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大入秦工程农田水利建设启示

引大入秦工程农田水利建设启示

摘要:

引大入秦水利工程作为一项规模浩大的自流灌溉工程,1976年开工,用时40年全面竣工,极大缓解了整个受水区的工农业发展及城乡生活用水问题。但建设周期过长也让引大入秦工程凸显出许多问题,早期供水模式单一,具有明显区域性,与受水区的供需出现偏差等,阻碍了引大入秦工程实际功能的发挥。通过对引大入秦工程的分析,并总结后期工程调整的思路与策略,对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引大入秦工程;农田水利;启示

1引大入秦工程简述

引大入秦水利工程是为了解决兰州市以北60km处秦王川盆地常年干旱缺水,民众生活、生产用水难,农业发展受限等困难,进而将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的大通河水,跨流域、跨地区东调120km的一项自流灌溉工程。引水灌溉秦王川的设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但由于地形、技术、费用等原因最终都没有落实。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引水入秦的计划再次启动,从1956年提出构想,经过20年的反复考察于1976年开工,1981年由于资金困难暂缓,1987年通过向世界银行贷款后全面复建,1993—1995年,东一干渠、总干渠、东二干渠相继建成通水,1998年东二干黑武分干渠建成、2000年电灌分干渠建成,直至2015年,这项新中国水利史上规模最大的跨双流域调水自流灌溉工程正式竣工通过验收。自此兰州新区、白银、景泰、皋兰等地200多万民众及20万头牲畜的用水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灌溉面积超5万hm2,这对改变当地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统筹工农业生产及城乡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引大入秦工程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启示

引大入秦工程的全面竣工,极大地缓解了兰州、白银两市及下辖数十个县区的用水难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建设周期的延长也凸显出工程自身许多不足。通过对引大入秦工程建设过程的分析以及受水区域对该工程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诉求,也为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提供了参考与借鉴价值。

2.1规划设计思想的前瞻性

引大入秦工程在设计初期,其出发点与落脚点虽然符合当时的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围绕着“以粮为纲”的核心思想,为彻底解决甘肃中部秦王川盆地干旱地区民众的生存问题,最大限度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但在实际中,引大入秦工程尚未完全竣工就已经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引大入秦先期工程的稳定供水,已经极大促进了受水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截至2005年,秦王川地区居民人均占有粮食超过500kg,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超2000元,基本实现温饱,因此持续扩大秦王川及周边的粮食种植及水浇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已无紧迫性。另外,供水区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引大入秦工程的受水区正好处在兰州经济发展圈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新时期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如兰州这样的大型工业城市,对水资源的科学利用要跳出各产业自给自足的圈子,所以应先保障城乡生活用水及工业生产用水。根据2007年兰州用水统计数据,全市全年用水20.89亿m3,其中工业用水11.2亿m3,城镇及农村生活用水2.8亿m3,二者占总用水量的67%,农业用水量则从2002年起,持续维持在6.8亿~7亿m3左右。预计2020年,城乡生活及工业生产用水总量将超过20亿m3,而全市灌溉面积虽然从2002年的10.1万hm2增加到11.97万hm2,但由于广泛采用了节灌技术,农业用水仍将持续下降。由此可看,引大入秦蕴含着推动城建与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如果将其始终定位在单一性农业灌溉,显然是一种资源的浪费。2003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在了解到引大入秦工程的主体工程已基本建成,多年的稳定供水已经基本解决了受水区人民的生存问题,但却缺乏进一步推动地区小康发展的动力时,要求当地政府及各主管部门立刻改变原来的用水思路,调整规划,充分发挥该项目的潜在功能。根据批示,水利部、农业部及发改委联合当地政府经过充分调研、反复求证,给出了将原来单一的农业灌溉改为综合供水的意见,建设单位根据意见积极调整方案,才有了后期工程实际功能的充分发挥。

