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区域高校工业设计研究

服务区域高校工业设计研究

摘要:

分析西部地区支柱产业发展及与高校协同发展的规律,为地方支柱产业在企业面向转型及价值提升的过程中提供重要的知识输出和创新支持。基于工业设计新型工业化的实现手段,提出地方高校利用自身知识系统,创立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工业设计特色创新平台,构建共性、协同的创新设计知识体系,与企业的创新发展形成协同互动模式,为全面提升产学研合作的协同机制提供思路。

关键词:

协同创新;工业设计;知识输出

一、引言

当前,国内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特别是中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企业在提升产品价值时需要注入更多的知识力量,地方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存在知识的输出与社会服务的基本职能。以往,国内的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创新发展成效显著,形成许多成功先例。如微软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五所高校建立的联合实验室;丰田、福特、IBM等著名企业与国内高校建立的研究所。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需要围绕行业科研机构的产业需求,建立形成特色方向的行业互动平台,打造更系统全面的技术服务模式。以西部地区为例,四川省国家创新基金助推制造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服务重要的支柱型产业;重庆市科委在重庆工业设计创新服务大平台建设的背景和基础上提出了工业设计大平台建设的构想;广西、甘肃、云南、新疆等地出台了相关政策,促进知识系统的整合与社会转化。这些预示了以知识输出为特点的高校工业设计创新平台构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国家多部委联合颁布的“促进工业设计发展若干指导意见”的指导精神,为我国工业设计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创新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以技术创新和技术产品形式创新为代表的工业设计在创新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表明了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国家通过工业设计创新平台的建立,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联合如科研院所、地方支柱企业、设计企业等重要社会资源,开展通用性、基础性、前瞻性的产业与设计资源整合,组建高效而实用的协同创新设计数据库、信息共享资源库等平台,实现实时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目的。国内沿海大城市正利用自身的地域特色、产业环境等优势打造各式各样的设计文化,逐渐形成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创意经济主力。各地方高校也建立针对当地企业的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如清华大学的工业设计中心、深圳大学的文化产品研究中心、深圳高职院的产品设计中心、顺德高职院的家具设计中心、广州美院的集美工业设计集团等。高校与企业合作,举办一些国际会议、国际竞赛等设计交流活动,吸引各界眼球,直接提升了该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中以湖南大学工业设计中心举办的“芙蓉杯”国际工业设计创新大赛活动为鲜明示范,该活动得到了意大利、美国、荷兰、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及国内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30所国际设计院校的大力支持。国外工业设计创新相关的设计院校如美国洛杉矶艺术中心、斯坦福大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荷兰TU-Delft科技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千叶大学已具有先进的教育模式和产业互动策略,他们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科研、外部专家群、设计合作服务等资源,已建成规模大、影响广的工业设计创新平台。目前西部地区的许多企业创新设计方向不明确,整体创新设计实力不强,工业设计资源缺乏。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尚未提出建立工业设计创新体系、构建R&D资源网。这些宏观微观因素导致工业设计资源零散而需向外引入、设计人才需求错位等问题。本文的研究内容将围绕支柱产业发展的情况,遵循校企合作的发展规律,顺应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研究高校工业设计创新平台构建的对策,以求在当前我国发展支柱产业经济的背景下找出融合知识输出与产业转型的创新互动平台模式。

二、西部地区支柱产业的属性

(一)支柱产业的创新重要性

作为对整个经济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的支柱产业,具有较强的连锁反应,可以催生和诱导新生产业的发展。我国正努力加强以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相互作用的协同创新体系,以西部直辖市重庆为例,早在2009年初,国务院发文将新兴直辖市重庆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建设基地,可见国家层面非常重视重庆的工业发展。西部地区支柱产业经济正朝着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发展,与高校协同发展,建立资源互动平台,促进资源共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支柱产业的创新主导性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地方支柱性产业在国民经济及创新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主导地位。以重庆为例,未来重庆产业重点将以汽车摩托车产业为主线的产业链实施发展建设,产业链细分为乘用商用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其次为装备制造业产业链,通过重点推进和完善风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特种船舶等10条产业链,实现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实力的转型。这些支柱产业为创新主导体,与科研所、高校等建立资源共享的互动协同创新平台,以实现地方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及创新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三)支柱产业的创新目标性

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是通过产业创新,优化产业资源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带动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创造更多的经济总量。在实现系列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支柱产业的企业公司从宏观布局和资源整合上特别是产品的生态化设计方面需要引入系统完善的设计意识。因此,实现企业创新的产学研合作,丰富校企之间的不同阶段融合,将有利于企业产业的创新发展。

