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学设计实践(3篇)

高职教学设计实践(3篇)

第一篇:高职测量技术基础教学设计实践

摘要:

本文根据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按机械制造类专业课程的学习要求与以后从事机械制造工作的要求,结合实训课程中的典型轴类零件为载体进行教学项目的挖掘。课程设计贯彻了“教中做,做中学,学中练””的原则,突出实践能力,按照知识应用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师生互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职课程;教学载体;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1《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中专业基础课程,以培养掌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专业知识,会应用有关的公差配合标准,具有选用公差配合的初步能力,能正确选用量具及检具,会进行一般的技术测量工作的专业技能人才为目的,是针对机械制造类专业满足后续课程的学习要求与以后从事机械制造工作的岗位需求而设置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理解掌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概念,会正确应用公差配合有关的标准,具有正确选用公差配合的基本能力,能正确选用测量量具及检具,能从事一般企业必备检测工作,同时通过团队小组按项目学习、互相合作完成工作任务方式,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动脑动手、处理问题的方法能力,增强与人沟通、合作的社会能力。

2教学理念与思路

根据企业岗位的工作要求,用典型轴类零件为载体进行学习任务项目的设计。课程教学设计实行了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习内容取之企业常见产品并结合职业岗位要求、达到“教中做,做中学,学中练”的目的,注重实践引领,按照知识应用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在内容安排上,注意符合人的一般认识规律: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从局部到整体再回到局部认知。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任务引领和行动导向,促进学生多元思维方式的发展,强调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和工作方法,建立良好的职业意识,为其职业能力进一步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3课程内容的安排

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两大部分教学内容设计为4个学习情境:第1个学习情境:“尺寸公差配合及检测”,该情境又分为两个教学子项目:①长度尺寸公差配合基础知识及检测;②轴类零件尺寸公差配合基础知识及检测。项目①在实验室进行,将学生《零件车削加工》课程中的“产品”———阶梯轴引入,通过教师先讲授理论知识,其次进行操作演示讲解,再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仔细观察,掌握有关互换性、公差、检测及标准化的概念,会正确使用用游标卡尺和千分尺进行长度尺寸测量。项目②在教师讲授完配合制的相关理论知识后到实训车间,结合学生本学期即将开设的《零件车削加工》课程中的“车削轴、套配合件技能训练”,学生分学习小组对零件分析,掌握识读和标注尺寸公差方法,合理选用极限与配合,正确使用内径百分表和机械比较仪检测圆轴尺寸。第2个学习情境:“形位公差及检测”,教学是在实验室进行的,教师先用多媒体课件讲授形位公差的有关基本概念、形位公差的选择、识读和标注,再指导学生识读和标注形位公差,会使用指示表、偏摆仪、平板、塞规等进行常见形位误差的检测。第3个学习情境:“表面粗糙度及检测”,教学在多媒体教室教师讲授表面粗糙度的基本知识、主要评定参数,表面粗糙度的选择方法、识读和标注,表面粗糙度的检测。学生要能根据典型零件的服役条件选择表面粗糙度,掌握能使用标准样板检测工件表面粗糙度方法。第4个学习情境:“常用结合件的公差与检测”,该情境又分为三个教学项目:①三角形螺纹的公差配合及检测;②常用键联接的公差与配合;③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三个项目都在实验室教学,通过教师理论讲解再实验指导,学生对项目①要掌握判断普通螺纹的合格性,能用螺纹千分尺、三针、螺纹量规测量螺纹。项目②掌握平键公差基准制、花键公差与标注、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标准。项目③掌握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标准,能根据配合选择的基本原则,选用滚动轴承。

4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4.1总体思路

以零件及相应的零件图和装配图为载体,学生分组,教师通过对零件图上的尺寸,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技术要求等标注的分析引入,实物零件检测要求,将教学内容的四个学习情境由表到里,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进行系统学习。

