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平面设计学生实践能力提升

高校平面设计学生实践能力提升

摘要:

近年来,在艺术教育整体大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也迎来了新的突破,并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然而在这种良好的发展形势下,学生实践能力的欠缺却成为了一个瓶颈所在,如果能够突破这个瓶颈,则会使高校平面设计教学再次迎来质的提升。鉴于此,本文从提升的必要性谈起,就具体的提升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平面设计;实践能力;提升分析

一、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一)平面设计的学科特征使然

关于平面设计这门学科的特征,可以从其定义中进行理解。所谓平面设计,是指设计者利用图形、文字、色彩等艺术元素,在二维空间内创作出可知可感的艺术形象,并表现出一定含义和思想的创作过程。由此可以看出,整个过程正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需要设计者利用画笔、电脑等工具亲手创作才能实现。所以实践性正是平面设计这门学科的本质属性,实践能力也是一个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生所必备的能力。

(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伴随着艺术设计事业的发展,社会对平面设计人才不但有了更多的数量需要,同时也对质量提出了高标准要求。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毕业到就业的转变,投身于具体的项目中。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因为在校内期间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实践训练,理论知识强,实践能力弱,成为了仅会“纸上谈兵”的偏才,就业后,需要用人单位再拿出较长的时间进行实践训练,这显然是难以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对于学生的就业和个人发展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

二、当下教学中实践环节的不足

长期以来,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中一直存在着“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倾向,特别是对于平面设计这类具有一定技能性特征的学科来说更是如此,导致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欠缺。首先是没有树立起正确的认识。学校和院系没有从学科属性和市场需要这两大角度来思考和认知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导致了教学中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实践。其次是学生实践机会较少。实践能力的提升和丰富,来自于长期的实践经历,但是多数学生在学习期间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创作训练,既缺少相应的设计作业,也没有参加真实项目设计的机会。再次是教师实践能力不足。虽然多数教师都是科班出身,且有着较高的学历,能够充分满足教学的需要,但是很多教师都将较多的精力放在了教学上,很少再从事具体的设计,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引领者,并没有给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最后是实践设施和场地不完善。任何实践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以一定的设施和场地为基础,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学校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都存有严重的不足,比如校内缺少专业的设计工作室,校外缺少长期、固定的实践基地等。以上多种原因,共同造成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欠缺,理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及时的解决。

三、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途径

(一)树立正确认识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要想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要树立起正确的认识,包含为什么这样做,其意义和价值何在,以怎样的方式去做等等。以上几个问题的解答,还是要从学科属性和社会需要两个方面进行认知。前文中提到,平面设计本身就是一门实践的学科,设计者只有在一定时间内拿出高质量的作品,才是完成了设计的全过程,而不是有着丰富的构想,却缺少相应的技能对构想进行表现。同样,这也是当下社会对平面设计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没有哪一个用人单位希望再对学生进行二次培养,而是需要毕业和就业的无缝接轨。所以从这两个角度,就可以认识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性。特别是近年来引发全社会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应该引起学校和院系的反思,也只有树立起了正确的认识,才能保证后续的工作打下最为坚实的基础,并保证各项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培养出合格的、为当代社会所认可的平面设计专业人才。

(二)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因为学校和教师没有树立起对实践的充分重视,所以在具体教学中,还是沿用了一般学科所采用的讲述式模式,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讲完了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既没有实践的意识,也没有实践的机会。所以应该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变革,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具体的实施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可以将一些实践活动穿插在教学中,学完了色彩构成,教师就布置相应的专题作业,并对作业进行及时的点评和讲解。又比如可以成立的专业工作室。由专业教师综总负责,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加入工作室,并面向社会营业,所得收入用来奖励学生或设施的更新等。再比如在教师的带领下,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设计比赛,比赛的结果并不重要,而是在于学生参与的过程。在参加校外比赛的同时,也可以在校内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如“校园设计之星”,比赛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给出多个设计主题,海选期间由学生和教师担任评委,后期则引入社会设计单位的评价,直至评出最后的总冠军,并予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奖励,学校的广播、网站、论坛等予以全程跟踪式的报道,营造出全校关注的氛围。以上种种举措,都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实践的价值和意义,并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实践中,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就业和个人发展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三)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引领者,其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要想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要求教师具备充足的实践经验,一方面能够给学生以相应的指导,一方面则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所以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已是刻不容缓。首先是教师自身的重视。教师要认识到其中的价值和意义,主动投身于各类实践中,并将自己的心得、感悟等与学生分享,逐渐引导学生树立起实践意识,并与教师一道参与到实践中去。在具体的教学中,也要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并全程参加和指导。其次是学校的支持。学校要对教师的各种实践活动提供充分的支持。比如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如果教师在一些设计大赛中获得较好成绩,可以予以物质奖励或职称的优先评定等,充分表明学校方面重视和支持的态度。再次是加强和外界的联系。在建立起校外实践基地后,学校要定期指派教师前往一线设计单位顶岗实习,了解到行业发展对人才的最新需求,并主动参与到具体的项目中去,提升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完善实践设施和场地

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平面设计对实践场地和设施是有着一定要求的,设施和场地越完善,实践效果也就越好。具体来说,该方面的完善主要包含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在校内,学校要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设施和场地的完善,如电脑设备、打印设备的维修和购买、工作室场地的划分和装修等,并委派专人负责管理,确保每一项设备都得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尽可能满足师生的实践需要,从根本上避免因场地和设施不足,导致一些实践活动无法开展的情况,经过一段时期的建设之后,使其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中。在校内,应该由学校出面,和一些设计单位建立积极的联系,将对方建设成为学校的校外实践基地,一是定期指派学生和教师前往这些单位顶岗实习,二是定期邀请设计人员进入课堂进行指导,三是签订就业协议等,既满足了学生和教师的实践需要,也满足了这些单位的用人需要,正是一个多方共赢的结果,需要学校方面对此有充分的重视,将其列入长远规划中扎实推进。

综上所述,近年来,时代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平面设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投入到具体的设计中,并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这正是当下平面设计专业学子们所尤为欠缺的一种能力,对他们的就业和今后的个人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所以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多种方式并举,使其得到有效的缓解和解决。也相信通过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一定会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王苑 单位:韶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阎学武.创业教育视角下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探索[J].美术大观,2011,10.

[2]陈英.提高艺术设计实践教学质量的探索[J].山西科技,2008,05.

[3]彭庆云.构建多渠道的设计实践教学模式[J].美与时代(中),2012,09.

[4]陈洪.对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现状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