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拍摄与平面设计的共生

影像拍摄与平面设计的共生

摘要:

论文从设计研究的角度阐述摄影艺术对于平面设计以及造型训练的作用,从技术手段和目标功能等几个角度阐述两者的差异与关联;从教学情趣出发,研究运用各种可行的图像设计处理实践手段,快速提升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最终能更好地运用到产品设计以及综合艺术设计中去。

关键词:

影像;平面;设计;共生

0引言

年轻的时候因为经济能力所限很少深入接触摄影,大学期间学的摄影知识也都束之高阁了;当年聂宁老师指导我们拍摄人像和静物的景象至今记忆犹新,尤其是黑白人像的拍摄,当时就很感兴趣;虽然处于胶片时代,暗房条件也有限,主要是课程实践的时间长度并没能将我们带入到“痴迷”的程度。随着年龄增长,以及工作内容的多样化,接触了一些摄影人才发现,摄影其实是一项非常广泛和迷人的群众活动,参与的程度和热度可以说超出了想象,尤其现在有了手机,我可以说,未来的手机摄影必将纳入摄影专业的范畴,只是现在手机摄影还缺少一些软、硬件条件而已,但这对于摄影师来说并不是必须的条件。拍照作为一个通用的名词并不能与专业的摄影划等号,普通人的拍照仅仅是为了记录内容,直白地说是条件反射式的动作过程,所以图片的价值仅仅是信息内容的传递而已,对于摄影而言,它需要传递超越内容的精神信息,这点与设计的精髓和目的高度的一致;我们今天欣赏美国摄影家“亚当斯”和加拿大华裔摄影家“段岳衡”的作品,震撼的程度依旧不减当年。记得摄影圈内经常讲的一句话是:买回菜后需要烹饪后才能好吃,这点很好地反映了摄影的创作过程。当年胶片摄影可能条件没有今天软件处理那么省事,但内容其实一点也少,当年亚当斯就被称为“暗房大师”,他对于图片的再处理非常精细,处理手段也不同寻常,这些都是二次创作的过程。而今天我们有了图像处理软件,可以省去终日处于不见阳光和药水味道的环境,在明亮的办公环境中进行图片加工处理;至今也还有少数的专业人士还在坚持传统的胶片拍摄和暗房处理手段。

1拍照解决什么

拍照虽然是每个人都能接触到的一个记录生活内容片段的手法,它的作用是记录图像信息,但同时也需要对于构图和操作技能的掌握,需要对于曝光和快门等技术的掌握。这些当然也是专业摄影的共同的入门基础。但由于题材大都是被动采集的,仅仅符合留念或者存档用,几乎也没有再处理和再创作的意义。

2摄影解决什么

摄影与拍照表面现象一样,但目的截然不同,它是根据题材的不同和摄影师的主题追求而分不同的图片类型。风光和人物类的居多一些,也有体育和新闻类的摄影,这类作品偏重纪实内容,与普通拍照也有本质区别,它解决的核心是通过实事内容传递媒体信息,审美元素也需同时兼顾的。

3摄影的新特色有哪些

前面提到了摄影的目的,那么它的新特色和新功能其实也随着科技的进步有了很大的发展,它甚至可以与动画结合起来,创造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图片效果,这在与平面设计的融合上有了很多共通之处;纸面上的信息传递是传统的平面信息接收方式,而电子信息的的接受方式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离不开的拐棍,而微动态影像的介入,大大丰富了这一效果,例如:摄像是表现全动画的过程,而摄影常被认为单帧呈现的静态画面,而让一幅静止的画面中局部微动,如同看到一个静态的人物一只手在舞动,就是静中有动的独特效果,它也介于摄影与摄像之间,能很好地为信息设计服务。同时摄影的高超的光影记录能力也能极大地丰富了后期作为平面设计的余地,作为平面设计背景或者主题都很常见。单纯的主题性摄影借力后期矢量造型和滤镜效果处理,完全可以达到甚至超越手工平面设计的效果。

4艺术摄影是指什么

当你把自然中的美记录下来的时候,心里何尝不是喜上心头呢,这与创作出一幅成功的艺术作品区别无二,广大的摄影爱好着在闲暇时光都在乐此不疲地进行着时间和尝试。而从事艺术设计的专业人士其实更有这样的优势;摄影在基础阶段,最常用的其一是“构图”,那么从事绘画的朋友们,这一关应该经过了千锤百炼了吧;其二是色彩,这在大家静物和风景写生时,色彩知识也没有少讲;第三个就是黑白关系,如果光线基调运用不对,可能就会出现‘立体缺失’的作品。而这些美学基础知识从开始其实就是判断你按下快门那一霎那后的图像效果了,至于硬件设备,一般很快就会掌握的,熟练后,起作用的是作者对于对象内容的选择和审美判断,这也决定了你作品的品味和取向。艺术摄影则恰恰是这一原则的最好注解。从事设计方向的设计师应掌握这方面的技术,它可以提升本专业的审美修养和专业知识饱和度。

