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理论下流动儿童心理适应性研究

生态系统理论下流动儿童心理适应性研究

摘要:在社会急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背景下,农民进城务工群体逐渐庞大,社会人口的流动性大,在这个过程中衍生了流动儿童这个群体。由于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和学校不公平的环境,流动儿童极易在心理适应上出现问题,表现为自卑、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障碍等。本文以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从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四个方面分析产生心理适应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适应性;生态系统理论

1广西流动儿童心理适应性的现状

1.1自我认知低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正确的自我认知能让流动儿童更好的进行社会融入。流动儿童跟随父母搬到城市之后,他们的自我评价低,从心理上认为自己比城市的孩子差,普遍存在自卑心理。流动儿童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时期,自我身份的认同容易出现偏差,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使得他们面临众多的压力,对于“我是谁”、“我将来要做什么”的界定模糊。他们无法对自己持肯定态度,觉得自己毫无用处,这种城乡二元体制带来的差异给流动儿童形成巨大的压力。

1.2孤独心理

流动儿童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更需要家人、朋友等的陪伴,而在他们的家庭中,父母忙于工作,出现教育功能的缺失,突然进城与原有朋友失去紧密联系,而在城市中无法建立友谊,久而久之引发了强烈的孤独感。流动儿童面对陌生环境手足无措,无法采用科学的方式去应对面临的困难,也不知道要如何合理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等,孤独、压抑、自卑、不适应等情绪影响着适应城市的生活。

1.3人际交往存在障碍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城乡差距日渐扩大,二元制的户籍管理制度使得流动儿童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孩子相同的高等教育资源。流动儿童进入城市之后,环境发生了变化,脱离了原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在学校流动儿童容易产生适应不良的现象。由于他们与城市孩子在家庭教育、文化熏陶、视野等方面存在差异,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到社会的不平等,出现与城市孩子对立的现象。在人际交往上,他们容易受到其他城市孩子的歧视,不敢主动与城市孩子交流,当与他人产生冲突的时候,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技巧应对。

2生态系统理论下广西流动儿童心理适应性问题的原因分析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应将服务对象置于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中,问题的产生不单有个人原因,与社会环境互动的效果是导致困境的主要因素,服务对象与社会环境是动态的,应从其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作出判断。1流动儿童由于环境的改变和生活的不稳定,导致心理适应性存在障碍,要从他们生活的家庭、学校、社区等方面寻找原因。

2.1家庭教育缺位,缺乏父母引导、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农民工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在生活中多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他们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尚未关注到孩子的心理,在这种家庭教育的影响下,流动儿童极易产生自卑的心理。父母这种非科学的、片面的教育方式让流动儿童认为暴力处理是最有效的解决问题方式,他们也就会无意识地效仿。在流动儿童最应得到父母关爱照顾的年龄,父母却为了生计奔波忙碌而忽视对流动儿童的引导,使得他们缺乏可以模仿的榜样,不利于他们成功的社会化,也无法很好地建立融入社会的能力,影响其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道德意识。

2.2学校接纳程度低,支持网络未建立

一方面,绝大多数的流动儿童只能在民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学习,这种专门为流动儿童建立的“特殊学校”看似是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一种福利,实际上隔离了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使流动儿童被迫地“边缘化”。另一方面,民办学校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的薄弱,无法满足流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学校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关注学生的成绩和教师教学的质量,而不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而极少数能在公办学校学习的流动儿童,也常常因为成绩跟不上、家长缺少与老师联系的时间使得他们被老师和同学忽视,从而无法适应学校生活。

2.3社区支持缺失,专业参与不足

流动儿童的父母大多都是农民,来到城市寻找工作,收入并不那么富裕,没有固定的居住环境,只能生活在人员复杂、管理水平低且流动性大的城市边缘地区城中村里。政府对城中村的管辖力度较小,社工等专业力量参与的不足,无法为流动儿童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和社区支持,加上城中村环境的吵杂、凌乱的现象更容易使他们产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

2.4社会关注不够,舆论宣传不到位

处于城市边缘群体的流动儿童总被社会遗忘,媒体也只有在寒暑假期间会对其有相应的报道,政府对流动儿童的城市教育宣传不足,使得城市居民对流动儿童的认识度低,扩大了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的交流障碍,也自然地减少了流动儿童对社会活动的参与程度。

3提高广西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对策

3.1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选择科学的教育方式,父母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习外,应多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有意识的培养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作为儿童的示范角色,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营造良好的家庭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当孩子出现行为偏差或者问题时,家长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说服教育,多鼓励少批评,让孩子在平等、快乐的家庭里长大,更有助于孩子性格的培养。

3.2学校要营造平等的学习环境

学校应积极主动接纳流动儿童,营造平等的教育环境,对学校的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应平等对待,教师要一视同仁,多关注学校内的流动儿童,让他们能更快的适应学校生活。学校可建立心理咨询室,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当流动儿童出现心理困扰时,能及时提供服务。学校与家长可建立沟通机制,能让家庭及时了解流动儿童在学校的情况。

3.3社区应建立适合流动儿童发展的环境

整合社区资源,发挥社区作用,加强社会关注流动儿童心理的意识,在社区内加大宣传,让社区居民更多的了解这个群体。社区服务中心应多组织活动,关注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加强流动家庭和城市家庭的沟通交流,帮助流动儿童更好的适应社会,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入,调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3.4社会应加强宣传,加大对流动儿童的关注

社会应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加大对流动儿童群体的关注,营造公平、客观的社会氛围,引起社会各界对流动儿童心理适应性的关注,避免对他们的歧视现象。政府应健全法律法规,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让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一样,享受公平的教育和生活。

参考文献:

[1]方静,关荐.论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性[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2.

[2]郭芳.邵景进.罗琴.政府参与视角下城市流动儿童社会心理适应性:现状、因素、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5.

作者:王晓 单位: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