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策略研究

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

通过对我国独立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专业发展现存问题及如何突破专业教学发展瓶颈。从工作室制引入的必要性、难点、内容、手法和保障等方面探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独立学院系统下的教学模式和发展途径。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策略研究;独立学院

我国的独立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是一种特定形式的专业教育,它包括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和职业技术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两种形式[1]。经过多年的发展,独立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还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体系和特点,从多方面分析和总结独立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遇到学科发展的瓶颈,这是独立学院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1.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在独立学院发展现状

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理论、实践能力需求的不断提高,当今国内独立学院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中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方式保守。独立学院成立初,多数课程都是需要在母体院校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学方式多年不变,没有新思路。(2)缺少办学特色。独立学院作为后起之秀初期只能以模仿为主,没有各自办学特色,影响独立院校的差异化发展。(3)轻理论研究重教学。多数独立院校侧重学生的教学,对老师授课方式、授课思路、授课过程都有比较高的要求,缺少课题研究时间。(4)专业目标不明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投入和师资队伍上都属于弱势,专业课程体系教学不能形成有效的教学目标。

2.工作室制引入独立院校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始于20世纪初期的德国设计院校,如包豪斯设计学院,其倡导将理论能力和实践制作能力有机结合[2]。常见的工作室运作平台都基于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提出和形成,利用该平台来制作和完成项目,鉴于长期的综合能力练习和锻炼,是学生借助理论知识的应用来促进实践能力的增长,形成较为综合和完整的专业知识能力。

2.1工作室制引入的必要性

独立学院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主要还是徘徊在理论型和技术性的人才培养之间,它没有母体院校的丰富资源和平台可利用,更多是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而工作室制恰恰是侧重将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是独立学院该学科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方向。有别于往常的专业系统与教学思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系统在独立学院的改革没有捷径,但是必须要探索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脱离母体院校相关专业形成特色的发展模式。教师根据学生的特长建立教学团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能力。教师根据本身专业特长进行教学并对工作室负责,教师的积极性得到调动与发挥,有利于培养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促使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3]。

2.2工作室制引入的难点分析

(1)学生水平难点:独立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相对母体院校录取分数会低很多,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主动性较弱,综合素质能力相对较差。学生中依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功力、轻素质,重成绩、轻能力的现象。(2)教师结构难点:教师年龄结构不均匀,师资年龄层脱节严重,教师职称等级分布不科学,没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阻碍科研教学、理论探索的进行。(3)院校政策难点:据不完全统计,有百分之二十独立院校教师的课时量是母体院校的两倍,如此大的课时量使教师教学进入机械化的模式,很难有创新的思维和潜力。

3.工作室制引入专业教学手法和内容

3.1工作室制引入的内容

当前由于一些独立院校受教师数量限制,出现环境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师通用的形式。将平面设计、工业设计或是环境艺术设计全部采用统一基础教学模式,多数院校以基础性的三大构成为主,这种教学模式阻碍和延迟环境艺术学生对专业基础空间学习的探索和启蒙。工作室教学具有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点,针对独立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探索具有自身特设的分阶段工作室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年级将其分成五个阶段:基础设计工作室、技法表现工作室、专题设计工作室、设计竞赛工作室和社会实践工作室。基础设计工作室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独立的空间认知和探索能力,更多是专注于学生观念的转变,进入该专业学科初期,需要对专业学习内容有一个正确和系统的认识,同时基础设计工作室开拓了学生对专业设计几种介质认识和了解,如材料、形态、空间等。而技法表现工作室是让学生在对事物认识的基础上如何将其表达出来,其主要分为徒手表达和电脑绘图两种主要手段。独立学院学生在学习积极性上会明显逊色于现有公立高校,特别是电脑制图学校没有专门针对性的必修课程,学生需要自己独立自学完成。因此技法表现工作室就是专门针对专业学习的技法表现进行教学和交流,全力解决该阶段表现的问题。随着课程逐渐由浅入深,一系列专题设计课题将被加入,可按设计类型分类如景观设计专门分类城市公园设计、滨水绿地设计、生态湿地保护设计等,室内设计专门分类办公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等,这使得工作室教学内容无比丰富多彩,让学生在前期工作室学习的基础上形成充足的专业设计知识,为方案设计做知识和实践的铺垫。在积累足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生需要更广阔的空间来锻炼自身的专业能力,而可行性较大,成本较低,同时具有前沿探索性的就是设计竞赛和社会实践。建立设计竞赛和社会实践工作室有助于学生形成团队协作能力,面对一个虚拟设计任务的专业知识运用和实施。

