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型学生学习空间设计研究

区域型学生学习空间设计研究

【摘要】

网络学习空间的合理设计是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学习空间的设计是面向基础教育的网络学习空间设计的难点和关键。本文结合所在区域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方面的实践探索,对基于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学生学习空间的设计目标、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同类型的网络学习空间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网络学习空间;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区域型学生学习空间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功能的日益强大,人们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成为大势所趋。为推进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改革,“十二五”期间,国家把建设好“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和标志工程[1]。其中,“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赋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内涵,引起各方关注,成为目前教育信息化研究和实践的热点之一。师生(个人)网络学习空间的合理设计是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前提和基础。“两平台”则是承载“三通”的最重要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在国家层面,已建成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下的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在地方层面,不少省市也正在建设区域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下的实名制教师、学生网络学习空间。学生学习空间的设计,是网络学习空间设计的难点和关键。由于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面向基础教育的学生学习空间的设计呈现出多样化特点,有的将其等同于高校远程教育学院学生空间的设计;有的将其等同于课程学习管理系统的设计;有的则将其等同于社交平台的设计,等等。究竟如何设计学生学习空间才能更好地发挥区域资源平台的优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本文结合所在区域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广州数字教育城”学生学习空间建设方面的实践探索,对基于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学生学习空间设计进行探讨。

二、概念界定

(一)网络学习空间

从现有文献看,对网络学习空间已有不少研究,但暂时没有权威统一的界定。本文采用百度知道的描述:网络学习空间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教与学学习环境,能够为师生个人提供知识管理与自主学习服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全面的教学互动、教研协作与沟通交流服务,为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教学管理与考核服务。根据上述描述,可以把网络学习空间分为个人学习空间和组织空间。个人学习空间主要包括教师学习空间、学生学习空间和家长空间,组织空间主要包括学校空间和机构空间。

(二)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依据大数据、大平台、大服务的理念,采用云计算等新技术构建的、为某一区域(省或市)基础教育提供信息化资源服务的公共平台。

(三)区域型学生学习空间

在区域基础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开设的学生(个人)学习空间。它是由组织机构提供,由学生个人控制的实名制的个性化学习中心。

三、设计目标

(一)资源汇聚与共享,促进各类资源尤其是区域特色资源的高效应用

经过多年的资源建设,很多省市通过购买、引进、自主开发等方式,积累了一批优质的、富有区域特色的资源和应用系统。以往由于这些资源和应用系统分散在不同平台,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师生搜索应用不方便,严重影响了应用效益和效果;此外,资源的建而不用,评而不用,缺乏更新和流动性,也成为困扰资源应用的一个常见难题。因此,为学生搭建良好的资源应用平台,使师生通过统一的身份认证后便能方便、高效地应用各类资源和应用系统,使师生乐意在平台上进行资源的共建共享,是设计区域型学生学习空间的基本目标。

(二)提供个性化服务,促进个性化学习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主旨之一,是为师生建立个人网络学习空间,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而关注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和差异,倡导学习者主动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选择、调整、控制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进程是当今教与学改革趋势。因此,区别于传统资源网站只提供共性资源的设计,着力于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和信息服务、知识管理服务,促进个性化学习是区域学生学习空间设计的关键目标。

(三)形成学习交互网络,促进学生与他人立体、多维交流合作。

连通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创建连接和发展网络,知识存在于这个网状结构中,设计合理的网络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一方面支持学习者基于网络开展自主学习;另一方面支持学习者建立网络连接,通过不断优化内外网络,促进个体学习发展[2]。通过合理设计学生学习空间的交互网络,使学生学习交流方式多样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学习交互对象多层次化(教师、家长、同伴、媒体资源等),从而使学生与他人形成立体、多维的交流或合作,这是学生学习空间设计的重要目标。

四、设计原则

(一)开放性与安全性兼顾

网络是把双刃剑。基础教育的学生基本是未成年人,他们好奇心强、自制力、辨别不良信息的能力相对较弱,这使得网络在开拓学生新视野,提供学生学习的新渠道,培养学生交流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也容易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网络学习空间设计既要让学生接触到开放性的学习资源、扩充人际交流范围,同时又要重视学生上网安全性的保障。

