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耳机包装设计研究

有线耳机包装设计研究

摘要:娱乐媒体的盛行,人们生活压力大,节奏快,有线耳机的包装设计也随之盛行开来,包装设计面临利用率不高,设计无新意等问题,从而引发了对有线耳机包装设计的研究。

关键词:有线耳机收纳包装设计;定位分析;创意性

一、有线耳机的发展背景

媒体信息时代的发展伴随着现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各种娱乐媒体逐渐增多,听音乐,看娱乐,打电话,开视频等,人们使用耳机的频率越来越高,在办公室,学校,公交车,运动休闲等各个环境,耳机已经成为人们在闲余时间减压的工具之一。

二、有线耳机收纳包装设计的主要问题

有线耳机价格比较便宜,在传输过程中不受任何干扰,音质也非常不错,是多数人的首选。我们平时所看到的耳机包装大多数只是为了包装而包装,也可以说只是为了吸引顾客的眼球,引起他们的购买欲望,但却忽略了他们拿到产品使用后所遇到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平时携带有线耳机的时候,总会发现从包里,从口袋里,或者突然有人给你开视频,而自己又处于办公室或者火车上,掏出来的耳机线一团糟,怎么解也解不开,性子急的你会将耳机线用力撕扯开,这样往往会将它扯断,非常的不方便,而且很容易丢。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所以说如果能将有线耳机的包装与它的收纳功能相结合,那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包装由原来的仅仅是一个保护产品的功能附加上收纳的功能,这是一个对消费者心理的用心揣摩,方便快捷。

三、有线耳机包装设计的方向

(一)有线耳机包装设计定位分析

有线耳机是卖给谁,是为哪个群体服务、为什么样的人生产的,所以,作为一个设计者来讲,就必须充分了解目标消费群体的各种喜好和消费习惯,通过调查和分析,使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使消费者能够通过包装产生对这个产品的亲切感和归属感。而消费者定位是着眼于特定的消费对象的定位表现,主要应用于具有特定消费人群的产品包装设计,比如说:性别、年龄、职业、特定使用者等等。在包装形象的视觉设计上,用典型性的手法表达产品主体或者与主体相关的一些特点,抓住产品的相关特征,更好地诠释商品的价值。所以说,视觉语言的准确是消费定位的关键。

(二)有线耳机的适度包装设计

传统的收纳方法让设计师们想到为什么不能将“一物多用”的理念运用到包装设计上呢,下面就有一款手机壳与收纳包装设计相结合的案例,可以轻松收纳手机线的iphone手机壳,Mousemusicase附带卷线器,平时不用它的时候就可以将长长的耳机收纳于手机背壳之中。轻轻一拉,插入插孔,即可使用,非常方便快捷,多色搭配可选,时尚潮流,收纳时,手机壳上呈现出可爱的卡通图案,既呆萌又俏皮。这款人性化的设计突破了传统的独立盒装设计,让我们处于室外运动或者任何地方都很便利。

(三)有线耳机包装设计的创意性

创造会带来具有新特征及价值的新事物。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创意就会在有意无意间产生。耳机包装设计创意与其功能相结合。下面这款包装设计是索尼NWZ-W270防水耳机创意瓶装包装设计,这款防水耳机在售卖的时候,它所处的状态是完全浸泡在水中,具有优越的防水特性,所以特意使用罐装这一独特的设计形式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视觉效果很有冲击力,给顾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设计者正是抓住了这款耳机很有卖点的防水功能,将这一特点无限放大甚至到夸张的地步,市场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一款这样的电子包装产品,自然它的竞争性就很强了。在游泳馆和健身房的自动贩卖机中,那些喜欢音乐的人们和那些喜欢运动的健身达人们可以看到它和其它饮料摆放在一起售卖,丝毫不影响当你游泳的时候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感受,也不影响你在跑步时痛快淋漓的享受汗水洒落到你脸颊的轻松愉悦。这款包装大胆夸张,有创意,简简单单的一个想法却虏获了多少人的心。

四、总结

通过以上对有线耳机包装设计的分析,可以明白一款优秀的包装设计的功效对社会意义重大,能够传播品牌文化,引导顾客的购买行为,它是情感诉求的载体,是传播品牌文化的重要途径。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的消费社会里,消费者追求的是商品内在质量和包装质量以及它的附加值,利用视觉延展的设计效果,与顾客产生心灵上的沟通,如何采取有效的包装设计,使包装设计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避免消费者混淆,着重表现耳机的功能,历史,以及其它与它相关的事物,向着适度包装设计,创意性发展,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突破传统,创新创意,张扬个性,借鉴外国优秀包装设计,走出属于自己包装设计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刘宝顺,姜跃超.基于情感化的耳机产品设计[J].工业设计,2016(8).

[2]韩荣.包装意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5).

[3]王晶,王健,曾祥民.Hi-Fi耳机的性能比较与选购原则[J].北电声技术,2005(12).

[4]王炳南.包装设计[M].北京:文化发展出版社,2016.

[5]漆克.交互式包装设计中情感体验的融合与设计优化[J].艺术科技,2015(3).

作者:张月 单位: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