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探究

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探究

一、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模块式教学研究的意义、目的和内容

在中职学校中,《塑料模具设计》普遍被教师认为“绞尽脑汁”教学,学生“枯燥无味”学习的课程。追根溯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如下:首先,和其他课程相比,图形量大、复杂,因此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其次,学生在校期间对模具知之甚少,对教材内容难以理解。最后,中职教学设备落后,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增加模具设备,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紧密联系企业生产,参加定岗实习与培训是发展职业教育关键所在。

二、开拓思路,改革学校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1.开好第一堂课,营造宽松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开好第一堂课,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的愉悦情感,从而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增强其主体意识,这是以后顺利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关键,也是基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让学生从第一视角认识塑料件成型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生产实体与书本理论学习,使学生对塑料模具有了直观、形象的认识,从而获得主动参与学习的勇气,激发学习的兴趣。

2.改变教育观念,拓展学习视野

充分认识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意义。改变自己的角色,在研究性学习中,获取媒体等多种途径信息。教师需在教学中布置调研任务,培养学生收集、汇总、编辑资料的能力,拓展视野,让知识的获取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调研学习,分析制件材料,通过实物,让知识贴近生活,对改变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学习视野甚为重要。

3.课堂教学小组化,实践教学企业化

在《塑料模具设计》教学中,引进企业生产管理,学生是设计人员,是一线生产工人,鼓励学生对设计的产品进行加工,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使其脱离试卷考核制度,避免纸上谈兵。

4.教学模式多元化,评价体制多面化

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下,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层层解决问题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远离传统教学以考试成绩评定学生效果的评价方式。通过企业对学校课程的调整,利用企业先进的生产设备,适当的安排企业生产一线员工进入课堂讲授,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能力。

三、勇于创新,改变企业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认识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大力加强校企合作,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解决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关键措施,也是发展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战略选择。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上,转变企业态度,努力将已有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积极支持与主动参与。结合当地模具产业优势,由企业制订教学计划与授课内容,强化专业设置的产业背景与行业定位。四、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优势

1.工学结合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促进

通过与企业的沟通及交流,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更加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及制订我们的教学计划与方案。

2.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生深入模具车间实践锻炼之后,意志得到了磨炼,从寝室卫生、精神面貌到言行举止等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综合素质也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了解的模具专业知识技能也更全面。

3.有利于专业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学期间模具企业派遣专家与教师在同一课堂同时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迫使教师更加注重项目教学及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以优化教学。

4.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传统的“师徒结对”使到学校招聘的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开设课程进行集中培训。《塑料模具设计》中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需要尝试使用各种新的授课方法和手段,启用新的评价模式,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作者:施利华 单位:浙江信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