3.2工作室制引入的手法

3.2.1院校内部改革

工作室制引教学之中,由专职教师负责,可参考使用“3+1”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三年工作室教学结合一年社会实训,工作室负责教师通过理论、技能平台,核准学分数,合理安排教学进程。“2+1+1”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两年工作室教学,一年实训,一年创业实务计划,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的双向培养[4]。除此之外还有多元灵活的1+1+1+1工作室制,学生可以根据相应年级的课程选择定向老师进行学习指导,每学年有一个主要指导老师负责,通过课程学习修满课程学分即可升级学习。

3.2.2院校间合作

利用各校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分享,如各校兄弟院校之间采取的学生交流模式,学生可以申请有半年或一年时间可以去申请的院校学习,参与该校的一些实训项目。也可以如部分优秀院校发起的暑期交流营,只要审核合格就可以报名参与,参与期间会专门有优秀导师指导项目实训,在里面团队协作和各院校不同知识体系会形成碰撞。

3.2.3院校与企业合作

实训环节和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利用企业的实训平台,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有效地将理论教学和时间结合起来。同时可以专门请企业专业人员开设专业课程,指导学生在校进行实际项目的设计,熟悉整个设计流程。

4.工作室制引入专业教学的保障机制

为保障独立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经过调查与研究总结出几点参考建议:

4.1形成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

对工作室教学大纲的制定应该按照不同的发展时期制定相应的计划,及时调整内容和课时数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风格性,不同时期设计的内容和观念会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迁,因此需要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及是调整课程设计内容和教学方式[5]。

4.2鼓励教师参与培训和交流提高

提高教师水平师资队伍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培养学生的质量,只有导师的整体水平提高了,所带领的学生的水平才能得以实质性的提高。部分独立院校为保证足够的课时量甚至明文规定教师不能参与社会实践项目,这严重影响和阻碍教师学习发展的机会,也使得学生仅仅从导师那边学到仅有的理论知识,出去社会才发现知识不能接轨,因此要鼓励老师通过多种途径来提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4.3提倡开放性和多元的教学环境

要保证工作室宽松的教学环境,这是培养学生主动创新意识的外部条件,鼓励各专业工作室发展各自的教学特色。工作室专业课程的范围要不断向外延伸,将社会现有问题引入课程设计,可以针对城市居住环境、住宅空间设计、节能空间设计、老年人使用空间设计等,让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4.4明确特色教学,拒绝盲目照搬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独立院校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同独立院校办学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办学定位不同,设计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不能盲目照搬国外或者其他设计院校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应根据独立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的条件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工作室教学模式。

5.结语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一种开放式的、跟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强调个性与共性的结合,可以较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真正形成独具有独立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相对综合型高素质的人才。与此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独立院校的教学改革,不仅仅停留在教学模式中,应加强教育思维、基础配套等方面内容,根据各独立院校内部的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科学的调研和有效的论证,确保工作室制模式的开展和运行。

作者:叶茂乐 单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义铭.独立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产学研教学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0:149-150.

[2]汪维丁.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导师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研究[J].包装工程,2009,08:233-234+237.

[3]江韶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初探[J].包装世界,2011,04:76-77.

[4]陈教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初探[J].艺术百家,2012,02:23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