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中心创新环境设计探究

物联网中心创新环境设计探究

[摘要]

该文以创新环境为出发点,探讨了创新环境设计中的多重交流空间,异质化工作空间、空间的可适应性及适度的绿色低碳技术运用的特征表现。并以上海物联网中心创作为例,分别从创新环境设计的四个方面分析介绍了各种创新环境设计的技术策略。

[关键词]

创新环境;交流;大空间;可适应性;低碳

科技创新是国家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随着世界经济由资源与资本主导的发展模式转向当下异军突起的知识经济模式,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下,从事创新活动的创新环境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研究。创新环境是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必要条件,它包括物质空间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两个方面。前者表现形式为基础设施建设与建筑形态组合,侧重于物质空间形态;后者表现为区域制度、企业文化、人际关系的建构等,侧重于软环境。本文研究行为主体关系的物质载体的物质空间形态创新环境,以利于形成和谐创新软环境。

1创新环境特点

创新环境强调地区性的非正式关系和网络所构成的学习和支持机制,是从事创新活动的建筑空间平台,其必然要符合创新思维与创新活动的行为模式。

1.1交流创造价值

研究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主体的交流频率决定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从行为学研究考虑,交流又分为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前者以目标为导向,轨迹清晰,后者以发展和变化为导向,具有偶发性和不确定性,但更具有创造性。交流创造价值,创新主体通过工作、会议、学习、娱乐、休闲等不同场合的相互交流,信息、知识得以传播,从而激发出新的思路、观点。创新环境设计,就是要做到园区的物质环境规划能激发人的创造激情和创新灵魂,它是为创新过程而设计的环境。中关村车库咖啡能被授予“创新型孵化器”的称号并获得创业者的青睐,不仅仅在于它能提供办公场所,它更是一个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地,不同行业的不通人群在这里学习、交流、沟通,最终成就了创业、创新者的天堂。

1.2复合化多元体验

传统的城市规划中,工作、生活、休闲等功能区域分区明确,其中为工作服务的办公研发建筑也是办公室、实验室及相关辅助设施,功能界面清晰。随着知识经济带来的爆发式发展,学科的交叉融合,工作单元的复合重叠,情感的交流互动,传统的办公建筑格局已不能满足创新活动要求,建筑城市化,建筑生活化的模式日渐清晰。会议、景观、餐饮、会展、健身等休闲功能场所,通过不同的空间、不同的介质融入办公环境之中,工作不再是单纯的人与物的关联,创新环境的空间场所更加强调微观城市化空间复合界面中的人与人的交流、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内心的对话。

2创新环境设计的空间特征表现

创新环境的空间载体最终能物化为区域场所中建筑空间、自然环境及二者与人的交流互动。

2.1多重交流空间营造

为激发科研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具有场所感和认同感的各种空间交流场所,是创新环境的重要空间特征。交流空间同样也表现出多重空间特征和环境特质。交流空间或许是正式交流的会议空间、工作场所;也可以是非正式交流的咖啡厅、门厅、展厅;或许是入口灰空间,也可以是架空走廊、屋顶景观平台;或许是室内展现企业文化和产业特色的作业空间;也可以是户外的绿色庭院花园。交流无处不在,空间无处不存,这种多层次、立体的复合空间体系与交流互为依存,相互促进,最终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创新的光芒。

2.2异质化工作空间移植

知识经济时代,平台整合、跨界交融已成为新的科技驱动力。高度专业化、精细化的实验创新平台也有待于其他社会资源的支持推动,创新环境不仅是专业的深层挖掘,也是相关学科研究及邻里社会生活的融入。在相对封闭的传统工作环境基础上,创新环境以开放的姿态,糅合了更加社会化、生活化、休闲化的工作界面和空间。会议交流、休闲运动、餐饮评鉴等社会化功能区域移植其中,引领创新环境风尚。在观景中讨论,在运动中思考,在休闲中工作,体现出大数据,新生活的生活趋势。

2.3空间的可适应性规划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面对技术研发的循环更迭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办公环境也需要以新的姿态预判未来的变化。创新环境以开放的空间形态为产业和技术的发展留下可适应性可能。相对传统办公、实验的分隔式办公空间,创新环境空间采用开放式办公格局,满足未来企业创新组织架构分合变化的可持续发展可能。每层设置共享的会议、交流配套区域,不仅增加交流空间,也有效地利用了公共资源。核心筒、卫生间、机电用房独立垂直布置,减少对办公区域重组变化的干扰。