5艺术摄影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艺术摄影是作者主观映射美学元素与平面影像创作过程,一般均尽力创作出‘大美’的作品,很多艺摄风格实际上也在沿用绘画中的美学元素,如水墨画,南方古村落绘画等作品中可以经常看到这种知白守黑的风格的运用;运用虚实效果的夸张,主题往往追求手工描绘的细腻风格。黑白线描的滤镜,完全可以以假乱真钢笔素描的表现,肌理质感的真实,甚至超越超级写实主义的细节,有时也成为画家再次创作的素材。应该说现代摄影的表现能力随着软硬件的升级功能确实已经变得很强大了,同时它也具备了批量复制的特点,符合设计到市场的规律,当然由于可以复制的原因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价值的降低,与纯粹的艺术作品不能等同,这也由作品的定位所决定。再谈谈平面设计的训练,平面设计也需要以上的基础,美学基础要素观念的形成一般是从绘画开始的,从这几年的行摄实践发现,即使没有受过绘画训练的人通过摄影训练一样可以掌握构图色彩等美学基础,笔者发现这种训练方式也可以穿插在设计学习中进行,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兴趣;过去画素描单纯在一张纸上反复推敲,容易使初学者产生枯燥的情绪,包括色彩和黑白关系的训练,尝试用摄影方式与传统方式交叉训练,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有一项技术是不能取代的,就是造型的训练,在这点上,素描手绘更直接和具体,因为初学者对于外观轮廓的把握在“自然风景”中可能是无法掌控的,风光是那样的自然,即便取舍也会有很多局限存在,那么只有手绘更加直接和简练,同时连带进行构图,色彩与黑白色调的训练。在局部细节描绘上,传统手工绘画方法也有自己的优势,所以在训练方法上两者可以取长补短,在设计作品和产品效果的表达上技术共生。

6影像与图像处理的特点和关联

谈到图像处理,从设计专业而言,一般都开设平面图像处理的课程,因为即使产品设计,也需要从平面的角度认识立体的,脱离平面的立体也是不实用的。那么纯粹的平面处理一般都避不开PS软件,而该软件对于影像调整有其专用的外挂软件CameraRaw,这两个在工作中可以交替使用的;平面设计的图像处理是对于调入其画面中的影像图片进行前期处理,用CameraRaw进行影调处理再转入主软件PS进行二次设计处理,尤其对于光线的处理,必须在影像挂件CammraRaw中完成的,这样完成的图片质量会更高。作为现代摄影来讲,不做后期的作品是自然的,没有感染力的,不是艺术作品,这已经称为圈内的共识;摄影后期操作过程与平面设计处理有时很难分清,摄影师如果对于矢量图,滤镜,蒙版,图层等技术融会贯通的话,后期将会如虎添翼。对于设计师来讲掌握影像软件,将会使设计作品具有独特的生动性。所以说,图像处理对于平面设计而言那就是设计的一部分,现代的设计已很难分清造型与图像编辑处理的界限了,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摄影后期图像处理对于摄影则是再创作的过程,分量甚至占到70%;平面设计大都也建立在图像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上了,技术已经成为影响摄影和平面设计对于技术的共通点。但两种软件技术因目标的不同而不能互相取代,而在各自发展中是可以共享对方的优点的。

7分享各自的优势快速提升技术水平

前面提到拍摄与平面设计的关联,要进一步地去研究与分享各自的特色,发挥好两者的优势,最终提升设计师的技术水平。审美的学习与理学的区别就是不可测量,但有许多人用到了统计,认为只有经过统计找到数据就可以套用了,这在现代还无法解释其中的原理,一个用心去感受,一个用大脑去思考。得出的结果肯定不同,但有时客观地各自存在着。有一点都是一样的,高水准作品的存在感。现代的生活节奏和信息量的爆炸,使学生们的耐心有了极限,传统绘画中均衡对比的训练都需要在完成对于造型要素的表达后才能体现,有时候作品完成后,还是没有把握好构图和色彩,那么下一次还需要从头进行,这有些浪费时间,即便在平面设计软件进行构图训练时也存在这个问题;虽然修改调整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比较面相对较窄些,无法与好的作品做比对,题材也局限在自己的认知和作品中,这样休整起来就会延迟时间;对于修养审美的选择,以前面的文字作为铺垫,完全可以在摄影实践中进行初步训练,走过这一过程,往往在快乐中提升效率,尽管这也不是一秒钟能解决好的,关键在于评价作品中对比。记得在摄影课中,如果单纯的对着一组道具或者景物拍摄,有时会有同学认为拍摄目的不明确,吸引不了他们的注意力。但是当他们把作品摆在一起时,感觉就萌生了,就这么简单。当然如果参加有主题的竞赛可以更好地提升他们的兴趣。只有兴趣提升了,才能谈的上技术的学习。从技术角度出发,可以编辑如构图,色彩,主题,影调,造型,动与静,虚与实,质感,等多种对比主题进行训练,全班面提升学生的审美与运用能力,最终为平面造型设计做好铺垫。

作者:何伟民 单位:北京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