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肥对农业植保生态系统影响浅议

沼肥对农业植保生态系统影响浅议

摘要:

沼肥是一种多元速效复合肥料,含有钙、钠、钾、磷、氮、腐植酸及有机质等相关营养元素,在农业植被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但对农作物产生的影响却比沤肥降低了近10%。本文先对沼肥对农业植被系统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重点探讨了沼肥对农业植被生态系统的影响与作用。

关键词:

沼肥;农业植被;生态系统;影响

沼肥的制作较为简单,并且能将肥料、饲料及燃料之间的关系很好地协调,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农业植被生态系统的应用,同时也能促进农业发展。不过受到一些传统耕种想法的影响,现阶段一些农村地区对沼肥没有足够的认识,并且也缺乏沼肥制作及使用的经验,造成沼肥技术的发展受到限制[1]。

1沼肥对农业植被系统的重要意义

沼气能将杂草、落叶与人畜粪便等原料在经过相应的沼气发酵之后进行合理应用。其不单能有廉价沼气生产出来,而在发酵之后所存在的残留物还是天然无污染的肥料。有相关实践表明,沼气的发展带动了有机能源的发展,使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得到有效促进,并且还能因此避免肥料流失与环境的污染。其沼气肥的增加能促进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其含有的丰富有机质能使土壤中存在的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得到促进,并且还能对植被进行保护,使土壤得以改良。而土壤中有80%左右的氮素是处于有机形态,并且会在土壤中保存,而土壤中的矿质及有机胶体能以此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团粒结构,使土壤当中的耕作性能得以有效改善,因此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也是对土壤肥力很好衡量的指标。沼肥是非常优质的肥料,如果能连续应用,可让土壤结构有效改良、肥力也增强迅速,在一定程度上使农作物的抗病害能力显著提高[2]。

2沼肥对农业植被生态系统的影响

2.1土壤理化性状得以改良

长时间地应用沼肥能有效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比如团聚体稳定性的不断增加。沼肥进入到土壤后,在其腐解过程中会形成羧基一类的配位体同氢氧聚合物的表面相结合,以此形成有机—无体复合体,并通过表面有机胶膜让土粒能进行有效结合并以此形成相应的团聚体,而在脱水之后能逐步地稳定下来。而在沼肥参与过程中的土粒团聚作用,能以此形成多孔且疏松的水稳性团聚体。

2.2提供无机与有机影响,提高农作物的抗病力

提供有机营养给农作物,而农作物能对某一些有机质进行吸收应用,比如小麦能对其中的磷酸甘油酸与赖氨酸等物质予以吸收,而玉米则可吸收其中的核糖核酸与氨基酸等。沼气肥中所包含的这种养分能让农作物自行吸收应用。不仅如此,应用沼肥之后因为能使微生物的活动很好地进行,并以此形成生物活性的物质,比如生长素与维生素B等,能使植被发育健壮、农作物抗病能力也能显著加强,病虫害也能以此减轻。沼肥不仅能提供有机营养,同时还能提供无机影响,其沼气肥中蕴含了植物所需要的微量影响元素。不过沼肥当中存在的无机养分,有些是处在一个游离的状态中让农作物直接吸收并应用,比如秸秆中的钾让农作物直接进行吸收,并且对比氯化钾来说,有效性占其90%;还有一些则需要微生物将其分解出来,才可让农作物吸收利用[3]。

2.3改变植被生态环境,提高产量

应用沼肥能将土壤中腐殖质的含量不断增加,而土壤当中的金属离子以及腐殖质能以此形成水溶性的螯合物以及络合物,以此对金属微量元素当中的毒害性予以控制住,尤其是人畜粪尿以及秸秆在经过发酵之后会以此形成没有污染且不含毒性的优质肥料,而pH值也非常适宜,能将各个细菌的不断繁殖进行充分的控制,并且还对土壤中农药的挥发与降解予以有效控制。所以,人畜粪便及秸秆在进入到沼气池后,需要充分的发酵才能衍生出沼气以便生活,而沼气肥进入到土壤中能使各种微量元素及有机含量增加,并有效避免环境污染问题,农作物产量也能因此提高[4]。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沼肥的发展及应用已成为现阶段农业植保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沼肥作为优质肥料,不单单有大量有机物质存在,其中还有很多微生物存在,能使土壤的肥力及物理化学性质得以改善。沼肥能使农作物品质得到有效提高,特别是其中的含糖量及维生素,且农作物还能因此增产。为了能使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生产成本得到降低,在农业植保生态系统中沼肥的地位及应用效果就显得非常重要。沼气的产生能带给农民较多便利,因此需要对沼肥资源进行重点培养,沼肥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作者:刘梅 单位:龙里县冠山街道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司传权.沼肥在农业植保生态系统中的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5,18(03):261+263.

[2]邢念城,刘佳丰.沼肥在农业植保生态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促进发展,2013,S1(12):161-162.

[3]曹卢波.沼肥对露地栽培茄子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08(07):222-223.

[4]丁仁杰.施用沼肥对番茄田节肢动物群落动态及番茄品质的影响[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3,05(06):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