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分析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分析

一、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存在的问题

1、培训缺乏专一性,培训时间短。近几年基层乡镇农业技术员培训机会比以前增多,但培训班主要是针对全省情况,没有地域特色,没有根据所在地农作物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每次培训时间较短,多为3~5d,培训效果不明显。

2、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人才流转机制。目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现状是: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评选先进和评定职称不是按能力选拔。选拔优秀人才缺乏竞争机制和有效的人才流转机制。

3、科研、教育、县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与农业生产脱节。一是忽视实用技术研究项目,导致农业科技研究与农业生产实际相脱节。二是受体制影响,高等院校与研究机构往往把论文与获奖作为晋升和发展的主要考核指标,县市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受经费、居住地影响,加之没有试验基地等,深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时间少,导致农业科研、教育与生产实际相脱节。

4、部分农业技术或成果推广的成熟度不够,推广的可行性较差。目前推广的农业技术与成果良莠不齐,有的能给农民带来实惠,也有的反而造成经济损失,严重打击了广大农民接受新技术、新成果的积极性。

5、科技创新难,课题成果转化更难。目前基层农业技术人员从事农业课题研究所需经费基本由个人解决,当课题成果完成后,申报奖项所需要的高额鉴定费也由个人承担,严重挫伤了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当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生产力的提高。

6、基础办公设施匮乏,办公经费紧张。目前基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基础办公设施严重缺乏,基本没有电脑、打印机、照相机、投影仪、仪器等设备。基层乡镇所需农业推广经费基本由乡镇政府拨付,但政府没有设立专项农业推广经费。

二、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发展建议

1、明确职能,理顺体制

(1)明确机构职能。根据政事分设的原则,明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公益性职能。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要尽量减少抽调农技人员从事行政工作,让农技人员专心致志地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县乡两级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技术服务站的管理,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2)合理设置机构。根据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要求,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结合地方财力实际,选择适宜的形式设置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对于县级机构,要按行业实行综合设置;对于县级以下农技推广结构,要按经济区域或大镇布局设置综合服务站。

2、合理用人,加强培训

(1)确定岗位编制。按照“整合力量、专业互补、精简效能”的原则,由人事、编制、农业部门等按照服务区域实际工作需要,做好人员编制调配工作,农业编制实行垂直管理(即由上级农业部门统一管理)。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站人员编制的确定应按照职责、服务区域范围、耕地面积、农业人口、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工作任务大小和规划等因素综合考虑,不能简单地按农业人口和按一定的比例确定。

(2)创新用人机制。一是实行农技推广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严格的资格准入制度可精简农技推广队伍,提高农技推广效率。同时,分流不具有专业技能的非专业人员,让他们从事非公益性的推广工作,进行合理流转。二是实行考试录用制和毕业生到一线工作的制度。在农业技术岗位出现空缺时,应从优秀的农业大中专毕业生中考试录用。制定规章制度,要求毕业生至少要在基层一线工作5a以上,通过实践培养优秀的农业技术员,为农民提供好的服务。三是建立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和竞争机制。在县市级农技岗位出现空缺时,要在县市范围选聘,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3)加强学习培训。重视农技人员的学习培训和再教育工作,为其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通过培训使农技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素质,适应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鼓励农技人员参加各种类型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学习、进修、培训,包括脱产、短期培训班或进修班等,力争使每位农技推广人员每年都有一次以上的再教育学习机会;制定在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再教育学习激励机制,争取财政在支农支出中列出一定比例,专项用于农技推广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3、创新推广机制,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基层农技推广部门要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各类技术服务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从根本上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自然流转和科技推广自然完成的机制。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在基层乡镇建立示范基地、试验基地、教学实习基地等。农业科研院所与基层农技推广部门的合作与交流,不仅可以提高当地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素质,还可以把科研院所“高、精、尖”技术与农业生产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此项工作,可以使课题研究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4、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对于基层从事农业科技创新的人才,政府应给予一定资金、物质扶持。对于个人课题研究成果的鉴定,政府应成立相关部门帮助协调解决,加大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推动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5、加强农业技术的熟化与规范确定推广的农业技术除了具有先进性外,还必须具有成熟性,以保证技术应用后效果稳定。农业生产受气候和地理条件的严重制约,因此,农业技术不仅一定要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也要适应当地的耕作制度。为此,在新技术推广前一定要先进行小范围的试验,结合当地实际条件进行改进,提高其成熟度。为了使广大农民尽快应用新技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结合当地条件,对所推广的技术和技术体系制定出通俗易懂的操作规程。

6、落实经费,明确用途建立长效财政保障机制。把农技推广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中,并确定人员经费、培训费、试验示范等业务经费的比例。同时,要加强对各级财政的审计监督,防止下拨经费被截留或挪用。

7、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建设中,办公设施、仪器设备等必要的设备要逐步配备;同时要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账户,定期抽查,防止固定资产流失。通过全面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基础条件,来提高基层技术推广的现代化水平。

三、结语

总之,健全和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效能,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当务之急。大力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必将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质量安全水平。

作者:赵永红 单位:辽宁省农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