三、校企协同创新的发展规律

宗晓华等人在研究中归纳出高校与企业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过程包括初步衔接阶段、“线性模式”阶段、协同创新阶段[1]。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工业设计的系统视角,以企业创新需求为路线,梳理出以下几个发展时期。

(一)探索期

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到二战前后,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的联系未得到应有的认识和重视,大多数企业都围绕着应用需要和现实需求进行技术改进或科学创新。如飞机的诞生和飞行器的设计研制催生了空气动力学的诞生和快速发展;某些军事战争中的失败激发了枪械的机械学、炮弹的弹道学、爆破力学的发展;空难事件促进了材料、信息科学的发展。随着20世纪初美国通用电气、柯达等公司逐步建立内部实验室,世界各地的企业产业界越来越重视科学家和工程师需求的同等重要性。部分高校利用自身的研究探索,建立了相应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实验室。

(二)线性期

美国科研与发展办公室主任范纳华•布什提出一种从基础研究到应用探索,再从开发到规模生产,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线性模式”。该模式为战后美国各大著名高校的应用物理、弹道与微分、声纳系统等前沿战争工程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基础知识体系。美国基础科学与创新能力的世界领先都源于线性模式在各大学科学研究的积极推进,因此也获得了较大的资助和更快的发展。今天,中国基础科学研究是技术创新的先导,是技术进步的推动力,企业生产的新产品、新工艺建立在新概念、新原理的基础上,两者正是线性模式在科学研究、科学探索的结果。

(三)并行期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日韩为代表的新型经济模式迅速崛起,成为美国欧洲国家的竞争对手。以日本为例,日本的技术创新并非从线性模式中受益,而是模仿学习和内部转化创新向发达国家学习借鉴,即基础科学研究并非起源,企业的创新需求和产业发展成为基础研究方向的引导。受日本产业竞争影响,美国开始重视基础科学研究与企业技术创新的互动联系,有效提高了技术转化效率和研发目的。美国在上个世纪后期,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法案,促进大学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的灵活且紧密的互动。

(四)融合期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转型的今天,高等学校与地方企业需要更好的创新数据和资源平台碰撞与融合。二者资源共享,不断创新,一方面体现了二者协同合作的产学研重心从科技创新的产品下游终端回归到源头创新开发模式;另一方面,其合作形式从单个项目合作的点状关系向深度融合的共建平台式长效战略合作模式,甚至相关资源集群协作的网状关系转变[1]。高校不断改革与适应市场变化的企业之间的创新融合发展,改变了两者的自然发展形态。亨利•伊科维兹等学者发现美国的一些大学创业氛围浓郁,高校与公司企业在某些工作范围相互涉入,高校调整、完善各种学科结构,创新各种教学体制,以适应市场变化,实现与产业的资源互动,并将创新成果进行转化,提供创业和成果转化平台;同时,企业加强前期的创新投入,加强对最新科研成果的发掘、发展与后期的成果转化[2]。在此发展阶段,具有前瞻性产业眼光的科学家们通过协同合作,基础研究获得卓越成就,通过横向的跨领域、区域甚至国界、行业的融合创新,突破了科研创新从“点”式、“线”式向“面”式发展[3]。重庆2013年成立的校企融合协会为企业与高校搭建了很好的合作平台,将推动校企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为产业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服务,助推产业腾飞。这表明当前的校企合作进入了融合期的发展阶段。“协同创新”战略发展模式是我国在继“211”“985”工程之后推行的又一重大战略计划,是促进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提升计划。通过政府积极导向,鼓励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广泛开放式的合作,积极促进协同创新。由此,产学研模式将全面转型,由点对点转变为网状的长期、紧密和系统的全面互动合作模式。

四、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工业设计平台意义的契合

在产业创新的方向上,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同时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十八大还明确提出,科学技术创新是提高生产力和综合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必须体现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通过转变传统配套为全球战略规划的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代表说,在当今快速变化的互联网经济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消费者的“需求表达平台”,这为企业准确把握消费差异化的市场需求提供了重要来源。工业设计在基础研究与工程转化、产业应用、消费者用户行为研究、商业转化中的重要作用,跨学科合作的系统意识,加强了基础研究知识保护及产业应用转化的链接。工业设计的平台化建设为产学研建立了一个更加系统、更加柔性、更加全面的合作基础。因此,国家工信部在推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加强了企业技术中心到部级工业设计中心的转化建设;加强了工业设计的企业创新、产品的市场肯定、国家专项奖项设置;加强了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的建设。由此可见,立足知识创新和科学创新的高校工业设计平台构建与国家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不谋而合。

