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改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研究

技改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研究

摘要:

技改工程涉及的因素较多,比一般新建工程的项目管理相对复杂,特别是项目前期设计阶段的工艺目标设定、项目管理方法、任务划分,对项目的投资成本控制,工期、质量目标的把控影响巨大。通过对具体工程实例深入浅出的分析,针对技改工程的特点,提出“保能设计”这一新的项目管理理念和具体实施办法,并引用“价值工程”分析法,论证“保能设计”在工程项目实施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技改工程;项目管理;保能设计;价值工程

0引言

工程项目管理包含项目可研、设计、施工和试运行全过程,技改工程是在现有生产状态下对工艺系统、设备、设施的技术升级或改扩建,涉及的设计参数、施工条件、调试运行因素较为复杂,区别于一般新建工程的项目管理。因此,总结技改工程的设计特点,避免新旧工艺系统匹配不畅,归纳实施要点,减少实施过程中对原有设施的损毁,降低停产修复成本,缩短调试运行周期等,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1技改工程设计阶段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设计阶段是工程项目管理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设计费占项目总投资比例很小,但设计质量对项目的投资功效、质量和进度目标的实现影响最大。在工程项目实践中,建设任务紧迫,设计人员思想保守、套搬设计方案,各参与方缺乏沟通等,都会导致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工作不够规范。特别是业主方,作为项目建设的主体,往往对设计过程的管理认识不足,急于完成建设任务,忽视价值工程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增值作用。而技改工程建设的核心目标是提高项目的价值功能,为此,分析、探讨技改工程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方法很有必要。

2技改工程设计阶段项目管理方法

2.1设计阶段项目管理工作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新工艺系统层出不穷,技改工程的设计特点是以先进成熟的新工艺为核心进行系统设计,同时确保新旧工艺配套衔接,整体运行顺畅,以达到生产工艺提标升级的要求。针对技改工程的特点,在一般设计程序基础上,技改设计的重点控制环节将是对项目实际运行功效的控制,因而,设计阶段项目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应为:在充分论证新工艺的技术先进性、运行可靠性、使用经济性的基础上,收集原有工艺系统、设备的设计运行指标和现有各项运行参数进行设计。由此可以看出,技改工程的设计是基于原有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设备性能指标的良好运行状态,而实际中生产运行工况较为复杂,原有系统一般都存在小型技改,设备、设施完好率不足,原有工艺系统性能下降。如果按原有设计指标进行新工艺的配套设计,就会因设备性能不足造成运行不畅,新工艺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即使按现行指标和参数进行设计,也会因原有工艺系统性能下降,产生新工艺系统适应性问题,造成新增设备或闲置或损伤,增加检修、维护成本。

2.2项目管理实例分析

淮南首创水务第一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B升A),技改主要工艺为选择厌氧池、污泥回流系统改造,增设底曝系统,污泥泵房增设变频回流污泥泵。改造采用的工艺较为成熟,设计基于现有来水状况和原有工艺、设备的设计参数,调试初期较为顺利,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在不足半年试运行期间,问题逐渐出现,停产检修次数较多,技改工程维护成本增加,并对全厂正常生产运行造成了影响。问题集中在主改工艺部位,选择厌氧池底曝系统经常损毁,经对每次检修结果分析,主要原因为原有工艺系统老化、设备性能不足,实际运行工况与新工艺系统设计参数不匹配,导致新系统损坏。具体因素分析如下:

(1)格栅除污机。由粗、细两道格栅组成,用于截除不可生化处理的固体杂物,对后续工艺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曝气系统正常曝气,各种阀门、闸板启闭,污泥泵、搅拌器正常运转等。该厂提标改造项目实施时,细格栅已损坏两年,不能有效截除带状、条状杂物,系统内累积大量的絮状物,技改项目设计前期,现场勘察时按常规设计流程,收集现状来水参数,各方均未考虑杂物影响因素。虽然在新系统安装时清除大部分池底淤泥、絮状物,但格栅除污机并未修复,随着絮状物的累积,在调试运行期间不断出现阀门、闸板因杂物卡、阻,启闭不畅;检修抽水困难,费用增加;泵内堵塞、桨叶磨损,停产返厂修复多次;搅拌设备因杂物缠绕而运转过载,造成机械、电器配件损坏,返厂修复、更换配件多次。本次技改设计的底曝系统也因挂绕大量絮状物而受力增大,曝气支管断裂,停产修复多次。出现上述情况后,生产单位彻底修复格栅除污机,花费较多费用,后续生产运行时上述现象减少,但仍有发生,原因是系统内存在的垃圾、絮状物自然消除需较长时间,否则进行全线停产的清除费用更高,影响更大。

(2)厌氧池搅拌器。该厂此次技改项目主要工艺就是污泥回流、厌氧池增设四组底曝系统,增强有氧生化反应,达到进一步提升氨氮消除的设计要求。鼓风机根据来水水质情况,每隔二至三小时开启一次,通过主、次、支管输气,最后经池内均布曝气头实现均匀曝气。在曝气支管、曝气头损坏后,导致曝气不均匀,池内溶解氧不足,大大降低了生物脱氮除磷效果。该设计方案在增设底曝系统放入同时,每池增加一台新搅拌器,与原有搅拌器成对角设置,为了避免搅拌器运转时产生的推流力直接作用于曝气支管和曝气头上,搅拌器设置在距池底合理的设计高度上,并在搅拌器叶轮外圈加设导流罩,减轻水流发散对曝气支管和曝气头的影响。但工艺设计未考虑原有搅拌器状况,在试运行期间出现了三次曝气支管断裂和曝气头脱落情况,建设单位组织各参建单位分析原因,经工艺设计方与设备厂家技术人员现场分析研究,主要原因为旧搅拌器位置较低、功率偏大、无导流罩,产生的推流力过大,直接作用在曝气支管和曝气头上,导致曝气支管断裂。虽然工艺设计方与设备厂家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承担搅拌器改造和底曝系统检修、维护费用,但建设单位仍然承担停产损失和抽水、清淤费用,就项目管理而言,该措施属于事后纠偏管理办法,在项目实施中应尽量避免,以减少对项目投资成本和项目进度控制造成不利。