4.2学习情境内容组织

从图中可见每个学习项目以“分析实训产品轴类零件及零件图和装配图并检测”步骤来组织实施。本着教中做,做中学,学中练”的目的,注重实践引领,按照知识应用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在内容安排上,注意符合人的一般认识规律: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从局部到整体再回到局部认知。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任务引领和行动导向,促进学生多元思维方式的发展,强调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和工作方法,建立良好的职业意识,为其职业能力进一步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4.3教学评价

本课程采用实践项目作业考核与笔试理论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习过程的能力提升,建立以能力展现为主的考核方式,以专业、方法、社会等综合能力为考核内容,对学生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价。

4.3.1考核权重设计

期评=平时表现10%+作业/项目考核50%+期末考核40%

4.3.2考核内容及标准

具体评价内容及标准。

5教改总结

通过以上方式的学习,将《机械制图与测绘》、《金工实训》等前修课程的知识合理的衔接拓展。学生的学习以实践为过程,以完成职业岗位的项目为目标,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获取专业知识,掌握技能,同时促进学习对象形成职业所需的素养。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蓝雄 单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贾文.零件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7.

[2]何玉龙.高职院校职业技能课程设置优化的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07(2).

[3]徐茂功.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第二篇:高职思维导图教学设计

【摘要】

通过探讨将思维导图应用到高职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教学中,讨论课前、课中、课后多种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综合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药理学;思维导图;教学改革

“药理学”是五年制高职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科目之一,主要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其任务是为学生在临床中合理用药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适应我国人民健康事业、社会发展的需要。“药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临床用药能力,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目前,“药理学”教学模式陈旧单一,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临床用药护理及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方面,应多注重处方的调配和“问病荐药”的训练,在教学方法方面要将多种教学方法引入到“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如自主学习法、情境演示法、团队学习法、案例教学法等。我们采用PBL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表现出对这些教学方法的欢迎,课堂气氛也较为活跃。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学生常常“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某些知识点记忆深刻、运用熟练,但面对集合数个知识点的复杂问题,较难前后联系、综合分析,常常出现遗忘和混淆,无法很好地解决问题,考试成绩也未见较大的提高。知识可视化是研究如何应用视觉表征改进两个或两个以上人之间复杂知识创造与传递的学科。在教学中,运用知识可视化教学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体系与新的知识内容建立有效的联系,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思维导图是一种知识可视化教学工具,是英国人东尼•博赞在20世纪60年明的记笔记法,他认为思维导图是用图表表现的发散性思维,在学习、生活和工作领域都具有高级应用。思维导图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问题,鼓励他们讨论,进行活动。我们尝试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药理学”教学中,针对药物治疗疾病或是作用的人体系统提出关键词,在每一个关键词上引申出相关的作用机制、药物分类、临床应用、注意事项等,便可将一本厚厚的药理教材绘制出层次清晰的思维导图,做到各个知识点间纵横交叉、相互联系,以更系统性和条理性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既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也方便前后联系理解掌握。

一、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

1.学习制作使用思维导图

为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思维导图,需要提前对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相关知识的培训。讲解思维导图的概念、特点、优点及制作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绘制,并用思维导图的经典案例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兴趣及探索的渴望。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并绘制思维导图框架图,课后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

2.使用思维导图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但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执行,有时即使预习了,但是效果并不好。预习不等于把书看一遍,而是要根据学习目标整理出各个知识点,搞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既关注知识点,也要关注整体,前后联系,深刻理解。使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学生需要搜集、查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大量资料,譬如生理学、病理学,通过思考、梳理、归纳才能对预习内容进行有效加工,课上才能有针对性的听课。在上课前,教师应先检查学生绘制的预习思维导图,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