2.4适度的绿色低碳技术运用

技术引领生活,作为创新活动的空间物质载体,创新环境更强调绿色、低碳技术的适度运用,成为行业创新的表率。实验、创新办公建筑对能源有较高的消耗,绿色技术的运用并非都是高颜值绿色技术策略的炫耀,更是务实、可持续的适度低碳技术的运用。在建筑的绿色技术策略的合理选择运用的基础上,合理的规划布局、自然通风、采光、保温隔热等被动式低碳环保技术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

3上海物联网中心创新环境设计案例研究

上海物联网中心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城北路,毗邻轨道交通城北路站。中心原址为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嘉定园区,拟打造为上海物联网研发的重要研发基地。园区现存部分研发实验室和生活平台设施,部分50年代就已生长的植被保存良好,是园区不可多得的景观资源,与年代久远的老厂房共同构成园区的工业文明记忆。中心规划总建筑面积21万m2,分两期建设。鉴于本案重要的城市区位和建设方高新技术研发的企业文化特质,设计围绕如何塑造良好的城市景观,形成区域标示性城市建筑组群,如何雕琢理性建筑风格,体现科研建筑特色和企业文化展开思考和叙述,最终以创新环境设计为出发点,营造出高效和谐的创新环境生态科技园区,与城市创新环境空间格局融为一体。

3.1整合功能布局,塑造创新环境科技园区形象

该地块地处嘉定城区平城路发展轴和城北路南北发展轴的交汇点,也是嘉定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级公共活动中心”的重要的城市门户核心地带。

(1)顺应城市设计,打造区域城市景观

园区规划以城市设计为指导,致力打造和谐的整体生态园区,形成完整的城市标志、城市界面、城市天际线、城市节点等系列化的城市空间,从而成为整体性的城市区域景观。建筑群体以几何方形体块组合,立面以模数化的竖向简洁石材幕墙及长窗为表皮,横与直、高与矮的建筑拼图为园区塑造了理性大气的科研建筑形象,增强了城市地标建筑特色。100m高的交流培训中心位于基地北侧的城市道路交叉处,成为城市的对景,也是园区的形象标志。主入口处的两栋“L”型高层技术研发中心建筑体型和造型一致,结合尺度巨大的广场塑造出欢迎姿态的门户雕塑建筑形象。园区高层建筑以交流培训中心为基点,沿平城路与城北路序列排开,高低起伏,丰富了城市天际线,形成动感的城市景观。

(2)整合功能布局,营造创新环境园区

规划采用围合布局方式,建筑布置在基地周边,中央构筑绿化,从而使园区形成建筑屏障,南低北高、外紧内松,共享内部景观环境,这不仅符合内秀的江南庭院建筑特色,也为园区的整体创新环境创造了绿色的基调。园区西侧的两栋“L”型高层技术研发中心围合成主入口广场,呈现出张开双手,拥抱城市,接纳宾客的欢迎姿态,成为重要的园区门户节点。专家流动公寓和研究生公寓,由于功能相对特殊,布置在基地南面,不仅拥有良好的景观和日照,也减少对主入口空间及中央空间的干扰,有利于后续科研建筑的布置。交流培训中心位于平城路与城北路交叉口处,产业孵化中心位于园区城北路入口处,方便对外交流,同时避免对园区主入口的交通干扰。应用和示范中心位于基地内部的东南侧,偏安一隅,安静优美的环境为科研人员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科研创新环境。

3.2多重交流空间营造

交流互动和多重交流空间是创新环境设计的重要特征。

(1)建构多重绿色开放交往空间

绿化环境是园区景观核心,也是创新环境的灵魂。整个园区结合总体规划,在基地中央营造出大面积绿化景观环境,所有建筑围绕核心庭院展开,使绿化环境有效共享。庭院中布置了大面绿化、林地、景观水面,有效地改善了园区的微环境。体育健身场地、景观游路、咖啡厅、下沉庭院等布置其中,吸引人参与,增强了景观与观景的良好互动。同时,园区规划保留了原老厂区充满历史感的高大树林,并通过景观通廊与中央景观相互渗透,达到时代与历史、时尚与记忆的交融共生,为整个园区打造出生态、人文、和谐的现代化科技景观。园区中央的应用和示范中心西侧的景观连廊是整个园区的景观交往核心,向西与技术研发中心连接,向北与交流培训中心衔接,所有的公共会议、集会围绕其展开,是激发园区活力的生命线。景观连廊与中央绿化互动,同时也与各研发中心的围合庭院交融,人则是连廊中移动的风景。

(2)工作空间异质化与生活化

整体园区为城市化复合功能社区,设置办公研发、实验平台、交流培训、住宿、餐饮、会展、休闲健身等多重功能模块。同时,在重要的办公研发、实验平台等建筑区域,园区结合中央景观营造了建筑单体间的交通连廊及附属的会议、休息等场所,不仅方便楼宇间的沟通,也增加了人的交流机会。在入口广场处结合建筑打造出咖啡厅、会议、科技沙龙等,增强园区的人文气氛,增加交流机会,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灵感和创新激情。