3“保能设计”管理理念

3.1“保能设计”理念的提出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原有工艺系统运行状况、设备性能状态,将对实现技改项目设计功能产生重大影响,而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事前预控存在的缺陷将给项目成本控制带来不利。为此,在技改工程项目管理中,提出“保能设计”理念,即在技改工程设计阶段的管理任务中增设“保能设计”的控制环节。所谓“保能设计”就是针对原有工艺系统、设备、设施进行现状使用性能评估,根据新工艺、新设备的使用条件要求,改造或还原原有设计功效的恢复性设计工作。目前国内工程设计规范、标准对工业项目改造、扩建工程无明确相关规定,但就建设单位而言,“保能设计”作为项目管理的关键控制环节之一,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与GB50292—1999《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第1.0.1[1]、1.0.2.3条[2]规定相吻合。

3.2“保能设计”管理环节任务分析

“保能设计”是确保新、旧工艺系统相互配套、顺利运行,实现项目意图的重要环节,属技改工程项目管理的事前控制范畴。应对原有工艺系统进行系统性检查、鉴定和技术、经济、安全评估,在确定新工艺系统模式后,围绕整体工艺系统展开设计。对此,按照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任务分解程序,编排各参建单位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任务如下。

3.2.1建设单位

(1)协调设计单位与生产(使用)单位之间的关系,及时处理相关问题,使设计工作顺利进行。

(2)审核项目关于“保能设计”部分的概算费用,提出调整意见。

(3)根据批准的工程概算,编制“保能设计”阶段资金使用计划,并控制执行。

(4)审核设计阶段设计图、技术说明,提出修改意见。若有必要,组织有关专家对“保能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论证。

(5)审核设计阶段甲供材料和设备清单,制订采购计划。

3.2.2设计单位

(1)编制设计进度计划,提供给建设单位协调配合。

(2)安排相关专业人员对生产单位进行详细考察,索取现有工艺系统、设备运行参数,了解实际生产、操作工况,使“保能设计”具有针对性。

(3)编制概算表,列入“保能设计”相关内容。

(4)充分研究新、旧工艺系统设计标准、配套使用功能要求,优化设计方案,制定详细的设计文件。

3.2.3生产(使用)单位

(1)收集建厂相关资料,提供近期及以往生产数据,供设计方参考使用。

(2)向设计方了解设计意图和新工艺系统性能,提供已有工艺系统技改情况、设备运行状况及实际操作工况。

(3)配合设计人员完成其他生产考察任务。

4“保能设计”体现“价值工程”[3-4]管理

4.1建设单位是“价值工程”的主要体现者

综上所述,技改工程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工作需参建各方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特别是“保能设计”环节,建设单位因概算费用增加,往往只采取局部设备更新,没有将现有工艺系统纳入整体设计的意识,缺乏事前预控管理;生产(使用)单位一般与建设单位同属一个公司(或机构)的两个部门,对项目建设的参与意识不足,提供生产数据、运行工况、设备性能情况的积极性不强,对“保能设计”的重要性理解不够;设计单位按协议要求,只考虑委托部分的内容,仅局限于新工艺系统的设计,对原有工艺系统的考察不细致、不全面,当新系统因原有系统性能不足而无法运行时,被迫重新制订改造方案,造成项目投资成本增加、工期延长。可见,作为项目建设的主体,建设单位是参建各方行为的组织者,因此也是实现工程项目增值的主要体现者。

4.2“保能设计”在技改工程中的价值体现

无“保能设计”环节势必造成各种新、旧系统运行不畅,停产检修情况的增加。停产损失、检修费用作为项目建设费用的组成部分列入总投资,项目的投资控制目标并未因节省“保能设计”而实现。就“价值工程”而言,项目建设初期,投资成本虽略有节省,但造成新系统运行功能下降,最终导致项目后期投资大幅增加,即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提高,前期略有降低项目局部成本(c),后期项目功能下降(F),总体成本(C)较大幅度提高,换取价值(V)大幅度降低,提升价值的途径明显不正确,F↓/c↓C↑↑=V↓↓。相比之下,按照价值工程“功能分析法”,采用“保能设计”管理办法,不仅确保新、旧工艺系统相互配套,运行通畅,而且该部分费用可以列入固定资产,检修、维护费用得以降低,项目的功能与费用比值增加,符合“价值工程”提高价值的基本途径要求,即以成本的适当提高换取功能的大幅度提高,从而提高价值,F↑↑/C↑=V↑。

5结语

项目建设单位是项目管理的主体,应首先确立“价值工程”的管理理念,即新、旧系统整体运行功效的观念,明确这一核心控制目标,技改工程项目管理的投资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才会可靠、有效,项目各参建单位的建设任务和管理任务才能得以明确。在此基础上,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最终实现技改工程的建设目标。

作者:韩鸿飞 单位:淮南首创水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南,周玉婷.工业企业技改项目的管理卓越性评价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2(6):86-91.

[2]白伟亮,张卫,翟传明.既有建筑结构改造前的检测鉴定关键问题综述与应用[J].中国工程咨询,2011(12):39-40.

[3]陈肇元.完善技术标准与管理法规确保建筑物合理使用寿命与使用安全[J].工程质量,2008(11):1-9.

[4]中国标准化研究院.GB8223—1987价值工程基本术语和一般工作程序[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