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变革对电影海报艺术表现形式影响

媒介变革对电影海报艺术表现形式影响

摘要:电影海报作为一种传递影片主题情节的视觉传达艺术,其表现形式一直在随着各个时期传播媒介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技术不断推动媒介发展变革,从印刷术的改良、摄影术的诞生直至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影海报的表现形式也在随之不断变化。电影海报设计中的媒介,作为电影海报传播的载体,其一端连接着电影海报中片名、剧情等信息,一端连接着受众的情绪变化。每一次媒介形态的变革,都会促使依附于媒介而呈现的电影海报发生变化。

关键词:媒介;电影海报;数字媒体;表现形式

一、媒介发展变革

“媒介”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旧唐书•张行成传》一书中:“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媒介在这里是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从广义上来讲,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者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的物质都可以称之为媒介。国际公认的电子出版预言家和先行者罗杰•费德勒,明确提出“媒介形态变化”的理论,他认为人类传播体系的媒介形态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口头语言的兴起促使早期广播领域的出现;第二阶段是书面语言的产生,催化了印刷时代的到来;第三阶段是电在传播中的应用和数字语言的出现。从传统手工业时代印刷术的发明使用,到工业革命时代摄影术的诞生,再到如今的数字媒体时代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大量的史实和研究都表明,技术的发展在不断推动着媒介的变革。电影海报的创作离不开媒介,它需要依附于媒介才能呈现在观众面前。新技术的革新、媒介形态的变革,都在促使着电影海报不断突破传统的界限,随着媒介的多样性发展而不断丰富。

二、表现形式方面的影响

科技与艺术相互融合,共通发展。科技的进步推动了电影的发展,同时,电影海报也在改变着自身传统的表现形式,以顺应新媒介的变革,从而更加有效便捷的进行传播。

1.从单调的黑白表现到丰富的色彩呈现

最初的电影海报创作只能依靠手工绘制,采用单色印刷。在一部影片拍摄完毕后,制片方会邀请设计师,根据影片的主题和情节进行电影海报的创作。设计师经常要画出很多设计稿才能被选中,然后由电影公司限量平版印刷,下发到电影院进行张贴。例如1927年电影《大都会》的海报(如图1),这部影片的原版海报至今仅存4张,其中2张分别藏于纽约现代美术馆和柏林电影博物馆,海报拍卖价排在世界第三位,堪称电影海报“王冠上的明珠”。这张剧场版海报的作者是德国画家海恩斯•舒尔曼•纽达姆,海报采用纯手绘表现,创作深受当时流行的“艺术装饰主义”风格影响,冷峻简约,黑白灰对比强烈,向受众传达着影片强烈的机械感和未来感。

2.从二维手绘表现转向三维立体呈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摄影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电影海报表现形式的创新。设计师运用先进的电脑图像处理手段,将天马行空的创意,用计算机技术真实的呈现出来。同时,摄影技术的广泛运用,也使得电影海报的表现形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摄影图片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能够向受众提供丰富的视觉信息,它将物体的质感、色彩真实的再现。例如1994年上映的影片《这个杀手不太冷》的电影海报(如图2),设计师巧妙的运用摄影技术与手工绘制相结合,通过计算机的拼贴重组,丰富着电影海报的表现力。海报以简单的白色为主要背景,辅助以手绘的建筑形态,重点突出画面中心的两个人物。画面主人公采用拍摄的图片,与手绘的背景形成层次分明的主次关系,人物之间的互动以及他们手中所拿的东西都成为受众关注的重点,画面轻松生动。摄影技术具有写实性,能够真实准确的向受众传递信息,而手绘表现则更加生动具有人性化,手绘表现和摄影技术互补结合,能够更加完整地展现影片主旨,拉近受众与影片的距离。一直以来,电影海报都集中表现在以印刷纸张为主要形式的二维空间中。海报设计通常采用虚实结合、透视叠加的手法,来营造空间感。随着计算机媒介的发展,二维表现形式下的传统电影海报,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设计师开始借助计算机技术,为电影海报赋予新的表现形式---三维空间下的电影海报应运而生。三维空间中的立体表现,使电影海报的视觉表现力和冲击力,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例如影片《异性》的海报(图3),它出自著名设计师BemisBalkind之手。这部影片使异形成为电影史上臭名昭著的怪物之一。电影海报采用大面积的黑色背景,居于视觉中心位置的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合成的异形卵,海报下方是阴森的孵化区。恐怖、未知和无助感,都通过海报中心即将破裂开并且透露着绿色光的异形卵袭来。

3.从静态表现转向动态呈现

数字新媒介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人们的观影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初,我们只能在影院的大荧幕上观看电影,如今,计算机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开始使用电脑以及手机等小屏幕进行观影。与此同时,电影海报设计也开始朝着动态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动态化的表现形式相较于传统静态的表现,更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首先,动态电影海报综合多种设计元素,它不仅包含着传统电影海报中图形、文字等设计元素,还增加了声音、动效等元素,丰富着受众的感官世界。动态电影海报中的音效,跟随海报的视觉画面一同展现在受众眼前,达到渲染影片气氛、把握画面节奏的作用。其次,受众在观看电影海报的同时,可以与海报中的动态元素产生不同程度上的互动,以此加深对影片的印象,获得强烈的参与感。2008年,索尼公司官方了《终结者2018》的动态电影海报,这是被主流公认的第一款动态电影海报。《终结者2018》的海报,首先向我们展现出2009年洛杉矶城市的场景,伴随着耳边呼啸的风声,画面上方开始出现一组快进的数字,从2011年一直快进到2018年。紧接着,两枚核弹落在城市中心,核弹爆炸后燃烧的火焰在画面中形成了终结者的双眼。海报的动态表现给受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加强受众对于影片的期待。又如电影《港?》,从电影官方微博影片上映倒计时开始,一连三十天,每天都会在网络上不同主题和创意的动态倒计时海报。这组动态海报中的动效元素并不是从影片中截取的视频片段,而是根据影片的情节,以有趣的动态表现形式,植入电影海报中,让观众提前目睹“?”文化,从而对影片产生期待。《港?》最终收获15亿的票房,这与前期电影海报的传播有着直接的关系。

三、结语

媒介的变革更多地依赖技术的革新,技术的革新以及社会需求的变化也在不断催生新的媒介形态。通过对电影海报的表现形式,在不同媒介下所产生变化的观察,可以发现一个基本的规律:每一次媒介的变革,都会带动电影海报产生新的表现形式,同时提高海报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不断拓展电影海报的艺术表现力。

参考文献:

[1]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9-22.

[2]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4-56.

[3]昌佳,王玉红.电影动态海报的设计特征[J].电影评介,2014,(19):64-65.

作者:魏雪迪 单位:江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