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长鳍吻鮈驯化养殖技术研究

野生长鳍吻鮈驯化养殖技术研究

长鳍吻鮈(Rhinogobioventralis)属鲤形目、鲤科、鮈亚科、吻鮈属,俗称土耗儿。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长鳍吻鮈是长江上游特有的小型底栖型经济鱼类,在长江干流和岷江支流的数量较多,在一些江段常形成渔业,属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部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名录中66种特有鱼类之一,广泛分布于金沙江、乌江下游、长江上游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根据刘军对长江上游干流中分布的16种特有鱼类濒危等级评价研究,从受威胁程度、遗传多样性、价值等方面定量评估长鳍吻鮈已达三级急切保护状态。长鳍吻鮈主要摄取底栖动物为食,如摇蚊幼虫、鞘翅目幼虫和其它水生昆虫的幼虫以及藻类、淡水壳菜、蜻蜒目等,全年不停食。春夏季节时,随着水温增高,长鳍吻鮈活动范围一般较为广泛,常在急流险滩,峡谷深处、支流出口等处活动时被捕获。繁殖季节内,长鳍吻鮈出现较为明显的集群现象,喜欢集中在淌水滩上进行产卵活动,在某些江段甚至可以形成渔汛。秋冬季节时,随着水温逐渐降低,其活动逐渐减少,冬季进入江河峡谷深处进行越冬。目前,关于长鳍吻鮈的研究报道较少,项目组通过调查长鳍吻鮈野外生活习性,同时从天然水域中收集野生长鳍吻鮈进行人工驯化并初步开展其养殖技术研究,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水源水质

试验用水为地下井水,水温17℃~19℃,pH值为7.5~8.2,溶解氧含量5.5mg/L以上,水质清爽,水量充足。

(二)驯养池

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成都基地的室内孵化车间开展长鳍吻鮈驯化养殖技术研究1.5m×3m的长方形鱼池4口,水深0.3m~0.5m。池壁和池底用蓝色瓷砖粘贴,便于日常观察。每口驯养池放入长0.5m,直径150cm的PVC管2节~3节,便于长鳍吻鮈栖息和躲藏。每口驯养池设置两个进水口,一个排水口(“U”型2节PVC管,直径100cm),池水交换约2h/次。

(三)试验用鱼及运输

驯化养殖用长鳍吻鮈主要从长江干流宜宾段收集的野生个体,捕捞工具为二层或三层流刺网,捕捞时间为2013年~2016年。捕获的野生个体平均全长21.8cm(13.3cm~30.8cm),体长18.1cm(10.8cm~26.2cm),体重114.3g(18.8g~237.5g),连续4年共收集的野生长鳍吻鮈518尾,每年收集统计情况见表1。运输方式采用塑料氧气袋充氧带冰控温运输,运输时间尽量选在阴雨天,若在晴天运输则将氧气袋密封装入泡沫箱,同时加入2袋冰块维持箱内的水温,水鱼比例为8:1~10:1。同一个打包袋中装规格基本一致的鱼,每尾鱼体表光滑,鳞片完整,不出血,游泳正常,若规格差异超过50%,则筛选分开装袋。

(四)驯养

野生长鳍吻鮈运到驯养基地后遵循“调节水温—消毒处理—入池观察”的原则,消毒采用10mg/L~15mg/L高锰酸钾溶液和1%的食盐溶液,混合浸泡鱼体10min~15min。野生个体在放入驯养池前先进行温度调控,保证内外温度一致,在放养时带水操作,严禁离水。分别将规格100g以下的、100g~150g、150g~200g和200g以上的鱼分池驯养。野生长鳍吻鮈进入驯养池后随即投放体重在30g~50g的鲤鱼或鲫鱼混养,减轻长鳍吻鮈的应激反应。同时在池底放置一个水下食台(面积为20cm×30cm),从鱼进入驯养池的第二天开始投入人工配合饵料驯食,每天7:00和18:00分别一次。所投饵料为沉性配合商品饲料,粗蛋白为40。投喂量为鱼体重的0.5%~3.0%。

(五)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观察一次,主要是观察鱼群的活动和吃食情况,检查进水口、排水口是否正常,适时虹吸排出驯养池杂物,保持池水清洁和环境安静等。同时每15天泼洒一次碘制剂溶液,3mL/m3~5mL/m3,对鱼病进行预防。每天记录驯养池水温变化,死鱼记录以及所投饵料重量等。

二、结果

野生长鳍吻鮈运输成活率为95%。一般需经过70d可完成,不同规格的试验长鳍吻鮈野生个体均可主动摄食沉性配合商品饲料。由于野生长鳍吻鮈应激性较强,捕捞过程和运输过程中造成一定程度的物理损伤,导致约有40%的长鳍吻鮈野生个体在驯养前期逐渐死亡。在驯养期间,由于水温、饵料和鱼体质等因素,还要死亡约总数的10%~20%,因此最终的存活率约总数的40%~50%。

三、讨论

(一)驯养环境

长鳍吻鮈属于流水性底栖小型鱼类,耗氧率高,试验采用水源的平均溶氧量在5.5mg/L以上,基本满足长鳍吻鮈的溶氧需求。由于采用地下井水所以水温低于长鳍吻鮈在长江干流宜宾段的正常水温(22℃~25℃)。在驯化养殖期间,要给养殖鱼类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尽量避免病原体的带入。试验结果表明:驯养池条件、水质条件和水体交换等基本可适应长鳍吻鮈的生长需求;混养鲤鱼或鲫鱼,并放入PVC管,可有效降低野生长鳍吻鮈的应激反应,最终提高其驯养成功率。

(二)死鱼原因

野生长鳍吻鮈个体越大,驯化存活率越低。主要由于个体大的鱼在收集、运输等过程中易受伤,加之应激性较强,不易开口摄食沉性配合商品饲料,最终体弱造成死亡。因此有些死鱼体表无损伤,镜检无寄生虫,同时解剖后观察到内脏器官无病变,死因不明。

(三)驯养方法

收集的长鳍吻鮈系直接在江边收购渔民刚捕获的野生个体,并未在网箱或者水泥池内驯养一段时间,因此运输放养入池塘后,还不能适应新环境,对人工饵料的适口性较差。在研究中发现,放入驯养池中的野生鱼在驯养前期死亡率极高,因此建议收集的野生长鳍吻鮈暂养一段时间后再运输,并且在驯养前期先用水蚯蚓、底栖动物等活饵投喂,再逐渐驯化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可提高其驯养的成活率。

四、小结

长鳍吻鮈的资源量在长江上游渔业资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1997年调查统计,长鳍吻鮈资源量约占长江上游渔业资源总量的10%。特别近二十年来随着长江上游干、支流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过度捕捞、水质污染以及水利工程建设等原因,长鳍吻鮈资源量急剧下降。根据鱼类繁殖生物学特性开展人工繁殖,通过大量繁殖培育稚幼鱼进行规模化增殖放流已被公认为是保护本土濒临灭绝的珍稀特有鱼类切实可行的方法。因此,通过捕捞野生长鳍吻鮈进行人工驯化并开展养殖技术研究,最终为开展长鳍吻鮈全人工繁育工作奠定基础。

作者:龙治海 李华 杨焕超 陈彦伶 龙命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