3.使用思维导图教学

(1)小组讨论式。课上,教师以案例导入或是问题引入提出学习内容,并将软件绘制的授课内容思维导图框架图以PPT形式呈现。框架图类似于内容提纲,与传统的1.2.3点线性提纲相比,思维导图框架图更直观形象,导图中可以添加图片或是用不同颜色的字体、符号、线条提高可视性。以药理学“抗消化性溃疡药”为教学内容提出关键词,制作的思维导图框架图为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组,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将知识点补充完全。如果课程内容较多,可以拆分任务,每组只要讨论一个关键词节点。譬如A组分析完成消化性溃疡的含义,阐释其概念、分类、临床表现等;B组分析溃疡的发生机制。(2)教师启发式。课上,教师以思维导图框架图的各级分支开展讲解。教师围绕关键词,以设问的方式按顺时针顺序详解四个节点分支,讲课时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与过渡,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和学生的逻辑习惯,借助设问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发散性思维,提出关键词,形成知识节点,再一步步完成对知识点的层层分析,学生可以在思维导图框架图上记关键词,通过师生互动将知识点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

4.总结评价

授课完毕,学生完成思维导图,教师针对重、难点内容进行提问、评价、总结,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课后学生互相交换思维导图,交流制作心得,也可择优张贴,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提升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信心。

5.利用思维导图复习

要求学生课后用思维导图将零散的知识点整理成模块,做到每个知识点有一张单独的思维导图,每次课有一张思维导图,每一章也有一张完整的思维导图,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后按照思维导图的脉络复习所学知识。经检查发现,引入思维导图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更深刻,掌握更牢固,各个知识点前后联系更紧密,说明利用思维导图学习起来更有效率。

二、教学反思

1.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思维和协作能力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学会学习、有效学习有助于学生快速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学生熟练掌握思维导图的使用后,可以对知识、思维进行整理归纳,对自身知识体系进行建构和更新。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不断地得到锻炼,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思维过程。导图辐射状的结构、鲜明的色彩、图片和符号的使用,使信息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便于理解和掌握。而且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相互评价等方式有效满足学生获得成功、尊重、自我展示的需求,让专业知识学习不再枯燥。

作者:施天慧 单位: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第三篇: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

该研究以QQ群作业功能为教学平台,以翻转课堂在高职高专实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实验法,问卷和访谈收集信息,分析了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特点,考察了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总结了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原则。

[关键词]

高职高专;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一、研究背景

(一)翻转课堂简介。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或In-vertedClassroom)是一种混合使用技术和亲自动手活动的教学环境。所谓“翻转”,是指改变传统教学顺序,将课堂教学由教师负责的知识传递部分转为课前由学生完成,而课堂教学则转变为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完成知识的巩固和吸收。就其本质而言,翻转课堂是一种混合式学习,它以构建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颠覆了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早发源于美国,从2012年起,逐渐引起国内教育者的关注。学界普遍认识到,翻转课堂借助信息技术,通过课内安排各种活动实现学生知识建构和内化,使学生从被动的听众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帮助学生掌握更具挑战性的概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QQ群作业功能简介。

翻转课堂的实现必须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如何开发相应的网络平台是翻转课堂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之一。笔者在翻转课堂实践中发现,QQ群中的新功能———“作业”足以支持翻转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2015年,腾讯推出QQ家校师生群,其中的“作业”功能实现了多媒体(语音,图片,视频,文字)作业布置方式。学生通过QQ收到作业,在线答题提交。对于没有及时完成作业的学生,专门设有“一键提醒”功能。教师能随时了解学生是否查阅作业,完成作业,何时提交了作业。这对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探索翻转课堂教学的实现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和翻转课堂依托的其他教学平台相比,QQ群作业功能的优势在于其接收方式更为便捷,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收看收听课件,学习的时间和地点更为自由。教师不用花费大量的精力开发教学网站就可以轻松上传视频音频,作业,检查学生作业情况,实现师生互动。