(二)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环境共融

正式学习是以课程、任务等形式展开,由外界发起和组织的教学活动,非正式学习是由学习者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的学习[3]。正式学习是基础教育学生日常学习的主要形式,不仅存在于课堂内,也常常延伸至课堂外(如课前预习和课后的复习)。同时,非正式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不可忽视的一种学习形式。由此,作为一种支持学生混合式(线上线下结合)学习过程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区域型学生学习空间的设计就既要支持正式学习的课内外学习的衔接,又要支持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参加虚拟社群活动、利用网络交流工具获取帮助等非正式学习。

(三)信息数据互联和互通

区域型学生学习空间连接多种资源库、应用系统、交流工具、知识管理工具,要使其成为一个使用方便、组合有序、服务个性的有机整体,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非常重要。信息数据互联互通主要体现在:一是平台内部应用系统间数据互联,方便师生利用不同应用系统开展教与学以及进行知识管理;二是教育宽带网与教育移动网的数据互通,方便师生以不同终端访问空间;三是教师空间、家长空间、学生学习空间的信息互通,使他们之间的互动顺畅;四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学校平台、省域平台或国家平台的对接互联,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四)统一性和个性化相结合

统一性是指学习空间所基于的区域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应是一个统一规划、统一架构、统一部署,从门户、应用和数据三个层面上进行整合的集中处理平台,这是数据共享、高效服务的前提和基础。个性化是指平台能根据学生身份提供特定信息资源和数据,记录学生学习轨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

五、设计方法和案例

(一)区域型学生学习空间支撑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学生学习空间建设基于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因此,笔者在讨论学习空间的设计时,必然要涉及到学生学习空间支撑平台——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总体架构设计。它是实现设计目标和贯彻设计原则的基础。学生学习空间支撑平台在设计上通过建立一种能够支持可灵活重组的面向服务架构的数字教育开放服务接口定义,整合本区域现有的学生应用系统,并通过可伸缩、可定制、可扩展的教学服务接口,来不断丰富和完善应用系统的建设,为学生的学习、交流、活动、发展和评价提供良好的、不断完善的数字化环境与支持服务。学生学习空间支撑平台总体结构包括基础环境层、基础管理层和应用服务层。基础环境层包括网络环境(教育宽带网和教育移动网)、硬件环境(支撑整个平台运行的硬件设备)和应用支撑环境(操作系统及安全机制、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安全机制)。基础管理层由三部分组成:安全认证中心通过不同层次的环境中部署相应的安全策略来构建一个可信任的、安全的应用环境;共享数据中心承载着各种教育关键业务的数据,另外,还对外提供统一的、标准的访问中心数据库表和视图的访问接口服务,便于其他机构和系统内部数据调用;基础管理中心实现基于教育大网络环境下各种教育信息化业务的有效管理。应用服务层主要是通过统一应用门户,为学生、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家长等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统一应用门户是信息应用集成的战略和技术框架。它能有效地整合各类应用之间的缝隙,通过信息聚合功能,使各类用户能自由地定制个性化的信息内容。统一应用门户服务不仅能完成门户站点本身的所有功能,而且能根据具体建设的要求,提供各种服务的接入;对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管理和整合,统一控制用户对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的访问,为用户提供集成的访问入口,并根据用户身份提供满足其需求的特定信息资源和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二)区域型学生学习空间结构和功能设计

在学生学习空间里,尽管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同、学习方式不同,参与的学习活动不同,但学习的发生基本上是通过学生主动与信息资源进行交互、与他人进行网上互动来达成的。因此,区域型学生学习空间结构和功能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有效方便的资源应用服务、协作交流服务、个人信息管理服务和个人知识管理服务,才能实现设计目标。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四种服务和学习空间的功能模块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而是多对多关系,即一种服务往往需要多种功能模块来实现,某个功能模块往往又可以支持多种服务。例如,协助交流服务既可以通过群组实现,也可以通过博客、频道等实现,博客既支持协作交流服务,又支持知识管理服务等。下面结合“广州数字教育城”学生学习空间的设计来论述四种服务的具体功能设计。

