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作品平面设计应用

人像摄影作品平面设计应用

摘要:

人像摄影作品是以人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它以人物为载体直接表达摄影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这样,摄影者就可以通过作品与人交流,不需要以发声的语言为媒介。当前,人像摄影作品在平面设计中传达的视觉语言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并且已经成为平面设计中的一种元素符号。

关键词:

人像摄影;平面设计;视觉语言;自然要素

视觉语言是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它影响着整个设计的质感。我们探究的是人像摄影作品在平面设计中的视觉语言,需要深入分析的是用人像摄影作品中的艺术符号表达作品的思想。将视觉语言运用于平面设计中,可以为我们的艺术创作提供新的灵感,让人像摄影作品的思想更为丰富,使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

平面其实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搭配,其所有内容来源于我们最为真实的生活。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涵盖了两方面的内容,即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自然要素是自然界固有的形态,设计师应依据自己的创作需要选取一定的自然素材,然后进行人文加工。探究视觉语言对平面设计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平面设计的基础是基本的自然层面的要素。平面设计中的视觉语言具有一定的特性——理想性、象征性、和谐性。每一个图案的色彩都在发挥着其语言天赋,传达着某一种思想。平面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视觉性质的艺术,其艺术形态的塑造依靠设计者对视觉语言的把握。

2平面设计中的视觉语言应用

2.1摄影作品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我们每天面对着大量的平面设计作品。摄影作品其实就是摄影者对我们生活片段的一个真实记录。将摄影作品与图形创意相结合的手法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平面设计中。在表现作品内容方面,摄影作品比静态图片更为直观和鲜明。摄影作品在平面设计艺术中的应用是一种自然的发展。摄影艺术与平面设计有着深厚的关系。人像摄影是以人物为中心的摄影作品,人物的选取和拍摄角度都以摄影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为参考依据。摄影作品的主观性非常强,让观赏者产生情绪上的波动。人像摄影作品在平面设计中有着自身的视觉语言特征,它是以一种非常直观的表现手法来传达自己的语言,由摄影者自己进行人物的布局。当摄影者按下摄影机快门的那一刻,一幅人物摄影作品已经定格,然后再进行一定的平面设计,使其成为一幅被赋予摄影者情感的平面设计作品。摄影者依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将客观存在的自然事物当作创作的材料进行平面加工,从而构成自己的语言体系。摄影作品和平面设计都是用二维空间传输视觉语言,并将内容和形式相结合,从而产生一种新的审美角度。人物摄影作品以人物的真实形态为基础,借助摄影机来表现。通过作品我们可以读懂创作者的心声。人物是丰富多样的,不同的人物有着不同的神态、情感等,摄影者借助作品将这些内容呈现出来,从而创作出不同的艺术作品。

2.2应用实例

人物摄影作品是把人物的形态用平面形式表现出来。每一部摄影作品所用的素材、光线、视觉感受等是不一样的。在人物摄影作品中,光、人物、环境等元素的结合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传达出视觉语言中的人文情怀。我们最为熟悉的人像摄影作品就是婚纱照片。婚纱照片的平面设计主要传达的是夫妻二人幸福、美满的婚姻。只需要将一幅幅婚纱照呈现在设计中,我们就可以看到美满的爱情。在整部作品中,我们看到是男、女主人充满爱意的眼神。嘴角轻轻扬起,那种无言的微笑感染着每一个人。无需任何文字,这部作品已经详细地向我们描叙了他们甜蜜的爱情。另外,刘诗诗身上的白色婚纱描绘的是爱情的纯洁,吴奇隆深蓝色的西服表达出爱情的梦幻,浪漫气息迎面而来。人物摄影作品还可被运用于商业需求的平面设计中,比如“老干妈”的商业图标。它是以“老干妈”企业的创始人图片为基础而设计的,相信许多人都非常熟悉这个商业图标。大部分人会在厨房备一瓶“老干妈”,不论是吃饺子,还是吃馒头,甚至是吃米饭,没有菜的时候都会想到“老干妈”,足见这个品牌的成功,而它的商业图标设计也被看作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平面设计。老干妈陶华碧朴实的照片占据了整个商标的大部分空间,红色的背景让人一看就联想到辣椒。这个作品直接与企业的内容结合在一起。

3结束语

人像摄影作品为平面设计开启了一扇新的窗口。人像摄影作品具有独特的性质,它可以给平面设计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冲击。人像摄影作品在平面设计中的视觉语言应用为平面设计开创了另一番天地,成为平面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分。它能让整个平面设计的内容生动起来,同时,由于人像摄影作品的直接性,越来越多的平面设计中融合了这一元素。

作者:王鸿宇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苏志岩.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6.

[2]鹿莹.对平面设计中的视觉语言研究[J].文学教育,2013(06).

[3]王伟.探究平面设计中的视觉语言[J].美与时代(上),2012(5).

[4]文艺.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视觉语言的运用[J].作家,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