二、文献综述

以“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英语”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里搜索近年来相关文献,笔者发现作为翻转课堂研究的一个分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从2014年一月到2016年五月,相关文献共有53篇。在这些文献中,研究者将视角由最初的翻转课堂可行性调查转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和效果评价,大家更为关注的是如何在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如何在多媒体技术,移动数据端,网络电子资源的支持下应用翻转课堂,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上述文献中,除了5篇针对小学、中学的英语教学,其他都以大学英语教学为研究对象,但笔者发现,研究模糊了教学对象的界限,没有区分本科生和高职高专类学生。研究者们将焦点集中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及效果上,但如何才能实现“有效地翻转”,笔者认为,必须要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实施,才能发挥翻转课堂的效果。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以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015级微机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腾讯QQ软件中的“作业”功能为教学平台,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学手段,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本次实验力求解决以下问题:(1)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如何?(2)如何使用合适的“翻转课堂”教学平台?(3)如何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翻转课堂?

三、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特点的翻转课堂设计

(一)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特点

高职高专的学生不同于本科生,有其固有的认知特点。首先,他们比较擅长具象认知而不愿进行纯理论的抽象思维。其次,他们对认知活动的监控和调节能力明显欠缺,不知如何根据不同的学习材料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不了解知识应用的具体条件和情境,对学习遇到的问题、薄弱环节和错误缺乏复习巩固意识。面对上述现状,高职高专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必须符合学生的特点。在具体操作上,力求做到个性化、引导式、监督式教学。

(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1.教学视频的设计原则———紧扣基础。在翻转课堂中,教学视频主要起到了知识传递的作用,教学视频的制作和选择极为重要。视频的来源有两种:教师自己制作和选取网络优质视频。建议自制视频为主,网络视频为辅。虽然有大量优质教学视频,如微课、慕课等网络资源,但它们并不完全适用于基础薄弱、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高职高专的学生,并且找到适合具体某节课教学目标的视频也有一定困难。对高职高专学生,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其实现大量正确语料的输入。笔者结合QQ群的作业功能,上传的第一个课件是所授课文的生词音频,要求学生下载,跟读后上传自己朗读的音频,供教师检查评分,给予指导,确保学生在课前能做到读准单词。后续的视频主要围绕课文的语言点展开。因为视频制作耗时长,且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对于以词汇和语法训练为主的视频可以由音频代替,并附上教师的备课笔记,效果很好。很多学生都表示,以音频的形式听语法知识点,可以边走路边听,合理利用了碎片时间。一边听一边在文中划出语言点,做笔记,非常方便。

2.针对性课前练习的设计原则———短小,快速。针对性课前练习的目的有两点:一是帮助学生抓住教学视频里的重点;二是督促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以防走神。针对性练习的特点是:短小,难度低。所以在设计练习时,应选用能够快速测试学生某一知识或能力的题目。比如,课文里某一段落的音频学完后,要求学生归纳这一段话的主要内容,通过作业功能,在线提交。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判断出课前自学的情况,学生掌握的程度如何,以调整下一步教学的重心。也能从回答中,修改错误,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这一过程也可以帮助教师具体了解每一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指导。再如,在SpoiltforChoice这一课中,笔者选取了两个针对性练习:其一口语练习:学生以一问一答的短对话形式,练习本文重点句型:Whatdoyoucall……?What’sthenameof……?并掌握如何描述手机、易拉罐等物体。其二阅读练习:要求学生写出课文中所有数字表示的含义。例如:morethan30,000表示productsofferedinanaveragesupermarket。这个练习的难点在于如何快速在文中找出相关信息,可以有效地训练对细节的定位。以上练习都有明确的训练目的,帮助教师和学生检测课前学习的质量。

