴管滴一滴水于毛玻璃片,其中的一块不变,另一块用回行针将水尽量摊平,观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各蒸发关系,从而使学生的求知欲处于激发状态。

(3)释疑讨论。

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讨论及总结,并向教师和同学呈报实验结果,如上述实验中,一块毛玻璃片上的水先干,则说明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4)破疑归纳。

教师结合学生实验报告进行总结:蒸发的快慢和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因而要加快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上空气的流动。而在减慢蒸发应采取相反的措施。

(5)新疑设置。

在基本知识掌握后尚待进一步重复、迁移、提高,可恰如其分的发出高级知识的刺激信息,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让学生解释移栽树木时,为了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一般选择阴天早晨或傍晚,而不选择太阳当空的正午,且移栽树木时尽是削掉一些枝叶。

(6)析疑思考。

在掌握课题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课题向高能知识探索,进行有意识的德育渗透。如可让学生看教材54面第二段,指出我国人均占水量不足全世界人均占水量不足全世界人均占水量的25%,要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总之,教师追求的应该是教育教学中的对学生“人格”发展的长期“隐性”效应。

3.改进教学手段

教育学要面向现代化,教学手段本身就应该现代化。物理教学离不开现实的物理情境,但学生的直接经验、学校的实验条件都有限,也不可能让学生做太多的现场参观,这样传统的教学手段全凭一张嘴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教学的提高,因此可将光电传感器、录像机、幻灯、投影及计算机等众多媒体引入教学之中,成为教师自由使用的工具。以单摆周期的测量实验为例来探讨:

(1)实验目的:

测量单摆的周期,验证单摆振动的等时性。

(2)实验原理:

当单摆的摆角很小时,摆球受到的摆绳的拉力和重力的合力可看作指向平衡位置且大小随摆球位置变化而做周期性变化的回复力,此时摆球的运动可看作简谐运动。根据简谐运动的规律可得到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姨l/g,其中l为单摆的摆长,而g为重力加速度。从此公式可知单摆的周期只与其摆长和重力加速度大小有关,而与摆幅和质量无关。这种特性称为单摆的等时性。

(3)实验器材:

思迈Prodigy-Lab数据采集器,光电门传感器,计算机,单摆实验装置。

(4)实验步骤:

1)如实验装置所示架设好单摆实验装置和光电门传感器,调整摆球悬挂的高度,使摆球能自由摆动并顺利挡光;2)打开思迈数字化探究实验平台专业软件,选择进入“单摆周期的测量”实验;3)将摆球拉离平衡位置(摆角不能大于5度),然后放开使其摆动。4)改变单摆的摆幅和摆球的质量,分别重复上述实验步骤。最后比较各次的周期是否相同。5)组织讨论:①将两次实验的摆长和重力加速度大小代入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出对应的单摆周期的理论值,然后统计两次实验中测得的单摆周期的平均值,将实验得到的数据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实验的相对误差;②分析单摆运动中摆球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说明摆球的运动为什么具有等时性的特征。6)实验结论:单摆的振动周期不随振幅改变而改变,即具有等时性。

4.结束语

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实践活动应注意对于学生实践活动要及时给予指导,要注意因势利导,适当点拨不能越俎代庖,使他们感到充分的自由,要帮助学生解决靠他们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如调查试卷的评价,打印、复印等问题。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理论问题应给予指导,对于某些现象引导学生解释,例如眼睛的科学道理等。最后对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指导学生写好实验报告。

作者:何素芬 单位:湖南省保靖县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