3.3空间的可适应性规划设计

弹性规划和建筑平面大空间设计为创新环境的拓展演绎成为可能。

(1)园区整体规划、分期实施

根据建设方的实际运营情况,园区整体规划,分两期实施。一期建筑包括两栋高层研发楼、专家公寓及研究生公寓,位于基地平城路方向。考虑到目前基地老厂房依旧运行,园区的主入口设置在平城路方向,因此将一期建筑压缩布置在基地的西侧平城路区域。二期建筑布置于平城路、城北路界面以及原老厂区地带,与平城路方向一期建筑呼应,形成完整的城市界面。在内部,一二期建筑围合中央景观庭院,二者以东西向跨越中央景观的通廊相连,从而形成完整的建筑组群。考虑到平城路为城市支路,同时未来园区可能向北侧拓展,因此将园区主入口布置在平城路方向,以便于形成完整的空间系列和门户界面。园区主入口也是一期的主要入口,保留现有的城北路入口,方便当前还在继续运营的老厂区交通组织,也是后期整体园区的次入口。

(2)大空间设计与功能模块组合

灵活的大空间设计及模式化组合为科研创新发展提供了变化适应的可能。在研发办公与实验平台区域,办公区域以独立大空间布置,使得办公空间的分隔变化成为可能,会议交流等公共交流场所结合景观布置在环境较好的绿色阳光区域,资源共享,提升交流的频率和空间品质。这种大空间办公、互动交流共享资源区、独立交通等辅助空间相结合的模式化集约设计有利于空间的归类识别,形成合理的功能模块单元。

3.4低碳绿色设计策略运用

适度的低碳技术和资源节约策略是创新环境设计的重要出发点。

(1)资源的节约利用

设计充分利用场地资源环境,以优化的组合模式利用已有资源。设计结合地形地貌,采用理性平直的布局方式,节约用地,并营造出中央景观。设计保留了场地内高大植被,不仅充分利用了景观资源,也保留了园区的历史记忆。在整体规划分期实施的策略中,规划不仅考虑了建设成本,也对园区运营有一定的考量,先期建设不影响原有老厂房区域运营,二期建设不对一期运营带来干扰。一二期融为一体,互为借用,又自为一体,节约资源。一期建筑规划道路为园区整体道路骨架的组成部分,与自成一体的二期老厂区连接。二期规划实施时,拓展基地沿城北路及平城路方向道路,即可形成整体环行车道,从而构筑整体园区交通体系,减少重复建设。一二期间地下车库间设置连通口,形成整体的车库交通,减少了出入口设置,节约成本。

(2)绿色技术采用

作为与新能源相关联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园区设计贯彻生态节能理念,发挥着企业的产业技术优势,从规划布置、系统选用、节水节材、环境控制等方面综合采用节能技术措施。园区办公采用VRV空调系统,满足科研人员机动办公的区域灵活控制需求。在满足节能保温的技术措施的基础上,设计充分考虑被动式节能技术。建筑结合地形尽量采用南北向条式建筑布置,减少建筑进深,外维护结构采用模数化的窗墙体系,减少外玻璃幕墙及窗户面积,并设置可开启外窗,从而形成有效的南北通风和采光环境。在环境设计中,设置大面积的中央景观绿化、屋顶绿化平台以及室内绿化,有效地改善园区微环境和办公品质。

结语

面对工业4.0的浪潮,创新驱动,创新引领未来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创新环境是创新的土壤,创新环境设计是科技园区、产业园区设计的灵魂。得益于建设方的大力支持,当前,上海物联网中心一期工程已建成投入运营,园区环境格局已初步形成,呈现出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观气象。办公建筑组群简洁大气,形象突出,成为区域的建筑标示,园区正以开放姿态欢迎着城市创业者和科研人员的到来。创新源于生活,创新引领未来。

作者:王后军 黄晶陈云琪 单位: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曾鹏,曾坚,蔡良娃.当代创新空间的场所类型及其演化发展.建筑学报,2009(11):11-15.

2何镜堂,梁志超,包莹.科技园区公共交往空间设计探索.建筑学报,2009(7):80-82.

3袁小宜,叶青,刘宗源,等.当实践平民化的绿色建筑——深圳建科大楼设计.建筑学报,2010(1):14-19.

4托马斯•阿诺尔德.办公大楼设计手册.王小兰,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5王后军,黄晶.建筑创作中的城市意识.华中建筑,2008(12):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