2.2资源合理配置

在引大入秦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我国整体的经济运行形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各地区之间的统筹规划日益紧密。虽然从2006年国家开始取消农业税,但农业生产的成本却有增无减,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用于农作的机械设备费用增加,而粮食收购价格却较低,这些都大大挫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再加上工程受水区地处兰州市近郊,市区第三产业广阔的用工市场,促使很多青壮年劳力纷纷进城务工,使得受水区农耕面积缩小超过0.67万hm2,4万hm2的配套面积实际仅仅灌溉3.33万hm2。甘肃政府也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由过去单一粮食种植向经济作物、反季节果蔬等多元化种植方式转变,但调整过程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一是引大入秦工程在设计之初就是以粮食作物灌溉为主,秋收后工程进入维护期,加之灌区内缺乏调蓄工程,进入冬季冰冻期也无法持续供水,影响了反季节果蔬种植;虽然工程管理局降低了农业生产用水价格,但由于力度不够,依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不管出于哪一方面原因,都反映出引大工程与受水区之间供需的偏差。为有效调整上述这种供需偏差,主管部门实事求是,进一步核实受水区灌溉面积及实际用水量,积极整合周边灌区资源,提高引大入秦工程供水效率。引大入秦工程供水结构调整方案规划灌溉面积5.07万hm2,但实际灌溉面积却不足3.67万hm2,其中古山提灌工程中约有0.27万hm2耕地因受地理环境制约,投入产出比很低而基本不可灌,可减少用水量1500万m3;规划的1.28万hm2林草地中有约0.67万hm2属于重复计算,可减少用水量达2000万m3,规划中耕作条件较差的撂荒地约0.67万hm2,按实际需求量供应又可节约4000万m3,也就是说根据实际用水量,每年约有7500万m3的富余水量。如何利用这部分优质价廉的水资源,就需要打破区域界线,将周边的西岔电灌区与大沙沟电灌区纳入到工程供水覆盖区。管理模式上由引大入秦工程管理局、西岔管理处与大沙沟管理处组成统一的供水集团,整合资源优势,统一调度,独立核算,将引大入秦工程富裕水资源用于西岔灌区0.53万hm2土地及大沙沟灌区0.13万hm2土地的灌溉上,最终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共赢”。

2.3协调多方利益,推动区域发展

在引大入秦工程建设过程中,兰州北部干旱荒漠区也陆续的建成了一批大中型电力提灌工程,如1974年建成的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西岔、大沙沟等提灌工程。这些工程多始建于计划经济时期,虽然对改善甘肃中部干旱地区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及当地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在建设初期都划定了各自的供水方式及范围,具有严重的地域性。兰州地处甘肃中部,全年干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20mm,自产水资源奇缺,必须要大量利用过境或入境水资源,然而因为缺少相应的水利工程,对外来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而兰州城市用水却主要来自水质较差的黄河水。引大入秦工程恰好是一项自流引水工程,大通河水源污染少、水质好且水量充沛,能有效解决兰州市资源型、工程型与水质性三缺困扰,优势显然但受其他工程限制致使市场缺乏。再如,兰州南北两山绿化生态环境工程需要大量水资源,放着引大入秦工程0.13元/m3的优质富足水源不用,用的却是大沙沟提灌工程的水,水价更是高出引大入秦工程水的3倍之多。引大相邻的西岔灌溉工程亦是如此,为了维持灌溉管理单位的利益,水价高出引大入秦工程水的2倍,致使两灌区之间的水事纠纷不断。将引大入秦工程向毗邻地区供水,让引大入秦工程水资源充分得到利用,对兰州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但因为各利益体认识上的差异而举步维艰。

3总结

引大入秦工程建设以来,相继出现了一些问题,供水模式单一,计划与实际灌溉面积不符,原设计输水能力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等,表面上看似是工程设计能力偏大而造成的水资源变相浪费,但实际上是引大工程储备的巨大潜能未被很好的利用。寻找一条切实符合引大入秦工程实际的发展道路,摒弃虚拟用水,科学调整,优化用水配置方案,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利益,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引大入秦工程潜能,而在这些优化、协调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则能很好地对其他农田水利建设带来启示。

作者:毛登权 单位: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管理局