五、地方高校工业设计平台构建对策

许多学者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方面进行了宏观的策略研究[3-9],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建议和方法。但服务于地方产业的创新平台,特别是注重学科交叉融合与实践性的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在实施与建设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更多细节性、针对性的现实问题。基于以上问题,围绕支柱产业的属性,结合国家对新型工业化的战略要求,立足于实际性的服务与合作,提出以下几个关于地方高校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结合支柱产业需求与自身优势,定位平台重心与特色

平台构建首先是定位的问题。陈跃泉提出要建立资源共享的协同创新平台,高校的学科建设规划应契合地方产业经济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关注地方产业经济的动态,主动优化学科布局;在协同创新中形成互动模式,以契合地方重大战略性需求;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构建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创新专业人才培养体系[10]。地方高校应立足于为地方支柱产业全面发展提供知识储备服务,以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动向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导向,从而形成精确的特色人才培养定位方向和特色人才培养模式[11]。因此,地方高校的工业设计平台从人才培养、创新服务、文化建设、社会职能等方面都应以支柱产业为依托,深入了解产业需求,进行针对性建设,进而找到平台建设的侧重点和特色规划。

(二)建立基础研究与产业转化的链式机制

工业设计平台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形成良性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良好的机制和模式。顺应当下互联网、物联技术、大数据、大信息时代的发展,平台的机制应加强与企业前期、中期及后期的融合,全面了解产业需求。通过链式的整体结合,在基础研究阶段即融合市场未来的需求,避免由于研究团队的偏执而缺乏意义和应用前景的研究投入,提高转化的目的性和效率。

(三)完善工业设计平台的创新效能

加强基础研究的商业构建策略,加强知识的产品与工程转化能力,加强知识技术的商品化转化,加强原始创新—工业设计平台—企业三者之间的联系,强化平台的纽带作用,加强平台外部国际化资源的引入。通过工业设计的平台化建设,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形成面向产业链与产品生态周期的学科布局。进一步提高学科的研究目的性和创新贡献度。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通过学科链对接产业链,将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对接,解决了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通过突破产业核心共性技术,提升学科特色和优势。如四川大学依托产学研合作实施“学科跨越发展工程”,把学科建设和产学研合作、服务社会工作紧密结合,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建设了一大批影响力大的新兴交叉学科,推动了生物医学—纳米技术—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12]。

(四)完善市场化的知识评价体系

为保障平台建设的可持续性,提高平台的服务效率和品质。政策上需要建立完善并且面向市场需求效益化的知识评价体系。从国家知识产权统计的专利量来看,国内大专院校的发明专利约为企业的1/3,表明知识转化的潜力大。由于专利产生的背景和目的不同,同时也面临较大的评价风险,即并非所有的专利都有转化的价值。李真云等人的研究指出,在校企协同创新合作开展过程中,建立可靠的评价和监督体系,通过系统评价和反馈,促成完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的形成[3]。在深度协同合作的过程中,通过该体系对校企协同创新合作的内容质量、效益进行适时评价、反馈及优化控制,逐步建立高校创新平台的知识评价体系,让知识输出的市场化体现创新的有效力量。

六、结语

高校工业设计创新平台构建是顺应国家政策、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的需要,是强化地方高校与地方支柱性产业整体融合的实现方式。每个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需要结合产业特点,结合知识优势,进行系统整体性的融合协作,发挥市场规划、基础研究、产业转化、市场回馈的良性互动,实现高校工业设计创新平台的灵活性、系统性、实践性。产学研合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研究的内容仅是一种实现方式,在高校与企业并行发展的同时,在更多深入的相互沟通了解基础上,更多研究需求互补,实现共赢。

作者:杨先英 李伟湛 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1]宗晓华,洪银华.创新范式转型与中国大学:企业协同创新机制的深化[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7):1-9.

[2]ETZKOWITZH,WEBSTERA,GEBHARDTC,etal.Thefutureoftheuniversityandtheuniversityofthefuture:evolutionofivorytowertoentrepreneurialparadigm[J].Researchpol-icy,2000,29,(2):313-330.

[3]李真云,邓秀新.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11-13.

[4]5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业务工作及综合管理统计月报[EB/OL].(2013-06-05)[2014-09-05].

[5]张真柱,刘婷.地方高校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困惑与对策:基于浙江省高校的实证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12,34(4):86-90.

[6]郭平.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使命、功能与推动策略[J].求实,2012(A01):265-268.

[7]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A].2010-07-29.

[8]毛光烈.发展特色工业设计推进块状经济转型升级[J].今日浙江,2012(20):10-11.

[9]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7):81-84.

[10]陈跃泉.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6):43-47.

[11]夏跃平.地方高校的重要使命:服务区域经济[J].教育发展研究,2005(5):37-42.

[12]刘洋.省部产学研合作与大学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8):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