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发展对策措施

畜牧业发展对策措施

姚关镇是杨善洲生前的故乡,2010年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向杨善洲学习的高潮,前来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的人逐年增多,带动了旅游、餐饮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畜产品销量逐年增加,“姚关火腿”、“姚关腌腊”等畜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给该镇畜牧业带来了较好的发展机遇。“十二五”期间,姚关镇通过实施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畜牧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2015年末,畜牧业总产值突破1亿元大关,畜牧业经济收入在农村家庭经济收入中的比例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间,受土地资源约束、劳动力价格上涨、环境污染治理压力增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姚关镇畜牧业发展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规划发展目标,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完成镇党委、政府制定的“十三五”畜牧业发展目标,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1畜牧业发展现状

(1)产值产量持续增长。据统计,2015年末,全镇实现畜牧业年产值1.1亿元,比2010年的0.62亿元提高了0.4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4%。实现肉类总产量9011t,比2010年的4056t提高了4955t,禽蛋总产量232t,比2010年的142t提高了90t。肉蛋人均占有量为237kg。

(2)规模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通过规模养殖场(区)建设项目扶持,2015年末已建成1个万头生猪养殖场、1个生猪养殖小区、1个蛋鸡规模养殖场。目前有1个生猪养殖小区、2个林下生态鸡养殖场正在建设中。

(3)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一是建成生猪人工授精供精站1个,村级输精网点4个,输精人员12人,覆盖全乡及邻近的乡村;建成肉牛冻精改良输精站1个,输精人员4人。二是完成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建设,健全了镇、村二级服务网络,配置了12个村防疫专用冰柜,完成了12名村级防疫员的招聘及考核工作。三是强化了动物检疫及动物卫生监管工作,设立了1个动物产地检疫申报点和1个生猪定点屠宰驻场检疫室。

(4)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通过多年对畜禽营销组织的规范和引导,基本形成了内联基地、外联省内外市场的营销网络,逐步形成了以生猪为主的畜产品集散市场。截至2016年7月,已成立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5个,入户社员达300多户,有畜产品加工企业15户。“姚关火腿”、“姚关腌腊”等畜产品畅销省内外多个大、中城市,畜牧产业化链条得到延伸。

2发展优势

2.1交通便利

姚关镇位于施甸县的南部,距保山市82km,距施甸县城17km,省道S232公路贯穿其中,交通便利。

2.2良好的气候条件

姚关镇地处东经99°14',北纬24°36'之间,为北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全年极端最高气温29.5℃,极端最低气温-4℃,年平均气温13.8℃,年降雨量1099mm,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畜牧业生产发展和畜产品加工、贮存。

2.3饲料资源丰富

一是农作物种植面积大,有耕种面积1633hm2,可利用秸秆1.23万t。二是草原面积达3095hm2,其中:平衡面积为2701hm2、禁牧面积为393hm2,可发展草食畜4502万个羊单位。三是随着优质牧草种植推广力度的加大,牧草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15年末已达1067hm2,有效解决了饲草饲料不足的问题。

2.4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增加,品牌优势明显

至2015年末注册的畜产品加工企业有15户,形成年加工火腿及猪肉腌腊制品1万多吨的生产规模。

3存在的问题

3.1养殖用地问题突出

姚关镇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全镇总面积195.2km2,人口36428人,用于养殖的土地有限,规模化养殖场选址困难。因此,发展畜牧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土地的制约。

3.2产业化程度低,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体系不健全

一是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少、小、弱,尚未建立起牵市场、带基地、联农户的“纽带”作用,畜产品都是以原料方式进入市场,附加值低,产业链短,竞争力弱,市场抗风险能力不强。二是产业组织化程度偏低,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带动作用不明显。

3.3投入不足,基础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国家对畜禽养殖资金扶持有限,仅限于生猪规模养殖场。二是对草山建设与保护投入不足,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滞后,规模化发展与草料供给不足的矛盾突出。三是养殖户经济实力弱,投入不足,养殖基础条件差。四是良种繁育、动物防疫、畜禽改良、新技术推广、信息建设、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工作经费保障不足,存在地方配套资金不够、不到位的现象。

3.4动物疫病威胁,抗风险能力不强

由于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滞后,动物防疫、检疫、监管设施、设备简陋,加之动物及其产品交易、流通频繁,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

4对策措施

4.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在坝区以发展生猪养殖为主,低热河谷区以发展牛羊为主,高海拔冷凉山区以发展养鸡,特别是发展林下生态养殖为主。

4.2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发展畜禽适度规模养殖

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养殖规模不宜过大,生猪以能繁母猪50头或生猪存栏量为200头左右、牛存栏量为50头左右、羊存栏量为200只左右、鸡存栏量为2000只左右为宜。一是有效解决土地资源约束的突出矛盾。二是有效解决发展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三是有效化解动物疫病风险。

4.3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建设镇畜牧兽医站,以解决当前无办公用房问题。二是完善配套设施,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保障镇畜牧兽医站开展动物防疫、检疫、畜产品安全监管等工作。

4.4转变发展方式

结合姚关镇的实际,大力推行“畜—沼—果”、“畜—沼—鱼”、“畜—沼—粮”等科学生态养殖模式,努力建立产品质量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管理科学化的产业链条,形成环境友好、资源循环利用、规模不断扩大的良性循环。

4.5抓好畜牧产业化经营

一是争取项目支持、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畜禽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建设适度规模养殖场(小区)。二是实施好施甸县畜牧业“三百工程”,合理开发和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生态养殖。三是鼓励和扶持畜禽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养殖基地。四是认真抓好招商引资工作,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切实提升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

4.6认真落实惠农政策

一是组织实施好生猪人工授精良种补贴项目,巩固和完善生猪人工授精站和输精网点。二是积极配合保险公司做好能繁母猪保险工作。三是认真落实草原家庭承包及草原生态补助奖励,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山资源,切实转变养殖模式,促进草食畜产业的健康发展。

4.7狠抓动物疫病防控

认真落实“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工作机制,确保四大强制免疫抗体合格率达80%以上。散养户以春、秋两季普防为主,适时补针;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按计划做好免疫工作。同时做好“两档一册”入户登记,确保畜产品质量可追溯。加强和完善12个村级兽医室建设及防疫设备配置,保障动物防疫工作正常有序开展。抓好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做好突发疫情处置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4.8强化畜牧兽医综合执法

积极配合上级业务部门做好辖区内兽药、饲料等畜牧投入品的监管,严厉打击国家明令禁止的兽药、饲料等畜牧投入品的经营使用行为。进一步加大动物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确保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率达100%。加强对活畜禽市场、生猪收购点的监督管理,做好内防外堵工作,确保辖区内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作者:袁海瑞 单位:施甸县姚关镇畜牧兽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