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教学设计案例

中药学专业教学设计案例

摘要:

中药学专业是我校重点专业之一,根据中药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特点,针对生物化学课程《DNA的生物合成》章节的教学设计,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板书设计、教学互动环节、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授课效果。

关键词:

中药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1知识目标

①掌握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复制、半保留复制、复制子的基本概念,参与DNA生物合成的主要物质及其作用。②熟悉原核生物DNA复制的基本过程,逆转录的基本过程,基因突变的类型和修复方式。③了解DNA重组,真核生物染色体DNA复制的特点,端粒和端粒酶概念及其意义。

1.2技能(能力)目标

①掌握运用DNA生物合成的相关知识解释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能力。②掌握运用DNA损伤与修复的相关知识解释肿瘤发生过程的能力。③掌握运用端粒和端粒酶的知识解释衰老和肿瘤发生过程的能力。

1.3学习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DNA的生物合成与衰老和肿瘤发生过程的联系,培养学生对于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学习兴趣。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端正的学习态度,变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2教学内容

2.1教学重点

DNA复制的特点,参与DNA复制的主要酶类,原核生物DNA复制的过程,DNA损伤类型与修复方式。

2.2教学难点

原核生物DNA复制的过程,DNA损伤类型与修复方式。

3学情分析

课程授课对象为中药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思维较活跃,课堂气氛较好,大多数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及网络讨论。学生已具备化学和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在本课程第五章(核酸化学)中已经学习了核酸的组成、结构和基本性质,为本章的学习做了充分的知识准备。学生已初步建立了中医药的思维模式,但是关于生命科学对中医药的支撑作用并不十分了解,因此在本课程教学中应结合实例,并与中医药相联系,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让学生逐渐应用现代科学知识更好地认识中医药理论。授课所用的教材是于英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化学》(第2版),该教材是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适合中药学专业使用。

4教学策略

本章主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利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通过引导、分析、讨论、讲解和归纳总结等过程实施课堂教学。课下则还有网络学习、交流等教学策略[1]。将课程内容随时进行归纳总结,使其转化为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的知识点,如:将DNA复制的特征、DNA损伤的修复方式归纳总结,便于学生掌握。注意采用“对比”的教学策略,详细讲解原核生物的DNA复制过程,对比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特点,便于学生理解。

5板书设计

5.1黑板设计

①黑板左侧书写章节的大标题及小标题;②分步画出并讲解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在图上圈出本章DNA的生物合成所对应步骤;③画图讲解DNA的半保留复制和半不连续复制;④对比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特点;⑤画图讲解线性DNA复制时会出现的末端变短现象,引出端粒和端粒酶的内容。

5.2多媒体设计

①通过表格形式对比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II、III的活性和功能区别。②图片展示由DNA聚合酶催化生成磷酸二酯键的关键反应步骤。③通过大肠杆菌DNA复制叉图片讲解参与DNA复制的各种酶的功能,以及之前提到的半不连续复制。④通过图片和动画形式,分别介绍DNA复制过程的三个阶段:起始、延长和终止阶段,特别是前导链和后随链合成的细节。⑤图片展示真核生物端粒结构以及端粒复制过程。⑥图片对比展示DNA点突变的不同结果:同义突变、错义突变和无义突变,以及插入和缺失可能造成的阅读框改变。⑦通过图片展示切除修复和重组修复的具体过程。⑧最后利用PPT将本章的重点进行总结、强化,并留下课后讨论题目。

6教学互动环节

6.1课堂互动

①放映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视频,引导学生讨论“细胞分裂得到的子代细胞如何保持和亲代细胞相同的遗传物质”,引出“DNA的生物合成”这一章的内容。②学习完端粒的内容后,引导学生讨论端粒与衰老的相关性。③开始第二节逆转录病毒前,展示多张常见传染性疾病的图片,请学生猜猜看其中哪些疾病的病原体是逆转录病毒,让学生了解逆转录过程研究的重要意义。

6.2课下思考题

①什么是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有哪些特点?②简述大肠杆菌的三种DNA聚合酶功能的异同。③叙述DNA复制的过程。④DNA损伤和修复的类型有哪些?

6.3课外自主学习设计

指导学生就以下问题进行选题、查阅文献并进行综述。①人体DNA损伤修复障碍与肿瘤发生相关性的研究。②端粒、端粒酶与衰老相关性的研究。

7教学反思

部分学生对前期知识掌握不足,如讲到半保留复制和半不连续复制时,需要利用DNA结构的相关知识,发现学生对于DNA链的方向性不熟悉,不能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解决办法是在讲授这些内容以前先复习相关的准备知识。学生课上互动积极性有所欠缺。解决办法是在课下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使其信心增强。另外,通过网上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除此以外,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必不可少的[2]。因为教学内容多,教学效果不理想,以往的考核是考核内容少,难度低,只求能记住一些基本概念即可。如此的考核态度也使得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权。因此,我们在教学模式改变的同时,也改进了考核体系。以往的考核只是期末一张考卷,很多同学对学习内容不理解,不求高分只求通过,对考试没有信心,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新的考核体系分为两部分,一是课堂分小组讨论,包括文献阅读讲解、PBL讨论;二是闭卷考试。在课堂讨论部分,教师和同学共同打分,学生打分又分为学生自评和互评。在各讨论小组,由组长组织安排课后的学习内容、课堂讨论中的分工,组员的表现由组长评判并计分。这样,可以使每个同学的表现都受到关注,这样考核公平、公正。而教师则根据各组综合表现给各小组及组长计分。既促进组内成员间的合作又能调动组长的积极性,起到组织、督促的作用。在闭卷考试部分,试题中只是列出了选择题、简答题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考试,让同学们梳理所学内容,知道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意义。另外,通过考试督促同学们在课后积极准备,课上认真听老师和同学讲解,否则对于拓展内容将一无所获。新的考核体系对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分子生物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要熟悉文献,在学生讲解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点评,在学生课堂讨论时能够合理打分,在课后可以回答同学们的相关问题[3]。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学水平,增加授课的系统性、艺术性、科学性,使学生从课堂上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并且能够顺利地理论联系实际。在这样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日益浓厚,从而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想法,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我校生物化学的教学模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适应新世纪科技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改革。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为培养复合型中药学人才而加倍努力。

作者:马利刚 郑晓珂 赵乐 武慧敏 韩永光 单位: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

参考文献

[1]于英君.生物化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刘慧灵“.DNA的生物合成—复制”教学设计[J].才智,2012(14):246.

[3]冯德明,朱长俊,朱红薇,等《.生物化学》中酶动力学知识专题微课教学设计[J].广州化工,2015(7):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