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书法元素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书法元素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一、在标志设计中运用传统书法元素的意义

如今标志设计的国际化趋势愈发明显,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同时影响着标志设计的发展趋势。标志设计中的民族性与国际性问题成为了设计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中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正在由以前的利用廉价劳动力加工制造经济发展模式向知识型、技术型转变。这就要求中国本土的设计师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转换成现代视觉传达语言,向世界展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形式。许多设计师已经做出了诸多的努力和探索,并创作出许多被大众认可的设计。如勒埭强、韩家英、陈幼坚等设计师,在他们的设计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的融合,既体现出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又不乏现代感。

二、传统书法的审美特征与文化内涵

“书法是通过文字的书写来表现各种意象的艺术种类”书法艺术以笔墨纸为载体。其中“笔”指的是毛笔,可以说汉字书法是毛笔发展的产物,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毛笔就已被普遍使用;“墨”是一种黑色的颜料用于书画。早在殷商时代就已有使用天然石墨制作的墨;“纸”是指宣纸,由于宣纸质地细薄、棉韧、紧密,并且有耐老化、韧性好和不变色的特点。正因如此许多古人的书法作品才得以流传于今供世人研习。

(一)传统书法的审美特征

在审美体验的过程中,审美的主体是人,审美的客体则是审美对象。审美活动具有客观性,审美的客观性在于美是客观存在并不因审美主体的主观意志而转变。此外审美主体对美的感知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传统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笔墨线条:线条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而书法书写所用的笔墨在书写的过程中又会产生诸多层次变化,如笔法的运用使线条抑扬顿挫婉约流转,墨色又有浓、淡、干、枯变化。2.神韵趣旨:清代盛大士在《溪山卧游录》中有云:“画有三到:理也,气也,趣也。非是三者,不能入精妙神逸之品,故必于平中求奇,纯绵裹铁,虚实相生。”这句话中所说的“三到”正是书画艺术所追求的神韵趣旨。3.虚实意境:虚与实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它们涵盖了无形与有形、白与黑等辩证关系,书法艺术讲究虚实相生,虚中有实,实中带虚,虚实变换之妙法。4.章法经营:章法的经营指的是字形结构的经营布局。

(二)传统书法的文化内涵

林语堂先生说:“在书法上,也许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中国的书法艺术并不局限于形式的表现,而更多讲究的是气、韵、神、趣等精神层面的追求。从书法中的笔墨线条可以体悟到书写者以线条来表达和抒发情感心绪的变化,书法是一种心画,是书者内心的写照。正所谓是字如其人。著名香港设计师勒埭强先生创作了许多运用书法笔墨视觉元素的设计作品,其作品中对笔墨运用以及对书法神韵的把握都令人折服。

三、传统书法元素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标志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分支,在企业形象传递、视觉识别等方面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如今设计师可以借助许多辅助工具来重新解构剖析传统书法元素,如使用计算机对书法元素进行提取并再次加工处理。这种方法不但可以使标志有效快速的传播,扩大标志的适用范围,还可以在保留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为设计增添时代感。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三种重要视觉元素分别是图形、文字、色彩,在标志设计中如何运用这三种视觉元素,决定了标志最终的品质。标志的首要特点是它独一无二的可识别性。鉴于此点许多设计师也是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书法元素应用到了标志设计中,并创作出许多经典的设计作品。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会徽选用中国印的形式,在中国印的基础之上加入了现代的抽象图形。“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标志被视为将传统书法元素融入到现代标志设计之中的典范。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称赞此会徽是:“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意境的完美结合之作。”该会徽将传统书法艺术中的阴阳虚实之意境巧妙的应用到了创意图形之中,红色部份为实(阳),白色部分为虚(阴)。实中有虚,虚中带实,虚实相生。标志中的“京”字也进行了夸张的拟人化处理,其形似跑又似跳舞,寓意深刻耐人寻味。“京”图形下方“Beijing2008”字样以书法书写形式表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尤其是以书法形式书写的“Beijing”一词让人感受到中西文化的碰触。笔墨线条的书写上并没有以惯用的英文字母书写方式书写,而是以中国传统书法书写汉字的笔法书写,其中笔法的抑扬顿挫,线条的粗细变化无处不流露着中国传统书法的审美意味。

四、结语

如何更好的将中国传统的书法元素应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之中去这一问题还需要我们继续思考并不断的尝试。丰富视觉表达形式的同时将中国书法元素融入设计之中,不仅停留在形式美的表达上,还要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这就要求设计师们将传统书法元素的视觉符号用自己的表现方式进行再加工,使之成为能够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视觉语言符号,而不是把书法元素不加修饰的简单直接的临摹照搬。

作者:李欣 单位:大连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