1.资源应用服务

资源应用服务是指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多样化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及应用系统,使学生通过与资源、应用系统的交互来进行学习活动。学习资源及应用系统主要包括本区域特色资源库(例如同步学习资源包、教学微视频库)、课程学习应用系统(例如课程导学系统、个性化作业系统、学业监测系统、理科探究学习平台、语音学习系统)、活动类学习应用系统(例如青少年网络夏令营活动系统)、学习工具应用系统(例如学习笔记本工具、思维图工具、学习调查工具)、学生在协助交流活动中产生的生成性学习资源以及其它各级资源平台(学校、省或国家)提供的资源。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对资源和应用系统的个性化需求,学习空间设置以下功能:①资源搜索功能。学生能通过搜索引擎快速地获取站内资源。②资源和应用系统个性化定制功能。一是学生能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源和应用系统模块在空间里呈现,屏蔽掉一些不需要的资源和应用系统;二是利用个性定制和应用系统重要数据提取(porlet)相结合的方法,随时、快捷了解感兴趣的应用系统中重要数据的变化。③信息和资源的个性化推送功能。一是依据学段、年级等对学生进行分类推送系统信息和资源的功能;二是在资源库系统和应用系统内部设置信息和资源的推送功能,如在教学微视频资源库内设置资源推荐功能,在课程导学系统内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推送不同的学习方案,在个性化作业系统内设置根据学生作业反馈推荐不同的学习资源功能,等等。

2.协作交流服务

在学习空间里,学生的人际交流对象除了线下日常一起学习的同班同学、任课教师和家长外,还有来自同级、同校以及其他学校的教师、学生和助学者,他们之间根据不同的学习需求形成不同的线上学习共同体。社交网络服务(SNS)应用系统以个人数据为基础,具备良好的构架和很好的包容性。利用SNS系统提供的高效、易用的消息分发功能,以及微博群组、博客、频道、学吧、微信等应用功能可以较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多维人际交流和协作的需要,形成各种学习共同体,突破学习交流的时空限制,扩大学习交流的人际范围。因此,协作交流模块的设计采用SNS应用系统,结合个人应用定制功能,学生可以个性化地选择其中的一些社交功能模块来与学习伙伴、教师进行交流和协作。

3.个人信息管理服务

个人信息管理服务功能的设计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建立、查询、修改个人信息数据的入口,另一方面通过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绩效相关信息使学生明晰自己的学习状态,从而更好地改进学习。学生个人信息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安全信息、管理信息、关系信息、偏好信息、学业信息、绩效信息和作品集信息等[4]。

4.个人知识管理服务

知识管理对网络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学习者进行自主的意义建构、有利于快速获取大量的知识、有利于非良构领域知识的学习[5]。知识管理包括一系列的过程,其核心内容主要有知识的积累(获取和存储)、共享、应用与创造四部分[6]。因此,学生学习空间的设计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管理工具,支持学生进行个人知识管理。下表列出了学生学习空间功能设计对知识管理支持的对应关系。

六、结语

本文仅就网络学习空间中的区域型学生学习空间的设计进行了讨论,但这不意味着区域型学生学习空间设计是一个孤立的空间设计。学生学习空间和教师学习空间、家长空间之间,师生学习空间和组织空间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基于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各类空间设计是一个整体规划。同时,区域型学生学习空间的设计和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实践应用中不断修改和完善。

作者:何一茹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1]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DB/OL].2012.[2015-08-12].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11/144240.html

[2]祝智庭,管珏琪,刘俊.个人学习空间:数字学习环境设计新焦点[J].中国电化教育,,2013,(03).

[3]余胜泉,毛芳.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

[4]CELTS-11学习者模型标准[DB/OL].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委员会.2012.[2015-08-12].www.celtsc.edu.cn/content/xxzl/40288b88391ee7c701391efe11810021.html.

[5]陈天,余胜泉.知识管理与网络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2,(05).

[6]张丽明.知识管理视角下学习过程分析[J].职业圈,20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