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农业旅游研究

农村生态农业旅游研究

一、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生态农业旅游悄然兴起,生态农业旅游在我国已经成为了一种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它不仅能够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还能够极大地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素质,获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伦理价值。但是由于一部分地区相关的生态旅游的开发者与经营者缺乏正确的生态意识以及科学的管理,这就使得在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中产生了许多问题和弊端,造成了一些严重的后果。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自然生态环境在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过程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产生了极大的矛盾与失衡,一部分经营者会为了最大限度的追求利润而忽略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开发以及经营旅游产品的过程中通过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来取悦旅游者,在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同时也获取了一定的经济利益。此外,作为旅游者来说,一些旅游者自身的素质水平非常低,在旅游的过程中以自我娱乐和自我满足为中心,缺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出现了任意毁坏、践踏公共环境或者公共设施以及破坏自然环境等等现象,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同时也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加快构建生态农业旅游区域的生态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加强生态旅游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刻不容缓,旅游产品的开发者、决策者、经营者以及旅游者都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树立一种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念,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这样才能保障生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农业旅游的生态伦理意蕴

旅游活动反映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自身的相互关系,从深层次来看,旅游活动蕴含了丰富的伦理思想,其中生态伦理是作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内在特征而存在的。人类的旅游活动都是以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的,因此人类必须要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一切旅游活动,协调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自然生态环境与旅游活动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旅游取之于自然生态环境又作用于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具体来说,旅游就是人们充分的利用本来存在的优美的自然环境条件,并按照人们的审美情趣与精神需求将原来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创新和改造,从而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旅游环境和旅游风景区,以此来不断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和精神需求。所谓的生态伦理所强调的是旅游的发展要以不损害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然后对自然资源加以利用并产生一定的价值。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与发展是以农业地区和农业资源为基础,依赖于农村地区和农业资源,在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却有可能会造成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也是矛盾和弊端所在。一旦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也必然会导致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巨大的困境,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遭受到损害,因此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时要充分地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是实现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必然途径。

三、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对农村生态伦理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日益加快,我国各个农村地区开始逐步深入的挖掘原有的农业资源,更加的注重生态农业资源旅游经济价值的开发。如今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农村生态意识以及生态伦理的建设对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具有着极大地影响,也成为了现代人们需要重视和思考的一个问题。农村地区的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新时代的生态伦理意识为前提和基础,而新的生态伦理观念使得人们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基础上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由此看来,加强农村生态伦理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深入的研究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对农村生态伦理的影响是为了更好的优化生态农业旅游的经济发展系统,为了进一步使农村生态伦理、生态旅游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三者之间能够达到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的关系。具体来说,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对农村生态伦理的建设具有着重要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并需要警惕的问题,主要从以下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农村生态伦理的建设。

首先,随着生态农业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当地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这些促使当地村民的收入水平也日渐增长,村民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对于村民们生态意识的提高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一方面当地经济的发展为村民吸收和接纳更多的新观念提供了充分的经济条件;另一方面农村大力开发生态农业旅游使当地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条件不断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当地村民们提高自身生态意识的积极性。其次,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不仅能够使当地的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村民们带来客观的收入,而且还可以为当地注入大量的新观念和新信息,使得当地村民所保留的传统观念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的得到改变和创新。随着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村民先进的生态文明观也逐步的树立并形成。特别是一些作为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和代表的地区,他们的生态农业旅游促进了当地村民生态伦理意识的形成,而生态伦理的建设也使得当地生态农业旅游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以及相互影响的。作为全国示范性的生态农业旅游区,在听取各个学界以及当地政府意见的过程中逐步的培养出了能够与当地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规律相适应的全新的生态观。最后,任何地区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必须要以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为依托,只有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才能保证生态农业旅游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这给了当地村民直观性的示范意义,使他们更加的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树立起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调动了他们创造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对不同村民群体的生态意识影响程度不同。

当地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对于当地村民生态意识的影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当地居民不同旅游收入水平的差异引起的,具体来说就是当地村民的旅游收入水平越高,相应的他们的生态意识就会越强,旅游收入水平越低,生态意识也就愈加薄弱,当一个地区的旅游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的期望值时,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对农村生态伦理意识的影响才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来。因此,要想保证农村生态意识的建设和发展能够达到一个全面均衡的状态,就必须要保证每一个村民都能够广泛的参与到当地生态旅游的建设与发展中去,使每一个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参与者与经营者都能够最大限度的获取相应的经济利益,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经济收入水平,这样才能够为他们形成生态意识提供更为充足的经济条件。对于生态农业旅游系统来说,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使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达到协调统一的状态,进而实现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要保证当地的每个家庭都能够深入参与到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中,使他们逐渐的形成并具备较高的生态意识,为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的社会文化条件。

第三,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所带来的旅游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于农村居民生态价值意识、地区生态意识以及公共生态意识的影响程度和方式存在着差异。

一个地区村民生态伦理构建在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下形成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使得村民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巨大的经济效益使村民对生态价值进行了重估,他们在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的重视生态环境价值。随着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当地村民逐步的参与到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在整个参与的过程中,村民们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教育,接受了许多新的观念和思想,其中包括新的生态伦理观念,生态伦理观念的树立也意味着村民们公共生态意识的提高。总的来说,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使得村民们旅游参与度提高,进一步引发了他们生态意识的提高,使得普遍的公共生态意识与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具体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最终实现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良性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与农业生态伦理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两者必须要协调统一的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对农业生态伦理的构建产生了积极的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农村生态伦理的构建能够使生态农业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这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能够进一步的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作者:李严 单位: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