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标志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工作室标志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

工作室模式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是一种更为符合高职院校教学发展的教学形式,也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一种新模式。文章以形象标志设计教学为例,结合教学实践,从工作教学流程、教学效果两个方面对工作室模式下标志设计教学改革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

工作室模式;标志设计;教学改革

工作室模式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发展举措,通过这种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充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获得更多实际操作的经验,提升自己的工作、学习能力。基于工作室模式教学的特点,工作室模式教学成为高职艺术院校设计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培养社会适应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将工作室模式和设计课程教学进行结合,让教师和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成为有关人员思考的问题。

一、工作室模式下标志设计教学流程

工作室模式下标志设计教学流程具体体现在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上过程指导和监督控制、课后评价反馈几个阶段。

(一)课前准备

通过召开学校教师和专家研讨会之后,根据标志设计职业能力要求、素养要求确定标志设计的基本工作任务。之后根据公司标志设计的具体操作流程来安排相应的总监、品牌策略、创意制作等岗位。在岗位分工的时候需要对人员性别配比、学生学习情况、学生能力特长等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在分组时候,根据各个小组成员兴趣爱好和能力的不同,为不同的小组安排不同的工作任务。

(二)课堂的实施阶段

在小组分工完成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到具体的工作情景中,激发学生进行标志设计的兴趣,对学生展开系统化的标志设计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化地收集有关调查研究;行业基础信息资料。在经过市场调研之后获得标志设计工作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实现客户调研,充分了解客户的设计想法,并将这种想法充分融入到自己的产品设计中。同时,小组代表还需要加强了客户之间的定期沟通,通过沟通获得有关标志设计的创意方向和有关信息。在获得了有关信息之后,小组成员要组织内部讨论,解决成员对信息的质疑,不断推敲观点,完善对标志的设计。在作品构思的过程中,要通过小组成员之间思想意见的碰撞来形成全新的创意。比如,第一个设计小组在标志创意的设计中遇到了设计瓶颈问题,创意思考的对象是文化传播公司。基于此,文化传播公司标志的设计总应用广播、喇叭、电影胶片等元素,无法体现文化传播行业自身的特点,得不到客户的认可。针对这种问题,小组成员内部进行讨论,思维活跃的成员主张逆向思考,即不应该局限在代表传媒发展的图形上,而是需要将图形开发设计成为传媒形象的代表。在这种创意提议下,有小组成员提到了“门”这个元素,寓意传媒文化“引进来”、“走出去”的概念,适合传媒行业创新发展的特点。

(三)课程实施的过程指导和监督控制

工作室的教师一般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设计专家共同组成,学校内部的教师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设计技能。为此,在工作室模式下标志设计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告诉学生这门课程学习需要掌握的知识、方法,并指导学生收集文化传播标志,对收集到的标志分类整理。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每个小组任务的完成进度来调整教学进度。比如,第三个设计小组很多确定了标志设计的定位,之后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设计的构思。设计构思之后,这个小组设计的标志形式没有得到客户的认可,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对标志的造型进一步分析,让学生从从文化角度向客户阐述设计的内涵,从而让客户接受学生设计的理念。课程实施的监控流程要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教师通过不同设计阶段各个小组成员提交的成果来对学生的设计技能、设计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引导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标志设计问题。

二、工作室模式下标志设计教学成果检验

工作室模式下标志设计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活跃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展现意识。通过工作室模式下标志设计教学,能够让学生学会和客户进行沟通,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诠释标志设计的内涵,扩展标志设计意蕴深度。在工作室模式下的标志设计教学主要是以小组分工的形式进行,将标志设计能力较强的学生任命为组长,带领其他成员进行标志创意化设计,通过成员之间的互动,提升班级总体标志设计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作室模式下的标志教学能够让艺术院校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充分趣味化、人性化,提升学生艺术标志设计的实践操作技能,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分工合作中引导学生学会讨论、学会探索、学会思考、学会创造,有选择地进行标志设计,提升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作者:杨悦 单位:浙江省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胡蓉.工作室模式下标志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装饰,2013,10:76-77.

[2]张乐农.创新教育理念,促动文化实践———大连大学以工作室模式促进素质教育实践经验与长效机制探索[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2013年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年会暨第三届高层论坛论文集[C].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