3.快速少量测评的设计原则———有效性。笔者一般通过单词默写实现快速少量测评。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参加课堂活动,笔者将传统教学中课后检测单词的步骤调整到课堂教学中进行。学生有没有可能在课前就掌握生词?实验证明,完全可能。课前学生就通过收听词汇音频,跟读并上传自己朗读的音频完成了单词的初步学习。再通过学习课程知识点视频或音频,完成对词汇的巩固。实验表明学生单词掌握情况远超过传统教学方法,不少同学还得了满分。后期访谈中,不少学生也提到“从听单词音频,到上传自己朗读的音频,再由教师正音,到单词默写,环环相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觉得背单词没有那么难了。”

4.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内化的设计原则———输出性、拓展性。Swain(1995,1998)提出的可理解输出假设明确阐明了二语学习者的语言输出有助于促进他们准确而流利地使用目的语。二语习得过程是通过语言输出不断对目标语做出假设的过程。输入并不等同于输出,只有当输入(input)转化为吸收(intake),经过发展(developing)最终才能输出(output)。在之前的几个环节中,学生已经初步完成了语料输入,有了一定的积累,为了促进学生对这部分语料的运用,笔者设计了说和写这两个语言输出环节。说的部分由小组集体完成,选择一个和课文主题相近的话题,由小组成员搜集组织材料,整理成文,在课堂上以演讲的方式完成。写的环节由造句和写作组成。学生虽然掌握了生词的读音和拼写,但无法准确地使用词汇。通过对本课生词里主要的动词和形容词进行造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用法。通过应用文写作,掌握句与句的衔接以及语篇的书写。

四、实验结果

在为期一学期的实验中,共完成教学任务五个单元。在实验结束前,笔者针对翻转课堂学习效果做了一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接受程度。实验共收取有效问卷20份。从问卷和后期的访谈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接受和满意程度。首先,学生普遍认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35%的学生非常喜欢翻转课堂,65%的学生比较喜欢翻转课堂,5%的同学对翻转课堂兴趣一般。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大部分学生更加青睐这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学生喜欢翻转课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有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使英语学习不再盲目化和粗放化。以往英语学是难分头绪,无从下手。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感到每一个单元的知识点都分解细化成若干个小任务,从听读单词到知识点讲解,从课前就掌握了生词到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课前就掌握了知识要点极大鼓舞了学生。也有学生认为翻转课堂能够优化了学习时间,实现师生及时交流。学习中遇到困难可以及时通过QQ作业功能反馈给老师,老师能及时地留言指导,随时解决问题。还有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扩大了阅读量,增加了锻炼了口语和写作能力,总体来说提升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其次,所有的学生都认为,翻转课堂有助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客观上也增加了他们课后学习的时间和频率。访谈中,不少学生提到,由于每个单元知识点分解成了一个个的学习任务展示在QQ群中,并要及时上传作业,客观上起到了督促作用,有45%的学生表示,他们课外学习英语的时间由每天半小时延长到了每天1小时,知识面也得到了拓展。最后,学生也反映了翻转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比如,由于以翻转课堂采用了小组协作学习,一般为4-5名学生共同完成口语练习任务。不少小组都出现了将任务推给某一个学生单独完成的情况,造成口语好的学生越来越好,口语弱的学生从不开口,参与度下降的现象。另外,不同的学生课后学习时间不同,对翻转课堂的接受程度也不同。有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不佳,很少查阅并完成作业,“缺席”了知识传递部分。到了课堂上,进入语言输出部分训练时,自然也跟不上进度。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就比较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起到引导作用也不是特别明显。而课后花费时间看视频,逐个学习知识点,积极背诵单词的学生,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形成了教与学的良性循环,这部分学生则很喜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希望老师能继续这种模式。

五、结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效果在国内外都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如何将翻转课堂应用于不同性质的课程,如何有针对性地应用于不同的学生是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要重视和探索的问题。在此次的教学实验中,我们发现,QQ群作业功能可以作为翻转课堂的教学平台。能够轻松实现师生线上线下实时交流互动。在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方面,只有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特点,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接受程度普遍较高,但也存在学生个体差异,如何弥合这种差异,是今后教学中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作者:陈薇 单位: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